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应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要使小学生上好科学课,必须针对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 兴趣 实践 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学什么知识,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始动力。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成功的教学是必须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大脑皮层产生某些兴奋点或情绪起伏较大时,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这也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好教学内容,讲究教学方法,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让学生易于感知、乐于学习。
一、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还对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多样化的课堂导入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良好开端的作用。课堂开始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或他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来引入,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故事、话题、实验等活动来进行课堂的导入,这样能够创造出很理想的兴趣情境。如在《遗传与进化》课的教学中,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你和亲人有相似的外貌特征吗”开始进行第一个活动。因此,我创造了问题情境进行导入:同学们,像酒窝、双眼皮等外貌特征是可以通过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找找看,你遗传了父母的哪些外貌特征呢?学生听到这一问题,便忙起来了,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父母的照片,仔细地观察、对比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课后,部分学生还对家庭成员进行调查,且分析了调查结果。最后,他们发现发际线、耳垂等外貌特征在亲人之间出现的规律性,从而对遗传现象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知道了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这个实践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对整堂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小组合作,增强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科学探究重视合作与交流,具有合作性特征。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在科学探究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开展活动,发展兴趣。
可多举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课很多都是理论知识,往往学生看了都有点乏味。如:在学习植物方面的知识时,坐在教室里学根、茎、叶,学生一个个听了都不知在讲什么。但是当你把孩子们领到校园里,甚至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学习植物知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栽花种菜,同学们为了种好自己的植物,都主动地去请教老师、询问园丁、翻阅书刊、查找生物辞典,从而学到了大量有关植物的知识,并提高了学习植物的兴趣,主动学习有关植物知识。
四、趣味语言,提高兴趣。
清新别致、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尽量声音柔和亲切,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学生。语言要多样化,注重鼓励性,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优点,忽略缺点,多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而不是简单乏味的“好”、“真棒”等词语。例如,可以从学生的声音方面,表扬学生的声音动听,像百灵鸟一样清脆,或者表扬学生的动作像猴子一样敏捷等。要经常和学生开点适当的小玩笑,让学生在形象的语言鼓励中开心地学知识。
五、游戏教学,强化兴趣。
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自己喜爱的游戏中学习,把游戏引入课堂,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乏味为有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方式不是死板、枯燥的,把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就说了一句:“给我足够长的棍子,我可以把地球给撬起来。”当时,全班学生都不以为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把一个比较胖的学生当作地球,然后全班最小的女同学站在翘翘板的另一边,当时,全班同学都认为那女同学肯定翘不起那男同学,谁知,那女同学一站上去,那男同学已经被翘起来了。因为我在翘翘板里做“手脚”了,把支点都往男同学的一边移了,那女同学的一边就已经足够长了。看起来小女孩不可能翘起的比赛,结果却是出乎意外地翘起来了,同学们,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科学是一门证实自然规律、探究自然现象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领会、去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领悟、自我实践,懂得自我收获的兴奋。
关键词:教学 兴趣 实践 培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精神,教学就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学什么知识,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始动力。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成功的教学是必须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大脑皮层产生某些兴奋点或情绪起伏较大时,容易接受一些新思想,这也是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设计好教学内容,讲究教学方法,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让学生易于感知、乐于学习。
一、创新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还对自己熟悉的、亲身经历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多样化的课堂导入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良好开端的作用。课堂开始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或他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来引入,以同学们感兴趣的故事、话题、实验等活动来进行课堂的导入,这样能够创造出很理想的兴趣情境。如在《遗传与进化》课的教学中,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你和亲人有相似的外貌特征吗”开始进行第一个活动。因此,我创造了问题情境进行导入:同学们,像酒窝、双眼皮等外貌特征是可以通过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找找看,你遗传了父母的哪些外貌特征呢?学生听到这一问题,便忙起来了,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父母的照片,仔细地观察、对比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课后,部分学生还对家庭成员进行调查,且分析了调查结果。最后,他们发现发际线、耳垂等外貌特征在亲人之间出现的规律性,从而对遗传现象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知道了生物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这个实践引起了每一个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对整堂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小组合作,增强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科学探究重视合作与交流,具有合作性特征。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在科学探究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开展活动,发展兴趣。
可多举行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课很多都是理论知识,往往学生看了都有点乏味。如:在学习植物方面的知识时,坐在教室里学根、茎、叶,学生一个个听了都不知在讲什么。但是当你把孩子们领到校园里,甚至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学习植物知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了。带领学生在校园里栽花种菜,同学们为了种好自己的植物,都主动地去请教老师、询问园丁、翻阅书刊、查找生物辞典,从而学到了大量有关植物的知识,并提高了学习植物的兴趣,主动学习有关植物知识。
四、趣味语言,提高兴趣。
清新别致、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尽量声音柔和亲切,不要动不动就训斥学生。语言要多样化,注重鼓励性,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表扬优点,忽略缺点,多采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而不是简单乏味的“好”、“真棒”等词语。例如,可以从学生的声音方面,表扬学生的声音动听,像百灵鸟一样清脆,或者表扬学生的动作像猴子一样敏捷等。要经常和学生开点适当的小玩笑,让学生在形象的语言鼓励中开心地学知识。
五、游戏教学,强化兴趣。
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自己喜爱的游戏中学习,把游戏引入课堂,能变被动为主动,变乏味为有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方式不是死板、枯燥的,把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就说了一句:“给我足够长的棍子,我可以把地球给撬起来。”当时,全班学生都不以为然!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把一个比较胖的学生当作地球,然后全班最小的女同学站在翘翘板的另一边,当时,全班同学都认为那女同学肯定翘不起那男同学,谁知,那女同学一站上去,那男同学已经被翘起来了。因为我在翘翘板里做“手脚”了,把支点都往男同学的一边移了,那女同学的一边就已经足够长了。看起来小女孩不可能翘起的比赛,结果却是出乎意外地翘起来了,同学们,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科学是一门证实自然规律、探究自然现象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领会、去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领悟、自我实践,懂得自我收获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