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及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注重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心灵和思想上得到升华。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美,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思想教育意义。我们只有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真正的育人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知识点、德育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升华。
如教学《麻雀》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在自己印象中狗和麻雀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反复去读课文,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小麻雀却表现得勇敢坚强,是什么使她将生死置之度外呢?通过交流,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伟大,继而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游子吟》,唤起学生对父母的亲子之情的共鸣。“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在情感的共鸣中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尊重之情,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愿望、无限的关爱,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学习,回报自己的父母。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不单单是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德育教育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方面,通过学生习作,能让学生从一件小事、一个见闻、一个活动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感受到一种人格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正确地评价学生习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要学生正确地对待人和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实发挥好作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有次我看到网上有篇报道:《12岁靠吃草生存的孩子——杨六斤》。报道说杨六斤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杨六斤独自居住在空屋里,每天帮邻居放牛时自行拔野菜来吃,多年来吃过数十种野菜,他自制捕鱼器到溪边捕小鱼,同时也利用洗衣粉在溪里洗头……于是我以此为写作导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杨六斤是怎样一个孩子?相比之下你有什么感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我便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同学们就表现得有话要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通过习作,使学生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抓住这一环节,将德育渗透到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如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励志类、感恩类、优秀传记类等健康向上的书籍,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诚信、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我们也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语文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做道德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让学生在查阅资料、摘录资料的同时使德育“细无声”地渗入学生的心田。总之,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又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四、在课外辅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又一途径。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因时间、空间等因素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课外辅导摆脱了这种束缚,教师可以因人而宜展开辅导活动,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知识状况展开施教,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渗透到辅导之中。如可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可以通过评语表扬和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特别是要加强特殊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的课外辅导,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关爱,增强他们的内动力。
五、在言传身教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默默地感染着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感之以理,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运用多种形式、方法,使学生明确是与非、正义与邪恶,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向良好的道德行为方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这样,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就能收到理想的功效。
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美,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它的思想教育意义。我们只有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真正的育人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知识点、德育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思想得到升华。
如教学《麻雀》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在自己印象中狗和麻雀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反复去读课文,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小麻雀却表现得勇敢坚强,是什么使她将生死置之度外呢?通过交流,让学生感悟到母爱的伟大,继而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游子吟》,唤起学生对父母的亲子之情的共鸣。“可怜天下父母心”,从而在情感的共鸣中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尊重之情,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愿望、无限的关爱,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学习,回报自己的父母。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不单单是体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德育教育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方面,通过学生习作,能让学生从一件小事、一个见闻、一个活动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感受到一种人格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写出观点正确、格调高尚、看法全面的文章,正确地评价学生习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要学生正确地对待人和事,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切实发挥好作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有次我看到网上有篇报道:《12岁靠吃草生存的孩子——杨六斤》。报道说杨六斤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杨六斤独自居住在空屋里,每天帮邻居放牛时自行拔野菜来吃,多年来吃过数十种野菜,他自制捕鱼器到溪边捕小鱼,同时也利用洗衣粉在溪里洗头……于是我以此为写作导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杨六斤是怎样一个孩子?相比之下你有什么感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我便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同学们就表现得有话要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议可发。通过习作,使学生心灵深处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抓住这一环节,将德育渗透到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如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励志类、感恩类、优秀传记类等健康向上的书籍,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诚信、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我们也可以利用重大节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此外,语文教师还可通过让学生做道德为主题的手抄小报,让学生在查阅资料、摘录资料的同时使德育“细无声”地渗入学生的心田。总之,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又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四、在课外辅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辅导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又一途径。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因时间、空间等因素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课外辅导摆脱了这种束缚,教师可以因人而宜展开辅导活动,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知识状况展开施教,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渗透到辅导之中。如可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也可以通过评语表扬和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特别是要加强特殊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的课外辅导,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关爱,增强他们的内动力。
五、在言传身教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默默地感染着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感之以理,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运用多种形式、方法,使学生明确是与非、正义与邪恶,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向良好的道德行为方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途径。这样,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就能收到理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