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少女时代,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由于我的父母订的是娃娃亲,因为战乱、外公早逝,未至及笄的母亲迫不得已投靠父亲。一晃就是76个年头,母亲共怀9胎,成活7个;在那艰辛的岁月长河,别说把小孩哺养成人,仅怀孕生子就够呛了。然而,母亲做到了,她把我们兄妹7人拉扯养大、开枝发叶,现膝下有子孙50余个,三分之二跳出了“农门”。这其中的艰难困苦谁人能懂?
母亲虽出身贫寒,但乐善好施,出手大方。我的老家自然条件恶劣,土贫地瘦。童年的记忆里,我们家一年有一两个月缺粮,靠土豆、小麦、高粱甚至红薯渣渣充饥。记得有一户女主人姓万,年龄比我母亲小,辈分却比我母亲大,其丈夫在家里排行第二,我管她叫“二奶奶”,她也有7个孩子,记忆中她家更穷,在生产队里常被嫌弃和不受待见。每到青黄不接时节,总会叫小孩来我家借米、借油、借盐。因为大家都穷,借的也不多,往往是一筒米,一杯子油,一调羹盐,为了面子过了十天半月便换个孩子来借,每年至少两三次。虽然,我家也不富足,但母亲从来没有讓他们空手回过。有一次我不解地问母亲:“我们自己都吃红薯,怎么还把米借给他们?”母亲说:“你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做善事,叫花子来了都要抓一把米,何况还是邻里乡亲呢?”
两年前的一天,一位开拖拉机的师傅帮母亲从集市捎来一些南杂,母亲非常高兴,一边泡茶,还要掏钱付运费,师傅死活都不要。临别时,她便进里屋拿了两包香烟想塞给他,不料师傅已启动了马达,于是便赶忙去追,不小心绊到了“减速带”,被摔过去丈多远。奇怪的是,母亲只受了点皮外伤。我们问她:嘴巴怎么肿了。她说:“好悬啊,刚摔下去的时候,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将我托起。人啊!还是要多做好事,不然的话,今天就冇命了。”正如母亲所言,她一直做好事。自上个世纪末把家搬到了村道边以来,过往的行人和乡亲就常到家里歇脚、喝水,母亲把房子搞得井然、洁净。每逢来客,她便烧水、泡茶。那真是“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一个许姓家里死了3个人,剩下的独子被母亲收养,之后送他读书、当兵,后还当上了军官。母亲对他视同己出,他待母亲胜过亲娘。母亲行善无数、德厚流光,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参加工作后接过母亲的“爱心接力棒”,尽力帮助“二奶奶”一家,还十年如一日地资助残疾青年朱运新。
母亲虽生在农村,但亭亭玉立,算得上个美女,且非常能干。扯秧、插田、蒸酒、熬糖、缝衣、做鞋、洗衣、浆衫,什么农活、家务事都会干,且样样精通。印象中母亲蒸的酒是最醇的、熬的糖是最甜的、炒的菜是最香的、织的毛衣穿起来是最暖和的。那时候,我家兄弟姐妹多,衣服很珍贵,往往是大的穿了给小的穿,小的穿了给更小的穿,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为了能让我们穿得体面些,特地添了一台缝纫机。从未学过缝纫的她把旧衣服拆下来做“样本”,照葫芦画瓢。刚开始做,看上去有点别扭,多做几件后并不比买的衣服差。从此以后,我们不时也能穿上新衣了,兄妹们不亦乐乎。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好,老师要我代表村小去乡里完小参加学习经验交流演讲。母亲知道后非常高兴,却因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而犯愁,思来想去,把两只下蛋的鸡卖了,换回几尺布,连夜挑灯赶做衣服。第二天,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登上了乡里完小的讲台,当时,同学们都投来了艳羡的目光,而我却模糊了双眼。每念及此,我的眼里都会噙满泪水。
母亲还会做鞋,做鞋的工序很多,首先要纳鞋底,然后做鞋帮,最后组装合成。母亲纳鞋底的动作非常优美,让我记忆犹新。每当夜幕降临,母亲便坐到里屋的小桌旁,拨亮煤油灯,开始纳鞋底。只见她用锥子在鞋底上扎出一个洞眼,然后用穿着粗线的大针扎入眼中,再用“针抵子”朝针屁股一顶,针头便冒出来了,继而用力一拉粗线也随之从锥眼中穿过,把线勒紧,一上一下一个小针脚便纳好了。这样一针一线不停地飞梭,一行行的针脚犹如一排排列队整齐的士兵,一首首抒情感怀的律诗,一曲曲綦针尖上的舞蹈。那“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哪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的歌词,仿佛是作家曲波专为母亲所写。母亲的勤劳智慧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我,我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就源自母亲。
母亲虽只字不识,可无师自通、聪慧过人。我参加工作以后,母亲常对我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把人做好、把事做对。娘不求你当多大的官,只求别人不骂你的娘就行。”并给我讲父亲当村干部的一些事情,如“土改”“四清”“五反”等等,她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教我如何做人、处事、为官。之后我当了局长,手中也多少有点权力,母亲便告诫我:“一定要按政策办事,平等待人,公正处事,如果乱搞,那会是食落众人口,罪责一人担啊!”同时,乡里乡亲也有人托母亲找我办事,母亲都耐心解释,一一拒绝,生怕影响我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工作中我也曾有过挫折,曾经一度情绪低落。知儿莫如娘,母亲从我默不作声、心神不宁的神态和游离不定的眼神里看出了我的心事,便开导我说:“你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当上局长可以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该知足了。人生自古多磨难,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母亲的一番话,虽然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华丽工巧的辞藻,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实在又管用。
责任编辑:李 梅
母亲虽出身贫寒,但乐善好施,出手大方。我的老家自然条件恶劣,土贫地瘦。童年的记忆里,我们家一年有一两个月缺粮,靠土豆、小麦、高粱甚至红薯渣渣充饥。记得有一户女主人姓万,年龄比我母亲小,辈分却比我母亲大,其丈夫在家里排行第二,我管她叫“二奶奶”,她也有7个孩子,记忆中她家更穷,在生产队里常被嫌弃和不受待见。每到青黄不接时节,总会叫小孩来我家借米、借油、借盐。因为大家都穷,借的也不多,往往是一筒米,一杯子油,一调羹盐,为了面子过了十天半月便换个孩子来借,每年至少两三次。虽然,我家也不富足,但母亲从来没有讓他们空手回过。有一次我不解地问母亲:“我们自己都吃红薯,怎么还把米借给他们?”母亲说:“你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做善事,叫花子来了都要抓一把米,何况还是邻里乡亲呢?”
两年前的一天,一位开拖拉机的师傅帮母亲从集市捎来一些南杂,母亲非常高兴,一边泡茶,还要掏钱付运费,师傅死活都不要。临别时,她便进里屋拿了两包香烟想塞给他,不料师傅已启动了马达,于是便赶忙去追,不小心绊到了“减速带”,被摔过去丈多远。奇怪的是,母亲只受了点皮外伤。我们问她:嘴巴怎么肿了。她说:“好悬啊,刚摔下去的时候,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将我托起。人啊!还是要多做好事,不然的话,今天就冇命了。”正如母亲所言,她一直做好事。自上个世纪末把家搬到了村道边以来,过往的行人和乡亲就常到家里歇脚、喝水,母亲把房子搞得井然、洁净。每逢来客,她便烧水、泡茶。那真是“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村一个许姓家里死了3个人,剩下的独子被母亲收养,之后送他读书、当兵,后还当上了军官。母亲对他视同己出,他待母亲胜过亲娘。母亲行善无数、德厚流光,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参加工作后接过母亲的“爱心接力棒”,尽力帮助“二奶奶”一家,还十年如一日地资助残疾青年朱运新。
母亲虽生在农村,但亭亭玉立,算得上个美女,且非常能干。扯秧、插田、蒸酒、熬糖、缝衣、做鞋、洗衣、浆衫,什么农活、家务事都会干,且样样精通。印象中母亲蒸的酒是最醇的、熬的糖是最甜的、炒的菜是最香的、织的毛衣穿起来是最暖和的。那时候,我家兄弟姐妹多,衣服很珍贵,往往是大的穿了给小的穿,小的穿了给更小的穿,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为了能让我们穿得体面些,特地添了一台缝纫机。从未学过缝纫的她把旧衣服拆下来做“样本”,照葫芦画瓢。刚开始做,看上去有点别扭,多做几件后并不比买的衣服差。从此以后,我们不时也能穿上新衣了,兄妹们不亦乐乎。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好,老师要我代表村小去乡里完小参加学习经验交流演讲。母亲知道后非常高兴,却因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而犯愁,思来想去,把两只下蛋的鸡卖了,换回几尺布,连夜挑灯赶做衣服。第二天,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登上了乡里完小的讲台,当时,同学们都投来了艳羡的目光,而我却模糊了双眼。每念及此,我的眼里都会噙满泪水。
母亲还会做鞋,做鞋的工序很多,首先要纳鞋底,然后做鞋帮,最后组装合成。母亲纳鞋底的动作非常优美,让我记忆犹新。每当夜幕降临,母亲便坐到里屋的小桌旁,拨亮煤油灯,开始纳鞋底。只见她用锥子在鞋底上扎出一个洞眼,然后用穿着粗线的大针扎入眼中,再用“针抵子”朝针屁股一顶,针头便冒出来了,继而用力一拉粗线也随之从锥眼中穿过,把线勒紧,一上一下一个小针脚便纳好了。这样一针一线不停地飞梭,一行行的针脚犹如一排排列队整齐的士兵,一首首抒情感怀的律诗,一曲曲綦针尖上的舞蹈。那“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哪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的歌词,仿佛是作家曲波专为母亲所写。母亲的勤劳智慧潜移默化地感染了我,我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就源自母亲。
母亲虽只字不识,可无师自通、聪慧过人。我参加工作以后,母亲常对我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把人做好、把事做对。娘不求你当多大的官,只求别人不骂你的娘就行。”并给我讲父亲当村干部的一些事情,如“土改”“四清”“五反”等等,她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教我如何做人、处事、为官。之后我当了局长,手中也多少有点权力,母亲便告诫我:“一定要按政策办事,平等待人,公正处事,如果乱搞,那会是食落众人口,罪责一人担啊!”同时,乡里乡亲也有人托母亲找我办事,母亲都耐心解释,一一拒绝,生怕影响我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工作中我也曾有过挫折,曾经一度情绪低落。知儿莫如娘,母亲从我默不作声、心神不宁的神态和游离不定的眼神里看出了我的心事,便开导我说:“你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当上局长可以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该知足了。人生自古多磨难,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母亲的一番话,虽然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华丽工巧的辞藻,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实在又管用。
责任编辑:李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