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PEP教材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每个单元共10页,第1、2页呈现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不占用课时)。第3-8页为重点教学内容,各用一课时,共六课时完成。第9、10页也就是C部分为选学内容(不占用课时)。因此,教师对待C部分内容就出现了不同的态度,有的认为课时安排太紧张,没有时间教学该部分的内容,反正也是选学,不在考试范围内,不上也没关系;有的认为,既然编进了教材,形式一下还是需要的。我个人认为新课程重视双向交流与中西方文化的渗透,且选编了与教学内容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放在了C部分中,为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部分内容。
在我任教小学英语的初期,也曾因为C部分不作为考察内容而忽略它。反而在进行主要教学内容时还要费尽心思,到处寻找、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此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趣味性,并满足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却忘记了我们手中的课本,浪费了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现在C部分的教学已经成为我课上的亮点,学生最喜爱的内容。下面就如何把C部分的相关内容适当整合到A、B部分的教学中根据年级的不同谈点自己的想法与实践。
一、 C部分的构成及特性。
PEP 教材的C部分由story time、culture、let’s sing、 let’s check、 task time、good to know、write and say、pronunciation等环节组成。根据年级的不同,这些环节会有所变化。比如:三年级增加let’s check,四年级增加或变换task time、write and say、pronunciation。这些调整与变化充分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我大体把它们分为兴趣激发、文化知识拓展、课堂操练、检测和语音四个部分。
二、 C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兴趣激发(let’s sing和story time环节)。小学英语说唱活动中的歌曲、歌谣都是节奏轻快、旋律动听、内容生动的教学内容,可以大大的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如三年级上册Unit3 let’s paint,在进行第一课let’s learn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C部分的歌曲“colour song”,边听边跟唱,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按歌中的颜色划出一条彩虹。歌曲结束后用手边指黑板边说“I can sing a rainbow, now”这样既解决了歌中的疑难词、句,又给学生呈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即将要学习的颜色单词。
故事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英语教学借助故事这一形式,辅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儿童语言交流的欲望,打破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能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Story time可以做为一节课的开始,还可作为一节课的结束。比如六年级下册Unit 3 Part ALet’s read ,可以先听录音,把Zoom的周末做一个连线和回答问题,然后引出Wu Yifan的周末。利用一个有趣的story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story里面的内容跟Let’s read 的内容较为接近。在理解story的内容的同时也自然的导入新课 Wu Yifan’s weekend。还可以在学完一个单元的主句型后,自读story time,设置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出示story time的图画让学生创编对话。
2、文化知识拓展(culture、good to know and story time)。文化意识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保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小学英语非常重视文化的渗透,在每一个单元的C部分中都有一个文化的板块。如何处理好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部分,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一单元为例,先由歌曲提出问题how many books?What are they?引出A部分单词。在学完A 部分let’s talk时,由教师进行情感升华,We have many books。Who can tell us“what are books made of?”Who’s the inventor of paper?引出paper,Chinese people。再以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为例?这一单元中的文化部分是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for good wishes,主要是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本国的传统文化(元宵、粽子、月饼和饺子等传统食品)。这一文化的介绍也完全可以直接融入到单元教学中去。例如利用课件打出各种节日的图片问学生:Hello, boys and girls. It’s Lantern Festival / Dragon Boat Festival / Mid-Autumn / New Year Festival.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y?
3、课堂操练、检测(let’s check、Task time)。Let’s check部分可以放在每单元的let’s talk进行完后的总结与检测。Task time可以作为单元内的一项巩固操练活动。如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与书包等文具标记价格进行买卖,既练习了本课20-50的数字读音,又复习巩固了A部分的书类单词。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练习语言的实际情景。
4、语音(write and say和pronunciation环节)。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英语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成败。
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Unit5 PartC Pronunciation “a”“ar、”字母组合和Unit6 PartC Pronunciation “y ”、“igh” 字母组合发音时,我把两个单元的内容做了整理、设计成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鞋盒里装了一条“蛇”,当老师一打开盖子时,全班惊叫一声“啊”,学生自然发出了[ɑ:]这个音 ,接着老师就长叹一声,“唉…[ai],骗你们的啦,这是一条假蛇,看把你们吓的”。于是学生展开了疯狂的模仿练习,有的还把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又如:在教单词shirt时,可先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知含义,接着板书单词shirt, 用红色标出ir,并让学生尝试拼读,最后老师再领读单词,边教边分解sh [ ʃ ],ir [ə:],t [ t ],同时渗透语音知识,让学生知道ir字母组合发[ə:],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忆含有ir字母组合的单词,学生非常积极,踊跃举手,于是一个个单词从他们的口里吐出,bird, girl. skirt…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同事总为学生背错单词而头痛,特别是他们很容易把ir写成ri,像这样写错单词gril,firdge, firend, drity,的同学屡见不鲜,通过字母组合ir发音的学习,让他们用音去记形,拼单词的准确率确实大大提高了。
三、 C部分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整合C部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学。因此,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目中有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业水平、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以生为本。
2、以“标”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要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整合C部分时要牢记课标要求。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要依据教材的主干思路和体系进行,不能随意切割和破坏这些体系,否则,就可能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有效整合C部分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文化意识,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反之,把C部分单纯看作可有可无的选学内容,无疑是对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我任教小学英语的初期,也曾因为C部分不作为考察内容而忽略它。反而在进行主要教学内容时还要费尽心思,到处寻找、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此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趣味性,并满足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却忘记了我们手中的课本,浪费了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现在C部分的教学已经成为我课上的亮点,学生最喜爱的内容。下面就如何把C部分的相关内容适当整合到A、B部分的教学中根据年级的不同谈点自己的想法与实践。
一、 C部分的构成及特性。
PEP 教材的C部分由story time、culture、let’s sing、 let’s check、 task time、good to know、write and say、pronunciation等环节组成。根据年级的不同,这些环节会有所变化。比如:三年级增加let’s check,四年级增加或变换task time、write and say、pronunciation。这些调整与变化充分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我大体把它们分为兴趣激发、文化知识拓展、课堂操练、检测和语音四个部分。
二、 C部分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兴趣激发(let’s sing和story time环节)。小学英语说唱活动中的歌曲、歌谣都是节奏轻快、旋律动听、内容生动的教学内容,可以大大的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效率,丰富教学形式。如三年级上册Unit3 let’s paint,在进行第一课let’s learn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C部分的歌曲“colour song”,边听边跟唱,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按歌中的颜色划出一条彩虹。歌曲结束后用手边指黑板边说“I can sing a rainbow, now”这样既解决了歌中的疑难词、句,又给学生呈现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及即将要学习的颜色单词。
故事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英语教学借助故事这一形式,辅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儿童语言交流的欲望,打破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心理障碍,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兴趣,能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Story time可以做为一节课的开始,还可作为一节课的结束。比如六年级下册Unit 3 Part ALet’s read ,可以先听录音,把Zoom的周末做一个连线和回答问题,然后引出Wu Yifan的周末。利用一个有趣的story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story里面的内容跟Let’s read 的内容较为接近。在理解story的内容的同时也自然的导入新课 Wu Yifan’s weekend。还可以在学完一个单元的主句型后,自读story time,设置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或出示story time的图画让学生创编对话。
2、文化知识拓展(culture、good to know and story time)。文化意识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保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小学英语非常重视文化的渗透,在每一个单元的C部分中都有一个文化的板块。如何处理好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部分,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一单元为例,先由歌曲提出问题how many books?What are they?引出A部分单词。在学完A 部分let’s talk时,由教师进行情感升华,We have many books。Who can tell us“what are books made of?”Who’s the inventor of paper?引出paper,Chinese people。再以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为例?这一单元中的文化部分是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for good wishes,主要是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本国的传统文化(元宵、粽子、月饼和饺子等传统食品)。这一文化的介绍也完全可以直接融入到单元教学中去。例如利用课件打出各种节日的图片问学生:Hello, boys and girls. It’s Lantern Festival / Dragon Boat Festival / Mid-Autumn / New Year Festival.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y?
3、课堂操练、检测(let’s check、Task time)。Let’s check部分可以放在每单元的let’s talk进行完后的总结与检测。Task time可以作为单元内的一项巩固操练活动。如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与书包等文具标记价格进行买卖,既练习了本课20-50的数字读音,又复习巩固了A部分的书类单词。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练习语言的实际情景。
4、语音(write and say和pronunciation环节)。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英语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成败。
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Unit5 PartC Pronunciation “a”“ar、”字母组合和Unit6 PartC Pronunciation “y ”、“igh” 字母组合发音时,我把两个单元的内容做了整理、设计成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鞋盒里装了一条“蛇”,当老师一打开盖子时,全班惊叫一声“啊”,学生自然发出了[ɑ:]这个音 ,接着老师就长叹一声,“唉…[ai],骗你们的啦,这是一条假蛇,看把你们吓的”。于是学生展开了疯狂的模仿练习,有的还把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又如:在教单词shirt时,可先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知含义,接着板书单词shirt, 用红色标出ir,并让学生尝试拼读,最后老师再领读单词,边教边分解sh [ ʃ ],ir [ə:],t [ t ],同时渗透语音知识,让学生知道ir字母组合发[ə:],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忆含有ir字母组合的单词,学生非常积极,踊跃举手,于是一个个单词从他们的口里吐出,bird, girl. skirt…在教学过程中我和同事总为学生背错单词而头痛,特别是他们很容易把ir写成ri,像这样写错单词gril,firdge, firend, drity,的同学屡见不鲜,通过字母组合ir发音的学习,让他们用音去记形,拼单词的准确率确实大大提高了。
三、 C部分融入课堂教学中的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整合C部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学。因此,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目中有人”,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业水平、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以生为本。
2、以“标”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教什么、怎么教、达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要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整合C部分时要牢记课标要求。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要依据教材的主干思路和体系进行,不能随意切割和破坏这些体系,否则,就可能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有效整合C部分的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培养文化意识,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反之,把C部分单纯看作可有可无的选学内容,无疑是对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