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骤然失重的年代
尽管本土的第一家超市在1981年就诞生了,但中国连锁零售的真正井喷,却是以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为标志的。法国人教会了中国同行什么才是最有市场统治力的零售业态。
面对连锁超市巨大的出货量,经销商还没来得及欣喜,便被各种“费用”搞懵了。习惯于搞批发的经销商搞不懂连锁超市这个新玩意儿:
为什么要那么长的账期?不是给了扣点了吗,为什么还要交通道费?采购怎么那么会杀价,我都不知道这洗发水的成本,他居然一清二楚,是不是唬我啊?为什么还要我送货上门,搞得我还要买车招人搞什么配送,折进扣点里不行吗?它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老板,是店长么?店长点头了你还得找采购,是采购么?你还得找课长……
摸不着头脑的经销商遭遇群体迷茫。在巨大销量的诱惑下,他们只能任连锁宰割,乖乖地将各种“苛捐杂税”如数上交,乖乖地等上三五个月再排着队去对账结款,乖乖地听一个小采购的任意呵斥,甚至要请厂家高层连夜赶来才能摆平……整个供应链都在唯连锁零售商的马首是瞻,失去了平等对话的资格。
这边经销商还摸不着头脑,那边连锁已经抄了他们的后路,开始和厂家直接做生意了。经销商被剥夺了谈判的权利,只能按照厂家和连锁签订的合同送货,赔上人力物力,承担数十万的资金积压和风险,就等着赚那可怜巴巴的三五个点的“配送费”。
之前的十年,是经销商失重的十年。经销商在分销链上的价值被质疑,权力旁落,成了被扁平化的对象。中国经销商集体沉默了,似乎只能等待着沦陷。
黑暗中成长
但总有一些经销商不甘在沉默中死亡,他们在黑暗中学习、成长。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来自连锁终端的巨大压力,促使经销商群体开始加速分化、蝶变。
痛苦的蝶变过程中,很多经销商死掉了,业务萎缩了,甚至从一批转做二批。但也有经销商跟上了思路,转换了操作方式,开始适应现代零售连锁的经营方式。连锁超市依然可恶,但不再神秘,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经销商的成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一是相对于中国本土的零售业态(不修边幅的食杂店,以及批零兼营、假货横行的批发市场),连锁零售实际上是一种高成本业态。他们在中国一、二级城市找到了目标人群,但这些城市相距数百甚至上千公里之远,本土根本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全国性供应商,而他们自己建设物流中心还为时尚早,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根本没有商业上的可行性,即便那只是为区域的密集开店服务。
因此,连锁零售商必须依赖当地的经销商。
有了接触的机会,秘密就守不住。经销商在运作中不断琢磨、研究、适应连锁零售商的运作模式,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二是得益于厂家的培养。在和连锁零售商博弈的过程中,厂家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成熟。与经销商群体相比,厂家组织性更强,学习渠道更多,自我经验的复制传播也更迅速。厂家的培训体系和区域销售组织,迅速将成熟的KA运作经验传授给了经销商。
三是以《销售与市场》为代表的营销专业媒体,不断发表解密KA系统运作的专业文章,让经销商群体迅速了解了其中的运作,开启了经销商的“民智”。
竞争洗礼后的经销商,不再是几年前的个体户了,他们关注终端,关注产品结构、适销性、贡献率,他们关注内部管理、团队建设,关注细节,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终端队伍,有了专业的业务体系、财务体系,开始了真正的公司化运作。
价值回归
经历了被质疑和边缘化,走过了迷茫彷徨,经销商群体在分销链上的价值开始被重新审视,其转机始于连锁神话的破灭。
2001年,北京“城市之光”超市倒闭,20多家门店人去楼空,从此揭开连锁超市的倒闭狂潮;2004年,普尔斯马特猝死,是年十月,广州家谊超市破产。短短10月间,全国有150多家连锁超市倒闭,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连锁超市关门。而他们倒闭的原因几乎完全一样,而且非常低级:长期掠夺上游资金、自身极度缺乏造血能力所引发的现金流断裂。
在一次次向倒闭超市追债的声讨中,经销商逐渐明白了:原来这些连锁零售商一直都在拆东墙补西墙,一直都在拿我们的钱开新店,原来他们一直在玩一个现代版本的空手套白狼。
连锁神话就此破灭。
这给了经销商一支强心针:“原来你所谓的先进的现代化运营模式也不过如此!我都还没倒闭,你倒挺不住了?”
连锁神话破灭,也让厂家开始意识到了经销商在分销链上不可取代的价值。时至今日,越是大企业,这个认识越是深刻。
以家电为例,经销商曾被广泛“削权”、“架空”,而如今各家电品牌却纷纷开始走“格力之路”。格兰士、志高、美的,还有龙的这样的小家电企业,都开始了与经销商更紧密的合作。“营销共同体”也好,“联营体”也好,其内容都是一个方向:厂商双方更紧密的合作。
为什么厂家要重新定义经销商的价值?在几年渠道模式反复的过程中,厂家开始意识到,没了经销商,很多事情厂家做起来效率低下,不经济,且资金风险极大。
而连锁零售商阵营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个在发达国家代表着低成本的业态,到了中国这块发展不均衡、整体上还处于发展中的土地上,就成了相对高成本、高价格的业态。它的目标顾客群,只能是一、二级城市里消费者金字塔的中上部,三级城市的上部。这意味着,门店的密集度还没有达到西方成熟市场的程度,开新店就已经开始不赚钱了。新店甚至已经成为整个连锁体系的包袱,把整个公司的各项关键指标往下拉。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频繁爆出连锁企业间相互兼并、内部加强业务梳理与整顿的根本原因。连锁零售业的两大代表——家乐福和国美——前者不再把新店数量和速度放在第一位,新店固定资产建设厉行节约;后者已经开始计划缩短付账周期,缓和与实力供应商的关系。而那些还学不到连锁真谛的中小超市,在上游供应商看穿其纸老虎面目、不再资金输血之后,已经沦落到靠卖假货苟延残喘的地步。
门店趋于饱和,越来越激烈的同业竞争,迫使连锁零售业越来越重视与优秀供应商的合作——它们需要稳定的供应链。
上下游对经销商价值的重新定义和认同,正是中国经销商涅檗重生的大好时机。
寻找突破之路
中国并不缺少千万级乃至亿万级的经销商。中国持续多年两位数的消费市场增长是它们的坚实基础。但“千万”与“千万”有可能是不同的。十年前,你做个全国总代,过“千万”轻轻松松;十年后,在厂家不断加强对渠道控制,不断精耕细作,甚至在县级市场开立经销商户头的趋势下,过“千万”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内涵与价值。
来自下游零售商的压力并未减轻,上游厂家不断缩减经销商的势力范围,同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内部人才流失不断。未来的竞争不进则退,市场已经没有多少腹地可供你迂回喘息。
停滞不前的销量瓶颈,已经成为困扰千万级经销商前进的桎梏,他们必须找到突破这些天花板的方法,以获得进一步发展。
今年8月,《销售与市场》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经销商大会”将在北京盛大举行。届时,大会将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和经销商亲临现场,以“新业务、新机会”为主题,探讨如何挖掘产品深处的增长和网络的最大价值,什么才是有效的区域扩张之路,以及多元化的陷阱与机会在哪里。(文章编号:3070711,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66556619)
编辑:陈思廷[email protected]
尽管本土的第一家超市在1981年就诞生了,但中国连锁零售的真正井喷,却是以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为标志的。法国人教会了中国同行什么才是最有市场统治力的零售业态。
面对连锁超市巨大的出货量,经销商还没来得及欣喜,便被各种“费用”搞懵了。习惯于搞批发的经销商搞不懂连锁超市这个新玩意儿:
为什么要那么长的账期?不是给了扣点了吗,为什么还要交通道费?采购怎么那么会杀价,我都不知道这洗发水的成本,他居然一清二楚,是不是唬我啊?为什么还要我送货上门,搞得我还要买车招人搞什么配送,折进扣点里不行吗?它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老板,是店长么?店长点头了你还得找采购,是采购么?你还得找课长……
摸不着头脑的经销商遭遇群体迷茫。在巨大销量的诱惑下,他们只能任连锁宰割,乖乖地将各种“苛捐杂税”如数上交,乖乖地等上三五个月再排着队去对账结款,乖乖地听一个小采购的任意呵斥,甚至要请厂家高层连夜赶来才能摆平……整个供应链都在唯连锁零售商的马首是瞻,失去了平等对话的资格。
这边经销商还摸不着头脑,那边连锁已经抄了他们的后路,开始和厂家直接做生意了。经销商被剥夺了谈判的权利,只能按照厂家和连锁签订的合同送货,赔上人力物力,承担数十万的资金积压和风险,就等着赚那可怜巴巴的三五个点的“配送费”。
之前的十年,是经销商失重的十年。经销商在分销链上的价值被质疑,权力旁落,成了被扁平化的对象。中国经销商集体沉默了,似乎只能等待着沦陷。
黑暗中成长
但总有一些经销商不甘在沉默中死亡,他们在黑暗中学习、成长。
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来自连锁终端的巨大压力,促使经销商群体开始加速分化、蝶变。
痛苦的蝶变过程中,很多经销商死掉了,业务萎缩了,甚至从一批转做二批。但也有经销商跟上了思路,转换了操作方式,开始适应现代零售连锁的经营方式。连锁超市依然可恶,但不再神秘,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经销商的成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一是相对于中国本土的零售业态(不修边幅的食杂店,以及批零兼营、假货横行的批发市场),连锁零售实际上是一种高成本业态。他们在中国一、二级城市找到了目标人群,但这些城市相距数百甚至上千公里之远,本土根本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全国性供应商,而他们自己建设物流中心还为时尚早,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根本没有商业上的可行性,即便那只是为区域的密集开店服务。
因此,连锁零售商必须依赖当地的经销商。
有了接触的机会,秘密就守不住。经销商在运作中不断琢磨、研究、适应连锁零售商的运作模式,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二是得益于厂家的培养。在和连锁零售商博弈的过程中,厂家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成熟。与经销商群体相比,厂家组织性更强,学习渠道更多,自我经验的复制传播也更迅速。厂家的培训体系和区域销售组织,迅速将成熟的KA运作经验传授给了经销商。
三是以《销售与市场》为代表的营销专业媒体,不断发表解密KA系统运作的专业文章,让经销商群体迅速了解了其中的运作,开启了经销商的“民智”。
竞争洗礼后的经销商,不再是几年前的个体户了,他们关注终端,关注产品结构、适销性、贡献率,他们关注内部管理、团队建设,关注细节,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终端队伍,有了专业的业务体系、财务体系,开始了真正的公司化运作。
价值回归
经历了被质疑和边缘化,走过了迷茫彷徨,经销商群体在分销链上的价值开始被重新审视,其转机始于连锁神话的破灭。
2001年,北京“城市之光”超市倒闭,20多家门店人去楼空,从此揭开连锁超市的倒闭狂潮;2004年,普尔斯马特猝死,是年十月,广州家谊超市破产。短短10月间,全国有150多家连锁超市倒闭,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连锁超市关门。而他们倒闭的原因几乎完全一样,而且非常低级:长期掠夺上游资金、自身极度缺乏造血能力所引发的现金流断裂。
在一次次向倒闭超市追债的声讨中,经销商逐渐明白了:原来这些连锁零售商一直都在拆东墙补西墙,一直都在拿我们的钱开新店,原来他们一直在玩一个现代版本的空手套白狼。
连锁神话就此破灭。
这给了经销商一支强心针:“原来你所谓的先进的现代化运营模式也不过如此!我都还没倒闭,你倒挺不住了?”
连锁神话破灭,也让厂家开始意识到了经销商在分销链上不可取代的价值。时至今日,越是大企业,这个认识越是深刻。
以家电为例,经销商曾被广泛“削权”、“架空”,而如今各家电品牌却纷纷开始走“格力之路”。格兰士、志高、美的,还有龙的这样的小家电企业,都开始了与经销商更紧密的合作。“营销共同体”也好,“联营体”也好,其内容都是一个方向:厂商双方更紧密的合作。
为什么厂家要重新定义经销商的价值?在几年渠道模式反复的过程中,厂家开始意识到,没了经销商,很多事情厂家做起来效率低下,不经济,且资金风险极大。
而连锁零售商阵营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个在发达国家代表着低成本的业态,到了中国这块发展不均衡、整体上还处于发展中的土地上,就成了相对高成本、高价格的业态。它的目标顾客群,只能是一、二级城市里消费者金字塔的中上部,三级城市的上部。这意味着,门店的密集度还没有达到西方成熟市场的程度,开新店就已经开始不赚钱了。新店甚至已经成为整个连锁体系的包袱,把整个公司的各项关键指标往下拉。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频繁爆出连锁企业间相互兼并、内部加强业务梳理与整顿的根本原因。连锁零售业的两大代表——家乐福和国美——前者不再把新店数量和速度放在第一位,新店固定资产建设厉行节约;后者已经开始计划缩短付账周期,缓和与实力供应商的关系。而那些还学不到连锁真谛的中小超市,在上游供应商看穿其纸老虎面目、不再资金输血之后,已经沦落到靠卖假货苟延残喘的地步。
门店趋于饱和,越来越激烈的同业竞争,迫使连锁零售业越来越重视与优秀供应商的合作——它们需要稳定的供应链。
上下游对经销商价值的重新定义和认同,正是中国经销商涅檗重生的大好时机。
寻找突破之路
中国并不缺少千万级乃至亿万级的经销商。中国持续多年两位数的消费市场增长是它们的坚实基础。但“千万”与“千万”有可能是不同的。十年前,你做个全国总代,过“千万”轻轻松松;十年后,在厂家不断加强对渠道控制,不断精耕细作,甚至在县级市场开立经销商户头的趋势下,过“千万”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内涵与价值。
来自下游零售商的压力并未减轻,上游厂家不断缩减经销商的势力范围,同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内部人才流失不断。未来的竞争不进则退,市场已经没有多少腹地可供你迂回喘息。
停滞不前的销量瓶颈,已经成为困扰千万级经销商前进的桎梏,他们必须找到突破这些天花板的方法,以获得进一步发展。
今年8月,《销售与市场》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经销商大会”将在北京盛大举行。届时,大会将邀请业内著名专家和经销商亲临现场,以“新业务、新机会”为主题,探讨如何挖掘产品深处的增长和网络的最大价值,什么才是有效的区域扩张之路,以及多元化的陷阱与机会在哪里。(文章编号:3070711,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66556619)
编辑:陈思廷[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