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现代的课堂教学应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学习活动。现结合小学三年级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教学训练设计,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文质优美、层次清楚的说明文,作者通过描写杨梅树、杨梅果,表达对自然、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我用“读、讲、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一、读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把杨梅树、杨梅果的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言简意深,读起来朗朗上口,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好教材。教学中,我用“读”让学生感知、意会,又用“读”启发深思,引导想象。读时,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通过教师范读引读,学生轻声朗读,完成对课文大意和文章结构的理解;接着指导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细读、精读,如抓住对杨梅树的句子描写“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引导学生先找准句中描写的事物是杨梅树,描写的环境是“雨”和“雨露”,描写的重点是“吮吸”“欢笑”。指导学生通过“读”去体味“贪婪”和“伸展”的意义,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种形象描绘能使人感到亲切、舒服。朗读时,教师有意抽词,换词,将句子变换后,与原句对比读,加深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如:“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在吮吸春天的甘露。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舒展。”最后在精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品读,达到理解的升华。如读“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一句时,把长句转换成短句读,“摘一个杨梅放进嘴里,舌尖触到平滑的刺。杨梅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学生在品读中对句中“细腻”一词的理解更深刻了。
二、讲
课堂中的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画龙点睛”。《我爱故乡的杨梅》内容丰富,知识点很多,所以处理好“讲”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在“讲”时,我把握住两点,一是讲在点子上,二是讲在要害处。为了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下工夫,我采用直析法,提出关键词句,有重点地又有侧重地分析讲解。如:“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①这种以时间转换的句式和“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②这种结构较复杂的句子,讲时先抓关键词句,再帮助学生梳理。把字义的表达和句子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句①中心词是“淡红—深红—黑”,连接词是“先—随后—最后”。颜色的变化,是时间先后的反映,这种句式的运用能把因时间变换而引起事物颜色、形态的变化连贯起来,使语言生动、流利。
对于句②的讲解,主要是对转折词的作用加以分析,可用图示分析清理句子结构:
虽然 酸味
(熟透)(还是)
因为 所以
(太甜) (不觉得酸)
最后让学生仿写句子,达到巩固理解、反馈知识的目的。
三、练
课堂教学重点的练,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能量的训练。《我爱故乡的杨梅》的训练大致分为两部分进行:
读的训练,通过“朗读—背诵—记忆”达到对词、句的理解,并在掌握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仿说、仿造句子。
如:针对“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这种形象的拟人句,可设计如下用词填空的练习:
鲜花在山坡上()。微笑
小鸟在枝头()。歌唱
蝴蝶在林间()。飞舞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写的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关联词的运用,采用变更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灵活掌握,巧妙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讲、练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密切地结合,各尽其能,才能在加强语言训练上做到扎扎实实,卓有成效,才能把语文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文质优美、层次清楚的说明文,作者通过描写杨梅树、杨梅果,表达对自然、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我用“读、讲、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
一、读
《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细腻,把杨梅树、杨梅果的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言简意深,读起来朗朗上口,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好教材。教学中,我用“读”让学生感知、意会,又用“读”启发深思,引导想象。读时,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通过教师范读引读,学生轻声朗读,完成对课文大意和文章结构的理解;接着指导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细读、精读,如抓住对杨梅树的句子描写“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着”。引导学生先找准句中描写的事物是杨梅树,描写的环境是“雨”和“雨露”,描写的重点是“吮吸”“欢笑”。指导学生通过“读”去体味“贪婪”和“伸展”的意义,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种形象描绘能使人感到亲切、舒服。朗读时,教师有意抽词,换词,将句子变换后,与原句对比读,加深对课文句子的理解,如:“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在吮吸春天的甘露。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舒展。”最后在精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品读,达到理解的升华。如读“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一句时,把长句转换成短句读,“摘一个杨梅放进嘴里,舌尖触到平滑的刺。杨梅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学生在品读中对句中“细腻”一词的理解更深刻了。
二、讲
课堂中的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画龙点睛”。《我爱故乡的杨梅》内容丰富,知识点很多,所以处理好“讲”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在“讲”时,我把握住两点,一是讲在点子上,二是讲在要害处。为了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下工夫,我采用直析法,提出关键词句,有重点地又有侧重地分析讲解。如:“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①这种以时间转换的句式和“我这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②这种结构较复杂的句子,讲时先抓关键词句,再帮助学生梳理。把字义的表达和句子结构的分析结合起来。句①中心词是“淡红—深红—黑”,连接词是“先—随后—最后”。颜色的变化,是时间先后的反映,这种句式的运用能把因时间变换而引起事物颜色、形态的变化连贯起来,使语言生动、流利。
对于句②的讲解,主要是对转折词的作用加以分析,可用图示分析清理句子结构:
虽然 酸味
(熟透)(还是)
因为 所以
(太甜) (不觉得酸)
最后让学生仿写句子,达到巩固理解、反馈知识的目的。
三、练
课堂教学重点的练,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能量的训练。《我爱故乡的杨梅》的训练大致分为两部分进行:
读的训练,通过“朗读—背诵—记忆”达到对词、句的理解,并在掌握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仿说、仿造句子。
如:针对“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露中欢笑”这种形象的拟人句,可设计如下用词填空的练习:
鲜花在山坡上()。微笑
小鸟在枝头()。歌唱
蝴蝶在林间()。飞舞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写的训练,对于课文中的关联词的运用,采用变更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灵活掌握,巧妙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讲、练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密切地结合,各尽其能,才能在加强语言训练上做到扎扎实实,卓有成效,才能把语文课上得更加生动、活泼,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