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风云变幻的人才市场的需求,新时期多样化市场需求,必然带来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文首次提出 “驻地人才培养”的观念,从教学体系、教学关系、驻地音乐文化等环节构建新型培养模式,在驻村采风、艺人驻校、校本专业课、技能课等方面体现内涵,顺应展开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音乐表演;驻地人才培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7-0018-03
近年来,我国音乐专业生源数量剧增,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这给专业入学条件要求苛刻的音乐表演专业带来极大的挑战,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入口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出口。
我们知道,传统的音乐表演专业是培养音乐团体的专业演员,培养方向很单一,且很唯一。随着音乐表演专业招生量的扩大,致使当下该专业的就业市场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现状,只能,抓住驻地市场动态,顺势调整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内涵,灵活培养机制,甚至有必要重新构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驻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1建立音表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属于非师范类,是以表演技能为培养重点。但是,目前在音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单一,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培育实践能力以及对本土音乐的研发等方面重视不够。本项目包括实行“驻村采风+艺人驻校”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行“校本音乐课+地方民间音乐系列讲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和全校通识课;“现场公开课+专业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音乐技能+民间音乐创作”相结合的艺术实践体系。
2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
艺术市场化下的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同时音乐教育的“一对一”授课的方式决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其他学科要更为紧密,老师的言行对音表生的学艺之路至关重要。新型师徒关系指的是:在管理上,师徒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服从老师;在学修上,师徒关系是同参艺友的关系,教学相长;在生活上,师徒关系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互助互爱;在实践上,师徒关系是同事的关系,按劳取酬;在实证上,师徒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新型师徒关系是促进艺术市场规范管理与科学发展的软件资源。我院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尝试构建一种符合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市场发展的新型师徒关系,从而拓展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互动方式,增添音乐教育的凝聚力和鲜活力,提升教学效果。
3加强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音乐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音乐生增强对祖国非遗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观念和意识。
二、“驻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实行“驻村采风+艺人驻校”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每学期开展2周的驻村采风项目,师生与当地居民开展“两进三同”(进农田、进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技能训练、现场观摩与结合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对本土民间音乐的审美和情趣,亲自体验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等,把有价值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采集和整理,编成较系统的教材或专著,逐渐构建粤西非遗民间音乐教材以及实践体系;学院聘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音乐艺人、知名音乐教师等入驻我院课堂,做外聘教师,讲授自己拿手的专业技能。我院对驻校的艺人分为两类,给予不同的教学要求:第一类:是签署正规外聘教师合同,要求开设专业必修课和通识课、负责音乐采风等;第二类:是临时、短期来访的艺人,要求是以现场公开课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负责音乐采风等。
2校本专业课+地方民间音乐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问题。我校音表专业除了开设声乐、钢琴、器乐、音乐理论、视唱练耳等专业必修课之外,外聘的校外艺人至少还要开设一门湛江民间音乐系列讲座,属于音表专业必修课内容。专业必修课内容中包括例如音乐采风课、地方民歌排练课、地域特色音乐文化研究等。这些课程的开展可以为更好地传承民间音乐提供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准备,将乡土的、民族的、时代的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校本身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全校通识课,譬如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赏析、民族音乐人类学等。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音乐久远的历史和丰硕的内涵,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拯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这样,学生既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选择适当的文化类型,又可以在遗产的发掘、保护、整理、研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到更好。
3现场公开课+琴房独立课
我校除了保证传统的琴房独立课之外,还在“驻地艺术”项目中规定:拟在新建的艺术楼中,设立“驻地艺术工作室”3间,24小时开放,并为每一位短期或临时前来讲学的艺术家提供必备的实验用品,要求每位入驻的艺术家授课都是开放式的,可以自由听课、学习等;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远程摄像授课、数字广播授课等高科技现代通信设备和数字手段,实行教学资源的线上和线下共享,解决场地局限的难题。每位入驻艺术家离开之前,都要将授课期的录像材料结集上交学院资料室。我院每学期整合这些数字资源,制作成音乐慕课,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同时这也能扩大音乐遗产教学成果的效果,构建良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
4专业技能+民间音乐创作
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版)中规定:音乐表演学生毕业之前必须体现完成一次民间音乐创作或者表演,纳入课程学分,属于专业必修学分。每到湛江年例时期,学院组织音乐表演班同学到各村、社区等义务做民俗演员或者在我校音乐厅举办“湛江民间音乐展演”专场,学院每场给予资金资助等等,这些艺术实践可以获得学分,是音乐表演生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参考条件。 三、“驻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1采用“外聘民间艺人进入课堂授课”
聘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音乐艺人为外聘教师,进入我院课堂进行一线教学。譬如,2013年,我院特聘雷州姑娘歌傳承人符海燕老师开设雷州姑娘歌课程,精心挑选雷州籍学生组成姑娘歌班。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学生们从对姑娘歌的一无所知,到拿到国内多项曲艺比赛的重要奖项,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课堂”一次实践上的验证。同时,我院还聘请人龙舞、傩舞传承人以及老艺人到舞蹈系做艺术指导,不定期授课,讲授舞龙技巧等。
2开展“驻村采风”的校外艺术实践
规定音乐表演生学制期间完成两周“驻村采风”校外实践,师生与当地居民开展“两进三同”(进农田、进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指导老师可以在村中通过技能训练、现场观摩与结合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对本土民间音乐的审美和情趣,另外还可以亲自体验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以身临其境地方式将乡土的、民族的、时代的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校本身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通过这种短期艺术采风机制,把有价值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采集和整理,编成较系统的教材或专著,逐渐构建粤西非遗民间音乐教材以及实践体系。
3开设湛江民间音乐系列课程
我院推行每位外聘的民间艺人必须开设一门专业选修课和一次讲座。类别为民间音乐技能课,例如雷州姑娘歌表演课、湛江民间音乐排练课等;还开设民间音乐第二课堂实践课,例如民间音乐采风、湛江年例民俗表演等;艺人口述史内容以及音乐文化通识公共课程,例如,地域特色音乐文化研究内容、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赏析、民族音乐人类学等,这些课程内容的渗入可以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更好地传承音乐类非遗文化提供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准备,同时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音乐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在遗产的发掘、保护、整理、研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尽职尽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拯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
4设立音乐“非遗”研究机构和实训基地,开展校地合作
目前,我院已经成立粤西民间音乐研究所、雷州音乐舞蹈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拟以项目的方式推动科研工作,每个立项的项目都以一定经费资助。学院拟与“雷歌村”——雷州田园村、“木偶戏之乡”吴川县等地建立“湛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基地”,为“驻村采风”项目和民间音乐实践课程提供场所和条件。
5实行湛江民间音乐展演必修学分制
规定音乐表演学生学制内参加一次地方民间音乐活动,纳入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之中,形式不限,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民间音乐专场,也可以是个人或团委到各村、社区等义务做民俗演员。
6建设湛江“驻地艺术”数据库和《湛江民间音乐》慕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远程摄像授课、数字广播授课等高科技现代通信设备和数字手段,创建湛江“驻地艺术”数据库和《湛江民间音乐》慕课,契合网络音乐艺术教育的新特征,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同时这也能扩大音乐遗产教学成果的效果,构建良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
[参 考 文 献]
[1]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孙悦湄.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 车绍留.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声乐训练与人才培养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关键词]音乐表演;驻地人才培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7-0018-03
近年来,我国音乐专业生源数量剧增,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这给专业入学条件要求苛刻的音乐表演专业带来极大的挑战,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入口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出口。
我们知道,传统的音乐表演专业是培养音乐团体的专业演员,培养方向很单一,且很唯一。随着音乐表演专业招生量的扩大,致使当下该专业的就业市场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现状,只能,抓住驻地市场动态,顺势调整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内涵,灵活培养机制,甚至有必要重新构建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驻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1建立音表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属于非师范类,是以表演技能为培养重点。但是,目前在音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单一,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培育实践能力以及对本土音乐的研发等方面重视不够。本项目包括实行“驻村采风+艺人驻校”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行“校本音乐课+地方民间音乐系列讲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和全校通识课;“现场公开课+专业小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音乐技能+民间音乐创作”相结合的艺术实践体系。
2建构新型的教学关系
艺术市场化下的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同时音乐教育的“一对一”授课的方式决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较其他学科要更为紧密,老师的言行对音表生的学艺之路至关重要。新型师徒关系指的是:在管理上,师徒关系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服从老师;在学修上,师徒关系是同参艺友的关系,教学相长;在生活上,师徒关系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互助互爱;在实践上,师徒关系是同事的关系,按劳取酬;在实证上,师徒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新型师徒关系是促进艺术市场规范管理与科学发展的软件资源。我院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尝试构建一种符合艺术教育规律和艺术市场发展的新型师徒关系,从而拓展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互动方式,增添音乐教育的凝聚力和鲜活力,提升教学效果。
3加强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音乐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使音乐生增强对祖国非遗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观念和意识。
二、“驻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实行“驻村采风+艺人驻校”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每学期开展2周的驻村采风项目,师生与当地居民开展“两进三同”(进农田、进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技能训练、现场观摩与结合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对本土民间音乐的审美和情趣,亲自体验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等,把有价值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采集和整理,编成较系统的教材或专著,逐渐构建粤西非遗民间音乐教材以及实践体系;学院聘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音乐艺人、知名音乐教师等入驻我院课堂,做外聘教师,讲授自己拿手的专业技能。我院对驻校的艺人分为两类,给予不同的教学要求:第一类:是签署正规外聘教师合同,要求开设专业必修课和通识课、负责音乐采风等;第二类:是临时、短期来访的艺人,要求是以现场公开课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负责音乐采风等。
2校本专业课+地方民间音乐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问题。我校音表专业除了开设声乐、钢琴、器乐、音乐理论、视唱练耳等专业必修课之外,外聘的校外艺人至少还要开设一门湛江民间音乐系列讲座,属于音表专业必修课内容。专业必修课内容中包括例如音乐采风课、地方民歌排练课、地域特色音乐文化研究等。这些课程的开展可以为更好地传承民间音乐提供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准备,将乡土的、民族的、时代的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校本身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针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全校通识课,譬如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赏析、民族音乐人类学等。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音乐久远的历史和丰硕的内涵,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拯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这样,学生既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选择适当的文化类型,又可以在遗产的发掘、保护、整理、研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尽职尽责,做到更好。
3现场公开课+琴房独立课
我校除了保证传统的琴房独立课之外,还在“驻地艺术”项目中规定:拟在新建的艺术楼中,设立“驻地艺术工作室”3间,24小时开放,并为每一位短期或临时前来讲学的艺术家提供必备的实验用品,要求每位入驻的艺术家授课都是开放式的,可以自由听课、学习等;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远程摄像授课、数字广播授课等高科技现代通信设备和数字手段,实行教学资源的线上和线下共享,解决场地局限的难题。每位入驻艺术家离开之前,都要将授课期的录像材料结集上交学院资料室。我院每学期整合这些数字资源,制作成音乐慕课,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同时这也能扩大音乐遗产教学成果的效果,构建良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
4专业技能+民间音乐创作
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版)中规定:音乐表演学生毕业之前必须体现完成一次民间音乐创作或者表演,纳入课程学分,属于专业必修学分。每到湛江年例时期,学院组织音乐表演班同学到各村、社区等义务做民俗演员或者在我校音乐厅举办“湛江民间音乐展演”专场,学院每场给予资金资助等等,这些艺术实践可以获得学分,是音乐表演生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参考条件。 三、“驻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1采用“外聘民间艺人进入课堂授课”
聘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音乐艺人为外聘教师,进入我院课堂进行一线教学。譬如,2013年,我院特聘雷州姑娘歌傳承人符海燕老师开设雷州姑娘歌课程,精心挑选雷州籍学生组成姑娘歌班。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下,学生们从对姑娘歌的一无所知,到拿到国内多项曲艺比赛的重要奖项,这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课堂”一次实践上的验证。同时,我院还聘请人龙舞、傩舞传承人以及老艺人到舞蹈系做艺术指导,不定期授课,讲授舞龙技巧等。
2开展“驻村采风”的校外艺术实践
规定音乐表演生学制期间完成两周“驻村采风”校外实践,师生与当地居民开展“两进三同”(进农田、进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指导老师可以在村中通过技能训练、现场观摩与结合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对本土民间音乐的审美和情趣,另外还可以亲自体验与之相关的各种风俗仪式,以身临其境地方式将乡土的、民族的、时代的地域文化纳入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校本身全面的发展和提高。通过这种短期艺术采风机制,把有价值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采集和整理,编成较系统的教材或专著,逐渐构建粤西非遗民间音乐教材以及实践体系。
3开设湛江民间音乐系列课程
我院推行每位外聘的民间艺人必须开设一门专业选修课和一次讲座。类别为民间音乐技能课,例如雷州姑娘歌表演课、湛江民间音乐排练课等;还开设民间音乐第二课堂实践课,例如民间音乐采风、湛江年例民俗表演等;艺人口述史内容以及音乐文化通识公共课程,例如,地域特色音乐文化研究内容、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赏析、民族音乐人类学等,这些课程内容的渗入可以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更好地传承音乐类非遗文化提供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准备,同时在课程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音乐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在遗产的发掘、保护、整理、研究、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尽职尽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拯救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来。
4设立音乐“非遗”研究机构和实训基地,开展校地合作
目前,我院已经成立粤西民间音乐研究所、雷州音乐舞蹈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拟以项目的方式推动科研工作,每个立项的项目都以一定经费资助。学院拟与“雷歌村”——雷州田园村、“木偶戏之乡”吴川县等地建立“湛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训基地”,为“驻村采风”项目和民间音乐实践课程提供场所和条件。
5实行湛江民间音乐展演必修学分制
规定音乐表演学生学制内参加一次地方民间音乐活动,纳入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之中,形式不限,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民间音乐专场,也可以是个人或团委到各村、社区等义务做民俗演员。
6建设湛江“驻地艺术”数据库和《湛江民间音乐》慕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远程摄像授课、数字广播授课等高科技现代通信设备和数字手段,创建湛江“驻地艺术”数据库和《湛江民间音乐》慕课,契合网络音乐艺术教育的新特征,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教育,同时这也能扩大音乐遗产教学成果的效果,构建良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理论科研数据库的延伸。
[参 考 文 献]
[1]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孙悦湄.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 车绍留.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声乐训练与人才培养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