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通感的相关概念,通感的生理、心理、修辞现象。进一步揭示了通感的多层次意蕴。力求旧题新作,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多角度、系统化地分析通感现象形成的原因和作用,从而揭示出通感研究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通感;多层次;意蕴
通感现象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崭新的现象。古老是因为它早在人类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只是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对通感认识的加深和相关学科的发展,通感研究的路子得以拓展和延伸,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越来越细致化。
一、关于通感。
通感是人所具有的特殊的感觉方式,过去研究者主要从修辞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研究。现今随着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艺术史的发展,在审美理论上对通感的认识,也有了深入的研究。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现代修辞论著把它揉于比喻或比拟中。通感虽近于比拟,极似比喻,但他自有特色,别具一格。比拟着眼于“拟”,比喻着眼于“喻”,而通感则着眼于“通”。通感是一种上乘的修辞手段,运用得妙就会收到令读者目之动容,思而生情的表达效果。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二、通感的生理现象
从通感现象入手,我们认为通感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真正的感觉,是一种经验和体验,而不是观念性的东西。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当外部客观刺激对人发生作用以后,各种感受器是共同作用的。这些感受器把整体性的刺激传入大脑,大脑皮层就调动起各种分析器对整体性的刺激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与综合,最终产生一个综合的系统运动过程。
通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出发,即人的生理结构及身体活动是决定人的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通感发生的方向及其认知理据:通感总是用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多的感知来表达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少的感知。从视觉向其他感官的感知迁移同样受身体化特征的影响。
三、通感的心理现象
通感是多种感觉经验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通感可分为三种类型─—感觉挪移、多觉应和、意象互通。通感有着特殊的审美效应,对于形成整体的审美体验、创造虚实相生、无理而妙的艺术境界以及各类艺术之间的融通、互用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多种感觉能力的和谐发展,是发挥通感审美效应的关键所在。
首先,从心理学通感的术语——联觉出发,我们认为通感是感觉之间的交融,交融的前提是感觉的专门化。对一种刺激的感受,不仅决定于感受这个刺激的感官的机能状态,同时也受到其它感官的影响。
其次,通感的产生不仅是感觉意义上的“暂时沟通”的结果,还是知觉、想象、情感等更高层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心理活动的深层综合交通的产物。
最后,通感现象是认知域间感觉的挪移的现象。对于通感的认知性阐释,通感是认知域到认知域间的折射。
四、通感的修辞现象
从修辞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文学语言中的通感描写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通感是一种“陌生化语言”,文学佳作运用通感往往能够产生新鲜感和创作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通感由于它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魅力,因此受到了不少诗人和散文家们的青睐。通感技巧运用在诗歌与散文中,能让诗文的意境得以渲染并深化,让描绘的对象变得生动可感。
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句诗中,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吹玉笛”有听觉,“落梅花”有视觉,从听觉移植到视觉,这就是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又如:朱自清先生散文《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闻到的,属于嗅觉,“歌声”是听到的,属于听觉,从嗅觉移植到听觉,感觉的转移就是移觉,移觉也称为通感,此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可感。
通感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段,由于能突破人類感官自身的局限,用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另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造成新奇、惊警的表达的效果,以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引起广泛地运用。通感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用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另一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受认知规律的制约。它是感官中的特征从低级感官映射到高级感官,从可及性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弱的概念,它产生的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示。通感是主客观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客观事物种种属性之间相互联系之上的,在联想推理机制下形成的不同感官之间的沟通。现代解剖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并非相互隔绝,它的边缘有很多叠合区,具有联接、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引起感觉的挪移。在实际运用中,通感常与比喻、夸张、移就、拈连、示现等兼用,但作为独立辞格,它又与其它辞格相区别。人们常根据它产生的心理机制和所沟通的感官来给它分类。运用通感可抒写难写之情,述难言之感,运用通感可使感觉陌生化,造成新奇、惊警的表达效果,运用通感还可更好地传情达意,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参考文献:
[1]唐桂兰;论通感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胡海利;王国宏;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09期
[3]袁晖;论现代汉语中的“通感”[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作者简介:石艳芝,女,生于1965年10月,云南省大理市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通感;多层次;意蕴
通感现象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崭新的现象。古老是因为它早在人类早期的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只是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对通感认识的加深和相关学科的发展,通感研究的路子得以拓展和延伸,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越来越细致化。
一、关于通感。
通感是人所具有的特殊的感觉方式,过去研究者主要从修辞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研究。现今随着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艺术史的发展,在审美理论上对通感的认识,也有了深入的研究。
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现代修辞论著把它揉于比喻或比拟中。通感虽近于比拟,极似比喻,但他自有特色,别具一格。比拟着眼于“拟”,比喻着眼于“喻”,而通感则着眼于“通”。通感是一种上乘的修辞手段,运用得妙就会收到令读者目之动容,思而生情的表达效果。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二、通感的生理现象
从通感现象入手,我们认为通感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真正的感觉,是一种经验和体验,而不是观念性的东西。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当外部客观刺激对人发生作用以后,各种感受器是共同作用的。这些感受器把整体性的刺激传入大脑,大脑皮层就调动起各种分析器对整体性的刺激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解与综合,最终产生一个综合的系统运动过程。
通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出发,即人的生理结构及身体活动是决定人的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通感发生的方向及其认知理据:通感总是用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多的感知来表达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少的感知。从视觉向其他感官的感知迁移同样受身体化特征的影响。
三、通感的心理现象
通感是多种感觉经验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产物。通感可分为三种类型─—感觉挪移、多觉应和、意象互通。通感有着特殊的审美效应,对于形成整体的审美体验、创造虚实相生、无理而妙的艺术境界以及各类艺术之间的融通、互用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多种感觉能力的和谐发展,是发挥通感审美效应的关键所在。
首先,从心理学通感的术语——联觉出发,我们认为通感是感觉之间的交融,交融的前提是感觉的专门化。对一种刺激的感受,不仅决定于感受这个刺激的感官的机能状态,同时也受到其它感官的影响。
其次,通感的产生不仅是感觉意义上的“暂时沟通”的结果,还是知觉、想象、情感等更高层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心理活动的深层综合交通的产物。
最后,通感现象是认知域间感觉的挪移的现象。对于通感的认知性阐释,通感是认知域到认知域间的折射。
四、通感的修辞现象
从修辞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文学语言中的通感描写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通感是一种“陌生化语言”,文学佳作运用通感往往能够产生新鲜感和创作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通感由于它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魅力,因此受到了不少诗人和散文家们的青睐。通感技巧运用在诗歌与散文中,能让诗文的意境得以渲染并深化,让描绘的对象变得生动可感。
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此句诗中,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吹玉笛”有听觉,“落梅花”有视觉,从听觉移植到视觉,这就是通感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又如:朱自清先生散文《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闻到的,属于嗅觉,“歌声”是听到的,属于听觉,从嗅觉移植到听觉,感觉的转移就是移觉,移觉也称为通感,此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可感。
通感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段,由于能突破人類感官自身的局限,用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另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造成新奇、惊警的表达的效果,以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引起广泛地运用。通感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用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另一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受认知规律的制约。它是感官中的特征从低级感官映射到高级感官,从可及性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弱的概念,它产生的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示。通感是主客观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客观事物种种属性之间相互联系之上的,在联想推理机制下形成的不同感官之间的沟通。现代解剖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并非相互隔绝,它的边缘有很多叠合区,具有联接、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兴奋分化”的同时产生“兴奋泛化”,引起感觉的挪移。在实际运用中,通感常与比喻、夸张、移就、拈连、示现等兼用,但作为独立辞格,它又与其它辞格相区别。人们常根据它产生的心理机制和所沟通的感官来给它分类。运用通感可抒写难写之情,述难言之感,运用通感可使感觉陌生化,造成新奇、惊警的表达效果,运用通感还可更好地传情达意,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参考文献:
[1]唐桂兰;论通感的认知结构及语义特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胡海利;王国宏;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1年09期
[3]袁晖;论现代汉语中的“通感”[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作者简介:石艳芝,女,生于1965年10月,云南省大理市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教于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