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实践现状与改进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fh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行政诉讼检察建议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以推动行政诉讼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本文就检察机关的民行部门开展对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试行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及改进对策,以期检察机关在对行政诉讼的监督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检察建议;改进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政治生活日渐民主化和公众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我国的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正受到来自不同价值标准的评判。同时,在国家法治建设向前推进和制度更迭时期,我国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机制在机制构建和实践运作方面的不足也在日益显现。本文力求通过检察机关启动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监督方式对这些问题做出探讨。
  一、行政诉讼检察建议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讲,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所依据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目前规定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只有上文所述的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这两部司法解释作为规定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但从实质内容上看,两部司法解释规定得都不够细化,比较粗疏。虽然《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对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情形做了规定,但是在提出程序上却没有相关规定。行政诉讼检察建议的签发是否需要审批、反馈期限是多久、法院采纳与否的相关机制,都没有进行规范,这无疑给各地的实践工作造成了困惑。而《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也只是提示性的规定了人民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的再审检察建议后,应当认真研究改进工作,是否按照人民检察院具体案件提出的检察建议,依职权提起再审程序,要经与人民检察院协商一致后才能决定。但是对检察建议的落实情况、回馈机制等也均无具体规定。仅有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导致在实践操作上产生了很多的混乱。
  (二)人民法院对检察建议的认识不一致,造成检察建议发出之后,法院的对待态度各有不同,无法统一
  作为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权适用手段的一种,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以发出建议的形式敦促人民法院对于确有错误的行政判决和裁定自行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其不同于抗诉程序具有的外部监督的刚性特质。事实上,是将是否启动再审程序的决定权交与人民法院掌握。虽然,这种相对柔性的监督方式更容易将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人民法院的内部监督,是有利于维护当事人权益和促进司法和谐的检查监督权的适用,但是有的人民法院却认为,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于法无据,只是将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当成是一种工作参考,是否采纳、如何采纳、采纳多少都无关紧要。
  (三)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标准不一致,也造成各级各地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不能统一适用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对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情形做出的规定包括:人民法院原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协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原裁定确有错误,但依法不能启动再审程序予以救济的案件;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再审的庭审活动违反法律规定案件以及其他情形。由于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标准不一致,各级各地检察机关对《规定》所指的“其他情形”的案件,根据实践中不同的情形作出各种补充性规定,使地方各级检察院与同级人民法院在确定行诉讼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上差别很大,从而影响了再审检察建议的统一适用。此外,在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程序上、文书格式上也不统一,法律、司法解释都没有做出具体规定,造成实践中各地检察院的操作也千差万别。
  二、行政诉讼检察建议制度的完善
  将行政诉讼检察建议这种检察监督的方式制度化,首先是将其法定化,从立法层面和程序层面对行政诉讼检察建议的检察监模式予以完善。
  (一)立法完善
  结合司法实践中以行政诉讼检察建议推进检察监督权的适用的现实问题,在立法中应当着重考虑下列问题:
  1、将行政诉讼检察建议制度作为我国检察监督权适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立法予以法定化。
  检察机关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复杂疑难的行政案件诉讼数量不断上升的社会背景下,要做到灵活运用不同的检察监督方式以应对不同性质的行政案件,全方位、多方面维护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将行政诉讼检察建议这种检察监督权的体现用法律明确规定的方式固定为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手段之一,并赋予其相应的法律效力。只有这样,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才可以将检察监督这种外部监督形式转化为人民法院的内部监督形式,不仅轻松地转化为法院内部监督程序的启动,更是将检察监督与审判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弥补了现行法律空缺的同时,及时纠正法院内部监督难以发现的错案,达到最大限度地维护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也可以收到更好的法律和社会的效果。
  2、在现实操作方面通过立法对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加以规定。
  包括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发出方式、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书的格式、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书的审批程序以及反馈机制等分别进行规定。作为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权实施的一种法律监督方式,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应当区别于检察机关发出的其他检察建议书,通过具体的操作性规范可以改进由于具体操作方式、程序不明确,地域、形式不同,内容不规范而造成的现行行政诉讼检察建议的法律权威性不高的现状。
  3、通过立法确认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效力。
  对于行政诉讼检察建议的效力也要通过立法予以确认。由于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在法律上并未被明确规定为行政诉讼检察监督部门行使检察监督权的监督方式,所以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在法律上并不具备强制力和约束力,对于接受检察建议的法院来有选择是否接受的主动权。行政诉讼检察建议的适用,主要依靠的是国家法律的权威,或者说是依靠检察建议本身的说服力。一般来说,行政诉讼检察建议作为行政检察监督部门检察监督权力的延伸,是以法律监督机关的名义发出的,应该具有较强的威慑力,但是检察机关对同级的审判机关发出行政诉讼检察建议,拘于在立法上并无明确的程序规定,也无具体的适用范围,法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往往不会接受检察机关的再审建议。填补这种立法上的缺失,将使得行政诉讼检察建议的效力进一步强化,也不会继续妨碍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业务不断发展。   (二)程序完善
  将行政诉讼检察建议这种检察监督的方式制度化,加强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制度的程序规范也是极为重要的。在行政诉讼检察建议制度的程序完善上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法律规定可以由同级的人民检察院向做出错误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发出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建议法院启动再审程序。 人民法院在接到再审检察建议后应当立即受理案件,并认真研究组织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在人民法院收到检察机关的再审检察建议后至提起再审程序间,必须有一定的时限限制。没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将检察建议退回检察机关,并应制作采纳检察建议反馈记录,以跟进案件的审理。尤其不能以检察机关的检察建议作为行政诉讼相对人申请再审的条件。
  2、人民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再审检察建议而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应与民检察院提起抗诉而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予以区别。人民法院接受再审检察建议应当按照内部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主要是针对人民法院的内部纠错。在对行政案件进行再审过程中,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的,应该裁定中止法院裁判的执行,然后自行启动再审程序;如果认为原裁判没有错误,则应做出书面意见反馈检察机关的再审检察建议。
  3、人民法院应该开庭审理采纳检察机关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后启动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具体行政案件,为进一步监督再审程序的诉讼活动,还应于开庭前通知发出检察建议的检察机关派员出庭参加庭审,并将具体行政案件的再审审判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出检察建议的检察机关。再审的审理期限一般而言也应该为三个月为宜,审结期限也应该通过立法予以确定。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诉讼裁判没有错误,未采纳检察机关发出的再审检察建议,没有审判监督程序,发出再审检察建议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在审查人民法院未采纳建议的理由之后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诉讼裁判确有错误,必须提出抗诉的,仍然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继续由外部监督形式监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创设和适用为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审判工作通过权力的制衡和外部的监督有效地提高了诉讼效率,加大了审判的纠错力度,也为行政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虽然在实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是其仍然囿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原则性而导致行政诉讼监督范围的不确定性以及行政诉讼能监督缺乏可操作性、检察机关参与诉讼方式的单一性、时间的滞后性等诸多现实问题。故而要想使得行政诉讼的检察监督权能够充分行使也实非易事。本文通过对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手段之一的行政诉讼再审检察建议的论述。提出其在实务中的实践问题,阐述其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权的内在关系,提出创制好、适用好、发展好检察建议的监督模式对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权进一步推进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家弘:《当代美国法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沈宗灵:《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陈兴良:《法治的使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江伟:《民事诉讼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李征:《中国检察权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
其他文献
化解社会矛盾是检察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自身工作的重要职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利益重新分配,政治、经济体制继续深化改革的转型期,因而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有可能在一些层面呈突现趋势,虽属人民内部矛盾,反映的主要是利益诉求,但切不可忽略,需要及时准确加以排解。检察机关为法律的监督机关,
期刊
民事诉讼诉讼材料的送达看似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但它直接关系到案件当事人能否知悉和参加诉讼活动,从而充分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可以说是当事人保护自己权利的前提。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民事诉讼送达制度。下面笔者将就当事人信息提供和具体送达制度完善进行一些探讨。  一、当事人信息提供问题  研究当事人信息提供问题的起因是当依据原告所提供的当事人信息无法与诉讼双方取得联系时,将会引发一系列诉讼程序结果,由谁
期刊
近年来,检察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的象征,日益成为各级检察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在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质,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基层检察院承担着检察系统内部大部分的业务工作,是检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搞清检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当前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检察文化建设的误区与问题  在检察文化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存在认识浅薄、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贿赂,特别是商业贿赂犯罪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严重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妨碍了资源有效合理配置,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规范,增加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国家税收减少和公有财产被侵吞,而且直接导致物价虚高,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惩治商业贿赂是加快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摘 要: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也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基本含义、功能,结合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在我院(天津市东丽区人检察院)的试行情况,探讨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在我国的构建模式,以唤起更多的人对未成年人诉讼待遇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探索模式  一、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概述 
期刊
“检教对接”机制是指检察机关与教育部门相互配合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罪错未成年人矫治帮教、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等于一体的检教共管工作模式,以期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充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目的。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新举措,“检教对接”机制意义深远。  红桥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未检工作机制创新,着力
期刊
受贿罪是严重危害职务行为公正性和国民对这种公正性信赖的一种腐败性犯罪,它足以令老百姓丧失对公权力的信心,撼动政权的根基。受贿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外界察觉,案发后,各犯罪嫌疑人之间又能攻守同盟、顽强抵抗,极尽阻碍司法审查之能事。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职权
期刊
自古学校都是教书育人的圣洁之地,然而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不良风气、违法犯罪行为却伴随着文明进步的成果悄然而至,污染到了这片净土。近年来,江州区人民检察院查办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中,涉及中小学校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案件为数不少,例如某乡镇小学报账员覃某贪污死亡教师遗属生活补助案、某小学校长何某贪污学生生活补助案、某中学校长私分国有资产案等。校园职务犯罪给社会以及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敲
期刊
量刑偏差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司法现象,尽管我国刑事诉讼立法日益完善,执法环节也得到了加强,但我国刑事诉讼中依然存在司法不公问题,如定罪的出罪入罪到量刑上的畸重畸轻等。量刑建议制度在当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下,对于加强刑事审判监督,解决量刑畸重畸轻差异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从司法现状出发思考我国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制度构建问题。  一、量刑建议的概念、依据、效力及意义  (一)量刑建议的概念  检
期刊
摘 要:证明责任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贯穿整个刑事诉讼程序,因此许多学者称之为“诉讼的脊梁”。在刑事诉讼中,通过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可以让控诉方受束于法律不侵犯人权,实现刑事法规范真正公平高效的运作。但是对于证明责任问题,在学界和司法实物界仍有许多不同认识。鉴于证明责任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就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进行一些探讨,希望有益于立法和司法实际。  关键词:证明责任分配;存在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