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使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待遇。课堂教学要做到:注意课堂交往中的细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教育公平课堂教学公平注意细节民主平等教学形式
法国思想家卢梭有句名言:“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是宏观层面的教育公平。主要由政府从政策法规方面来加以保证,即由政府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使学生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结果公平是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主要通过教师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使学生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本文着重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公平进行论述。
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使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待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呢?我曾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效果还不错。
一、注意课堂交往中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堂课教学中,你有没有做到教育公平,从你课堂交往的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因此,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交往中要注意下面一些细节问题。
1、课堂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如愿以偿地循着你的思路进行下去,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在选择交往对象时,总是喜欢挑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或是班干部。如果这样,这部分学生就得到了更多的课堂时间,更多的参与机会。然而那些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则无所事事地坐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逐渐地成为置身于学习之外的“看客”。 因此,课堂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
2、特别关注处境不利群体。公平不是“一视同仁”,公平也不是平均分配;公平在很多时候,意味着对差异的尊重,并根据差异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一个班级几十号人甚至近百号人,多多少少会有如孤儿、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等处境不利群体。美国著名教育家荷来诗麦恩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公平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所以,在课堂交往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处境不利的群体,这样,才有可能更有效的促进教育公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有爱迪生。”陶老的话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办法之一是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影响着师生、生生课堂交往方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师道尊严”赋予教师角色太多的外在权威,单方面地强调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而淡视了学生的尊严与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常常使教师忽略学生独立人格的存在,不尊重学生而以自我为中心任意地对待学生,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公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甚者多达六、七十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课堂教学中,倘若只是向学生传授同样要求、一样难度的内容,这样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符合一部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适合另一部分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要真正公平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例如:将学习可能性大致相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班内形成若干个分层学习小组,然后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又如:自由参与式,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批判者,但教师不对学生提出方方面面具体的、统一的要求,只提出一些简单的、面上的要求。那么多数学生便会处在主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方式就较公平,而且效果不错。如教《桂林山水》时,我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背诵这篇课文,只提面上的要求:“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能背下来就行,只要你尽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这节课的效果很不错—每一个同学都能背诵这篇课文相当的部分。
课堂教学过程某些不可控制性客观原因,决定充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长远性和艰巨性。但我们坚信,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 课堂教学会越来越公平化,每一个学生将会获得最大程度的相对均等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
【关键词】教育公平课堂教学公平注意细节民主平等教学形式
法国思想家卢梭有句名言:“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中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是宏观层面的教育公平。主要由政府从政策法规方面来加以保证,即由政府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使学生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结果公平是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主要通过教师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使学生拥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本文着重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公平进行论述。
所谓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使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待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教育公平呢?我曾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效果还不错。
一、注意课堂交往中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堂课教学中,你有没有做到教育公平,从你课堂交往的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因此,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交往中要注意下面一些细节问题。
1、课堂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如愿以偿地循着你的思路进行下去,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在选择交往对象时,总是喜欢挑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或是班干部。如果这样,这部分学生就得到了更多的课堂时间,更多的参与机会。然而那些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则无所事事地坐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逐渐地成为置身于学习之外的“看客”。 因此,课堂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
2、特别关注处境不利群体。公平不是“一视同仁”,公平也不是平均分配;公平在很多时候,意味着对差异的尊重,并根据差异来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一个班级几十号人甚至近百号人,多多少少会有如孤儿、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等处境不利群体。美国著名教育家荷来诗麦恩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不平等的情况下,教育公平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所以,在课堂交往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处境不利的群体,这样,才有可能更有效的促进教育公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有爱迪生。”陶老的话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要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办法之一是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影响着师生、生生课堂交往方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师道尊严”赋予教师角色太多的外在权威,单方面地强调教师的神圣与崇高,而淡视了学生的尊严与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常常使教师忽略学生独立人格的存在,不尊重学生而以自我为中心任意地对待学生,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公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甚者多达六、七十个,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课堂教学中,倘若只是向学生传授同样要求、一样难度的内容,这样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符合一部分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适合另一部分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要真正公平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例如:将学习可能性大致相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班内形成若干个分层学习小组,然后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又如:自由参与式,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批判者,但教师不对学生提出方方面面具体的、统一的要求,只提出一些简单的、面上的要求。那么多数学生便会处在主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方式就较公平,而且效果不错。如教《桂林山水》时,我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背诵这篇课文,只提面上的要求:“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能背下来就行,只要你尽力,能背多少算多少”。结果这节课的效果很不错—每一个同学都能背诵这篇课文相当的部分。
课堂教学过程某些不可控制性客观原因,决定充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长远性和艰巨性。但我们坚信,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 课堂教学会越来越公平化,每一个学生将会获得最大程度的相对均等的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