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理想课堂,应该是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做为成就这一个目标的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用理性的观点,人性化的做法去对待。
关键词:理想课堂; 教师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104-001
本人有幸参加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有机会研读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先生编著的《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一书,这是一本指引我们认真反思研修理念的书,在一个个课例中,走进教师,反思理想和现实之间促进教师幸福生活的桥梁搭建的方式和位置。这是一本引领一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的书,几十节课堂教学实录,展现了生动的教学情景,及时的交流反思,是教学实践策略的积累,是教学智慧的体验,是理论视野的拓展。仔细拜读之后,感觉耳目一新,收获颇多。许多教育教学思想、提法,都是我们闻所未闻,同时又是极力所追求的,真是令人振奋。值得读者的学习与反思。感觉要想建设理想课堂的目标任重道远。下面是读者分析实现理想课堂因素的粗浅之见。
第一、实现理想的课堂,需要老师多“观课议课”。 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作者所言用行走的方式去改造学校、改变教师的系统工作:首先是把改变教师的生存追求、引导教师追求幸福作为目标,并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次是探索和实践校本研修、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再次是紧紧抓住课堂,建设理想课堂,并以观课议课为主要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不断探讨学校管理和制度建设等相关问题。这是他多年教育实践和思考的心血结晶。他把实践这样的思考,推进这样的设计当成自己的使命,看成自己对教育应该尽到的一点责任。作者认为,点燃教师的理想更有意义,教师也应该获得成长和创造的幸福。作为教师教育的专家,为了让“追求幸福的教师生活”、“实施有效研修”、“建设理想课堂”和“观课议课”观念和策略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他到处去讲学,亲自观课,组织教师议课;为了寻找和让老师们明白什么是理想课堂,他经常亲自给学生们上课。这是我们学习陈大伟老师的一个有效之处。
第二、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作者陈大伟能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熟悉起来,上课过程中,他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停地在室内走来走去,每一个学生几乎都是他眼神的落脚点;他不时弯下腰小声和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起来发言;对于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因为他不能给他们太多机会而向他们表示歉意,以此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他非常关注学生的感受,只要是学生发言,他都要评论两句,或者引导,或是褒扬,哪怕是那些在老师看来非常荒谬的发言他也不会置之不理。如果把一般的课比喻成水渠里的流水,那么陈大伟的课则更像一条小溪,一条自由奔腾的小河。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互动,而看不到多少事先设计的痕迹。他努力把文本拉近学生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平时上课也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能让他们喜欢老师这个人,他们也就会喜欢老师上的课,更会享受我们的课堂。老师必须首先看到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今天学校和课堂的幸福是未来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有机组成,如果今天把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都丢失了,学生的未来将很难幸福。理想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第三、实现理想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陈大伟先生在著作中所说的“没有幸福的教师就很难有幸福的学生”,本人十分赞同。这真正是道出了新课改下教师渴望的心声。近几年来,由一种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很多场合提起过,听起来很别扭的,把学生学不好的原因都归错于教师,是否有点偏颇。新课改下,在师生关系上过于关注抬高学生地位,压低老师,是否真正有利于创建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君不见在很多的地方很多的学校,学生家长不尊重教师,甚至打骂教师,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学生当成“国宝级”的溺爱是否真正有助于他们的健康茁壮成长。建设理想课堂,应該是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衷心的希望广大师生都能在理想的课堂中快乐健康生活成长。
关键词:理想课堂; 教师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104-001
本人有幸参加连云港市中小学高层次人才“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有机会研读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先生编著的《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一书,这是一本指引我们认真反思研修理念的书,在一个个课例中,走进教师,反思理想和现实之间促进教师幸福生活的桥梁搭建的方式和位置。这是一本引领一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的书,几十节课堂教学实录,展现了生动的教学情景,及时的交流反思,是教学实践策略的积累,是教学智慧的体验,是理论视野的拓展。仔细拜读之后,感觉耳目一新,收获颇多。许多教育教学思想、提法,都是我们闻所未闻,同时又是极力所追求的,真是令人振奋。值得读者的学习与反思。感觉要想建设理想课堂的目标任重道远。下面是读者分析实现理想课堂因素的粗浅之见。
第一、实现理想的课堂,需要老师多“观课议课”。 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课与议课比较,“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作者所言用行走的方式去改造学校、改变教师的系统工作:首先是把改变教师的生存追求、引导教师追求幸福作为目标,并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次是探索和实践校本研修、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再次是紧紧抓住课堂,建设理想课堂,并以观课议课为主要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不断探讨学校管理和制度建设等相关问题。这是他多年教育实践和思考的心血结晶。他把实践这样的思考,推进这样的设计当成自己的使命,看成自己对教育应该尽到的一点责任。作者认为,点燃教师的理想更有意义,教师也应该获得成长和创造的幸福。作为教师教育的专家,为了让“追求幸福的教师生活”、“实施有效研修”、“建设理想课堂”和“观课议课”观念和策略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他到处去讲学,亲自观课,组织教师议课;为了寻找和让老师们明白什么是理想课堂,他经常亲自给学生们上课。这是我们学习陈大伟老师的一个有效之处。
第二、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作者陈大伟能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熟悉起来,上课过程中,他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停地在室内走来走去,每一个学生几乎都是他眼神的落脚点;他不时弯下腰小声和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起来发言;对于那些发言积极的学生,因为他不能给他们太多机会而向他们表示歉意,以此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他非常关注学生的感受,只要是学生发言,他都要评论两句,或者引导,或是褒扬,哪怕是那些在老师看来非常荒谬的发言他也不会置之不理。如果把一般的课比喻成水渠里的流水,那么陈大伟的课则更像一条小溪,一条自由奔腾的小河。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他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才是真正的互动,而看不到多少事先设计的痕迹。他努力把文本拉近学生的生活。作为老师,我们平时上课也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能让他们喜欢老师这个人,他们也就会喜欢老师上的课,更会享受我们的课堂。老师必须首先看到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今天学校和课堂的幸福是未来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有机组成,如果今天把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都丢失了,学生的未来将很难幸福。理想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快乐的课堂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第三、实现理想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陈大伟先生在著作中所说的“没有幸福的教师就很难有幸福的学生”,本人十分赞同。这真正是道出了新课改下教师渴望的心声。近几年来,由一种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很多场合提起过,听起来很别扭的,把学生学不好的原因都归错于教师,是否有点偏颇。新课改下,在师生关系上过于关注抬高学生地位,压低老师,是否真正有利于创建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君不见在很多的地方很多的学校,学生家长不尊重教师,甚至打骂教师,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学生当成“国宝级”的溺爱是否真正有助于他们的健康茁壮成长。建设理想课堂,应該是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我们衷心的希望广大师生都能在理想的课堂中快乐健康生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