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的悲歌繁衍的恐怖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20世纪的美国南方,是基督教盛行、父权制横行、黑人、混血儿又多一重种族压迫的世界,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描写了萨德本的际遇兴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女性人物,在萨德本周围,有这样一些女子,妻子埃伦、妻妹罗莎、女儿朱迪思、被他凌辱的米莉、他的混血女儿克莱蒂等,可以说她们囊括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几种类型,她们中有无所事事的大家闺秀、有喋喋不休的南方遗老、有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穷苦白人姑娘、也有勇敢的女性,她们不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主角,就如同妇女也不是南方社会生活的主角一样,这些妇女是19、20世纪南方社会各阶层女性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押沙龙,押沙龙!》;埃伦;罗莎;朱迪思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生活的美国南方,被称为“圣经地带”,《圣经·旧约》中的“原罪”说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美国早期移民中有大量清教徒,逐渐地,清教主义成了美国人的伦理思想,把财富的获得看作上帝的恩宠,将现世看作痛苦和眼泪的峡谷,后来,清教徒比基督教还狂热,走向了禁欲主义自我克制,对人性进行更加残酷的压制。更为严酷的是,清教主义和南方传统的父权制、妇道观及种族主义纠结在一起,表现为对白人妇女贞操的崇拜。福克纳生活在南方基督教文化背景中,深谙南方妇道观:一方面,女人被视为贞节、虔诚、自我牺牲等一切美德的化身和家庭荣誉及社会声望的代表;另一方面,女人被视为祸水,是一切罪恶的渊源。这样,少数妇女被捧为圣女、神袛,多数被贬为罪孽、祸水,女人的地位十分特殊。
  《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Absalom!)描写萨德本家族的兴起与衰落,作品中塑造了各阶层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埃伦、罗莎、朱迪思、米莉和克莱蒂等,她们虽不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主要角色,但这些妇女形象在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她们中有白人、也有混血儿,有无病呻吟的、有无所事事的、有害人害己的、有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也有坚强勇敢富有同情心的。这几个人物差不多涵盖了福克纳笔下的几类女性形象。
  一、埃伦:被培养成的大家闺秀(Ladies)。
  在《押沙龙,押沙龙!》中,作者描绘了在父权制社会中,大家闺秀是如何形成的。
  1.起初:据理力争。婚姻没有改变女性悲惨的命运,埃伦在游戏中被父亲转移到另外一个男人的手里。婚后的埃伦,外在上看,成了杰弗生镇首富的妻子,拥有萨德本百里地及大量奴隶。实际上,埃伦生活得不幸福,萨德本要的只是一个出身清白能生儿育女的工具,正如他跟康普生将军说的:“你知道,我脑子里有一个计划,要实现这个计划,我应该有钱、房子、种植园、奴隶、家——当然也应有一个妻子。” 萨德本的目标仅限于此,他没有别的追求,精神生活极度空虚,没有什么高雅的情趣与爱好。比如,萨德本喜欢观看奴隶之间搏斗,他甚至常常自己赤膊上阵,埃伦提心吊胆:“你带亨利上这儿来看这个,要亨利看这个,这我能理解:我会努力去理解;是的,我会让自己设法去理解。可是朱迪思不行,托马斯,不能让我的女囡囡来,托马斯。”
  2.后来:冷漠、无所事事。埃伦起初还跟萨德本据理力争,起码要保护自己的女孩子不受野蛮的浸染,后来,家庭环境使然,两个孩子长着和萨德本一式一样的面孔,女儿的性情尤其像父亲,与萨德本的暴戾毫无二致。埃伦没办法,忍气吞声,只得顺其自然,“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果然,埃伦成了一只徒有其表没有生命力的花蝴蝶,徒然地当着杰弗生镇首富的夫人,没有快乐可言,只有妻子的名分,没有妻子的权利,她可做的就是摆摆杰弗生镇首富夫人的架子,生活中没有其它内容,她常常与女儿一道坐着马车耀武扬威,让店主把货物拿到马车上让她们评头品足。埃伦就过着这样的生活,用罗莎的话说:“她即使活着时也是身子在走动却没有生命,感到悲伤却并不哭泣。” 在妹妹罗莎提出要教朱迪思怎样管家,怎样准备饭菜,和清点换洗的衣服——为婚姻做准备时,得到的回报却是莫测高深的茫然瞪视,像是没听到似的。埃伦对于婚姻的失望就体现在这样的“茫然瞪视”之后。
  3.临终前:爱的光亮。临死前,埃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母亲的天职,托孤于年幼的妹妹罗莎:“要好好保护她呀。至少要保护好朱迪思。” 被基督教、父权制社会塑造的大家闺秀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害人害己地生活,弥留之际才焕发出一点点良知。
  二、罗莎:南方遗老
  1.孤寂的生活。罗莎生长在一个卫理会执事的家庭,父亲是个小商人,他们家搬到杰弗生镇时,只用一架马车就把所有货物全都搬过来了。罗莎从小失去母亲,也从来没得到父爱。她跟着父亲、姑姑生活,罗莎的童年是在“清教阴森的灵堂中度过的”。没有人关心她的需求和向往,甚至于连她的想法和见解都没有人愿意听。作为父亲中年得的孩子,罗莎与长辈有许多隔阂。征兵时,固执的卫理会执事科德菲尔德先生拒绝服兵役,把自己锁在屋中,不吃女儿送过来的食物,一死了之。这个家便剩下了罗莎孤单单一个人。由上述可见,父亲并没给予罗莎多少父爱,固执己见的父亲并不关心罗莎的死活,罗莎20来年的生活没有多少乐趣,也没有什么幸福可言。
  2.对爱情的渴望。年轻时,罗莎发疯似的为外甥女朱迪思准备嫁妆,那是近乎替身似的爱情追求,她对幻想中的“情人”(查尔斯?邦)的死亡极度伤心。战后,当萨德本向她求婚,她答应了,却一再重复,不知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二十多岁的罗莎正值婚嫁年龄,在战后青壮年男子死伤殆尽的时期,罗莎同意嫁给萨德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萨德本要跟她实验,如生出儿子,才结婚,这下触怒了这位南方淑女,她怒气冲冲地回到父亲留给她的房子,一生中难得的结婚机会,遇到的又是这样一个不讲道德礼仪的人,罗莎的愤怒可想而知,这种愤怒伴随了罗莎的一生。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里,罗莎爱的情感被践踏、扼杀。
  3.坚守南方淑女形象。43年鬼魅一般的室内生活和古稀之年的自白,无不表达着这样一个信息:罗莎是爱生活的,但南方传统中关于妇女的贞洁、虔诚、自我牺牲等美德使她不敢越雷池半步,外在上看,她守住了女性的操守,内心里,罗莎是痛苦不堪的。这是一个因压抑而扭曲的女性的凄惨经历,罗莎的境遇油然激起读者极大的愤慨。这个女人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生活,一直活在南方传统观念的阴影中,为着萨德本的无耻,为着南方淑女的风范,她没有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而是自闭了40余年,葬送了大半生时光。罗莎是个有着强烈女性意识、躁动不安的心灵和透彻思维的女子,但一生过着凄苦的生活。可见,虽然罗莎逃脱了沦为生育工具的厄运,但生活也并没有幸福快乐。   罗莎在风烛残年向年轻的即将到哈佛大学求学的昆丁讲述萨德本的故事,她喋喋不休地向昆丁灌输一个思想:萨德本是个魔鬼,另一方面,罗莎也分明地流露出对萨德本的崇拜,她赞美萨德本是个英雄。是这个魔鬼兼英雄给予了她女人的梦想,所以她对萨德本是爱恨交加的矛盾情感。
  三、朱迪思:希望所在
  1.年少时的暴戾。朱迪思是个脾气暴躁的女孩儿,身上流淌着父亲萨德本残忍的血液,她常常偷偷地与萨德本的黑人女儿克莱蒂躲在厩棚上往下观看奴隶角斗。当朱迪思同母亲、哥哥一道坐马车在杰弗生镇上狂奔,招致人们的非议,埃伦换了一匹马,“在这个星期天当埃伦和孩子们走到前门时,等在那儿的不是原来的马车,而是埃伦那辆温顺的老母马拉的轻便马车,由她本人和一个由她买来替代那野性十足的黑人的厩童驾驶的。朱迪思对轻便马车看了一眼,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开始尖叫,一边蹬踢。” 由此,人们见识了朱迪思执拗的性格,在其成长年代 ,她冷漠地高傲地生活着,有些不近人情,着实令人担忧她的未来。果然,最终她成为了家庭成员互相残杀的诱因。
  2.年青时对爱情的执著。成年的朱迪思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查尔斯.邦,朱迪思一年之中只有12天见到查尔斯.邦,而一天之中他们见面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朱迪思对邦的感情非常深沉与执着。邦寒署假随亨利来访,作母亲的非常欣慰,母女俩欢天喜地,亨利也很支持朱迪思与邦来往。母亲甚至放出消息,让杰弗生镇人相信朱迪思与邦已订婚。与埃伦母女的欢快不同,一家之长的萨德本从一开始就反对朱迪思与邦交往,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萨德本自己第一次婚姻因为不了解对方,婚后才发现她妻子身上有不利于他建立纯白种人大厦、王国的地方,致使他的理想破灭,从而使萨德本对儿女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小心谨慎。果然,萨德本证实了邦身上的黑人血液,百般阻挠朱迪思与邦来往,甚至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夜,与儿子亨利闹翻。面对这样的阻力,朱迪思仍然不改初衷,矢志不渝,坚决地等邦来娶她。冷漠外表下的朱迪思有一颗坚定的心,执着于自己的信念。
  朱迪思以一颗诚挚的心深爱着未婚夫,当她在温馨、甜蜜中筹备婚礼时,未婚夫邦被亨利枪杀在萨德本家门口。与罗莎的震惊和气急败坏形成强烈的反差,朱迪思异乎寻常地冷静。平静地站在关上的门的前面,吩咐克莱蒂多准备点饭菜,去跟琼斯先生谈木板和钉子的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朱迪思没有哭泣,也没有更多的言语,从容不迫地安排邦的后事。
  对于未婚夫的惨死,正在缝制嫁衣的朱迪思不能说不伤心,巨大的悲痛,极度的悲伤没有打倒她,她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把悲伤留给自己。她的冷静、理性不能不使那些蔑视女性的男人汗颜。
  正是萨德本,他挑拨一个儿子亨利杀死了另一个儿子邦,亲手断送了女儿的幸福朱迪思的爱情被种族、父权制毁灭。
  3.年长后的爱、容忍、怜悯、牺牲精神。朱迪思被许多评论家誉为“福克纳作品中罪具宽容心的女性典范之一。尽管她生活在一个严重种族主义者家庭之中,但她冲破了种族偏见的影响。查尔斯?邦死后,朱迪思为邦举行了葬礼,把邦的有黑人血统的情妇和孩子接到萨德本百里地,并陪其情妇去邦的墓地。这女人和孩子在萨德本百里地住了一个星期。朱迪思一如既往地爱恋着带有黑人血统的邦,她有自己的爱情观:“我决不接受任何替代物——如果我能够得到幸福我将去获得它,如果我必须受苦我也能忍受。” 邦的情妇死后,朱迪思派人将查尔斯?邦与其情妇的独生子接到萨德本百里地共同生活,并全力照顾他,并在伺候生病的邦的后代时染病死去。朱迪思的这种行为,在种族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南方是大逆不道的,完全同其父致力追求的 “宏伟计划”背道而驰。
  这一女性形象个性鲜明,具有鲜明的正义感,也蕴含了福克纳关于种族主义的创作思想,她身上体现出人类昔日的荣耀:勇气、尊严、希望、自豪、同情、怜悯和牺牲等精神。正如福克纳所说:“我相信人类不仅仅会存活;他定能获得优胜。他是不朽的,并非因为生物中唯独他具有永不枯竭的声音,而是因为它有灵魂,有能够同情、牺牲和忍耐精神。诗人的、作家的职责就是写这些东西。”
  四、其他女性
  作品中的其他女性,在男性世界中苦苦求生存,或由于家庭经济窘迫、或出身卑微,处境更为悲惨。
  米莉:被侮辱被损害的穷苦白人女孩
  女性没有因为男人所不具备的生育功能而赢得尊重,正相反,她们因此又增加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砝码。穷苦白人沃许?琼斯的外孙女米莉的年龄相当于萨德本的孙女,但萨德本与她同居,目的是生一个财产继承人。米莉分娩后,萨德本得知生的不是男孩而是女孩时,毅然决然将她遗弃。
  克莱蒂:烧毁萨德本百里地的混血女子
  克莱蒂是萨德本与黑人女奴的私生女,全书中她没有说一句话,前后共两次描写了她的行动:一次是与朱迪思一道看奴隶角斗,一次是纵火烧毁了萨德本抛妻弃子、欺压黑人建立起的白人王国大厦——萨德本百里地,前者可见其嗜暴的性格,后者是其暴烈性格的表现,她也许头脑中无此意识,但事实上摧毁了黑人、混血儿在其中无地位的白人王国萨德本百里地,致使萨德本的痴呆的后代子孙飘零在外,无家可归。
  邦的情妇:没名分的混血妇女
  这个身上流淌着黑人血液的妇女,与查尔斯?邦育有一子,但没有妻子的身份,她在文中的出现是在邦被枪杀之后,没有任何言语,默默地在朱迪思的陪伴下去邦的墓地,其无言的痛苦,即邦活着时她的无名分、邦死后她的无助,在不长时间她就死去的情节中表露得一览无余。
  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围绕萨德本的发迹与衰落,塑造了几位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无论贵族妇女,穷苦白人,还是混血儿,这些女性在男性主宰的南方社会生活中地位低下,没有权利,埃伦被男性主宰的社会培养成大家闺秀,被传统习俗所淹没,罗莎在冷漠的父亲、成了传统势力的帮凶,朱迪思努力摆脱宗教、父权、种族束缚,为自己艰难地寻找着自由之路,米莉是被男性侮辱与损害的穷苦白人女孩,克莱蒂虽身处高屋大厦,比白人妇女还多了一重种族压迫。福克纳看到基督教、父权主宰、种族主义甚嚣尘上的南方社会中妇女生存的现状,一方面,他不无清醒也无可奈何地在作品中写出了女人悲凉凄惨的生活及不幸结局;另一方面,福克纳又让人看到了女性的勇敢、同情、爱、牺牲等精神,这是人类存活下去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1、2、4、5、6、7李文俊译,威廉·福克纳著《押沙龙,押沙龙!》,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Faulkner, Doreen and Abadie,Ann·J·Faulkner and Wome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Jackson and London, 第58、24、8、16、19、116页。
  [2]李文俊,《福克纳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3]刘慧英,《走出男权世界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出版社,1996年版。
  [4]肖明翰著,《威廉·福克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5]陶洁编,《福克纳的魅力》,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6]【美】兰@乌斯比:《美国小说五十讲》,肖安溥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推销员之死》是米勒的一部杰出著作。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年迈的推销员威力·洛曼因事业和家庭生活的双重挫折而梦想破灭、人格分裂,以致他最终自杀的悲剧。关于这部剧作,已有不少学者从美国梦的破灭,表现主义及象征主义,悲剧成因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主要从威力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大背景下的生存困境,以及他与家人失败的家庭关系的角度来浅析《推销员之死》。因此,
期刊
摘要:交叉分类效应认为多重类别群体成员相对于那些单个类别的人来说,更容易被忽视。本文认为与单类比群体的典型性相比,大男子主义思想和种族优势思想会使多类别群体成员被认为是不典型的。因为多类别成员(如少数民族女性)不符合他们所属各个群体的群体特征(少数民族或女性)。他们将体验到本文所说的 “交叉的隐形”即交叉分类效应。本文提出的交叉分类效应模型是成熟的,最后本文讨论了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关
期刊
摘要:学位论文必须以丰厚而可靠的学术研究基础、翔实的材料和严实的论证取胜。所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上万字的学位论文,没有翔实的材料又如何让人信服呢?而论文的前期工作更是以资料的收集及处理为最重要,这就像为盖房子准备砖瓦一样,好的砖瓦自然能为盖一栋坚实的房子起到大作用。而材料很多,很难选择与整理,我们必须清楚自己要找怎样的材料,如何处理这些材料以使之能更好地为我们的论文服务。以下就推荐一些笔
期刊
摘要:美国政府将外语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加以重视,提出“国家安全语言倡议”,美军也为此提出了“战略要地语言”教育计划。文章分析美军为加强和提高外语人才培养和管理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和做法,包括:优化对外语教育的管理,增加对外语教育与培训的投入、拓宽培养渠道、加大对外语人才的激励机制。并且针对我军在外语人才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美军;外语人才;培养;管理;启示  国际军
期刊
摘要:体育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浓缩版,当今体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严重扰乱了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我国现有的现象性体育社会问题,以及分析了造成该社会现象的成因,研究了如何来解决此类体育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体育事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关键词:体育;现象;社会;问题  1.当代我国国情下现存的主要现象性体育社会问题  在方曙
期刊
摘要:书面表达是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个主观题,此题能考查出考生的英语运用的综合水平;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书面表达的一些训练策略,以便快速提升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低起点;循序渐进;提升;书面表达  一、书面表达的重要性  书面表达在高考英语中约占25-30/150分,它涉及词汇、句型、语法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测试考生英语表达能力的一个主观题,也是考查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
期刊
摘要: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而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确保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谐发展,不仅丰富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而且使得社会得以全面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独具特色,这不仅反映在国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而且在具体的实施方法、策略、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一、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澳大利亚从一开始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英语作文进行抽样分析,理清并分析作文中各衔接手段的运用情况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期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语篇衔接;英语写作;策略  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曾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语言技能目标进行了等级区分,即四个等级,在评价建议上也进行了区分,即分为五档写作评价标准。其中对衔接手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即第五档: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展,加之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地位的日趋凸显,高校研究生团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出来。文章提出从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研究生的团建工作入手,通过加强党建带团工作,着力提升研究生团组织覆盖扩大研究生团建工作面三个方面提升高校研究生团建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团建;研究生  我们党历来把青年看作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并始终把做好共青团和
期刊
摘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应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活动平台、活化教学内容等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体验和领悟,并内化为对主流价值的不断追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体验;生活世界;实践  第8卷第2期2014年2月首 都 教 育 学 报Capital Education JournalVol.8,No.2Feb.,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