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张利用烘托艺术来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从情境描述、悬念制造、教学互动等方面,举实例来具体阐述。
关键词: 利用;烘托;提高;教学;效果
《礼记·学记》有句名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在时代呼唤优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真正“继其声”、“继其志”,作为历史课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当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调节和烘托教学气氛,让学生爱学、乐学历史,从而有效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描述增感性
于漪老师讲到她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教学情境作一番描述,能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触景生情,引起共鸣,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烘托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八年级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我一边播放歌曲《过雪山草地》,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激烈、悲壮、艰苦的情境,形象、逼真的情境描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鸦雀无声,无声中大家仿佛看到滚滚大渡河、铮铮铁索桥、皑皑雪山、茫茫草地。这些长征情境描摹,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表现出来,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有相应的感性认识,产生情感共鳴,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悬念制造启思维
善思善疑、永不满足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制造悬念,大胆地让学生质疑,诱导学生善思善问,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形成良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合作和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情境。特别是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地制造一些悬念,引导和督促学员积极思考,创造活跃、积极的教学气氛。笔者在教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武则天的陵墓前为何立了一块无字碑?若你是李显,你能否为武则天撰写碑文?”这一问题让学员感到困惑,他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迫切想知道武则天是谁?是个什么样的帝王?正是这一令学生有所期待的悬念,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学生关注问题、讨论问题、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教学气氛。
三、故事衬托提兴趣
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很大部分责任在教师。教师在讲授抽象、深奥的理论时,如果能寻找一个恰当的故事来衬托,就会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战国时期著名战争时,为了使学生对“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有深刻认识,我首先讲述了一则阿拉伯寓言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答道:“没有。”哲学家不屑地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在此时,一阵巨风将小船刮翻,哲学家与船夫都落入了河水中。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答道:“我不会游泳啊!”船夫笑着说:“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了。”这则寓言故事,不仅诙谐幽默,而且寓意深刻,它告诉学生:学到一些书本知识之后,决不能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还必须投身社会实践,妥善处理好书本知识学习与掌握现实本领的关系,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运用故事作衬托,一开始就活跃了课堂气氛,顺利地完成了那堂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互动活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好像在跟学生随便交谈,发表自己的议论。他不是把真理当成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提出供他们思考的问题,请他们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如水乳交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那种教师一味地讲,他们在下面一味地听普遍感到厌,更谈不上以学为乐。因此,要让学生愿意学和主动学,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彻底改变“教师夸夸其谈,学生鸦雀无声”的教学局面。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有很多种,针对历史课教学的要求,可采用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师生问答、社会实践等。 在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中,我以“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你对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何看法”为讨论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导而不限、引而不牵,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展开辩论,形成相互合作、百家争鸣的浓厚课堂气氛,从而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历史课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谢仲卿、谢慧.《春天的风采·领南春风》
关键词: 利用;烘托;提高;教学;效果
《礼记·学记》有句名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在时代呼唤优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真正“继其声”、“继其志”,作为历史课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当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调节和烘托教学气氛,让学生爱学、乐学历史,从而有效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描述增感性
于漪老师讲到她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教学情境作一番描述,能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触景生情,引起共鸣,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和多样性。这些特点决定了现代化视听手段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中社会美的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现历史场面,烘托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八年级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我一边播放歌曲《过雪山草地》,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激烈、悲壮、艰苦的情境,形象、逼真的情境描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鸦雀无声,无声中大家仿佛看到滚滚大渡河、铮铮铁索桥、皑皑雪山、茫茫草地。这些长征情境描摹,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表现出来,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有相应的感性认识,产生情感共鳴,完成知识的构建。
二、悬念制造启思维
善思善疑、永不满足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制造悬念,大胆地让学生质疑,诱导学生善思善问,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形成良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生合作和共同提高的课堂教学情境。特别是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去认识规律,深层次地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预测未来,指导现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地制造一些悬念,引导和督促学员积极思考,创造活跃、积极的教学气氛。笔者在教学《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武则天的陵墓前为何立了一块无字碑?若你是李显,你能否为武则天撰写碑文?”这一问题让学员感到困惑,他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迫切想知道武则天是谁?是个什么样的帝王?正是这一令学生有所期待的悬念,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学生关注问题、讨论问题、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教学气氛。
三、故事衬托提兴趣
学生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很大部分责任在教师。教师在讲授抽象、深奥的理论时,如果能寻找一个恰当的故事来衬托,就会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战国时期著名战争时,为了使学生对“纸上谈兵”这个典故有深刻认识,我首先讲述了一则阿拉伯寓言故事——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答道:“没有。”哲学家不屑地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在此时,一阵巨风将小船刮翻,哲学家与船夫都落入了河水中。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水中挣扎着答道:“我不会游泳啊!”船夫笑着说:“那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了。”这则寓言故事,不仅诙谐幽默,而且寓意深刻,它告诉学生:学到一些书本知识之后,决不能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还必须投身社会实践,妥善处理好书本知识学习与掌握现实本领的关系,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运用故事作衬托,一开始就活跃了课堂气氛,顺利地完成了那堂课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互动活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丰富的教师讲课,好像直接诉诸学生的智慧和心灵。他好像在跟学生随便交谈,发表自己的议论。他不是把真理当成说教,而是跟学生一起讨论,向学生提出供他们思考的问题,请他们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双方的思想能如水乳交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那种教师一味地讲,他们在下面一味地听普遍感到厌,更谈不上以学为乐。因此,要让学生愿意学和主动学,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彻底改变“教师夸夸其谈,学生鸦雀无声”的教学局面。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有很多种,针对历史课教学的要求,可采用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师生问答、社会实践等。 在教学《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中,我以“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你对当前中日钓鱼岛争端有何看法”为讨论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导而不限、引而不牵,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展开辩论,形成相互合作、百家争鸣的浓厚课堂气氛,从而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学习历史课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谢仲卿、谢慧.《春天的风采·领南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