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激励和关爱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对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信心振作起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 关爱 小学学困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关注其中的每个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学习感到困难,课堂反应较慢,作业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
一、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1.学生方面原因
(1)小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明显表现出学习的思维障碍,不灵活,效率低,效果差。如我班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平时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他不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平时做的题也多,但学习效率低。久而久之学习跟不上,就出现了他在学习上存在沟通障碍,这种常常被忽视的沟通障碍往往是这类孩子成为学困生的罪魁祸首。
(2)小学生运算推理能力差,解题步骤不清晰,由条件不会发现与之相关的结论,导致解题过程错误。
(3)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把握学习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对象理解不准确,知识极易遗忘,且经常与其他的概念相混淆。
2.教师方面原因
(1)教师疏于感情投入,忽视学生感情需要,使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自我感觉学习常常失敗,有强烈的挫折感,所以不愿学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惧怕、回避。 如我校有一位男老师,由于平时上课比较严肃,他的课学生害怕上,有一部分学生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厌学,不喜欢上课的现象。
(2)强大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感觉学习是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只关心作业完成与否,而不关心学习效果如何。
(3)把对老师的好恶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上,一上课就从心理上抵触,讨厌学习,导致个别科目严重偏科。
二、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1.对学困生要循循善诱,平等关爱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其他方面缺点较多,经常受到别人的冷落,容易形成自卑又敏感的心理特点。对待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循循善诱、平等关爱。为了消除学生怀疑心理和对立情绪,老师必须真挚、持久地关心、爱护、体贴学生(但不能袒护)。根据学生不同特点,经常进行个别教育。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肯定某一方面的优点,使之心理平衡。这样,学生就愿意接受下一次的个别教育。如我在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显然也能跟上。
2.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好学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
3.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不可否认,大多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饱受冷潮热讽和唇齿相讥,感受不到爱的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可怜的一点自尊、自信在这种冷漠、孤寂、无爱的环境中早已荡然无存,学习无兴趣,人生无目标,公然对抗教师的消极行为也时常发生。这要求教育者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总之,人人都有优点,如同人人都有缺点一样。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都有优点,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用我们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挖掘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励 关爱 小学学困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关注其中的每个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学习感到困难,课堂反应较慢,作业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
一、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1.学生方面原因
(1)小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明显表现出学习的思维障碍,不灵活,效率低,效果差。如我班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平时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他不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平时做的题也多,但学习效率低。久而久之学习跟不上,就出现了他在学习上存在沟通障碍,这种常常被忽视的沟通障碍往往是这类孩子成为学困生的罪魁祸首。
(2)小学生运算推理能力差,解题步骤不清晰,由条件不会发现与之相关的结论,导致解题过程错误。
(3)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把握学习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对象理解不准确,知识极易遗忘,且经常与其他的概念相混淆。
2.教师方面原因
(1)教师疏于感情投入,忽视学生感情需要,使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出现障碍,自我感觉学习常常失敗,有强烈的挫折感,所以不愿学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惧怕、回避。 如我校有一位男老师,由于平时上课比较严肃,他的课学生害怕上,有一部分学生还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厌学,不喜欢上课的现象。
(2)强大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感觉学习是枯燥无味,学习无目的,不主动,只关心作业完成与否,而不关心学习效果如何。
(3)把对老师的好恶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上,一上课就从心理上抵触,讨厌学习,导致个别科目严重偏科。
二、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1.对学困生要循循善诱,平等关爱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其他方面缺点较多,经常受到别人的冷落,容易形成自卑又敏感的心理特点。对待这样的学生,作为老师,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循循善诱、平等关爱。为了消除学生怀疑心理和对立情绪,老师必须真挚、持久地关心、爱护、体贴学生(但不能袒护)。根据学生不同特点,经常进行个别教育。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肯定某一方面的优点,使之心理平衡。这样,学生就愿意接受下一次的个别教育。如我在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显然也能跟上。
2.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好学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
3.点燃理想之灯,唤起自信之心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不可否认,大多学困生是班上的“另类”,他们饱受冷潮热讽和唇齿相讥,感受不到爱的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可怜的一点自尊、自信在这种冷漠、孤寂、无爱的环境中早已荡然无存,学习无兴趣,人生无目标,公然对抗教师的消极行为也时常发生。这要求教育者在批评引导的同时,把更多的关心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战胜自我,让他们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位置,老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灵魂的搏斗”,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总之,人人都有优点,如同人人都有缺点一样。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都有优点,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用我们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挖掘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