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体育与健康》中指出高校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强学生的体质,我们教育教学主张“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都要求我们需要将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想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就要:改变教学理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生活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等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活化;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以致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最终都是要运用到现实生活或为适应现实生活作指导的,那么这样许多教学知识和教学形式都要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做到教学的“生活化”。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教材中解脱出来,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与技能能够贴近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真实的世界,使得学生能够喜欢并且能够自发的参加各種各样的体育活动,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形式枯燥单一,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理念传统老旧,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体育学习少之又少而且内容枯燥,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越来越远离体育,高校的体育教学也越来越流于形式,这违背了新课标和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要求。
一、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贴近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新课改指出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得学生能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的健康生活,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实际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大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并能够自发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大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为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
目前教育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能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想要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要使得体育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育教学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体育教师应该多多关注学生对于体育的真切感受,了解学生对于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体育技能是否也能够熟练掌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3.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高校为完成教学课程实行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生硬的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而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参加体育学习。在这种风气下,教师教学形式单调枯燥,仅仅是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为了让他们顺利完成考试,丝毫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真实的感受,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学生受环境的影响渐渐疏远体育,认为体育无关重要,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陷入这种困境的高校体育教学,值得思考的是新课改所提出的“终身体育”的理念,终身体育,最终学生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到那时没有体育课再要求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那么因为学生没有意识体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走向社会的学生慢慢会遗忘体育,这不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结果。想要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就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发的参加体育活动。
二、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
1.改变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们教育教学目前所持有的理念,但是体育教学方面目前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中,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想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转变过来,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凡事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通过教学看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转换以考试为主的教学目的,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体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讲解动作,首先分解示范然后做完整动作指导,学生听完之后,不断地进行练习依旧按照教师的讲解步骤来做,先练习分解动作然后整套动作进行练习,或分组或独自进行练习,在最后教师进行测试打分。整个过程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更不用提帮助学生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了。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转变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三自主模式”,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在愉快的运动中学习到基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增强体育运动的意识。
3.教学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大学生才有兴趣接触与学习,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教学内容生活化。体育教学的场地和设计要求不要太高,这样即使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开展,同时教学内容也要是大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那些所谓的高大上或难度很大的不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4.教学评价多元化
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学生完成几个动作就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成绩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定,例如:课堂运动成绩和课余体育活动状况相结合。从学生的体育基础出发,多多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记录学生的点滴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崔红艳.终身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2]付海燕.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4)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活化;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以致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最终都是要运用到现实生活或为适应现实生活作指导的,那么这样许多教学知识和教学形式都要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做到教学的“生活化”。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将学生从枯燥抽象的教材中解脱出来,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与技能能够贴近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真实的世界,使得学生能够喜欢并且能够自发的参加各種各样的体育活动,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形式枯燥单一,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理念传统老旧,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体育学习少之又少而且内容枯燥,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得学生越来越远离体育,高校的体育教学也越来越流于形式,这违背了新课标和学生终生体育的思想要求。
一、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贴近日常生活的必要性
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新课改指出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得学生能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的健康生活,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他们实际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大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并能够自发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大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为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
目前教育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能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也不例外。想要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就要使得体育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育教学应该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体育教师应该多多关注学生对于体育的真切感受,了解学生对于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体育技能是否也能够熟练掌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3.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高校为完成教学课程实行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生硬的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而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参加体育学习。在这种风气下,教师教学形式单调枯燥,仅仅是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为了让他们顺利完成考试,丝毫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真实的感受,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学生受环境的影响渐渐疏远体育,认为体育无关重要,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陷入这种困境的高校体育教学,值得思考的是新课改所提出的“终身体育”的理念,终身体育,最终学生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到那时没有体育课再要求学生进行体育学习。那么因为学生没有意识体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走向社会的学生慢慢会遗忘体育,这不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结果。想要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就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发的参加体育活动。
二、高校体育教学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策略
1.改变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我们教育教学目前所持有的理念,但是体育教学方面目前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之中,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想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转变过来,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凡事以人的发展为前提,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通过教学看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转换以考试为主的教学目的,转变思想认识,更新教学理念,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体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讲解动作,首先分解示范然后做完整动作指导,学生听完之后,不断地进行练习依旧按照教师的讲解步骤来做,先练习分解动作然后整套动作进行练习,或分组或独自进行练习,在最后教师进行测试打分。整个过程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更不用提帮助学生增强“终身体育”的意识了。为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转变了,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三自主模式”,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在愉快的运动中学习到基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增强体育运动的意识。
3.教学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大学生才有兴趣接触与学习,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得教学内容生活化。体育教学的场地和设计要求不要太高,这样即使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开展,同时教学内容也要是大学生日常能够接触到的,那些所谓的高大上或难度很大的不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4.教学评价多元化
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学生完成几个动作就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成绩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评定,例如:课堂运动成绩和课余体育活动状况相结合。从学生的体育基础出发,多多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记录学生的点滴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崔红艳.终身体育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2]付海燕.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如何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