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藁城市九门学区中学 河北 藁城 052160)
【摘 要】数学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产生兴趣非常重要。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创造意识的萌芽。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往往使学生兴味索然。教师在教学中因适当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里产生疑问,引发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激发;培养
1. 学习数学,兴趣先行 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如何激发初一新生上好第一节课呢?首先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甚至不学,你们说能行吗?”然后我问:“小学数学好学吗?”学生们说法各异,但我明确告诉学生:初中数学很好学,也非常有趣。它会帮你解决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接着我问“小学学过什么数?”同时告诉学生初中学的数很简单。只不过比小学的数多了两个符号,一个是“-”号,一个是“+ ”号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者说只学了一个数a,你想a是什么数就是什么数。初中几何主要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图形,学了几何,你就能站在地面上测量大楼的高度;你就可以很容易在三角形的余料中剪裁出最大的圆或矩形,你如果是木匠,你就会在圆木中锯出横截面是正方形的木料,你如果是老板,你就能算出怎样赚钱最多;铺设管道怎样最省料等,通过谈话的方式,利用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问学生们:有没有信心学好数学?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激起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我们观看女排勇夺奥运冠军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她们每次上场都把手放在一起,然后大喊“耶!”每赢一分,她们相互拍手,这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和彼此鼓励的声音,是一种信心的力量,这不也是我们课堂的急需吗?课前的动员也很重要,在课堂上我认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能影响一节课的听课效果。
2. 创设教学情景,导课引人入胜 好的开局,能够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积极情感,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这样做,不仅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而且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其自动地获取知识。比如在讲“三角形的内切圆”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开场: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刚收到一封'华罗庚数学基金会'的来信,谁能在这块三角形的下脚料上画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可免费三日神州游。要想一举成功,请看课本。这样一来就将学生成功地吸引住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学习兴趣非常高涨。教师适时点拔、启发、诱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3. 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 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靠数学方法来解决,小到家庭理财,买卖物品,大到丈量土地,设计制造以及航海航天,都要用到数学。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而是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学生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4. 利用课文图文、例题展现情景,激发兴趣 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幅图文,生动又现实的展现了数学与现代建设的密切关系,还有课本里的一些正文,例习题,特别是应用题的背景内容,教师在授课讲解时,即可作为新课的引子,也可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有利阵地。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方式,使学生受到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良好的习惯,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内涵,利用数学解法的特点,充分展示了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由具体生动的例子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培养他们对数学这一门独特学科的兴趣,指导他们迈向数学的大门,去领略知识和精神领域里的无限美妙世界。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时有一道储蓄题,我抓住本节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动学生通过去银行进行实际考察、询问家长等不同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不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积极性,而且对“本金”、“利息”、“本息”、“期数”、“利率”、“利息税”等专业术语以及“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等计算公式,理解透彻、运用得当。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学生交流、合作、深入思考的场所。
5.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形象呈现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投影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变为形象,认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现代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感从身受,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对本节的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 增强数学趣味性和数学的吸引力,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数学老师应当注意增强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吸引力。把辍学的学生吸引过来,把座在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讲台上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课堂出现勃勃生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中,用“鸡兔同笼”问题代换“小华买邮票”问题:“有头45个,足116个,鸡兔各几个?”学生马上兴致勃勃,争先恐后提笔计算,但在较短的时间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时教师提示:“兔子提起前两只足,统统都立正!全班同学开怀大笑,教师问:现在有几个头,几个足?”“45个头,90个足”学生回答。教师又问:“少了几只足?”“26只足。”这时学生茅塞顿开,基本上异口同声的说了兔子13只,鸡是32只这个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在课前研究教材,挖掘数学自身的趣味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感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把学习数学变成乐于其事的美差。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的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教学工作的高度有效作用。”
【摘 要】数学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产生兴趣非常重要。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创造意识的萌芽。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往往使学生兴味索然。教师在教学中因适当设置悬念,使学生在心里产生疑问,引发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激发;培养
1. 学习数学,兴趣先行 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如何激发初一新生上好第一节课呢?首先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甚至不学,你们说能行吗?”然后我问:“小学数学好学吗?”学生们说法各异,但我明确告诉学生:初中数学很好学,也非常有趣。它会帮你解决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接着我问“小学学过什么数?”同时告诉学生初中学的数很简单。只不过比小学的数多了两个符号,一个是“-”号,一个是“+ ”号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者说只学了一个数a,你想a是什么数就是什么数。初中几何主要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图形,学了几何,你就能站在地面上测量大楼的高度;你就可以很容易在三角形的余料中剪裁出最大的圆或矩形,你如果是木匠,你就会在圆木中锯出横截面是正方形的木料,你如果是老板,你就能算出怎样赚钱最多;铺设管道怎样最省料等,通过谈话的方式,利用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问学生们:有没有信心学好数学?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有!激起了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我们观看女排勇夺奥运冠军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她们每次上场都把手放在一起,然后大喊“耶!”每赢一分,她们相互拍手,这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和彼此鼓励的声音,是一种信心的力量,这不也是我们课堂的急需吗?课前的动员也很重要,在课堂上我认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能影响一节课的听课效果。
2. 创设教学情景,导课引人入胜 好的开局,能够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积极情感,能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这样做,不仅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而且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其自动地获取知识。比如在讲“三角形的内切圆”时,我采用了这样的开场: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刚收到一封'华罗庚数学基金会'的来信,谁能在这块三角形的下脚料上画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可免费三日神州游。要想一举成功,请看课本。这样一来就将学生成功地吸引住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一堂课就这样开始了,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学习兴趣非常高涨。教师适时点拔、启发、诱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3. 把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 实践中有许多问题要靠数学方法来解决,小到家庭理财,买卖物品,大到丈量土地,设计制造以及航海航天,都要用到数学。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而是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学生在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4. 利用课文图文、例题展现情景,激发兴趣 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幅图文,生动又现实的展现了数学与现代建设的密切关系,还有课本里的一些正文,例习题,特别是应用题的背景内容,教师在授课讲解时,即可作为新课的引子,也可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有利阵地。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方式,使学生受到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良好的习惯,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内涵,利用数学解法的特点,充分展示了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概括性、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由具体生动的例子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培养他们对数学这一门独特学科的兴趣,指导他们迈向数学的大门,去领略知识和精神领域里的无限美妙世界。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时有一道储蓄题,我抓住本节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动学生通过去银行进行实际考察、询问家长等不同方式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不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积极性,而且对“本金”、“利息”、“本息”、“期数”、“利率”、“利息税”等专业术语以及“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和=本金+利息”等计算公式,理解透彻、运用得当。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学生交流、合作、深入思考的场所。
5.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形象呈现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投影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变为形象,认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现代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更使学生身临其境,感从身受,对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对本节的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 增强数学趣味性和数学的吸引力,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数学老师应当注意增强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吸引力。把辍学的学生吸引过来,把座在教室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讲台上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课堂出现勃勃生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中,用“鸡兔同笼”问题代换“小华买邮票”问题:“有头45个,足116个,鸡兔各几个?”学生马上兴致勃勃,争先恐后提笔计算,但在较短的时间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时教师提示:“兔子提起前两只足,统统都立正!全班同学开怀大笑,教师问:现在有几个头,几个足?”“45个头,90个足”学生回答。教师又问:“少了几只足?”“26只足。”这时学生茅塞顿开,基本上异口同声的说了兔子13只,鸡是32只这个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在课前研究教材,挖掘数学自身的趣味和吸引力,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感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把学习数学变成乐于其事的美差。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的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教学工作的高度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