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因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实践主题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才能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内外衔接 阅读方法 主题教学 自主阅读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博览群书,爱读书,会读书,从深度和广度上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当今社会,人们对快节奏的生活,日益烦躁,不能潜心阅读,读书与欧美、日本、韩国等国相比大相径庭,国人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令人担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痛心。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教学不能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而要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实践。正如课标所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只有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一、课内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1.阅读方法指导
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句子归纳文本内容;可以先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关键词句,然后联系上下文语境领会关键词句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从而领会文本主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中核心意象(人、事、景、物)的象征意义把握文本主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方法,包括思路、结构、创作手法、语言,等等。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思考阅读题时,提醒他们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到文本中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内容,筛选出需要的信息加以归纳,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如教学《掌声》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核心意象人(英子)和事(掌声)整体感知课文,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走近英子,感受她的情感变化,从前的英子是怎样的孩子,现在的英子是怎样的孩子,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掌声响了几次?分别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说说每次掌声的表层和深层含义。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先寻找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水到渠成地把握文章主旨。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增强阅读能力,提高思想认识。
2.实践主题教学
窦桂梅创建了“主题教学”模式,有效地加大了课内加强与课内外阅读的整合力度。主题教学是从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开发的文化主题 ,连接着孩子的生命世界、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受益匪浅。教师在主题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阅读相关系列文本,形成鲜明对比;可以选择一些与课内文体、内容、写作方法比较相似的课外文本,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拓展性阅读;可以选择文本作者的其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如在教学完《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围绕“亲情”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我们仨》等书。
二、课外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阅读与他们自身发展的关系,阅读就是在向比我们高明的无声老师学习,它承载着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心生阅读成就感,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
2.保证学生阅读时间
大学图书馆座无虚席,是因为学生有闲暇时间读书,只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使他们凭借阅读提升自我。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使布置的作业少而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在家的阅读时间。
3.全面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书,大家轮流阅读;可以安排学生定时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晨会课让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等。
1995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这一天定为“世界阅读日”。阅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如果没有广泛的课外阅读,仅仅依靠语文教学孤军奋战,就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文阅读需要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作文的自如书写离不开大量深层次阅读而形成的逻辑思维和文字构建能力。有些同学在写作时语言枯竭、行文凌乱、素材贫乏陈旧、立意肤浅幼稚、思维缺乏逻辑,这一切都是因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不够,而大多同学没有时间接触社会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才能打开探视并了解社会的一扇窗,从而放飞个人的、民族的、全人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如何阅读一本书.
[2]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关键词: 课内外衔接 阅读方法 主题教学 自主阅读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博览群书,爱读书,会读书,从深度和广度上更新知识,适应社会。当今社会,人们对快节奏的生活,日益烦躁,不能潜心阅读,读书与欧美、日本、韩国等国相比大相径庭,国人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令人担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痛心。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语文教学不能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而要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实践。正如课标所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只有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一、课内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1.阅读方法指导
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句子归纳文本内容;可以先引导学生寻找文中关键词句,然后联系上下文语境领会关键词句的表层和深层含义,从而领会文本主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中核心意象(人、事、景、物)的象征意义把握文本主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方法,包括思路、结构、创作手法、语言,等等。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思考阅读题时,提醒他们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到文本中找出与题目相关的内容,筛选出需要的信息加以归纳,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如教学《掌声》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核心意象人(英子)和事(掌声)整体感知课文,教学伊始,先引导学生走近英子,感受她的情感变化,从前的英子是怎样的孩子,现在的英子是怎样的孩子,是什么让英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掌声响了几次?分别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说说每次掌声的表层和深层含义。这样,教师引导学生先寻找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句的理解水到渠成地把握文章主旨。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在大量阅读实践中,增强阅读能力,提高思想认识。
2.实践主题教学
窦桂梅创建了“主题教学”模式,有效地加大了课内加强与课内外阅读的整合力度。主题教学是从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开发的文化主题 ,连接着孩子的生命世界、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受益匪浅。教师在主题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阅读相关系列文本,形成鲜明对比;可以选择一些与课内文体、内容、写作方法比较相似的课外文本,布置学生课后进行拓展性阅读;可以选择文本作者的其他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如在教学完《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围绕“亲情”推荐学生阅读《爱的教育》、《我们仨》等书。
二、课外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阅读与他们自身发展的关系,阅读就是在向比我们高明的无声老师学习,它承载着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与古今中外的大师对话。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心生阅读成就感,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
2.保证学生阅读时间
大学图书馆座无虚席,是因为学生有闲暇时间读书,只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使他们凭借阅读提升自我。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使布置的作业少而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在家的阅读时间。
3.全面开展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拿出自己的书,大家轮流阅读;可以安排学生定时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可以利用晨会课让学生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还可以开展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等。
1995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这一天定为“世界阅读日”。阅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如果没有广泛的课外阅读,仅仅依靠语文教学孤军奋战,就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文阅读需要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作文的自如书写离不开大量深层次阅读而形成的逻辑思维和文字构建能力。有些同学在写作时语言枯竭、行文凌乱、素材贫乏陈旧、立意肤浅幼稚、思维缺乏逻辑,这一切都是因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不够,而大多同学没有时间接触社会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才能打开探视并了解社会的一扇窗,从而放飞个人的、民族的、全人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如何阅读一本书.
[2]窦桂梅与主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