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残髓炎临床症状、如何诊断及最佳疗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118例患有残髓炎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该118名患者分为根管治疗术组40名患者、牙髓塑化术组39名患者、干髓术组39名患并治疗,随后进行半年的走访调查并探讨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118名患者中,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的疗效较好,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而干髓术组有5名患者出现残髓炎症状,总治疗成功率为95.76%。结论:预防残髓炎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熟练掌握每年龄层牙髓腔的生理改变,并尽量应用根管治疗和牙髓塑化术治疗并保持填充剂存放时间不易过长,从而避免残髓炎再次发生。
关键词:残髓炎诊断治疗 根管治疗术及牙髓塑化术 干髓治疗
作为口腔科牙髓炎疾病的一种-残髓炎,是牙髓炎治疗不彻底导致而成的继发性炎症反应[1]。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残髓炎诊断及治疗,我院口腔科在2014年1月到2014年8月随机选取118名残髓炎患者最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根管、塑化、干髓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诊断进行探讨研究。现将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患有残髓炎患者11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管治疗术组40名患者、牙髓塑化术组39名患者、干髓术组39名患并治疗。其中根管治疗术组男患者23名,年龄在(43.5±13.2)岁,女患者17名,年龄在(39.5±9.6)岁;牙髓塑化术组男患者20名,年龄(51.5±7.8)岁,女患者19名,年龄在(44±7.6)岁;干髓术男患者18名,年龄(47±4.5)岁,女患者21名,年龄在(50.5±14.1)岁,经过比对根管治疗术组、牙髓塑化术组和干髓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发现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检查:118名患者均去除原有的填充剂后进行根管内不同位置的探痛。其中根管口、中部、下段出现疼痛者分别有89例(75.42%)、16例(13.56%)、13例(11.02%)。而118名患者中多数症状不典型且都有牙髓炎疼痛的表现如冷热痛37例(31.36%)、咬合痛45例(38.14%)、自发疼痛36例(30.51%),且多数在患处牙齿周围持阵发性不剧烈疼痛。在发作时间上,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后并发残髓炎时间间隔比干髓术时间间隔较长,大约将近半年干髓术就会发生残髓炎症状。
1.3 治疗
对118名残髓炎患者先进行充填物的去除在进行相应的治疗。根管治疗术组应重新制备根管并冲洗,用甲醛甲酚症状消除后进行根管填充。牙髓塑化术组在局麻后拔下牙髓的同时进行消炎止痛治疗,再行塑化术。干髓术组治疗须打开髓腔清洁,扩大根管使其通畅后在进行冲洗、封樟脑酚棉捻,待症状消除后进行根管永久性充填;如根管不通畅、狭窄等需封樟脑酚棉捻球症状消除后再行塑化术[2]。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复诊及观察,比较三组治疗效果。
2结果
通过半年对治疗后的118名患者复查及走访调查,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的疗效较好,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而干髓术组有5名患者出现残髓炎症状,总治疗成功率为95.76%。
3讨论
残髓炎与牙髓炎的临床疼痛特点相似,都具有咬合痛和自发及冷热疼痛这三种疼痛特点,疼痛感觉常出现钝、放射痛及阵发或由某种物质所产生的刺激痛。残髓炎发生有很多种原因,多数是因为医生对每年龄层牙髓生理改变掌握的不够具体,且有时还会出现填充剂存放时间过长、药物并未放置在患处口等,都有可能发生残髓炎症状的产生[3]。干髓术治疗后根髓仍然还存在于根管内,使其干髓剂不能完全失活固定,从而诱发残髓炎;而根管治疗术及牙髓塑化术也会由于根管狭窄弯曲等解剖形态或存在细小残留活髓都有可能产生残髓炎[4]。相关研究表明发现[5],在对残髓炎患者随访半年后,应用根管充填及塑化治疗效果较好且110例患者中104例(94.55%)患者成功治愈,此数据明显证明根管治疗术与牙髓塑化术对残髓炎的疗效较佳与干髓术治疗。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到8月收治患有残髓炎患者11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管治疗组40例患者、牙髓塑化术组39例患者、干髓术39例患者并治疗,通过半年随访复诊发现,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的疗效较好,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而干髓术组有5名患者出现残髓炎症状,总治疗成功率为95.76%。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可见本次讨论具有可信度。
所以,针对残髓炎要以预防为关键,并对牙髓根管治疗的适应证需全面掌握及对干髓剂存放时间上的管理,从而进一步要增强医师自我责任意识和技能等都多种措施和方法,减少残髓炎的发生,为患者带来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邵磊.浅析残髓炎的诊断与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06:102-104.
[2]李桂红.残髓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1):108.
[3]陈莉娅.残髓炎病因及治疗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02:168
[4]陈光,陈力,王道富,王乐文. 老年人磨牙残髓炎的诊疗体会[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03:12+19.
[5]姚福全.残髓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12:154-155.
关键词:残髓炎诊断治疗 根管治疗术及牙髓塑化术 干髓治疗
作为口腔科牙髓炎疾病的一种-残髓炎,是牙髓炎治疗不彻底导致而成的继发性炎症反应[1]。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残髓炎诊断及治疗,我院口腔科在2014年1月到2014年8月随机选取118名残髓炎患者最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根管、塑化、干髓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诊断进行探讨研究。现将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患有残髓炎患者11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管治疗术组40名患者、牙髓塑化术组39名患者、干髓术组39名患并治疗。其中根管治疗术组男患者23名,年龄在(43.5±13.2)岁,女患者17名,年龄在(39.5±9.6)岁;牙髓塑化术组男患者20名,年龄(51.5±7.8)岁,女患者19名,年龄在(44±7.6)岁;干髓术男患者18名,年龄(47±4.5)岁,女患者21名,年龄在(50.5±14.1)岁,经过比对根管治疗术组、牙髓塑化术组和干髓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发现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检查:118名患者均去除原有的填充剂后进行根管内不同位置的探痛。其中根管口、中部、下段出现疼痛者分别有89例(75.42%)、16例(13.56%)、13例(11.02%)。而118名患者中多数症状不典型且都有牙髓炎疼痛的表现如冷热痛37例(31.36%)、咬合痛45例(38.14%)、自发疼痛36例(30.51%),且多数在患处牙齿周围持阵发性不剧烈疼痛。在发作时间上,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后并发残髓炎时间间隔比干髓术时间间隔较长,大约将近半年干髓术就会发生残髓炎症状。
1.3 治疗
对118名残髓炎患者先进行充填物的去除在进行相应的治疗。根管治疗术组应重新制备根管并冲洗,用甲醛甲酚症状消除后进行根管填充。牙髓塑化术组在局麻后拔下牙髓的同时进行消炎止痛治疗,再行塑化术。干髓术组治疗须打开髓腔清洁,扩大根管使其通畅后在进行冲洗、封樟脑酚棉捻,待症状消除后进行根管永久性充填;如根管不通畅、狭窄等需封樟脑酚棉捻球症状消除后再行塑化术[2]。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复诊及观察,比较三组治疗效果。
2结果
通过半年对治疗后的118名患者复查及走访调查,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的疗效较好,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而干髓术组有5名患者出现残髓炎症状,总治疗成功率为95.76%。
3讨论
残髓炎与牙髓炎的临床疼痛特点相似,都具有咬合痛和自发及冷热疼痛这三种疼痛特点,疼痛感觉常出现钝、放射痛及阵发或由某种物质所产生的刺激痛。残髓炎发生有很多种原因,多数是因为医生对每年龄层牙髓生理改变掌握的不够具体,且有时还会出现填充剂存放时间过长、药物并未放置在患处口等,都有可能发生残髓炎症状的产生[3]。干髓术治疗后根髓仍然还存在于根管内,使其干髓剂不能完全失活固定,从而诱发残髓炎;而根管治疗术及牙髓塑化术也会由于根管狭窄弯曲等解剖形态或存在细小残留活髓都有可能产生残髓炎[4]。相关研究表明发现[5],在对残髓炎患者随访半年后,应用根管充填及塑化治疗效果较好且110例患者中104例(94.55%)患者成功治愈,此数据明显证明根管治疗术与牙髓塑化术对残髓炎的疗效较佳与干髓术治疗。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到8月收治患有残髓炎患者11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根管治疗组40例患者、牙髓塑化术组39例患者、干髓术39例患者并治疗,通过半年随访复诊发现,根管治疗术和牙髓塑化术的疗效较好,无任何残髓炎症状,效果满意;而干髓术组有5名患者出现残髓炎症状,总治疗成功率为95.76%。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可见本次讨论具有可信度。
所以,针对残髓炎要以预防为关键,并对牙髓根管治疗的适应证需全面掌握及对干髓剂存放时间上的管理,从而进一步要增强医师自我责任意识和技能等都多种措施和方法,减少残髓炎的发生,为患者带来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邵磊.浅析残髓炎的诊断与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06:102-104.
[2]李桂红.残髓炎的临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1):108.
[3]陈莉娅.残髓炎病因及治疗分析[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02:168
[4]陈光,陈力,王道富,王乐文. 老年人磨牙残髓炎的诊疗体会[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03:12+19.
[5]姚福全.残髓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