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学生长远发展规划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以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为例,探讨成果导向课程大纲撰写中的课程描述、权重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量等方面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 成果导向;课程大纲;撰写
【中图分类号】 C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78-01
1 课程大纲撰写
物流管理专业是2016年进行成果导向教学改革的,在改革之初接受了学校聘请的台湾著名专家为我们进行了成果导向课程的多轮培训,通过培训使我们知道了成果导向教学的三个转变和实施的要点,三个转变为:其一是教学设计由原来的正向设计转变为反向设计,课堂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评量标准也从原来的单一评量转变为多元评量。
课程大纲在撰写中的难点是课程描述,因为它是课程定位的关键,只有把课程描述精准定位,才为后面教学大纲的撰写和教学单元设计打下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描述,撰写教师在对物流企业充分调研和物流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经过多次修改确定了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课程描述: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学习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优劣势、有效完成运单填制及运输作业流程设计(目的)通过设计合理化运输方案、组织货物运输及计算运输费用、完善作业环节(历程)达到优化运输线路、设计合理化运输方案。(预期成果)期中“目的”是课程教学结束时所要达成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撰写。“历程”是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撰写。“预期成果”特指好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完成课程教与学的行动收获,是70%学生可以达成的高峰成果,所以预期成果应该具有可测性。
具体教学大纲撰写中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量标准给出如下建议:
1.1 精选动词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成果导向教学理念:
1.1.1 精选动词: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在描述教学目标时经常使用了解、掌握、提升等动词,在撰写成果导向大纲时,这类动词尽量少出现,因为不精准也不易评量。
1.1.2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撰写时尽量避免出现“让学生”、“使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等以教师为中心的词语,而应当使用“善用”、“具备”、“运用”、“说明”、“描述”、“区辩”等以学生为中心的词语,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受益者”。如物流运输课程中的一个具体教学目标最初的描述为:掌握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作业流程,经反复研究修改后改为善用不同运输方式下货物运输作业流程,修改前体现了教学的意图,修改后更突出了成果导向,口吻也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搭建了师生之间的反馈和评量。
1.2 重新序化和整合教學内容。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安排打破了传统的章节安排,如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途径如下:在对物流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了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重新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了学生日后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学科划界,如物流运输管理中涉及的运输线路选择与优化,在物流地理课程中也会涉及,那么我们就确定这个知识是在哪门课中落实,最后商榷的结果由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完成。
1.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也由以前单一讲授教学转变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对于技能训练部分,如货物的配装配载等则采用了岗位技能训练法,对于综合运用方面,如运输线路的选择与优化,运输作业的业务流程则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课堂交给学生。
1.4 采用多元的评量标准。
教学大纲中涉及的评量方式,也由传统的一张考卷评量改变为多元的评量标准,分配权重如下:平时成绩占40%,(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任务完成)企业评量占40%(企业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出勤、实操、工作态度等方面做出公正的評价),期末评量占20%。如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公路运单的填制考评标准如下表1-1:
综上所述,成果导向教学大纲在编写中,核心是课程描述要准确,因为它是课程定位的关键,其次教学内容要做到合理的序化和整合,打破以往章节的安排,在对物流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有针对性的选取内容并理清界限,避免同一问题多学科老师都讲解。同时教学方法要有的放矢,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教学评量要做到多元,避免出现学生平时不学,期末集中突击就实现六十分的现象。
作者简介:王金妍,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物流管理,工作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关键词: 成果导向;课程大纲;撰写
【中图分类号】 C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78-01
1 课程大纲撰写
物流管理专业是2016年进行成果导向教学改革的,在改革之初接受了学校聘请的台湾著名专家为我们进行了成果导向课程的多轮培训,通过培训使我们知道了成果导向教学的三个转变和实施的要点,三个转变为:其一是教学设计由原来的正向设计转变为反向设计,课堂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评量标准也从原来的单一评量转变为多元评量。
课程大纲在撰写中的难点是课程描述,因为它是课程定位的关键,只有把课程描述精准定位,才为后面教学大纲的撰写和教学单元设计打下基础。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描述,撰写教师在对物流企业充分调研和物流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的理解,经过多次修改确定了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课程描述:本课程旨在引领学生学习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优劣势、有效完成运单填制及运输作业流程设计(目的)通过设计合理化运输方案、组织货物运输及计算运输费用、完善作业环节(历程)达到优化运输线路、设计合理化运输方案。(预期成果)期中“目的”是课程教学结束时所要达成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撰写。“历程”是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撰写。“预期成果”特指好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完成课程教与学的行动收获,是70%学生可以达成的高峰成果,所以预期成果应该具有可测性。
具体教学大纲撰写中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量标准给出如下建议:
1.1 精选动词和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成果导向教学理念:
1.1.1 精选动词: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在描述教学目标时经常使用了解、掌握、提升等动词,在撰写成果导向大纲时,这类动词尽量少出现,因为不精准也不易评量。
1.1.2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撰写时尽量避免出现“让学生”、“使学生”、“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等以教师为中心的词语,而应当使用“善用”、“具备”、“运用”、“说明”、“描述”、“区辩”等以学生为中心的词语,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受益者”。如物流运输课程中的一个具体教学目标最初的描述为:掌握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作业流程,经反复研究修改后改为善用不同运输方式下货物运输作业流程,修改前体现了教学的意图,修改后更突出了成果导向,口吻也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搭建了师生之间的反馈和评量。
1.2 重新序化和整合教學内容。
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安排打破了传统的章节安排,如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途径如下:在对物流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了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重新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实现了学生日后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进行学科划界,如物流运输管理中涉及的运输线路选择与优化,在物流地理课程中也会涉及,那么我们就确定这个知识是在哪门课中落实,最后商榷的结果由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完成。
1.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也由以前单一讲授教学转变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对于技能训练部分,如货物的配装配载等则采用了岗位技能训练法,对于综合运用方面,如运输线路的选择与优化,运输作业的业务流程则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课堂交给学生。
1.4 采用多元的评量标准。
教学大纲中涉及的评量方式,也由传统的一张考卷评量改变为多元的评量标准,分配权重如下:平时成绩占40%,(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任务完成)企业评量占40%(企业工作人员对学生的出勤、实操、工作态度等方面做出公正的評价),期末评量占20%。如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公路运单的填制考评标准如下表1-1:
综上所述,成果导向教学大纲在编写中,核心是课程描述要准确,因为它是课程定位的关键,其次教学内容要做到合理的序化和整合,打破以往章节的安排,在对物流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有针对性的选取内容并理清界限,避免同一问题多学科老师都讲解。同时教学方法要有的放矢,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教学评量要做到多元,避免出现学生平时不学,期末集中突击就实现六十分的现象。
作者简介:王金妍,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物流管理,工作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