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第一,还是人性第一?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与人性,哪个应摆在第一的位置,这好像是个无需回答的问题。人是中心,智能是为人服务的,不用说。“智能”前头还有“人工”两个字,人造出来的东西,能让它抢夺人的中心位置?从人类使用和发明工具的第一天起,工具就从未改变过“仆从”的角色,今日里,人类造出了“人工智能”,角色就该互换啦,让人类成为智能的奴隶和附庸?不过,目前我倒是看到了一种要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的倾向。
   人工智能用于民间,按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人们制造便利。但智能这东西,虽然看似只须用指头点一点,其实它携带着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东西——程序,而且按照不同的用途,程序也是千差万别。那么接受服务的人就要掂量一下子,做一件事情,是采用传统的“裸手”方式便利,还是服從环节很多的程序便利?另外,如果采取后者,是将它交给专业人员去做好呢,还是让每个接受服务者经历一次学习过程好?
   近时,舆情在讨论智能给老年人造成的“窘境”。我更关注的,倒是如何让老年人摆脱窘境。舆情的思路似乎是,要通过他人帮助,尽量让老年人去适应智能。针对老年人操作能力差,有说法曰,“对老年人多一些耐心”。为“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有一些地方成立了“夕阳智能服务队”。还有人建议做儿女的常陪伴老人教他们学会使用智能。请允许我不客气地说,这些好心的努力,无非就是要把老年人“驱赶”到他们力不胜任的事情上去。这样“驱赶”的结果,我以为一面是徒劳无功,另一面就是让老年人继续陷于困境(说“窘境”,我以为轻了),照样看不了病,打不到车。
   现实情况是,2亿6千万老年人里有2亿人不会使用智能,不管爱心怎样温暖,他们就是学不会怎么办?让子女陪伴教他们?要是子女在国外或在远疆,如何教他们呢?须知,目下“空巢老人”已成突出的社会问题。“夕阳智能服务队”很好,然而能不能普及?老年人摆脱窘境就靠志愿者的“开恩”?就算是服务队满大街,老年人已经衰弱的智力就是拿智能“玩不转”怎么办?为推行智能,动员社会关怀,倒是令人感动,但我要说,一个大思路错了,这思路就是千方百计让人工智能“高兴”“满意”,而让人去“顺从”,去“伺候”。给人感觉,似乎有种神谕,说智能是天之骄子,人类必须哄着它玩,然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上帝意旨”。
   正确的思路,我看还是让智能“放下身段”,公共服务机构针对老年人提供特殊服务。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特殊服务。原本的传统服务方式保留一部分给不适应的人群就够了,并不需要什么“原创”。譬如医院继续使用老年人喜欢的窗口挂号,地铁站别把售票亭废掉,仍由服务人员售票,而不让老年人到ATM机前“嘬瘪子”。不习惯用手机的农民工,也给他们保留人工售票窗口。其实所有人都会遇到难题,譬如地铁车站的ATM机售票,不管年轻人玩电脑玩得怎样好,作为外地旅游者,他们也会在机器面前“傻眼”,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去的景点在哪条线路上。其实,好多智能手段的使用不过是服务人员将他们本来应做的工作转嫁给顾客而已。
   问题是,那些原有的服务方式为什么顷刻间“一扫而光”,而无分社会人群的不同,不顾人的需要和选择,这是不是对人性的忽视甚而蔑视?从尊重人的角度说,为什么要在新方法尚未被普遍接受的时候,通过强行废除旧方法而把人们驱赶到只可做唯一选择的狭路上去,从而使一部分能力弱的人处于无助甚而绝望的境地?
   为什么一说智能化,就搞“一刀切”呢?一刀切就是“一厢情愿”!而照我的想法,鉴于不同人群的需要,任何时候都应是“两条腿走路”,智能方式与传统方式并用,让所有人得到差别式服务。眼下,与其让不适应的人群在困境中继续“讨好”智能,还不如让那些被轻率取消的传统服务方式再恢复过来。
   说到底,还是一个关于人的理念问题:做一切事情,是不是以人性为归宿点?“为智能而智能”,置人的需要和选择于不顾,实际上反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尚未牢固树立。
   克隆技术高明不高明,但为何只能束之高阁,就因为它不适合人类的需要。我曾接触过一位哲学博士,他的研究项目是“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这是个世界性的课题。背离人类伦理原则的,再高级的科技手段也都“白搭”。在下敢断言,当几乎所有人类的活动和思维都能用人工智能代替的时候,人类就要对人工智能“喊叫停”“踩刹车”了,因为人类不能让它制造的东西毁掉自身,这叫什么,这叫“异化”!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有记载的家训如《诫伯禽书》《诫子书》等流传至今,早已由家庭的庭训演变成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家训既言简意赅,又精深宏富,随便撷取一句,便可做人生座右铭。遍览这些古代家训,你会发现它们几乎都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德”字。   历史上最早的家训当属周公的《诫伯禽书》,里面有一句话:“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是世上每一个家族的愿望,周公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才要谆谆告诫儿
期刊
自从做了副山主,金钱豹便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   山里冬天很冷,有时可以到零下20多度,老婆心疼金钱豹,给他买了件10多万元的貂皮大衣。金钱豹大发雷霆:“你這婆娘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山里的动物官员这么多,小到科员,中到处长,上到山主,大家都只穿羽绒服、棉大衣,我干吗要穿貂皮,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野猫工作了20来年,在副处长岗位上呆了十四五年,很想进进步,私下里找到金钱豹,搔首弄姿,做出
期刊
晚唐时代有个诗人名叫张祜(782年—852?),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写的《宫词》很有名,其中一首“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写封建社会宫人的不幸,强烈有力地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怨愤之情,令人一唱三叹。他写的这类具有人民性的诗,赢得了同时代人们的赞赏。   然而,说起这位张祜,年轻时放荡任侠,也曾因为好虚名而受骗上当。唐末人冯翊子的《桂苑丛谈》,就记载了“张祜称侠”的
期刊
微信点赞,是游戏功能居多,还是正能量需要,似无人考究,而点赞的无心、随手与有意,皆又出手留痕。与当代人的点赞方式相比,古人的点赞则更有“小心思”“小确幸”,亦为我们所赞叹抑或迷惘。   赏阅古字画,除字画家的题跋和落款外,还有若干收藏者的“加印”。古人点赞字画,则在上面盖个章,以此向世界“宣示”——“这张字画被我收藏了”。据说乾隆皇帝在这方面是个“盖章狂魔”,他曾在一副仅有30多字的字画上,加盖
期刊
子虚镇有条乌有街,远近闻名。   热闹的街面上,商铺林立,人头攒动。当然,乌有街绝不是因为店多人多而出名,而是因为,这条街上的手艺人,不管从事的是什么行当,都有一手绝活,无论什么难事,你到了乌有街,都能妥妥的给你办成喽。重要的是,那活,一定干得干净、漂亮、利索,不留后遗症,包你满意。   这天,有个人,捂着腮帮子,走进了乌有街。牙疼。   街口就有一家牙科诊所,郎中姓赵。赵郎中扒开病人的嘴巴
期刊
王安石与曾巩是同学。同学是同学,却并非是同一个学校读书的“同学”,而是共同学习圣人大道的“同学”。此“同学”异于彼“同学”,在境界层级上高于彼“同学”。   北宋庆历三年,22岁的王安石自扬州签判任上回故乡江西临川省亲,专赴南丰拜访曾巩。临川到南丰有多远?100多公里,现在高速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古时也不算太远的距离,时间也不算长,可“专赴拜访”的情义就贵重得多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期刊
《水浒传》中,写到妻子被调戏以及偷情的情节,主要有四处,一处是林冲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一处是宋江外室阎婆惜与张三偷情,一处是杨雄妻子潘巧云与裴如海偷情,还有一处就是潘金莲与西门庆了。   四处类似情节,三处都与水浒英雄、梁山好汉直接相关,并且这三个,都是梁山上鼎鼎有名的好汉,都位居三十六天罡星之列。宋江是梁山魁首,群雄大哥大,林冲是梁山马军五虎上将,杨雄是与鲁智深、武松并列齐肩的梁山步军十头领,都
期刊
安徽全椒吴敬梓纪念馆,占地广阔,内有亭榭长廊,苍松翠竹点缀其间,仿古建筑飞檐翘角,画栋雕梁,状极恢弘。纪念馆大厅前,有吴敬梓铜像耸立,高达七米,令游人仰视,大厅内有其坐像一尊。两尊铜像皆神情冷峻,有冷眼观世之态。无论古今,有如此深广庭院者,必大富大贵之人。   然而吴敬梓晚年却是穷困潦倒,平时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乃其自况之语。他53岁而殁
期刊
家长是如何由“雇主”变“下属”的?  王海银(山西太原)   《家长什么时候归学校管了?》(《杂文月刊》2021年1月上原创版)一文,谈到了学校(教师)以家长的领导自居,对家长发号施令、批评教育的现象,对此,笔者深有同感。   笔者以为,在职责上,教师类似于公务员,相应地,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也类似纳税人与公务员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即家长(纳税人)雇佣教师来为孩子提供教育服务。这种雇佣关系自然
期刊
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前居住北大朗润园,有位租住在附近的北大学子是他山东老乡,常来和他聊天。有些日子没见年轻人,便前去打探,问小老乡最近在忙什么?小老乡说在憋论文。季羡林一听笑了:“论文岂是憋出来的?”然后补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   话糙理不糙,尤其出自季羡林之口,更多了几分深意。大师终其一生,精通12国语言,公认“学界泰斗”,全在于“多喝水”。   “水喝多了,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