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感说之“物”的转变——从《乐记》到《文赋》再到《诗品序》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物感说”理论主要集中在《礼记·乐记》、《文赋》和诗品序》三部著作;但三部著作关于“物感说”之“物”的指涉又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原典的分析,以及结合现当代学者的研究著述,试图分析“物感说”之“物”在三部经典著作中的不同,发现“物感”思想的演变线索。
  【关键词】:物感说;《礼记·乐记》;《文赋》;《诗品序》
  在中国传统文艺学中,物感说是一个关乎文学艺术发生的富有中国特色、极具历史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而《礼记·乐记》中“感于物而动”则被公认为关于“物感说”的最早记载,但真正使物感说趋于成熟理论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在陆机《文赋》、钟嵘《诗品》两部重要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经由他们的不断完善深化,“物感”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学界关于“物感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物感”之“物”为何上。通过细读《礼记·乐记》、《文赋》以及《诗品序》,发现三者关于“物”的论述是有所差别的。
  一、《礼记·乐记》:“物”为道德伦理之“事”
  汉代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思想上便逐渐放弃黄老而重儒学。《礼记·乐记》作为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代表性纲领著作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产生。对于《乐记》中所说的“物”的内涵,后世的研究甚多,但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大致上有一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物”有宽泛的意思,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内容。这种观点主要是王运熙、顾易生提出:“艺术的产生,根源于‘人心之感于物’,这里的物,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乐记》所谓‘物’,不仅指客观的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也即人类的社会生活。”[1]第二种是“物”只是自然景物。主张这种观点的有蒲友俊,其谈到:“《乐记》……中所说的‘物’,基本上自然之物,不包括社会人事。”[2]第三种是“物”是社会生活内容。主张这种观点的有王毅,其说:“《乐记》中所说的‘感于物’,其立足点是感于王道兴衰所带来的时世治乱,而不是感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事物。……而凡与王道兴衰无关的‘物’也就都没有列在‘物’之列。”[3]
  三种观点各执一词,但目前比较通行的观点是第三种。《礼记·乐记》在提出“感于物”的观点之后,接着论述了著名的“性请说”:由于人情是“性之欲”,必须对它做出人为的调节。
  由“物感”而转述人的性情观,表明了《礼记·乐记》并没有成熟地建立起“物感”理论,后人只在其中找到了物感的源头的,寻得“物感”的发生,而物感之后所关涉的是创作主体以及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也就意味着当时的“物感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理论,是带有浓厚的政教色彩。因而,可以说《乐记》中“物感说”之“物”是关涉政治伦理道德的“事”。
  二、《文赋》:“物”为自然景象中的“审美之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于《礼记·乐记》所处的汉一统时期,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政治情势复杂、个人命运多变。此外,魏晋正值儒教衰落,而“以老庄的面貌出现,但又不等于先秦老庄思想”的玄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正是这些独有的变化,使得“物感说”发生了一次由外向内的转向——“物”由伦理道德之“事”变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象”。
  在陆机的《文赋》开篇中谈到了创作的准备过程,而这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物感”思想。较之于《乐记》中的“物感”,陆机的《文赋》明确表明了“物”的意义主要指向了自然物象——“自然景物”,既是触发作家原有情感的因素,也是引起创作冲动的因素。
  蒋寅曾对陆机的“物感”有过重要的评论,其将陆机的“感物”分为了两个层次的感物:第一层次的“感物”与社会生活有关;而第二次的“感物”则是来自自然的审美。但最接近于创作动机的是第二次“感物”,因而认为:即使“感物”过程中包含有社会生活的参与,但真正触发诗人创作的是与自然景象的发生审美关系的“感物”过程。而钱钟书在其研究中认为《文赋》所讲的“物感”没有涉及社会内容。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探讨《文赋》关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观点,试图梳理“意”—“文”—“物”三者关系,认为《文赋》中过于重视“观物”,评价这是一种“疏隘”的毛病。在钱氏批判中,可见其认为《文赋》所讲之“物”为自然物象,并未关涉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在汉儒时代的《乐记》中,“物”倾向于有某种伦理道德意义的“事”,而到了陆机的笔下,“物”是自然的,它不依附于伦理道德,甚至是带有创作主体审美情感色彩的“心灵之物”。此时的“物”不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物”与“人心”有了一种之前所未有的审美关系。在陆机的《文赋》中,“物感说”得到了一次发展——“物”是独立的。
  三、《诗品·序》:“物”为“人事”+“自然”的“自由之物”
  《诗品序》的写成年代虽未确凿,但据有关资料,其写成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间,即后世统称的“齐梁诗风”时代。钟嵘在《诗品序》中就当时诗风不正的问题,提出批评,并使“物感”之“物”得到一次延伸。
  钟嵘的《诗品·序》中有着明确的物感思想——“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4]所谓的“物”是指由气生成的客观外物,是作家感发触动的直接对象。尔后又谈到:“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5]
  由此可见,钟嵘所提出的客观外物是“自然事物”和“社会现实”。“春风春鸟”、“秋月秋蝉”等都是来自大自然的物象,而后文又提及“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等,又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事”。这些都是诗人表情所常常运用的“典型”,这些都是触发诗人创作的外在物象,因而,在钟嵘的理论观上,物感之“物”再次得到了延展。   在“若乃春风春鸟”一段中,最后两个反问颇具意味。这也正是钟嵘的“新想法”。探讨“物感”之“物”时,除了具有自我解放意味的自然之物以外,钟嵘也强调社会生活的内容。这里就有了一个“复古”的转向:先秦两汉时期强调讽谏教化而忽视自然物象,魏晋时期发现了自然物象独立的审美价值,侧重人与自然的感应,但同时缺失了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钟嵘看到了这一点,并大胆主张回归社会,这是“物感说”的一次“惊奇”延伸——自然之“物”与社会之“物”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它们可以合二为一,再一次丰富“物感”的理论。
  结语:
  通过《礼记·乐记》到《文赋》再到《诗品序》,可以清楚地发现“物感说”之“物”的演变线索——由最初的与政治伦理道德相关的“事”变为以自然景象为主的“审美之物”,再拓展为“人事”加“自然”的宽泛意义上的“自由之物”。而这种演变,又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感说”,更为深入理解“物感说”。
  注释:
  [1]王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2]蒲友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巴蜀书社出版社 2001年
  [3]王毅 《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一期
  [4](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5](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参考文献:
  [1]孙希旦 《十三经清人注疏·礼记集解》 中华书局 2012年
  [2](西晋)陆机著 张少康集释 《文赋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3](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4]张少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张少康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文赋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2002年
  [6]王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7]蒲友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巴蜀书社出版2001年
其他文献
巴金,出生在1904年,于2005年去世。他的人生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长度,也取得了不凡的“宽度”。巴金原名李荛棠,字芾甘。在他的童年时期,他所生活的社会是处于封建统治时期的中国,在他青年时期,我国又动荡不安,巴金晚年的时候,祖国和谐开放统一。在我眼中,他不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而更多的是一段传奇。从他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他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见证了中华的崛起。  一、巴金的生平  “巴金”
期刊
【摘要】: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有一种非常常见的艺术表达手法就是互见现象,主要就是指在进行文本创作的时候要不断的去借鉴前辈文章中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意境的表达方式,典故的选取以及所选取的修辞手法。在进行文章主题表达的时候可以进行更好的表现出作者自己的个人价值,文章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就是从这一文学现象出发,在唐诗宋词两个不同的文学体裁中进行互见现象的研究,在进行文学差异化的表达上面互见现象往往有其独
期刊
【摘要】:曹丕所做的《典论·论文》反映了人们在文学观念上的自觉性,它是对文学独立不朽价值的一种强调,是汉末使其丧乱所带来的士人精神取向的一种必然表现,并且使得文学创作的繁荣更近一步,当然也开始引发人们的这种文学至上的意识,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由于齐梁时代的文学过热而导致现时的盛极而衰。《文心雕龙》所产生的年代正是那个文学过热的时代,所以在这部巨著身上打下了文学过热的时代烙印以及文学至上的思想烙印
期刊
【摘要】:《风景谈》是矛盾先生的一篇散文,本文写于1940年底的重庆。矛盾先生应邀访问延安,写下了这篇《风景谈》,本文叙述了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理解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关键词】:《风景谈》;六幅风景;联系  《风景谈》是矛盾先生的一篇散文,本文写于1940年底的重庆。作者于一九三八年冬至一九四○年四月在新疆学院教书。一九四○年五月到十月应朱德总司令到延
期刊
【摘要】:汪曾祺是散文大家。其散文没有恣肆的渲染,透着一股克制的含蓄空灵之美。凡人小事,乡土民情他娓娓道来,从中流露出他的真性情与自觉对平民的人文关怀意识。本文结合汪曾祺的个人经历,通过分析汪曾祺的散文作品,分析其散文的叙述风格。  【关键词】:自然;人文关怀;叙述风格  在散文《自报家门》中,安妮·居里认为汪曾祺的作品中充满了水的元素,即使是写水不多的作品也往往透着水的感觉。很显然,这是与汪曾祺
期刊
嘎达梅林是流传很广的蒙族长篇叙事歌。讲的是六十多年前,东部哲里盟的一位蒙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的斗争故事。全诗很长,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拟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局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局基本上是上局
期刊
【摘要】:张洁步入文坛并非高擎着女性主义大旗而创作,但女作家天生的性别意识、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在作品中不知不觉地涌现出来,张洁早期小说是对男性为中心的男性神话的解构。张洁的小说让我们重新思考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妇女解放更深层面上的问题。  【关键词】:张洁小说;女性主义;男性神话  女作家张洁作带着《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初登文坛时,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她用美好的心灵、善良的愿望、纯洁的目光,执着于对
期刊
【摘要】:张恨水既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亦是通俗文学中流砥柱。在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尤以女性形象的刻画最为深入。张恨水是擅长写女性的作家,但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多多少少会带有男性主义的立场,这一点是与女性作家截然不同的。在张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缘》中(作者本人并不认为这是自己首屈一指的作品,他更欣赏的是《春明外史》),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如天真柔弱的沈凤喜,行侠仗义的关秀姑
期刊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让人心醉,多少诗词爱好 者心有所触,跃跃欲一试身手,但诗韵词律却让不少人望而兴叹,那么怎么在信息条件下简单突破诗词格律,进行诗词的创作呢?本文提出一种不失为简单却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诗词格律,诗词吾爱 诗词创作  先看一首七绝:  诗梦 焦德斌  儿读毛诗起朦胧,  教坛劬耕梦示成。  业休心闲雅重来,  再试拙笔圆诗梦。  在诗词吾爱网站用七绝平起
期刊
【摘要】:符号学作为媒介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分析方法,成为众多影视媒体研究者运用广泛的一个方法。本文也将采取符号学分析方法,对当下现象级电视剧《芈月传》进行分析,从电视剧场景设计、人物服饰妆容、历史文化和礼仪的精彩传承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该剧的符号学意义。  【关键词】:《芈月传》;符号学   2015年现象级电视剧《芈月传》由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同时推出,网络平台乐视TV、爱奇艺等联动更新剧集,取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