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物感说”理论主要集中在《礼记·乐记》、《文赋》和诗品序》三部著作;但三部著作关于“物感说”之“物”的指涉又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原典的分析,以及结合现当代学者的研究著述,试图分析“物感说”之“物”在三部经典著作中的不同,发现“物感”思想的演变线索。
【关键词】:物感说;《礼记·乐记》;《文赋》;《诗品序》
在中国传统文艺学中,物感说是一个关乎文学艺术发生的富有中国特色、极具历史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而《礼记·乐记》中“感于物而动”则被公认为关于“物感说”的最早记载,但真正使物感说趋于成熟理论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在陆机《文赋》、钟嵘《诗品》两部重要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经由他们的不断完善深化,“物感”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学界关于“物感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物感”之“物”为何上。通过细读《礼记·乐记》、《文赋》以及《诗品序》,发现三者关于“物”的论述是有所差别的。
一、《礼记·乐记》:“物”为道德伦理之“事”
汉代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思想上便逐渐放弃黄老而重儒学。《礼记·乐记》作为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代表性纲领著作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产生。对于《乐记》中所说的“物”的内涵,后世的研究甚多,但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大致上有一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物”有宽泛的意思,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内容。这种观点主要是王运熙、顾易生提出:“艺术的产生,根源于‘人心之感于物’,这里的物,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乐记》所谓‘物’,不仅指客观的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也即人类的社会生活。”[1]第二种是“物”只是自然景物。主张这种观点的有蒲友俊,其谈到:“《乐记》……中所说的‘物’,基本上自然之物,不包括社会人事。”[2]第三种是“物”是社会生活内容。主张这种观点的有王毅,其说:“《乐记》中所说的‘感于物’,其立足点是感于王道兴衰所带来的时世治乱,而不是感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事物。……而凡与王道兴衰无关的‘物’也就都没有列在‘物’之列。”[3]
三种观点各执一词,但目前比较通行的观点是第三种。《礼记·乐记》在提出“感于物”的观点之后,接着论述了著名的“性请说”:由于人情是“性之欲”,必须对它做出人为的调节。
由“物感”而转述人的性情观,表明了《礼记·乐记》并没有成熟地建立起“物感”理论,后人只在其中找到了物感的源头的,寻得“物感”的发生,而物感之后所关涉的是创作主体以及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也就意味着当时的“物感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理论,是带有浓厚的政教色彩。因而,可以说《乐记》中“物感说”之“物”是关涉政治伦理道德的“事”。
二、《文赋》:“物”为自然景象中的“审美之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于《礼记·乐记》所处的汉一统时期,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政治情势复杂、个人命运多变。此外,魏晋正值儒教衰落,而“以老庄的面貌出现,但又不等于先秦老庄思想”的玄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正是这些独有的变化,使得“物感说”发生了一次由外向内的转向——“物”由伦理道德之“事”变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象”。
在陆机的《文赋》开篇中谈到了创作的准备过程,而这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物感”思想。较之于《乐记》中的“物感”,陆机的《文赋》明确表明了“物”的意义主要指向了自然物象——“自然景物”,既是触发作家原有情感的因素,也是引起创作冲动的因素。
蒋寅曾对陆机的“物感”有过重要的评论,其将陆机的“感物”分为了两个层次的感物:第一层次的“感物”与社会生活有关;而第二次的“感物”则是来自自然的审美。但最接近于创作动机的是第二次“感物”,因而认为:即使“感物”过程中包含有社会生活的参与,但真正触发诗人创作的是与自然景象的发生审美关系的“感物”过程。而钱钟书在其研究中认为《文赋》所讲的“物感”没有涉及社会内容。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探讨《文赋》关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观点,试图梳理“意”—“文”—“物”三者关系,认为《文赋》中过于重视“观物”,评价这是一种“疏隘”的毛病。在钱氏批判中,可见其认为《文赋》所讲之“物”为自然物象,并未关涉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在汉儒时代的《乐记》中,“物”倾向于有某种伦理道德意义的“事”,而到了陆机的笔下,“物”是自然的,它不依附于伦理道德,甚至是带有创作主体审美情感色彩的“心灵之物”。此时的“物”不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物”与“人心”有了一种之前所未有的审美关系。在陆机的《文赋》中,“物感说”得到了一次发展——“物”是独立的。
三、《诗品·序》:“物”为“人事”+“自然”的“自由之物”
《诗品序》的写成年代虽未确凿,但据有关资料,其写成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间,即后世统称的“齐梁诗风”时代。钟嵘在《诗品序》中就当时诗风不正的问题,提出批评,并使“物感”之“物”得到一次延伸。
钟嵘的《诗品·序》中有着明确的物感思想——“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4]所谓的“物”是指由气生成的客观外物,是作家感发触动的直接对象。尔后又谈到:“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5]
由此可见,钟嵘所提出的客观外物是“自然事物”和“社会现实”。“春风春鸟”、“秋月秋蝉”等都是来自大自然的物象,而后文又提及“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等,又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事”。这些都是诗人表情所常常运用的“典型”,这些都是触发诗人创作的外在物象,因而,在钟嵘的理论观上,物感之“物”再次得到了延展。 在“若乃春风春鸟”一段中,最后两个反问颇具意味。这也正是钟嵘的“新想法”。探讨“物感”之“物”时,除了具有自我解放意味的自然之物以外,钟嵘也强调社会生活的内容。这里就有了一个“复古”的转向:先秦两汉时期强调讽谏教化而忽视自然物象,魏晋时期发现了自然物象独立的审美价值,侧重人与自然的感应,但同时缺失了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钟嵘看到了这一点,并大胆主张回归社会,这是“物感说”的一次“惊奇”延伸——自然之“物”与社会之“物”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它们可以合二为一,再一次丰富“物感”的理论。
结语:
通过《礼记·乐记》到《文赋》再到《诗品序》,可以清楚地发现“物感说”之“物”的演变线索——由最初的与政治伦理道德相关的“事”变为以自然景象为主的“审美之物”,再拓展为“人事”加“自然”的宽泛意义上的“自由之物”。而这种演变,又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感说”,更为深入理解“物感说”。
注释:
[1]王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2]蒲友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巴蜀书社出版社 2001年
[3]王毅 《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一期
[4](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5](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参考文献:
[1]孙希旦 《十三经清人注疏·礼记集解》 中华书局 2012年
[2](西晋)陆机著 张少康集释 《文赋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3](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4]张少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张少康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文赋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2002年
[6]王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7]蒲友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巴蜀书社出版2001年
【关键词】:物感说;《礼记·乐记》;《文赋》;《诗品序》
在中国传统文艺学中,物感说是一个关乎文学艺术发生的富有中国特色、极具历史权威的理论观点之一。而《礼记·乐记》中“感于物而动”则被公认为关于“物感说”的最早记载,但真正使物感说趋于成熟理论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在陆机《文赋》、钟嵘《诗品》两部重要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中,经由他们的不断完善深化,“物感”思想逐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学界关于“物感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物感”之“物”为何上。通过细读《礼记·乐记》、《文赋》以及《诗品序》,发现三者关于“物”的论述是有所差别的。
一、《礼记·乐记》:“物”为道德伦理之“事”
汉代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思想上便逐渐放弃黄老而重儒学。《礼记·乐记》作为汉代儒家文艺思想的代表性纲领著作之一,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产生。对于《乐记》中所说的“物”的内涵,后世的研究甚多,但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大致上有一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物”有宽泛的意思,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内容。这种观点主要是王运熙、顾易生提出:“艺术的产生,根源于‘人心之感于物’,这里的物,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乐记》所谓‘物’,不仅指客观的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也即人类的社会生活。”[1]第二种是“物”只是自然景物。主张这种观点的有蒲友俊,其谈到:“《乐记》……中所说的‘物’,基本上自然之物,不包括社会人事。”[2]第三种是“物”是社会生活内容。主张这种观点的有王毅,其说:“《乐记》中所说的‘感于物’,其立足点是感于王道兴衰所带来的时世治乱,而不是感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事物。……而凡与王道兴衰无关的‘物’也就都没有列在‘物’之列。”[3]
三种观点各执一词,但目前比较通行的观点是第三种。《礼记·乐记》在提出“感于物”的观点之后,接着论述了著名的“性请说”:由于人情是“性之欲”,必须对它做出人为的调节。
由“物感”而转述人的性情观,表明了《礼记·乐记》并没有成熟地建立起“物感”理论,后人只在其中找到了物感的源头的,寻得“物感”的发生,而物感之后所关涉的是创作主体以及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也就意味着当时的“物感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理论,是带有浓厚的政教色彩。因而,可以说《乐记》中“物感说”之“物”是关涉政治伦理道德的“事”。
二、《文赋》:“物”为自然景象中的“审美之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之于《礼记·乐记》所处的汉一统时期,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政治情势复杂、个人命运多变。此外,魏晋正值儒教衰落,而“以老庄的面貌出现,但又不等于先秦老庄思想”的玄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正是这些独有的变化,使得“物感说”发生了一次由外向内的转向——“物”由伦理道德之“事”变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自然物象”。
在陆机的《文赋》开篇中谈到了创作的准备过程,而这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物感”思想。较之于《乐记》中的“物感”,陆机的《文赋》明确表明了“物”的意义主要指向了自然物象——“自然景物”,既是触发作家原有情感的因素,也是引起创作冲动的因素。
蒋寅曾对陆机的“物感”有过重要的评论,其将陆机的“感物”分为了两个层次的感物:第一层次的“感物”与社会生活有关;而第二次的“感物”则是来自自然的审美。但最接近于创作动机的是第二次“感物”,因而认为:即使“感物”过程中包含有社会生活的参与,但真正触发诗人创作的是与自然景象的发生审美关系的“感物”过程。而钱钟书在其研究中认为《文赋》所讲的“物感”没有涉及社会内容。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探讨《文赋》关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观点,试图梳理“意”—“文”—“物”三者关系,认为《文赋》中过于重视“观物”,评价这是一种“疏隘”的毛病。在钱氏批判中,可见其认为《文赋》所讲之“物”为自然物象,并未关涉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在汉儒时代的《乐记》中,“物”倾向于有某种伦理道德意义的“事”,而到了陆机的笔下,“物”是自然的,它不依附于伦理道德,甚至是带有创作主体审美情感色彩的“心灵之物”。此时的“物”不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物”与“人心”有了一种之前所未有的审美关系。在陆机的《文赋》中,“物感说”得到了一次发展——“物”是独立的。
三、《诗品·序》:“物”为“人事”+“自然”的“自由之物”
《诗品序》的写成年代虽未确凿,但据有关资料,其写成于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间,即后世统称的“齐梁诗风”时代。钟嵘在《诗品序》中就当时诗风不正的问题,提出批评,并使“物感”之“物”得到一次延伸。
钟嵘的《诗品·序》中有着明确的物感思想——“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4]所谓的“物”是指由气生成的客观外物,是作家感发触动的直接对象。尔后又谈到:“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5]
由此可见,钟嵘所提出的客观外物是“自然事物”和“社会现实”。“春风春鸟”、“秋月秋蝉”等都是来自大自然的物象,而后文又提及“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等,又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事”。这些都是诗人表情所常常运用的“典型”,这些都是触发诗人创作的外在物象,因而,在钟嵘的理论观上,物感之“物”再次得到了延展。 在“若乃春风春鸟”一段中,最后两个反问颇具意味。这也正是钟嵘的“新想法”。探讨“物感”之“物”时,除了具有自我解放意味的自然之物以外,钟嵘也强调社会生活的内容。这里就有了一个“复古”的转向:先秦两汉时期强调讽谏教化而忽视自然物象,魏晋时期发现了自然物象独立的审美价值,侧重人与自然的感应,但同时缺失了文艺作品的社会责任。钟嵘看到了这一点,并大胆主张回归社会,这是“物感说”的一次“惊奇”延伸——自然之“物”与社会之“物”不是完全对立的两者,它们可以合二为一,再一次丰富“物感”的理论。
结语:
通过《礼记·乐记》到《文赋》再到《诗品序》,可以清楚地发现“物感说”之“物”的演变线索——由最初的与政治伦理道德相关的“事”变为以自然景象为主的“审美之物”,再拓展为“人事”加“自然”的宽泛意义上的“自由之物”。而这种演变,又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感说”,更为深入理解“物感说”。
注释:
[1]王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2]蒲友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巴蜀书社出版社 2001年
[3]王毅 《略论魏晋文学中的“感物”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一期
[4](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5](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参考文献:
[1]孙希旦 《十三经清人注疏·礼记集解》 中华书局 2012年
[2](西晋)陆机著 张少康集释 《文赋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
[3](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诗品译注》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8年
[4]张少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张少康 《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文赋集释》 人民文学出版2002年
[6]王运熙 顾易生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
[7]蒲友俊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巴蜀书社出版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