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多元文化时代。基于这个时代前提,教育界人士已经意识到学校价值观建设特别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紧迫性。笔者有机会参与相关主题的研讨会,走访了一些中小学校,听了校长的讲话,看了学校的相关资料(许多学校都有一整套学校发展规划,其中明确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一般来讲,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领导层经过反复论证形成的,明确体现着他们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但是,问题在于,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否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深度理解?
在此,我们将学校生活中个体成员的价值观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排斥或冲突现象比作“裂痕”。虽然这种“裂痕”在学校生活中每天都存在着,但因其太常见,所以并未引起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在此,笔者愿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放大这种“裂痕”,透视其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校长们的关注和思考。
[案例]“感恩”乎?
S中学的新校舍是当地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张校长亲自参与了新校舍的设计,他当初就想在一进校门的主楼前建一个既反映学校价值追求又有教育意义的校园雕塑。考虑到这个雕塑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张校长非常慎重,当时并没有草率作出决定。因此,在全体师生搬入新校址的时候,一走进校园,直扑眼帘的是主楼前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地。以前这所学校的师生多年生活在市中心一个空间有限的校园里,不可能在学校看到这么一大片绿色。这片绿地令师生赏心悦目,来访的客人也对这片大草坪啧啧称赞。
张校长一向很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他认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他深知,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并非短时之工,而那些能够反映学校价值追求的有形的文化设施的建设还是能够较快出效果的。于是,张校长和几位校领导商量后,决定在主楼前那片草坪上建一个反映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校园雕塑,并商定以“感恩”为主题,取古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意。学校专门请当地一家著名的设计院来设计“涌泉池”,在征求了一些老教师的意见后,对设计进行了反复修改,然后利用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工程。
开学了,师生走进校园,原来令人赏心悦目的那片绿色被一个硕大的水泥建筑取代了。这个建筑的上半部像一只飞碟,下半部是一个喷水池,喷出的水柱有不同的高度,落在池中的水又飞溅起大小浪花,极有动感。尽管也有教师说,还是原来的绿色“养眼”,但是,大多数教师看到雕塑上有校长的亲笔题词及短文,还是能够体会校长的一片良苦用心。
不久后的一天,语文组的李老师在才比改学生的随笔中发现,许多学生都非常怀念那片绿色。其中一位学生写道:“开学后,一进校门,发现熟悉的草地不见了,代之以‘涌泉池’,心中就有一点失落。那是一段我再也无法找回的绿色记忆。更何况,这个池子只是开学那天喷水,以后就没有一点水了,在烈日之下,它只是一个沉闷的水泥池子。难道校园里还少这样一个水泥建筑吗?再说,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便它在喷水,我也还是心烦,怎么看都觉得它像一个沸腾的火锅。”
李老师知道,有类似情绪的,在学生中不是少数……
[分析]谁之价值观?
“感恩”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范畴,而且也被现代社会广泛认可。一些校长希望把诸如“感恩”、“尊重”、“关心”等主题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这本无可厚非。本案例中的张校长正是出于上述考虑,才期望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总的来看,学校价值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一,从内容上讲,领导班子所确定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在本校缺乏深厚的基础,师生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过程中缺位。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土壤”首先是学校的人文氛围,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笔者曾经访问过加拿大的一所中学,这所学校不仅在行政办公区墙上的橱窗里陈列着该校从1954年建校至今每一位校长的照片,而且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悬挂着全体教职工的照片和每一届毕业生的照片。站在那些校长的照片前,我凝视着那正在思索的眼睛、那充满慈爱的笑容;站在学生的照片前,我欣赏着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这些可爱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人了,但他们的笑脸却永远地定格在这里。我相信,这所学校“尊重传统”的价值追求也由此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从本校的文化传统中生长出来的,而非移花接木的产物;同时,它的生长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价值建设主体对学校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进行深度理解与积极体认的过程,是多主体共同选择的结果。
如果多主体中的某些主体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那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然会出现“裂痕”等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张校长和几位校领导商量后,未经师生讨论,即决定以“感恩”为主题,在校园中建一雕塑,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感恩”是不是能够较好地反映本校的文化传统?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还存在一个多主体认同和转化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张校长特别缺乏的是与师生、特别是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因为就“感恩”这一主题来说,校长和教师以成年人的人生体验,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但是,在生活中享受太多恩情的学生们却很难真正体会“感恩”的深意,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就需要深度沟通。比如:校长可以向学生讲自己对“感恩”的体认,并启发学生以他们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对“感恩”的理解。这样,学校核心价值观选择的过程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此过程中会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也只有这样,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才能融入到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影响全校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第二,从形式上讲,对学校核心价值观以何种物质载体来表达更为恰切,师生也缺少发言权。
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我们应努力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事实上,以何种物质载体表达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寻找一个有特点的、能恰切地表达学校核心价值观之内涵的符号形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认同。
遗憾的是,在上述案例中,这种多主体的参与和认同极其缺乏。校长在选择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符号表达方面,特别缺少对学校价值建设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尊重。比如:校园雕塑方案尽管经过了几番讨论与修改,但是,参与其中的唯独少了一个群体——学生。试想,如果那个方案展示给全校,师生,并让师生讨论、投票,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在对上述案例作出简要的分析后,笔者还建议,学校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建设中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尊重传统,重视实践。
比如:学校可以从本校的故事中提炼核心价值观。事实上,存在于全体师生心中并体现在行动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不断凝聚而成的精神内核,是学校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师生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的叙事中,活在师生的记忆里,显现在他们的行动中。所以,对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是体会与发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访谈其实就是校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师和学生的聊天。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的记忆往往隐含着他们的价值判断。
同时,校长应努力使文本化的学校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自觉实践。只有这样,一所学校才算得上真正形成了其核心价值观。
总之,在学校中,不同个体的价值观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或是相融、互补,或是互斥、矛盾,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学校核心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因此,学校在形成核心价值观方面,既要尊重学校的文化传统,又要引导学校的每一个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来,以避免“裂痕”现象的产生。
编辑:许丽艳
在此,我们将学校生活中个体成员的价值观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排斥或冲突现象比作“裂痕”。虽然这种“裂痕”在学校生活中每天都存在着,但因其太常见,所以并未引起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在此,笔者愿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放大这种“裂痕”,透视其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校长们的关注和思考。
[案例]“感恩”乎?
S中学的新校舍是当地政府重点投资建设的。张校长亲自参与了新校舍的设计,他当初就想在一进校门的主楼前建一个既反映学校价值追求又有教育意义的校园雕塑。考虑到这个雕塑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张校长非常慎重,当时并没有草率作出决定。因此,在全体师生搬入新校址的时候,一走进校园,直扑眼帘的是主楼前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草地。以前这所学校的师生多年生活在市中心一个空间有限的校园里,不可能在学校看到这么一大片绿色。这片绿地令师生赏心悦目,来访的客人也对这片大草坪啧啧称赞。
张校长一向很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他认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他深知,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并非短时之工,而那些能够反映学校价值追求的有形的文化设施的建设还是能够较快出效果的。于是,张校长和几位校领导商量后,决定在主楼前那片草坪上建一个反映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校园雕塑,并商定以“感恩”为主题,取古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意。学校专门请当地一家著名的设计院来设计“涌泉池”,在征求了一些老教师的意见后,对设计进行了反复修改,然后利用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工程。
开学了,师生走进校园,原来令人赏心悦目的那片绿色被一个硕大的水泥建筑取代了。这个建筑的上半部像一只飞碟,下半部是一个喷水池,喷出的水柱有不同的高度,落在池中的水又飞溅起大小浪花,极有动感。尽管也有教师说,还是原来的绿色“养眼”,但是,大多数教师看到雕塑上有校长的亲笔题词及短文,还是能够体会校长的一片良苦用心。
不久后的一天,语文组的李老师在才比改学生的随笔中发现,许多学生都非常怀念那片绿色。其中一位学生写道:“开学后,一进校门,发现熟悉的草地不见了,代之以‘涌泉池’,心中就有一点失落。那是一段我再也无法找回的绿色记忆。更何况,这个池子只是开学那天喷水,以后就没有一点水了,在烈日之下,它只是一个沉闷的水泥池子。难道校园里还少这样一个水泥建筑吗?再说,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便它在喷水,我也还是心烦,怎么看都觉得它像一个沸腾的火锅。”
李老师知道,有类似情绪的,在学生中不是少数……
[分析]谁之价值观?
“感恩”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范畴,而且也被现代社会广泛认可。一些校长希望把诸如“感恩”、“尊重”、“关心”等主题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这本无可厚非。本案例中的张校长正是出于上述考虑,才期望通过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总的来看,学校价值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一,从内容上讲,领导班子所确定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在本校缺乏深厚的基础,师生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过程中缺位。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土壤”首先是学校的人文氛围,包括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笔者曾经访问过加拿大的一所中学,这所学校不仅在行政办公区墙上的橱窗里陈列着该校从1954年建校至今每一位校长的照片,而且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悬挂着全体教职工的照片和每一届毕业生的照片。站在那些校长的照片前,我凝视着那正在思索的眼睛、那充满慈爱的笑容;站在学生的照片前,我欣赏着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这些可爱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人了,但他们的笑脸却永远地定格在这里。我相信,这所学校“尊重传统”的价值追求也由此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在此笔者想强调的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从本校的文化传统中生长出来的,而非移花接木的产物;同时,它的生长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价值建设主体对学校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进行深度理解与积极体认的过程,是多主体共同选择的结果。
如果多主体中的某些主体出现严重的缺位现象,那么,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然会出现“裂痕”等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张校长和几位校领导商量后,未经师生讨论,即决定以“感恩”为主题,在校园中建一雕塑,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感恩”是不是能够较好地反映本校的文化传统?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还存在一个多主体认同和转化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张校长特别缺乏的是与师生、特别是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因为就“感恩”这一主题来说,校长和教师以成年人的人生体验,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但是,在生活中享受太多恩情的学生们却很难真正体会“感恩”的深意,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就需要深度沟通。比如:校长可以向学生讲自己对“感恩”的体认,并启发学生以他们的独特方式表达自己对“感恩”的理解。这样,学校核心价值观选择的过程即学校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此过程中会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也只有这样,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才能融入到全体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影响全校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第二,从形式上讲,对学校核心价值观以何种物质载体来表达更为恰切,师生也缺少发言权。
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我们应努力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事实上,以何种物质载体表达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寻找一个有特点的、能恰切地表达学校核心价值观之内涵的符号形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认同。
遗憾的是,在上述案例中,这种多主体的参与和认同极其缺乏。校长在选择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符号表达方面,特别缺少对学校价值建设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尊重。比如:校园雕塑方案尽管经过了几番讨论与修改,但是,参与其中的唯独少了一个群体——学生。试想,如果那个方案展示给全校,师生,并让师生讨论、投票,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在对上述案例作出简要的分析后,笔者还建议,学校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与建设中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尊重传统,重视实践。
比如:学校可以从本校的故事中提炼核心价值观。事实上,存在于全体师生心中并体现在行动中的核心价值观,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不断凝聚而成的精神内核,是学校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师生组成的生活共同体的叙事中,活在师生的记忆里,显现在他们的行动中。所以,对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是体会与发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访谈其实就是校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师和学生的聊天。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的记忆往往隐含着他们的价值判断。
同时,校长应努力使文本化的学校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师生的自觉实践。只有这样,一所学校才算得上真正形成了其核心价值观。
总之,在学校中,不同个体的价值观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或是相融、互补,或是互斥、矛盾,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学校核心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因此,学校在形成核心价值观方面,既要尊重学校的文化传统,又要引导学校的每一个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来,以避免“裂痕”现象的产生。
编辑:许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