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案介绍】
贾某,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贾某的父母在她上一年级时感情出现危机,二年级时父母离婚。之后,贾某跟随父亲一起生活,至今仍是单亲家庭。父亲由于工作忙,很少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她有什么话也不愿和父亲讲。贾某学习成绩一般,喜欢英语。平时在班上很少与同学交往,劳动时总是自己单独干,不怕脏不怕累。据她讲,在这个班上总觉得很害怕,每次走进教室就感到压抑、紧张。上课听讲不能集中精力,更不敢举手发言,怕答错了被大家嘲笑。有时看大家聊天聊得热闹,谈笑风生,她既羡慕又嫉妒,但就是不敢加入大家的行列,害怕别人反感。每当这时她便难以控制自己,会无缘无故和别人吵架,或者心神不定,无法做任何事情。
【个案分析】
从贾某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可以看出,造成她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是从小失去母爱、缺乏家庭温暖。原本失去母爱的孩子需要得到更多的父爱,而她并没有得到。在她父亲看来,女儿很懂事,不用自己多管,所以他平时只顾忙自己的工作,很少过问女儿在学校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过女儿内心的感受,导致她逐渐形成了内向、孤僻、自卑、退缩的性格,不能与人正常交往,进而发展为抑郁性情绪困扰。
【辅导措施】
一、心语交流,纠正错误认知,正确面对现实
师:能告诉老师,你平时都为哪些事情不开心吗?
贾某:我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妈妈),周围的同学都瞧不起我。
师: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这只是你自己的感觉?
贾某:他们都不愿意跟我玩,就是瞧不起我。
师:现在仔细想想,同学们不愿意跟你玩,有你自己的原因吗?
贾某:或许也有吧,有时我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无缘无故地跟他们发脾气,偶尔还会吵架。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么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别人常向你发脾气,你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
贾某:不愿意(摇头)。
师:其实,你说别人瞧不起你,只是你自己的个人想法而已。
贾某:嗯。
师:今后你在跟同学交往时,会注意些什么呢?
贾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了,跟他们友好相处。
师:老师相信,如果你这样做,不久就会有自己的好朋友。
贾某:好的,但是我有时想起妈妈,心情就会很烦躁。
师:妈妈不在身边,你确实很难过,老师也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如果整天都在想着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总是让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则是最大的悲哀,你希望自己这样下去吗?
贾某:不希望,我知道这样也不太好。
师:平时你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这些既可以转移注意力,又可以使你感到充实、快乐。
贾某: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多看看课外书,正好可以多学点知识。
之后我给她举了一些在逆境中刻苦学习的事例,鼓励她振作起来,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愉快地生活。还向她推荐了一些有关单亲家庭的子女如何面对现实努力学习的文章,让她从中受到启发。
二、架起爱的“桥梁”,拓展幸福感
对于现在的贾某来说,亲情和友情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于是,我请贾某的父亲到学校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他能多关心女儿的生活,使她尽快从单亲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他每周至少过问一次女儿在学校的情况;二是每隔一段时间带女儿买一些她所需的物品。从而缩短父女间的距离,增进父女感情,使她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另外,我专门为贾某班级上了一节心理辅导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她切实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课前,指导他们围绕主题自编自演了小品、相声等节目,使学生真正懂得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课上,我发现贾某和同学们一样开心、快乐。课后,我找到班上几名女同学,建议她们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主动邀请贾某,让她感受到同学的友情和集体的温暖。
三、克服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
贾某有严重的自卑感。她总认为自己学习比不上别人,其他方面也不行。我告诉她要正视自己,不仅能看到自己的弱点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大胆地表现这些长处,要相信自己。在此基础上,我帮助她分析了她的长处,如劳动时不怕脏不怕累,做事认真,尊敬老师,英语成绩好,等等。
她特别喜欢上英语课,学得也比较好,特别是口语很棒。于是,我请英语老师多给她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一次,县教研室组织 “英语口语大赛”,英语老师推荐她参加。开始她还不自信,犹豫着不太想参加,后来在我的鼓励下终于答应了。当贾某得知自己荣获县二等奖时,她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甜美的笑容。她告诉我英语老师还专门在课堂上为她颁奖,当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自己将永远记住同学们为她喝彩的场面。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使她重新认识了自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找回了自信。
经过近半年的跟踪辅导,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贾某的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她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和同学们能友好相处,还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班级的集体活动能积极参加,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贾某,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贾某的父母在她上一年级时感情出现危机,二年级时父母离婚。之后,贾某跟随父亲一起生活,至今仍是单亲家庭。父亲由于工作忙,很少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她有什么话也不愿和父亲讲。贾某学习成绩一般,喜欢英语。平时在班上很少与同学交往,劳动时总是自己单独干,不怕脏不怕累。据她讲,在这个班上总觉得很害怕,每次走进教室就感到压抑、紧张。上课听讲不能集中精力,更不敢举手发言,怕答错了被大家嘲笑。有时看大家聊天聊得热闹,谈笑风生,她既羡慕又嫉妒,但就是不敢加入大家的行列,害怕别人反感。每当这时她便难以控制自己,会无缘无故和别人吵架,或者心神不定,无法做任何事情。
【个案分析】
从贾某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可以看出,造成她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是从小失去母爱、缺乏家庭温暖。原本失去母爱的孩子需要得到更多的父爱,而她并没有得到。在她父亲看来,女儿很懂事,不用自己多管,所以他平时只顾忙自己的工作,很少过问女儿在学校的情况,也没有考虑过女儿内心的感受,导致她逐渐形成了内向、孤僻、自卑、退缩的性格,不能与人正常交往,进而发展为抑郁性情绪困扰。
【辅导措施】
一、心语交流,纠正错误认知,正确面对现实
师:能告诉老师,你平时都为哪些事情不开心吗?
贾某:我和别人不一样(没有妈妈),周围的同学都瞧不起我。
师: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这只是你自己的感觉?
贾某:他们都不愿意跟我玩,就是瞧不起我。
师:现在仔细想想,同学们不愿意跟你玩,有你自己的原因吗?
贾某:或许也有吧,有时我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无缘无故地跟他们发脾气,偶尔还会吵架。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么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别人常向你发脾气,你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吗?
贾某:不愿意(摇头)。
师:其实,你说别人瞧不起你,只是你自己的个人想法而已。
贾某:嗯。
师:今后你在跟同学交往时,会注意些什么呢?
贾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了,跟他们友好相处。
师:老师相信,如果你这样做,不久就会有自己的好朋友。
贾某:好的,但是我有时想起妈妈,心情就会很烦躁。
师:妈妈不在身边,你确实很难过,老师也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如果整天都在想着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总是让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则是最大的悲哀,你希望自己这样下去吗?
贾某:不希望,我知道这样也不太好。
师:平时你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集体活动,这些既可以转移注意力,又可以使你感到充实、快乐。
贾某: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多看看课外书,正好可以多学点知识。
之后我给她举了一些在逆境中刻苦学习的事例,鼓励她振作起来,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愉快地生活。还向她推荐了一些有关单亲家庭的子女如何面对现实努力学习的文章,让她从中受到启发。
二、架起爱的“桥梁”,拓展幸福感
对于现在的贾某来说,亲情和友情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于是,我请贾某的父亲到学校进行了一次长谈,希望他能多关心女儿的生活,使她尽快从单亲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为此我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希望他每周至少过问一次女儿在学校的情况;二是每隔一段时间带女儿买一些她所需的物品。从而缩短父女间的距离,增进父女感情,使她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另外,我专门为贾某班级上了一节心理辅导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她切实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课前,指导他们围绕主题自编自演了小品、相声等节目,使学生真正懂得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课上,我发现贾某和同学们一样开心、快乐。课后,我找到班上几名女同学,建议她们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主动邀请贾某,让她感受到同学的友情和集体的温暖。
三、克服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
贾某有严重的自卑感。她总认为自己学习比不上别人,其他方面也不行。我告诉她要正视自己,不仅能看到自己的弱点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大胆地表现这些长处,要相信自己。在此基础上,我帮助她分析了她的长处,如劳动时不怕脏不怕累,做事认真,尊敬老师,英语成绩好,等等。
她特别喜欢上英语课,学得也比较好,特别是口语很棒。于是,我请英语老师多给她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一次,县教研室组织 “英语口语大赛”,英语老师推荐她参加。开始她还不自信,犹豫着不太想参加,后来在我的鼓励下终于答应了。当贾某得知自己荣获县二等奖时,她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甜美的笑容。她告诉我英语老师还专门在课堂上为她颁奖,当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自己将永远记住同学们为她喝彩的场面。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使她重新认识了自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找回了自信。
经过近半年的跟踪辅导,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贾某的抑郁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她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和同学们能友好相处,还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班级的集体活动能积极参加,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