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enro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可以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教师也要掌握应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体育教学。
  一、运用电教媒体,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电教手段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讲解蹲距式起跑时,用电视录像演示“各就位”“预备”“鸣枪”,引导学生加深对起跑的全过程的理解,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其次,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促使学生自己重复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技术难点、重点以及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给出几组挺身式跳远的模拟镜头(其中包括跳得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首先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挺身式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然后分小组汇报,各组讨论,由教师总结出挺身式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方法。又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如果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此时运用多媒体制作,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鱼跃前滚翻”的课件,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醇蹲撑,将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能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易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
  二、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观看接力项目,球类项目的教学比赛,教师在讲授技术战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观念,强调集体力量,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还可以用录像播放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教育效果,提高教学实效。可见,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工作置身于一个完整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既激发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豁达乐观、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修养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体育教师由于客观原因往往对电脑接触不多,在上课的时候都不太愿意利用多媒体授课。因为多媒体授课与教师平时所用的教学手段还是有一段距离,导致体育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还是靠室外课来完成。具有这种错误观点的体育教师大有人在,这显然不符合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师从网上可以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可以借鉴同行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国家体育局、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2004年开始在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实施办法要求:“各测试项目的成绩,由体育教研室汇总,并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评定成绩、确定等级。为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更加科学、准确,应积极创造条件使用计算机。”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需要说明的是,掌握电脑知识和技能是教师获取、传播和利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师的信息素质应具有比此更广泛的内涵。体育教师只要能够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就完全可以掌握应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体育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各级各类教研人员以及广大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强体育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它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只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正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实用价值,才能合理、正确地使用它,而不是盲目地泛用,使之作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体现“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重视学生的学习风格,使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相符,从而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情分析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和操作教学过程。一名合格的教师,不是一味“埋头苦教”,更
期刊
摘 要:要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就更应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要以“生”为本,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教学。如何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呢?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学”
期刊
摘 要:我校于2012年开展“木叶吹奏进课堂”的音乐教学活动,此活动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凸显出精彩纷呈的办学特色和亮点,取得了突出成效,实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木叶吹奏;音乐素质;音乐教学  我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农村留守孩子多,学习习惯较差,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理。在以往的教学中,能好好上一节音乐课,或者是能听到风琴声都是一种奢望,更谈不上对一些民族乐器的认识、了解和使用了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教学设计应树立开放和动态的预设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等,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对策。预设越周详,课堂生成越高效。笔者在教学中,就科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有效预设  1.从教学的疑难处进行预设  在进行“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呢?”教学时,我用唐伯虎的故事引入:据说唐伯虎的画画技
期刊
摘 要:“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学要坚持此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一、“以学定教”概述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节教学顺序,并做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它强调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先
期刊
摘 要: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成功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找回或加强自己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使他们成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功教育;要求;方案  用成功教育学家、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话来说,教育就是一个“夸”字,此语甚为深刻。我们向来主张“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他却大胆提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
期刊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经过口口相传,并不断地加工演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音乐语言凝练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纯真质朴。民歌具有很大的继承性,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时又最富有时代气息,是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  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了一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歌。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
期刊
数学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教材则是载体,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落实课程改革,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从而落实课程标准呢?我认为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细读课程中的数学“纲”“本”,领会精神,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
期刊
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以教材为主线,以知识目标为载体,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是培养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畅所欲言,张扬个性,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愿望。传统的科学教学中,规
期刊
摘 要:在高职教学中,汽车维修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课程教学特点,实践性相当强,还具有别的教学课程不具备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在高职的汽车维修培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有关汽车维修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使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因此,在高职汽车维修培训中,就需要运用任务导向法。本文就任务导向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职;汽车维修教学;任务导向法;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