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2
摘要道教气功是中国传统道教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篇,它在强身健体、医疗康复、延年益寿、陶冶性情、开发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进行道教气功的研究,探踪其成长的足迹,理清其发展的脉络,为现代健身气功新功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教气功发展养生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养生经验,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风格独特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道教养生文化,是一种以性命之学为根本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其思想深邃、方法独特、结构完备,在探索人体和自然奥秘、生命根本问题方面达到了极为精深的境界,是道家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篇。道教气功在强身健身、医疗康复、延年益寿、陶冶性情、开发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行道教气功的研究,探踪其成长的足迹,理清其发展的脉络,弘扬传统养生文化,为现代健身气功新功法提供参考。
一、道教气功的概念
王松龄先生对气功内涵概括为:“以神为主导,以精气为基础,通过身心互相作用,自我锻炼的调整,强化自身生命机能,使之达于最佳状态,并具有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开发生命潜能作用的一种锻炼方法[1]”。
道教气功是中华气功的重要一支,它是道教徒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来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道教气功是道教人士为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自我的身心为对象,以人的生命健康长寿为目的,以道教特有的宗教形式所进行的生命修炼手段和方法。道教气功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生观、身心观的基础之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二、道教气功的起源、产生发展概述
有人认为,中华气功的起源纯属偶然,人们神倦体乏之时,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或是人们腰酸腿疼时,轻轻拍打,自摩自按,于是气功便萌芽产生了;也有人说,气功是由舞蹈演变而来的,《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瑟索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2]”。以上两种说法都不能准确地说明中华气功的产生。我们知道,中华气功学是一门从宇宙整体观、天人整体观、人体生命整体观出发把人作为整体,把人的生、老、壮、病、死整个生命长河作为一个整体,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把人这个小宇宙与自然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何使人体生命处于最佳状态的学说。因此,中华气功学的诞生是中华古文明滋润的结果。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周易》奠定了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基础。在东汉道教形成以前,中华气功作为一个整体,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在道教形成以后,按照道教独特的教义追求与行为规范,通过道门中人不懈地追求与实践,逐渐分化衍生出道教气功,它是中华气功不可分割而又独具魅力的一支。因此可以说,道教气功和中华气功一样,起源于人们的养生实践,是人们劳动创造的结果。
道教气功是中华气功在道教中的发展演进,因此,它的发展繁衍与道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考查道教的发展史及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可以将其发展的脉络简单梳理如下:道教气功奠基于先秦,形成于东汉,定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期普及到社会。
早在道教形成之前,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道教气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汉时期,是我国原始道教产生、形成的时期,由于道教上追黄帝,以老子《道德经》为基本教义,因此也被称为“黄老道”。张角的太平道、张鲁五斗米道以及魏伯阳的金丹道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气功借助道教这一宗教形成,作为道教的修炼活动在道士及民间初步兴起。张陵在《老子想尔注》中提出了“保形”、“炼形”、“食气”作为达到长生的修炼方法。《太平经》则系统介绍了守一之法,这时道教气功初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是道教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道教神仙理论系统逐步确立,道教派别林立,广泛传播,道教气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教义方面提出了重生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众术合修等一系列观点,为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3]。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守窍类、气法类和导引类的养生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周易参同契》系统阐述了内外丹理论,被尊为万古丹经王[4]。到了唐朝,道教成为皇族宗教,官僚贵族追求长生不老之术,道书大量问世,同时,佛教与道教大为兴盛,社会上广倡儒、道、佛三教合流,玄学盛行,这些都促进了道教气功理论的成熟与技术的发展。上清派围绕《黄庭经》形成了一套包括齋戒、叩齿、咽液、起居等多种方法的养生体系,葛洪的《抱扑子》对于人的生命运动以及养生之道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发展道教气功的方法,辑录了众多导引之术,大力发展了茅山宗。这是道教气功定型的标志。
道教入唐以来,逐渐完善了宗教理论,宋朝以后社会地位显著提高,道教高中层人物屡受当朝统治者的青睐,到北宋时期,由于战争的因素,宗教得以蔓延,道教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宋朝覆灭后,理学兴起,风靡中原,道教一落千丈,靖康以降每况愈下。早在晚唐时,道教的内丹术开始兴起,并盖过其它技法,成为道教气功的主流。北宋时,以陈抟为先导,张伯端集大成,并著《悟真篇》行世,倡导全真派,淡化宗教仪式,气功日趋实用化,完成了道教的一次改革。由于不断的政治变动,南北对峙,全真派兴起后,道教也南北分家,出现了以张伯端为代表的“南宗”和以王重阳为代表的“北宗”。从气功学角度看,全真内丹术使气功锻炼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了一大步。由于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使得道教气功学术得以博采众长,人材倍出[5]。元末南北合流,内丹学成熟。
经历理学的冲击,明、清时道教日益衰落。这一时期,实用气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很多名医都卷入其中,伟大的医学家们都成为医用气功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明清时期,以张三丰派、明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影响比较大。张三丰是元明时期道教气功养生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既以修身养性、涵养道德立基,又以道教传统命功修炼,首重炼己。张三丰继承了陈致虚所传丹法,遂开三丰一派,其后推演发展,直至清末,崇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达17个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闻名[6]。在内丹功法的研究方面,则以伍守阳、柳华阳及刘一明的著作成果特别引人注目。然而,此时,整体形势却如强弩之末,少有著作问世,且多是对前道书的诠释,无多新义,清以后则更是日薄西山,至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道教气功日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王松龄.中国气功的史•理•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3.
[2] 林中鹏.中华气功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7:54-56.
[3] 史孝进.道教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简述[J].道教论坛.2003(1):54.
[4] 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1(6):26-28.
[5] 陈兵.中华气功在道教中的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0(1):15-17.
[6] 李远国.道教气功养生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6:582-587.
摘要道教气功是中国传统道教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篇,它在强身健体、医疗康复、延年益寿、陶冶性情、开发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进行道教气功的研究,探踪其成长的足迹,理清其发展的脉络,为现代健身气功新功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教气功发展养生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养生经验,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多种流派、风格独特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道教养生文化,是一种以性命之学为根本的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其思想深邃、方法独特、结构完备,在探索人体和自然奥秘、生命根本问题方面达到了极为精深的境界,是道家养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作、经典之篇。道教气功在强身健身、医疗康复、延年益寿、陶冶性情、开发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进行道教气功的研究,探踪其成长的足迹,理清其发展的脉络,弘扬传统养生文化,为现代健身气功新功法提供参考。
一、道教气功的概念
王松龄先生对气功内涵概括为:“以神为主导,以精气为基础,通过身心互相作用,自我锻炼的调整,强化自身生命机能,使之达于最佳状态,并具有强化自我控制能力,开发生命潜能作用的一种锻炼方法[1]”。
道教气功是中华气功的重要一支,它是道教徒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来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道教气功是道教人士为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自我的身心为对象,以人的生命健康长寿为目的,以道教特有的宗教形式所进行的生命修炼手段和方法。道教气功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生观、身心观的基础之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
二、道教气功的起源、产生发展概述
有人认为,中华气功的起源纯属偶然,人们神倦体乏之时,打个哈欠,伸个懒腰,或是人们腰酸腿疼时,轻轻拍打,自摩自按,于是气功便萌芽产生了;也有人说,气功是由舞蹈演变而来的,《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瑟索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2]”。以上两种说法都不能准确地说明中华气功的产生。我们知道,中华气功学是一门从宇宙整体观、天人整体观、人体生命整体观出发把人作为整体,把人的生、老、壮、病、死整个生命长河作为一个整体,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把人这个小宇宙与自然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何使人体生命处于最佳状态的学说。因此,中华气功学的诞生是中华古文明滋润的结果。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周易》奠定了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基础。在东汉道教形成以前,中华气功作为一个整体,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在道教形成以后,按照道教独特的教义追求与行为规范,通过道门中人不懈地追求与实践,逐渐分化衍生出道教气功,它是中华气功不可分割而又独具魅力的一支。因此可以说,道教气功和中华气功一样,起源于人们的养生实践,是人们劳动创造的结果。
道教气功是中华气功在道教中的发展演进,因此,它的发展繁衍与道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考查道教的发展史及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可以将其发展的脉络简单梳理如下:道教气功奠基于先秦,形成于东汉,定型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期普及到社会。
早在道教形成之前,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道教气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汉时期,是我国原始道教产生、形成的时期,由于道教上追黄帝,以老子《道德经》为基本教义,因此也被称为“黄老道”。张角的太平道、张鲁五斗米道以及魏伯阳的金丹道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气功借助道教这一宗教形成,作为道教的修炼活动在道士及民间初步兴起。张陵在《老子想尔注》中提出了“保形”、“炼形”、“食气”作为达到长生的修炼方法。《太平经》则系统介绍了守一之法,这时道教气功初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是道教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道教神仙理论系统逐步确立,道教派别林立,广泛传播,道教气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教义方面提出了重生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众术合修等一系列观点,为道教养生术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3]。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守窍类、气法类和导引类的养生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周易参同契》系统阐述了内外丹理论,被尊为万古丹经王[4]。到了唐朝,道教成为皇族宗教,官僚贵族追求长生不老之术,道书大量问世,同时,佛教与道教大为兴盛,社会上广倡儒、道、佛三教合流,玄学盛行,这些都促进了道教气功理论的成熟与技术的发展。上清派围绕《黄庭经》形成了一套包括齋戒、叩齿、咽液、起居等多种方法的养生体系,葛洪的《抱扑子》对于人的生命运动以及养生之道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发展道教气功的方法,辑录了众多导引之术,大力发展了茅山宗。这是道教气功定型的标志。
道教入唐以来,逐渐完善了宗教理论,宋朝以后社会地位显著提高,道教高中层人物屡受当朝统治者的青睐,到北宋时期,由于战争的因素,宗教得以蔓延,道教可谓盛极一时。然而宋朝覆灭后,理学兴起,风靡中原,道教一落千丈,靖康以降每况愈下。早在晚唐时,道教的内丹术开始兴起,并盖过其它技法,成为道教气功的主流。北宋时,以陈抟为先导,张伯端集大成,并著《悟真篇》行世,倡导全真派,淡化宗教仪式,气功日趋实用化,完成了道教的一次改革。由于不断的政治变动,南北对峙,全真派兴起后,道教也南北分家,出现了以张伯端为代表的“南宗”和以王重阳为代表的“北宗”。从气功学角度看,全真内丹术使气功锻炼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了一大步。由于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使得道教气功学术得以博采众长,人材倍出[5]。元末南北合流,内丹学成熟。
经历理学的冲击,明、清时道教日益衰落。这一时期,实用气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很多名医都卷入其中,伟大的医学家们都成为医用气功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明清时期,以张三丰派、明陆西星的东派、李西月的西派影响比较大。张三丰是元明时期道教气功养生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既以修身养性、涵养道德立基,又以道教传统命功修炼,首重炼己。张三丰继承了陈致虚所传丹法,遂开三丰一派,其后推演发展,直至清末,崇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达17个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闻名[6]。在内丹功法的研究方面,则以伍守阳、柳华阳及刘一明的著作成果特别引人注目。然而,此时,整体形势却如强弩之末,少有著作问世,且多是对前道书的诠释,无多新义,清以后则更是日薄西山,至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道教气功日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王松龄.中国气功的史•理•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3.
[2] 林中鹏.中华气功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7:54-56.
[3] 史孝进.道教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简述[J].道教论坛.2003(1):54.
[4] 黄力生.论道教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1(6):26-28.
[5] 陈兵.中华气功在道教中的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0(1):15-17.
[6] 李远国.道教气功养生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6:58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