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综合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的主要体现。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培养 能力
现在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分数和实际能力不成正比,甚至有学生出现了反比例现象,这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尤其缺乏创造能力是现在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增强民族竞争力,培养大量综合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者应尽的职责。可是,能力的形成并非一天之功,必须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最容易得到提高。
中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认识能力:即观察、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可以说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可含于其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反应变化是原有物质的消失,新物质的产生,并伴有不同能量产生的过程。学生观察了解分析这些过程,从中获得信息,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基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先培养观察能力。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时,不但要观察实验现象,更要透过实验现象看到其实验本质,观察化学现象时,要注意观察它的全面性,特别要注意观察它的本质现象。要有选择性地着重观察能反映原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重点现象,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条件。
实践运用能力,就是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实验能力、迁移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可归于此列。知识的转移(即迁移)能力,是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之中,随时变换实验条件,可以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而迁移能力是发明创造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实验中,不断变换情境,能促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实验场景之中,從而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和新的结果。由此,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转移运用能力。例如:在探讨氯水成分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瓶新制氯水和一瓶久置氯水,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二者颜色差异较大。新制氯水为黄绿色而久置氯水几乎无色,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亲自动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由实验现象找出引起这此实验现象的本质,教师可设置问题:
(1) 新制氯水为什么呈现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里有什么微粒。
(2)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将浸湿的红色纸条和干燥的红色纸条分别放入盛有氯气的瓶中,观察现象:湿润的红色纸条颜色变浅,而干燥的红色纸条不褪色。由此现象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3) 新制氯水有酸性吗?如何检验它的酸性?学生可以将新制氯水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试管里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从而让学生得出新制氯水中有H+,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ClO酸使红色褪去,说明HClO酸有漂白性。
(4) 新制氯水中有Cl-吗?可用什么实验来检验?
将新制氯水取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里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浑浊,说明氯水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
(5)新制氯水有强氧化性吗?引导学生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还原性强并有特殊颜色变化的实验来探究。如:新制氯水可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进一步说明新制氯水中有大量氯气分子存在。由上面的实验探究结果得出新制氯水中有三分子:c12分子、HClO分子、H2O分子,四离子:H+、Cl-;、ClO-和少量的OH-。
(6) 为什么久置氯水几乎无色呢?联系上面的知识可以总结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则使反应正向进行促使氯气不断溶解,则氯气分子减少,甚至溶解完,所以久置氯水几乎无色。
通过上述问题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创造能力,就是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的条件下,将其分析、归纳、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并生成新的能力。要求其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力是各种能力的终级目标。而创造力也是无止境的,是各种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实验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稍纵即逝的创造性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作用。在实验中讨论实验习题,通过比较、评价、优化实验方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时,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应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几次,每一次表面黑色的铜丝插入后取出来,铜丝表面都变成了光亮的红色,学生由此就会由现象分析出氧化铜给乙醇氧化成乙醛提供了氧并与氢元素形成了水。实验后有一位同学提问:实验时他把表面变黑的铜丝未伸入到乙醇中而直接伸入到酒精灯焰芯上,结果黑色铜丝为什么还是变红了?我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当堂表扬了该同学并鼓励他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思考该问题,从中找到答案,该同学通过认真考虑后,找到了答案:酒精灯焰芯上有未燃烧的乙醇,故还是乙醇被氧化了。
从那以后,该同学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随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自己还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并能用所学知识解答一部分问题,后来,该同学的化学成绩提升较快。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和讨沦,他们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迁移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提高。既可增加实验的成功率,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和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过程是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要做好实验,除去要有雄厚的知识功底,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培养 能力
现在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分数和实际能力不成正比,甚至有学生出现了反比例现象,这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尤其缺乏创造能力是现在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增强民族竞争力,培养大量综合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者应尽的职责。可是,能力的形成并非一天之功,必须注重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最容易得到提高。
中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认识能力:即观察、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可以说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可含于其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反应变化是原有物质的消失,新物质的产生,并伴有不同能量产生的过程。学生观察了解分析这些过程,从中获得信息,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基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先培养观察能力。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时,不但要观察实验现象,更要透过实验现象看到其实验本质,观察化学现象时,要注意观察它的全面性,特别要注意观察它的本质现象。要有选择性地着重观察能反映原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重点现象,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前提条件。
实践运用能力,就是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如实验能力、迁移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可归于此列。知识的转移(即迁移)能力,是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之中,随时变换实验条件,可以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而迁移能力是发明创造能力的基础。所以,在实验中,不断变换情境,能促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实验场景之中,從而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和新的结果。由此,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转移运用能力。例如:在探讨氯水成分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瓶新制氯水和一瓶久置氯水,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二者颜色差异较大。新制氯水为黄绿色而久置氯水几乎无色,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亲自动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由实验现象找出引起这此实验现象的本质,教师可设置问题:
(1) 新制氯水为什么呈现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里有什么微粒。
(2)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将浸湿的红色纸条和干燥的红色纸条分别放入盛有氯气的瓶中,观察现象:湿润的红色纸条颜色变浅,而干燥的红色纸条不褪色。由此现象说明氯气能与水反应。
(3) 新制氯水有酸性吗?如何检验它的酸性?学生可以将新制氯水取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试管里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从而让学生得出新制氯水中有H+,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ClO酸使红色褪去,说明HClO酸有漂白性。
(4) 新制氯水中有Cl-吗?可用什么实验来检验?
将新制氯水取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里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浑浊,说明氯水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
(5)新制氯水有强氧化性吗?引导学生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用还原性强并有特殊颜色变化的实验来探究。如:新制氯水可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进一步说明新制氯水中有大量氯气分子存在。由上面的实验探究结果得出新制氯水中有三分子:c12分子、HClO分子、H2O分子,四离子:H+、Cl-;、ClO-和少量的OH-。
(6) 为什么久置氯水几乎无色呢?联系上面的知识可以总结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则使反应正向进行促使氯气不断溶解,则氯气分子减少,甚至溶解完,所以久置氯水几乎无色。
通过上述问题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创造能力,就是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的条件下,将其分析、归纳、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并生成新的能力。要求其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创造力是各种能力的终级目标。而创造力也是无止境的,是各种能力的最高层次。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实验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稍纵即逝的创造性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作用。在实验中讨论实验习题,通过比较、评价、优化实验方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做乙醇氧化成乙醛的实验时,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应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焰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几次,每一次表面黑色的铜丝插入后取出来,铜丝表面都变成了光亮的红色,学生由此就会由现象分析出氧化铜给乙醇氧化成乙醛提供了氧并与氢元素形成了水。实验后有一位同学提问:实验时他把表面变黑的铜丝未伸入到乙醇中而直接伸入到酒精灯焰芯上,结果黑色铜丝为什么还是变红了?我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当堂表扬了该同学并鼓励他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思考该问题,从中找到答案,该同学通过认真考虑后,找到了答案:酒精灯焰芯上有未燃烧的乙醇,故还是乙醇被氧化了。
从那以后,该同学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随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变化,自己还与化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并能用所学知识解答一部分问题,后来,该同学的化学成绩提升较快。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思考和讨沦,他们的想象力、分析能力、归纳运用知识的能力、迁移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充分提高。既可增加实验的成功率,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和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过程是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要做好实验,除去要有雄厚的知识功底,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