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完美”的数学课堂并非一定是有效的课堂,小学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简单·有效”,力求用“简单”的教学使教学“不简单”。作者认为“简明”的教学目标能使师生体验轻松的教学过程,“简单”的教学材料需蕴涵丰富的数学本质,“简约”的教学环节能丰富真实的课堂活动空间,“简练”的教学语言能活跃精彩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不简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材料 教学环节 教学语言
本文试图从“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材料、“简约”的教学环节和“简练”的教学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简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体验轻松的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的“简明”是指教学目标要集中一点,即突出基础,抓住关键。有些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比较随意,不考虑一节课到底达到了什么教学目标,也不考虑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结果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导致“教师教得满头大汗,学生学得懵懵懂懂”。
例如:《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这节课,一位教师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作用。2.初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促使其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功体验。试想,一节课能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吗?若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轻松愉悦呢?
笔者认为本节课的中心目标只需定为“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小括号产生的必要和作用,理解和掌握带小括号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至于其他教学目标的重心就该减弱,甚至可以删减了,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
二、“简单”的教学材料,蕴涵丰富的数学本质
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越“简单”越好,只要蕴涵丰富的数学本质,能装载着达到教学目标的数学知识点就是有效的教学材料。
笔者在教学《线的认识》这课时,仅仅选用了一根“毛线”作为教学素材,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表达、比较想象”的过程中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掌握三种线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一根简简单单的“毛线”贯穿了《线的认识》整节课,“毛线”中蕴涵着数学知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蕴涵着数学观念“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同时还蕴涵着辨证哲学“点不论大小,线不论宽窄粗细”。
三、“简约”的教学环节,丰富真实的活动空间
“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寓丰富于简单之中,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因为,教学环节“简约”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空间就大了,思维碰撞后就会闪现出精彩的火花。所以,笔者认为“简约”的教学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真实的课堂活动空间。
有幸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首先,黄老师以自己的一张登山生活照片引入,让学生根据老师逐步提供的条件猜测这是什么山,黄老师给出一个提示,它是我国有名的“五岳”之一,请你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山?学生意见纷纷。随即大屏幕上依次出示:
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
当学生猜可能是华山,也有可能是恒山时,第三个学生却说不可能是泰山、衡山、嵩山。师问:为什么?一生说: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山有两千多米,而这几座山,还没有满两千呢!
师:它是“五岳”中最高的山。
生:華山。
然后顺势而又自然地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接下来,黄老师在黑板上写好“个、十、百、千”的数位,每个数位下面相应的各有一个装卡片的口袋。于是,由两部分学生组成的长江队和黄河队的抽签比数游戏就开始了。游戏比赛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用自己的智慧组合出本课的教学资源,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案例中,两个队伍,几张卡片,两个环节,多简约。但呈现的是“游戏背后,那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考”。黄老师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是如此之“简约”,而教学效果却如此之“不简单”。可见,设计“简约”的教学环节是为了师生共同演绎“简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简练”的教学语言,激活精彩的数学思维
在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语言的“简练”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1.问题语言要简明清楚;2.过渡语言要简单自然;3.评价语言要简练真诚。
例如:笔者在教学《带小括号的两步运算》一课伊始,黑板上呈现了三组口算题。第一组:30-12=( ),18 7=( );第二组:3×5=( ),15-6=( );第三组:12 8=( ),20÷4=( )。之后是这样引导的:
师:这节课智慧老人将带小朋友到数学王国去,喜欢吗?口算6道题。一人答题,其他小朋友当小老师。
师:仔细观察第一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2个算式的前一个加数是第1个算式算出来的。
生2:第1个算式的得数是下面那个算式的第1个数。
师:对啊!看来这两个算式是有联系的。那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
师:第二组你会合并吗?又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第三组呢?
生:12 8÷4。
师:板书12 8÷4,跟这一样的举手,那这个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生1:先乘除再加减。
师:此题的运算顺序跟合并前的一样吗?有办法能使这个算式先算12 8吗?
有一两个学生说:加小括号。
师:怎么加啊?
师:小朋友轻松拿到了这把金钥匙。这里的12 8拥有了()这把金钥匙,就有了优先权,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12 8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语言非常简明、清楚,过渡语言非常简单、自然;评价语言也十分具体、简练、真诚。
综上所述,“简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风格,而且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严育洪.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首都师大,2007.6.1.
[2]郑金洲.对话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1.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材料 教学环节 教学语言
本文试图从“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单”的教学材料、“简约”的教学环节和“简练”的教学语言等四个方面阐述“简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体验轻松的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的“简明”是指教学目标要集中一点,即突出基础,抓住关键。有些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比较随意,不考虑一节课到底达到了什么教学目标,也不考虑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结果教学目标面面俱到,导致“教师教得满头大汗,学生学得懵懵懂懂”。
例如:《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这节课,一位教师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的作用。2.初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促使其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功体验。试想,一节课能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吗?若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轻松愉悦呢?
笔者认为本节课的中心目标只需定为“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小括号产生的必要和作用,理解和掌握带小括号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至于其他教学目标的重心就该减弱,甚至可以删减了,如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
二、“简单”的教学材料,蕴涵丰富的数学本质
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越“简单”越好,只要蕴涵丰富的数学本质,能装载着达到教学目标的数学知识点就是有效的教学材料。
笔者在教学《线的认识》这课时,仅仅选用了一根“毛线”作为教学素材,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表达、比较想象”的过程中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掌握三种线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一根简简单单的“毛线”贯穿了《线的认识》整节课,“毛线”中蕴涵着数学知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蕴涵着数学观念“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同时还蕴涵着辨证哲学“点不论大小,线不论宽窄粗细”。
三、“简约”的教学环节,丰富真实的活动空间
“简约”并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寓丰富于简单之中,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因为,教学环节“简约”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空间就大了,思维碰撞后就会闪现出精彩的火花。所以,笔者认为“简约”的教学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真实的课堂活动空间。
有幸听了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首先,黄老师以自己的一张登山生活照片引入,让学生根据老师逐步提供的条件猜测这是什么山,黄老师给出一个提示,它是我国有名的“五岳”之一,请你们猜猜可能是什么山?学生意见纷纷。随即大屏幕上依次出示:
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嵩山1440米。
当学生猜可能是华山,也有可能是恒山时,第三个学生却说不可能是泰山、衡山、嵩山。师问:为什么?一生说:因为老师告诉我们这座山有两千多米,而这几座山,还没有满两千呢!
师:它是“五岳”中最高的山。
生:華山。
然后顺势而又自然地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接下来,黄老师在黑板上写好“个、十、百、千”的数位,每个数位下面相应的各有一个装卡片的口袋。于是,由两部分学生组成的长江队和黄河队的抽签比数游戏就开始了。游戏比赛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轻松、刺激的比赛,用自己的智慧组合出本课的教学资源,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案例中,两个队伍,几张卡片,两个环节,多简约。但呈现的是“游戏背后,那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思考”。黄老师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是如此之“简约”,而教学效果却如此之“不简单”。可见,设计“简约”的教学环节是为了师生共同演绎“简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简练”的教学语言,激活精彩的数学思维
在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语言的“简练”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1.问题语言要简明清楚;2.过渡语言要简单自然;3.评价语言要简练真诚。
例如:笔者在教学《带小括号的两步运算》一课伊始,黑板上呈现了三组口算题。第一组:30-12=( ),18 7=( );第二组:3×5=( ),15-6=( );第三组:12 8=( ),20÷4=( )。之后是这样引导的:
师:这节课智慧老人将带小朋友到数学王国去,喜欢吗?口算6道题。一人答题,其他小朋友当小老师。
师:仔细观察第一组的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2个算式的前一个加数是第1个算式算出来的。
生2:第1个算式的得数是下面那个算式的第1个数。
师:对啊!看来这两个算式是有联系的。那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
师:第二组你会合并吗?又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第三组呢?
生:12 8÷4。
师:板书12 8÷4,跟这一样的举手,那这个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生1:先乘除再加减。
师:此题的运算顺序跟合并前的一样吗?有办法能使这个算式先算12 8吗?
有一两个学生说:加小括号。
师:怎么加啊?
师:小朋友轻松拿到了这把金钥匙。这里的12 8拥有了()这把金钥匙,就有了优先权,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12 8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语言非常简明、清楚,过渡语言非常简单、自然;评价语言也十分具体、简练、真诚。
综上所述,“简单·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风格,而且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追求。
参考文献:
[1]严育洪.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首都师大,2007.6.1.
[2]郑金洲.对话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