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其相应的处理对策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00张,对8600张处方按选药不合理、配伍及联用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当、滥用药物用量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原因制定想对应政策,再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57张,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前后两次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
结果:经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360张,占总调查处方的4.19%,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08张,占总调查处方的1.25%,对比存在的差异较明显(P<0.05)。
结论:加强对医生用药过程的监督,确保用药合理,加强处方科学性的探讨,提高处方质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处方,才能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61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77-02
不合理用药是指未能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未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因此也就不能达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目的[1],随着临床中可应用的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的逐渐增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增多。 合理用药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用药不仅提高治疗效果[2],而且还能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免受威胁,并且也能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幸福指数; 现就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纠正措施进行探讨,现将其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00张以及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57张。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00张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57张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处方所属科室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因此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导致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的8600张处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给药方式不当、滥用药物用量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选药不合理、配伍及联用不合理等方面。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①用药观念存在误区:许多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能用价廉的却用昂贵的,能用低档次的却要用高档次的;也有一些医生认为药量与疗效成正比,这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增大,体内药物浓度愈高,产生作用愈强,但超过一定浓度时,也会带来毒副作用,甚至致死和致残。②部分医师缺乏对药理知识的了解,不了解制剂的成分含量、配伍禁忌、作用机制、毒副作用等,认为增加药量、增加药物种类等可以增加疗效,结果却因重复用药或配伍不合理等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由于医师知识更新慢以及缺乏临床使用经验,而导致对新出药物缺少了解,进而导致对其合并用药的毒副作了解不深,致使用药错误;部分医生在给患者用药的过程中,不能对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等原因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只注意对症下药,忽略了该药物可能会对另一种疾病带来不良影响,以及患者对此种药物是否过敏等。
1.2.2对策。针对导致处方的不合理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措施为:①提高基层医生合理用药意识,组织基层医生进行学习、教育、培训、指导等,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加强对医院处方的管理。②加强对医院各科室的动态监督和规范性指导,规范用药行为。③注意观察病情,对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分析,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3统计学处理。将此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表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08张,占总调查处方的1.25%,其中选药不合理28张、配伍及联用不合理22张、给药方式不合理28张、滥用药物及用量不当15张、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15张;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360张,占总调查处方的4.19%,其中选药不合理98张、配伍及联用不合理52张、给药方式不合理50张
3讨论
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得知导致其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给药方式不当、滥用药物用量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选药不合理、配伍及联用不合理等方。在实施相关对策后,略见成效,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仅有108张,两组的处方不合率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因此加强对医生用药过程的监督,将加强基层医生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处方科学性的探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处方,能够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罗昊辉,袁勇,钟代成,等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4):13-14
[2]卢荣枝,肖若媚,黎颖然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0):784-785
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00张,对8600张处方按选药不合理、配伍及联用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当、滥用药物用量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原因制定想对应政策,再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57张,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前后两次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
结果:经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360张,占总调查处方的4.19%,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08张,占总调查处方的1.25%,对比存在的差异较明显(P<0.05)。
结论:加强对医生用药过程的监督,确保用药合理,加强处方科学性的探讨,提高处方质量,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处方,才能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61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77-02
不合理用药是指未能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未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案,因此也就不能达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目的[1],随着临床中可应用的药物的种类和剂型的逐渐增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增多。 合理用药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用药不仅提高治疗效果[2],而且还能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免受威胁,并且也能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幸福指数; 现就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纠正措施进行探讨,现将其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00张以及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57张。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00张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各科室的门诊处方8657张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处方所属科室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因此此次研究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导致不合理用药因素分析。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的8600张处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给药方式不当、滥用药物用量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选药不合理、配伍及联用不合理等方面。导致上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①用药观念存在误区:许多医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能用价廉的却用昂贵的,能用低档次的却要用高档次的;也有一些医生认为药量与疗效成正比,这是错误的,一般来说,药物剂量增大,体内药物浓度愈高,产生作用愈强,但超过一定浓度时,也会带来毒副作用,甚至致死和致残。②部分医师缺乏对药理知识的了解,不了解制剂的成分含量、配伍禁忌、作用机制、毒副作用等,认为增加药量、增加药物种类等可以增加疗效,结果却因重复用药或配伍不合理等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由于医师知识更新慢以及缺乏临床使用经验,而导致对新出药物缺少了解,进而导致对其合并用药的毒副作了解不深,致使用药错误;部分医生在给患者用药的过程中,不能对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等原因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分析,只注意对症下药,忽略了该药物可能会对另一种疾病带来不良影响,以及患者对此种药物是否过敏等。
1.2.2对策。针对导致处方的不合理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措施为:①提高基层医生合理用药意识,组织基层医生进行学习、教育、培训、指导等,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加强对医院处方的管理。②加强对医院各科室的动态监督和规范性指导,规范用药行为。③注意观察病情,对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分析,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3统计学处理。将此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表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调查和研究分析发现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08张,占总调查处方的1.25%,其中选药不合理28张、配伍及联用不合理22张、给药方式不合理28张、滥用药物及用量不当15张、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15张;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360张,占总调查处方的4.19%,其中选药不合理98张、配伍及联用不合理52张、给药方式不合理50张
3讨论
通过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各科室的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得知导致其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给药方式不当、滥用药物用量不当、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选药不合理、配伍及联用不合理等方。在实施相关对策后,略见成效,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不合理用药处方仅有108张,两组的处方不合率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因此加强对医生用药过程的监督,将加强基层医生的学习和教育,加强处方科学性的探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处方,能够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罗昊辉,袁勇,钟代成,等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4):13-14
[2]卢荣枝,肖若媚,黎颖然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0):78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