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不同于普通读者。教师不但要读通教材、读懂教材,还要读活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才能带领学生入得教材又出得教材,在与教材的反复对话中得到涵咏和积淀。
一、重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将教材进行适当的切割分解,以不同的顺序或方式呈现出来,便是重组。
苏教版教材中曾经有这样一道题:
读一读:女孩—女孩儿 鲜花一鲜花儿 月牙一月牙儿 笔杆一笔杆儿 花篮一花篮儿 纽扣一纽扣儿
按照通常的教法,无非就是带着学生读一读,纠正错误的地方,体会体会儿化后的表达效果。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正确朗读这些词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表达效果却不能在这毫无语境的朗读中体会到。于是,我把词语重新组合,编了这样一首诗:
女孩儿
天上有一弯细细的月牙儿/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她的手上/是一个精致的花篮儿/花篮里/插满了芬芳的鲜花儿/你要到哪里找寻梦想/美丽清新的女孩儿/在你的梦里/一定也有一枝求知的笔杆儿/那么/临行前/让妈妈为你缝上/那颗掉了的纽扣儿
儿化音在诗中成为韵脚,词语不再是独立的枯燥的符号,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机,这便是教材重组的魅力。
二、增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时要将视野放得开阔一些,不能拘泥于教材。那些与教材有密切关联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形成素养的文字材料应该适当取用,形成有效的拓展。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两个课例,都是关于古诗《江雪》的教学。两节课的结构差不多,都是采取“问题式”教学,先通读全诗,疏通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提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带动师生的阅读实践。两节课上,学生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请看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课例1:
师:(略一沉吟)这是一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生1:我知道这老翁为什么出来钓鱼,因为他家里很穷,没有吃的了。
生2:他是个钓鱼迷!
生3:他刚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上次我外公和外婆吵了一架,外公就出去钓鱼了。
师:(面向提这个问题的学生)懂了没有?
生:懂了!
课例2:
师:(若有所思,轻轻地反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
(学生陷入沉思)
师:这里有一份补充材料。是关于柳宗元的生平和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请你们默默地读一读。
(学生默读材料)
师:谁有了自己的想法?
生:(恍然大悟状)我明白了,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他一个人出来钓鱼,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
师:跨越千年,柳宗元终于找到了你这个知音!
生:我也认为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风雪交加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课例2中,教师补充的材料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加深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对话,与作者之间达到了感情的沟通与共鸣。理想的课堂本应如此。
三、删减——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对于教材中一些不适合班情学情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适当的简化处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原苏教版第十二册有一篇课文《暖流》,讲的是国家领导到南开大学视察,与学生亲切谈话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篇政治色彩比较浓而语文味比较淡的文章。大概写的人或编的人也明白这个问题,为了增强文学味和可读性,在文中穿插了领导与学生们一起朗诵《水调歌头·中秋》的场景,也提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读了一遍课文,说了说大概意思,讨论了课题“暖流”的含义。这样,10分钟内,我就教完了它。剩下的时间呢?既然文中提到了两首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我就借助这把钥匙带着学生打开了古典文学的大门,与苏轼、王勃一番神交。
现在,苏教版国标本已经把这篇课文删掉了。
教师对教材的活用也不能囿于方法技术的层面,要用心去理解教材,要用情去唤醒教材。重组不是随便的割切,增补不是无限的拓展,删减不是任意的砍削。无论是重组、增补还是删减,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充分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之上,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重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将教材进行适当的切割分解,以不同的顺序或方式呈现出来,便是重组。
苏教版教材中曾经有这样一道题:
读一读:女孩—女孩儿 鲜花一鲜花儿 月牙一月牙儿 笔杆一笔杆儿 花篮一花篮儿 纽扣一纽扣儿
按照通常的教法,无非就是带着学生读一读,纠正错误的地方,体会体会儿化后的表达效果。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正确朗读这些词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表达效果却不能在这毫无语境的朗读中体会到。于是,我把词语重新组合,编了这样一首诗:
女孩儿
天上有一弯细细的月牙儿/地上有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她的手上/是一个精致的花篮儿/花篮里/插满了芬芳的鲜花儿/你要到哪里找寻梦想/美丽清新的女孩儿/在你的梦里/一定也有一枝求知的笔杆儿/那么/临行前/让妈妈为你缝上/那颗掉了的纽扣儿
儿化音在诗中成为韵脚,词语不再是独立的枯燥的符号,显得灵动而富有生机,这便是教材重组的魅力。
二、增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时要将视野放得开阔一些,不能拘泥于教材。那些与教材有密切关联的,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形成素养的文字材料应该适当取用,形成有效的拓展。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他的一次讲座中提到两个课例,都是关于古诗《江雪》的教学。两节课的结构差不多,都是采取“问题式”教学,先通读全诗,疏通诗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提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带动师生的阅读实践。两节课上,学生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老翁为什么要出来钓鱼?”请看两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处理方法:
课例1:
师:(略一沉吟)这是一个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生1:我知道这老翁为什么出来钓鱼,因为他家里很穷,没有吃的了。
生2:他是个钓鱼迷!
生3:他刚刚跟家里人吵了一架,心情不好。上次我外公和外婆吵了一架,外公就出去钓鱼了。
师:(面向提这个问题的学生)懂了没有?
生:懂了!
课例2:
师:(若有所思,轻轻地反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
(学生陷入沉思)
师:这里有一份补充材料。是关于柳宗元的生平和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请你们默默地读一读。
(学生默读材料)
师:谁有了自己的想法?
生:(恍然大悟状)我明白了,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他一个人出来钓鱼,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啊!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人们他内心非常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
师:跨越千年,柳宗元终于找到了你这个知音!
生:我也认为他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钓一个春天!风雪交加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课例2中,教师补充的材料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入,加深了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对话,与作者之间达到了感情的沟通与共鸣。理想的课堂本应如此。
三、删减——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对于教材中一些不适合班情学情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适当的简化处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原苏教版第十二册有一篇课文《暖流》,讲的是国家领导到南开大学视察,与学生亲切谈话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篇政治色彩比较浓而语文味比较淡的文章。大概写的人或编的人也明白这个问题,为了增强文学味和可读性,在文中穿插了领导与学生们一起朗诵《水调歌头·中秋》的场景,也提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
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读了一遍课文,说了说大概意思,讨论了课题“暖流”的含义。这样,10分钟内,我就教完了它。剩下的时间呢?既然文中提到了两首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我就借助这把钥匙带着学生打开了古典文学的大门,与苏轼、王勃一番神交。
现在,苏教版国标本已经把这篇课文删掉了。
教师对教材的活用也不能囿于方法技术的层面,要用心去理解教材,要用情去唤醒教材。重组不是随便的割切,增补不是无限的拓展,删减不是任意的砍削。无论是重组、增补还是删减,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充分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之上,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