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器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广泛的学习领域。充分发挥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音乐技能,有助于学生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小学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充分发挥器乐教学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音乐教学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乐器;葫芦丝;器乐教学
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常使用的乐器。葫芦丝吹奏的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的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没有高难度的技术负担,能够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合中小学各年级学生学习。
近年来,葫芦丝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具体开展葫芦丝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从欣赏入手,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由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的。学生如果对某种事物(学科)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在葫芦丝教学前,先不急于将葫芦丝拿给学生吹奏。而是先播放动听的葫芦丝演奏曲让学生听,让他们猜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当学生猜出是葫芦丝演奏时,再用葫芦丝有感情地使用各种技巧为学生吹奏一首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很高兴,很感兴趣。学生从优美的葫芦丝乐声中得到感染,个个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葫芦丝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融境入情,让学生“乐”吹葫芦丝
在器乐教学中,结合乐曲意境、形象创设出相应的场景,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学生乐学。老师要多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的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如在《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课的教学中,从民族音乐入手,紧紧围绕“美”展开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傣族音乐的美、葫芦丝音色的美、傣族服装特色的美,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等,从而激发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的愿望,进一步达到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拓宽音乐文化视野的课程目标。新课导入时,笔者把配上葫芦丝演奏的优美旋律《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描绘傣族风土人情的录像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如临其境般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通过传看傣族最常用的民族乐器之一 ——葫芦丝,带领学生走进傣家,聆听傣歌,欣赏芦笙舞的傣族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接着让学生学着用葫芦丝演奏。此时他们情绪高涨,课堂充溢着欢乐的气息。
在葫芦丝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让纯粹的技能训练变得更生动,让单一的知识更丰富,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使学生融情入境,享受学习葫芦丝的乐趣。
三、扎实基础,循序渐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生练习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扎实基础,训练其基本功,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气是所有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因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刚开始教学学习时,笔者只要求学生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并鼓励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先学习,不让学生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使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再引导他们用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横膈膜的运动原理等常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自我感悟,不断熟练掌握呼吸的技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演奏葫芦丝练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指法是器乐演奏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5~6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示范乐曲,活动活动手指、手腕,有时根据歌曲情况的变化采用分段独奏、分乐句接龙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又避免了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辅导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四、分层施教,帮带互促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低年级的学生的长音练习不做硬性要求,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达到长音练习的标准。在《婚誓》一曲的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能演奏主弦律、节拍准确就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能将技巧融入,如虚震音、渐强渐弱,对换气的要求更严格些。对尖子生既让他们带领其他学生,又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单独给他们安排专门的训练;对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強的同学安排简单易学的曲目,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个尖子生,由他们组织“帮带”教学。每次授新课后,选出学得较好的学生为小组示范、领奏,在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评优,互相促进。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并重点讲,对个性的偏差课后单独纠正。组织学生合奏,由学得较好的同学担任主奏,其他同学协同合作演奏同一首乐曲,这样既使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创造条件,学以致用
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在校内开展周末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让学生登台表演,在全校同学面前吹奏所学的曲子,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节假布置一定的乐曲让学生练习,并让他们演奏给周围的邻居听,要求他们虚心向社会上懂乐器和音乐的人学习。当镇里举办音乐会、器乐演奏竞赛活动时,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让他们在较大场合里锻炼胆量,提升能力。几年来,我校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得市、区、镇级以上演奏奖项。通过参加各种才艺比赛活动,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开阔了视野,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习葫芦丝的兴致也越发高涨,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浓厚的艺术氛围。
实践证明,随着器乐的引进,学生的节奏感、独立识谱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迪,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体验了用器乐伴奏的愉悦,更好地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乐器;葫芦丝;器乐教学
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常使用的乐器。葫芦丝吹奏的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它的音色优美,简单易学,没有高难度的技术负担,能够快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合中小学各年级学生学习。
近年来,葫芦丝受到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具体开展葫芦丝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
一、从欣赏入手,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由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直接兴趣引起的。学生如果对某种事物(学科)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在葫芦丝教学前,先不急于将葫芦丝拿给学生吹奏。而是先播放动听的葫芦丝演奏曲让学生听,让他们猜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欣赏能力。当学生猜出是葫芦丝演奏时,再用葫芦丝有感情地使用各种技巧为学生吹奏一首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学生很高兴,很感兴趣。学生从优美的葫芦丝乐声中得到感染,个个跃跃欲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葫芦丝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融境入情,让学生“乐”吹葫芦丝
在器乐教学中,结合乐曲意境、形象创设出相应的场景,可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学生乐学。老师要多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的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如在《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课的教学中,从民族音乐入手,紧紧围绕“美”展开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感觉到傣族音乐的美、葫芦丝音色的美、傣族服装特色的美,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等,从而激发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体会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的愿望,进一步达到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拓宽音乐文化视野的课程目标。新课导入时,笔者把配上葫芦丝演奏的优美旋律《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描绘傣族风土人情的录像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如临其境般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通过传看傣族最常用的民族乐器之一 ——葫芦丝,带领学生走进傣家,聆听傣歌,欣赏芦笙舞的傣族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接着让学生学着用葫芦丝演奏。此时他们情绪高涨,课堂充溢着欢乐的气息。
在葫芦丝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情境,可以让纯粹的技能训练变得更生动,让单一的知识更丰富,让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使学生融情入境,享受学习葫芦丝的乐趣。
三、扎实基础,循序渐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生练习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扎实基础,训练其基本功,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气是所有管乐演奏的内动力,学生最终演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气,因而练气是学生学习中最难的。刚开始教学学习时,笔者只要求学生使用部分肺活量练习,并鼓励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先学习,不让学生先练习过长的音,以免学生既要考虑手指的动作,又要考虑到呼吸的方式而使动作失调。在学生掌握基本指法之后,再引导他们用模仿和想象来自然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之后再讲解横膈膜的运动原理等常识。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自我感悟,不断熟练掌握呼吸的技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演奏葫芦丝练气奠定良好的基础。
指法是器乐演奏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指力差,易疲劳,一般练习5~6分钟就让他们停下来,听听示范乐曲,活动活动手指、手腕,有时根据歌曲情况的变化采用分段独奏、分乐句接龙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又避免了手指受损。同时每堂辅导课前让学生先做做手指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用最轻松的方式持住葫芦丝,使手指的灵活度、灵敏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四、分层施教,帮带互促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式,使每个学习者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对低年级的学生的长音练习不做硬性要求,对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达到长音练习的标准。在《婚誓》一曲的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只要求能演奏主弦律、节拍准确就行,高年级学生则要求能将技巧融入,如虚震音、渐强渐弱,对换气的要求更严格些。对尖子生既让他们带领其他学生,又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单独给他们安排专门的训练;对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強的同学安排简单易学的曲目,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个尖子生,由他们组织“帮带”教学。每次授新课后,选出学得较好的学生为小组示范、领奏,在各组之间开展竞赛、评优,互相促进。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并重点讲,对个性的偏差课后单独纠正。组织学生合奏,由学得较好的同学担任主奏,其他同学协同合作演奏同一首乐曲,这样既使学生各有所学,各有所得,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创造条件,学以致用
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如在校内开展周末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让学生登台表演,在全校同学面前吹奏所学的曲子,鼓励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节假布置一定的乐曲让学生练习,并让他们演奏给周围的邻居听,要求他们虚心向社会上懂乐器和音乐的人学习。当镇里举办音乐会、器乐演奏竞赛活动时,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让他们在较大场合里锻炼胆量,提升能力。几年来,我校先后有多名学生获得市、区、镇级以上演奏奖项。通过参加各种才艺比赛活动,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开阔了视野,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习葫芦丝的兴致也越发高涨,在全校形成了一股浓厚的艺术氛围。
实践证明,随着器乐的引进,学生的节奏感、独立识谱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都有了提高;同时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迪,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体验了用器乐伴奏的愉悦,更好地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