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内容和方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寻找新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 研究状况与评价
笔者在查找、研读了一百余篇有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文章后,概括起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1世纪初——2012年,这一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觉醒,并且日益掀起了“国学热”。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营养。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用、价值的探讨。研究者们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时代,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培养其专业能力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要同时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融合首先对教育者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内存在的政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冲击导致的人生观、价值观混乱等突出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基于中国国情,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才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也才能真正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同时也有助于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這一时期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意义的探究,缺少具体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研究。
第二阶段:2013年——现在,这一时期,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认同,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不可或缺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破解的方法论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面对着新的问题、新的形势,研究者们更加侧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和实效性研究,试图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来实现其有效融合。其中很多研究是基于某一高校的应用性研究并且作为课题立项,可见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抓紧落地生根。但是这些途径的探索往往是从大的方面着手,是方向性的指引,并没有具体细化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去。
二、 研究改进建议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笔者作为一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更多地建议从课程与教学方面去做研究和探讨,因为我国高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从课程与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是其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高效课堂的建设再到教育教学的改革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增加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比例,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仔细甄别,在课程设置上更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比如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如,可以就某一模块进行专题教育,着重某一方面素质的培养。
其次,从具体的课程实施来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现有师资在这一方面的培训,使其教育教学能更好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更加新颖,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与当今时代主题紧密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处着眼,从生活中着眼,这样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价值,无形之中受到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教学应坚持教育性原则,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论课程还是教学都是手段,而让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受到教育才是根本目的,这一教育一旦形成,对其影响是一生的也是一以贯之的。
同时,笔者认为,在教育评价方面也要进行改革。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核心素养,因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学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也必将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
石涛,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 研究状况与评价
笔者在查找、研读了一百余篇有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文章后,概括起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1世纪初——2012年,这一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觉醒,并且日益掀起了“国学热”。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了营养。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用、价值的探讨。研究者们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时代,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培养其专业能力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要同时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融合首先对教育者自身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内存在的政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受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冲击导致的人生观、价值观混乱等突出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基于中国国情,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才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要求,也才能真正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同时也有助于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這一时期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意义的探究,缺少具体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研究。
第二阶段:2013年——现在,这一时期,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认同,在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不可或缺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破解的方法论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面对着新的问题、新的形势,研究者们更加侧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径和实效性研究,试图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来实现其有效融合。其中很多研究是基于某一高校的应用性研究并且作为课题立项,可见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抓紧落地生根。但是这些途径的探索往往是从大的方面着手,是方向性的指引,并没有具体细化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中去。
二、 研究改进建议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有传统的课堂教学,笔者作为一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更多地建议从课程与教学方面去做研究和探讨,因为我国高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从课程与教学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是其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高效课堂的建设再到教育教学的改革都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增加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比例,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仔细甄别,在课程设置上更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可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比如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再如,可以就某一模块进行专题教育,着重某一方面素质的培养。
其次,从具体的课程实施来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现有师资在这一方面的培训,使其教育教学能更好地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更加新颖,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与当今时代主题紧密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小处着眼,从生活中着眼,这样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价值,无形之中受到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教学应坚持教育性原则,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不论课程还是教学都是手段,而让学生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受到教育才是根本目的,这一教育一旦形成,对其影响是一生的也是一以贯之的。
同时,笔者认为,在教育评价方面也要进行改革。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项核心素养,因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学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也必将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
石涛,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