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活动理论趋于完善,研究者不仅将其应用于心理学中,也应用于教育等其他领域,当然也包括外语教学。社会文化活动理论强调个体学习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内,在各种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它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外语教学也是活动,因此,在这个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通过活动和实践来组织教学,并且教师,作为媒介之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关键词:活动理论,外语教学,启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将个体学习发生的社会语境概念化。活动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在该背景中,有合作的相互作用,有主体之间的作用,有提供援助等等。在活动理论中,活动被设想成是一个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主体就是活动的参与者。客体就是一个目标,它是由主体制定并时刻推动行动,并为主体指引着确定的方向。为了完成目标,主体必须要付诸行动。这种行动一般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不同的行动或策略可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操作就是为了使行动能够成功执行所采取的方式。它取决于这种行动执行的条件。一旦主体的目标确定不变,这种行动的操作就会下意识地成为习惯,并开始自动生效。在活动理论中的人类活动模式并不是静止不变,如果使目标实现的条件发生变化,自动化的操作就会变成一种有意识的目标指导行为,形成新的操作方案。
二、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活动教学观
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传统的“三因素”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方面忽视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人的身心两方面不断发展、建构的过程;另一方面,忽视了发展的主体是人,没有看到人作为主体的独特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人接受环境、教育影响的能动性,忽视了个体自身的主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发展,离开活动,就谈不上任何发展。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无论是发展个体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还是个体与环境相互发生作用,最终都要通过发展个体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活动来实现。总之,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个体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现实的作用;只有调动人在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并促使其现实化。如果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消极适应环境、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个体的主动活动的意义,那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唯有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
三、活动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活动的主体,
主体活动过程是主体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活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与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经验、占有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二语习得活动论告诉我们,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通过与他人协作在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根据二语习得活动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能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裂开来,学生与语言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相互合作,因为合作性学习活动可以为每个成员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源,使每个成员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贾冠杰,2006)。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主体是指进行外语学习的学生们;客体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即外语;输出的是外语的熟练程度和语言交际能力;工具指的是学习资料和参考书;规则指的是学校、班级纪律、语言规则等;团体指的是语言教师、同学、学生家长、学习小组等;执行者的分工决定了学生、教师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承担的任务、责任等。只有调动上述诸因素,强调它们的相互合作,才能达到良好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重视外语教育中的外部活动和实践活动
第二语言的习得并不仅仅是语法与规则的习得,更重要的是掌握这种语言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及与人进行交流。但传统的教学方法达不到这种目的,因而达不到习得第二语言的目的。活动理论认为,外部和实践活动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内部活动由它产生。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语言实践上,努力提高学习者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内部活动是一种学习方法,但语言实践活动也是学习方式,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它有利于学习者更加全面地习得第二语言,摆脱传统教育下的哑巴语言形式。
(三)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興趣
根据活动理论,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的,动机是活动理论中的关键一环,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以第二语言习得为例,语言学习者若有了明确的动机,便会采取各种行动与操作,达到实现语言习得这一活动的目的。动机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只有产生了需要才会出现动机。在二语习得中,只有学习者自己想学语言,才能产生动机,继而完成活动。也就是说,二语习得的实现过程是学生能动的过程,学习者本身才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学习者的内部动力对学习者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决定意义。因此,语言教师应采取各种不同策略,激发学习者,使其产生动力,其中之一便是兴趣的激发。外语教学需要以教学活动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为推进轴,通过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地意义建构,发展认识兴趣,产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采取较好的策略,积极地改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第二外语的目的。
四、结论
在二语习得中,活动理论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在活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活动将语言情景化,避免语言脱离语境,形成死语言。社会文化理论派认为教学有与人类认识过程有差异性的一面,但也有同源性的一面:即实践、活动对于认识仍然具有基础性作用,教学不仅是认识过程,同时也应是实践过程。因此外语教学也是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接受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主体,而且也应是以实践、活动方式探索、发现知识经验由来和关系的主体。他们不能只是机械地去记忆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知识,而应该通过教学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言的学习中来,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去认识和体验语言,同时也在活动中去运用所学语言。将语言的学习情境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活动和实践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Engeatrom,Y. (1990) Learning,Working and Imagining:Twelve Studies in Acticvity Theory [M]. Helsinki:orienta-Konsultitoy,.
[2] Lantolf,J.Social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 Vygotsky,L. (1986) Thought and Language[M]. MIT Press,Cambridge,MA.
[4] 贾冠杰.二语习得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3).
关键词:活动理论,外语教学,启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将个体学习发生的社会语境概念化。活动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在该背景中,有合作的相互作用,有主体之间的作用,有提供援助等等。在活动理论中,活动被设想成是一个包括主体、客体、行动和操作的集合。主体就是活动的参与者。客体就是一个目标,它是由主体制定并时刻推动行动,并为主体指引着确定的方向。为了完成目标,主体必须要付诸行动。这种行动一般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不同的行动或策略可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操作就是为了使行动能够成功执行所采取的方式。它取决于这种行动执行的条件。一旦主体的目标确定不变,这种行动的操作就会下意识地成为习惯,并开始自动生效。在活动理论中的人类活动模式并不是静止不变,如果使目标实现的条件发生变化,自动化的操作就会变成一种有意识的目标指导行为,形成新的操作方案。
二、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活动教学观
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传统的“三因素”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方面忽视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人的身心两方面不断发展、建构的过程;另一方面,忽视了发展的主体是人,没有看到人作为主体的独特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人接受环境、教育影响的能动性,忽视了个体自身的主体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发展,离开活动,就谈不上任何发展。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无论是发展个体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还是个体与环境相互发生作用,最终都要通过发展个体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活动来实现。总之,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个体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现实的作用;只有调动人在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并促使其现实化。如果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消极适应环境、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个体的主动活动的意义,那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唯有活动,才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唯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
三、活动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活动的主体,
主体活动过程是主体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活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与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经验、占有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二语习得活动论告诉我们,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通过与他人协作在社会集体层面上展开的。根据二语习得活动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能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裂开来,学生与语言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相互合作,因为合作性学习活动可以为每个成员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源,使每个成员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贾冠杰,2006)。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主体是指进行外语学习的学生们;客体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即外语;输出的是外语的熟练程度和语言交际能力;工具指的是学习资料和参考书;规则指的是学校、班级纪律、语言规则等;团体指的是语言教师、同学、学生家长、学习小组等;执行者的分工决定了学生、教师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承担的任务、责任等。只有调动上述诸因素,强调它们的相互合作,才能达到良好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重视外语教育中的外部活动和实践活动
第二语言的习得并不仅仅是语法与规则的习得,更重要的是掌握这种语言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及与人进行交流。但传统的教学方法达不到这种目的,因而达不到习得第二语言的目的。活动理论认为,外部和实践活动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内部活动由它产生。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语言实践上,努力提高学习者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内部活动是一种学习方法,但语言实践活动也是学习方式,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它有利于学习者更加全面地习得第二语言,摆脱传统教育下的哑巴语言形式。
(三)激发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興趣
根据活动理论,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的,动机是活动理论中的关键一环,没有动机就没有活动。以第二语言习得为例,语言学习者若有了明确的动机,便会采取各种行动与操作,达到实现语言习得这一活动的目的。动机与人的需要相联系,只有产生了需要才会出现动机。在二语习得中,只有学习者自己想学语言,才能产生动机,继而完成活动。也就是说,二语习得的实现过程是学生能动的过程,学习者本身才是学习的基本动力,学习者的内部动力对学习者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决定意义。因此,语言教师应采取各种不同策略,激发学习者,使其产生动力,其中之一便是兴趣的激发。外语教学需要以教学活动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为推进轴,通过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地意义建构,发展认识兴趣,产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采取较好的策略,积极地改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第二外语的目的。
四、结论
在二语习得中,活动理论强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在活动实践中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并且认为活动将语言情景化,避免语言脱离语境,形成死语言。社会文化理论派认为教学有与人类认识过程有差异性的一面,但也有同源性的一面:即实践、活动对于认识仍然具有基础性作用,教学不仅是认识过程,同时也应是实践过程。因此外语教学也是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接受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成果的主体,而且也应是以实践、活动方式探索、发现知识经验由来和关系的主体。他们不能只是机械地去记忆教师所传授的语言知识,而应该通过教学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言的学习中来,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去认识和体验语言,同时也在活动中去运用所学语言。将语言的学习情境化。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活动和实践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Engeatrom,Y. (1990) Learning,Working and Imagining:Twelve Studies in Acticvity Theory [M]. Helsinki:orienta-Konsultitoy,.
[2] Lantolf,J.Social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3] Vygotsky,L. (1986) Thought and Language[M]. MIT Press,Cambridge,MA.
[4] 贾冠杰.二语习得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杨莉娟.活动教学的内涵、立论基础及其价值[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