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多是间体育技能的规范化教学作为主要的目标,将本身存在多变性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一定的假设。这样一来,造成体育教学的机械化特征非常明显,学生身处于一种程序化的教学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使学生课堂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受到很大限制,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在小學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发展,为其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帮助与服务,同时还要注重为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舞台。下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而言,这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同时也存在极大的艺术性,它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努力,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总结经验,才能寻求新的突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给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思维的拓展,然而对于学生三维健康目标培养的方法与范例却未具体体现。这需要我们一线体育老师,在课程开发设计与操作过程中不的开展研究与探索。下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笔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设计分点教学,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分点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其次,在设计分点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分点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最后,在教学任务得到完成的前提条件下,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合理搭配副项,弥补教材不足
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到分点的学习内容的搭配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把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不大,学生不喜欢的项目排除在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安排一个项目,我们确定某个运动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称为主教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还要选择适合的动作或身体练习作为主教材的补充(称为副项)。无论主教材还是副项都要处理好身体发展内容的搭配,从而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四、设计准备活动,激发学生欲望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的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从而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在设计、选择时我们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要具有小学特点,要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有合理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都必须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都伴随着相应的身体练习。能否取得身体练习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练习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练习方法,二是练习中的运动负荷。而丢掉运动负荷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将丢掉学生的健康。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健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锻炼学生身体、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爆发力练习、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
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与实践,我体会到:体育教学设计不能违背科学规律,既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规律,又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和动作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不能只为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学生浓厚的兴趣或其他的目的而违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勇于探索教学的新途径,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运动负荷,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晓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问题分析[J].体育科技,2016,(0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设计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设计而言,这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同时也存在极大的艺术性,它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努力,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总结经验,才能寻求新的突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给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思维的拓展,然而对于学生三维健康目标培养的方法与范例却未具体体现。这需要我们一线体育老师,在课程开发设计与操作过程中不的开展研究与探索。下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课程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笔者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趣味化、知识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体育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设计分点教学,确立重点、难点
首先,我们在开发分点课时目标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其次,在设计分点教学目标时应有所侧重,即每分点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三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再者,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把握正确与否,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最后,在教学任务得到完成的前提条件下,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三、合理搭配副项,弥补教材不足
我们设计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到分点的学习内容的搭配能够针对教学目标,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把那些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不大,学生不喜欢的项目排除在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安排一个项目,我们确定某个运动项目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称为主教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还要选择适合的动作或身体练习作为主教材的补充(称为副项)。无论主教材还是副项都要处理好身体发展内容的搭配,从而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四、设计准备活动,激发学生欲望
小学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因为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的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从而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要想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就要让他们明确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在设计、选择时我们要注意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要具有小学特点,要注重一般性准备活动与专门性准备活动的结合。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才能感到新颖有趣,才能在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课的特点所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有合理的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都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都必须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都伴随着相应的身体练习。能否取得身体练习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练习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练习方法,二是练习中的运动负荷。而丢掉运动负荷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课的本质属性,将丢掉学生的健康。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健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是十分不利的。只有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才能锻炼学生身体、才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这也就要求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爆发力练习、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
结语
通过以上的探讨与实践,我体会到:体育教学设计不能违背科学规律,既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规律,又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和动作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不能只为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学生浓厚的兴趣或其他的目的而违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勇于探索教学的新途径,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运动负荷,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晓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问题分析[J].体育科技,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