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诗集《野草》蕴含了鲁迅深藏于心的真实,是鲁迅哲学思想的文本体现,艰涩的意象,怪诞的想象,在梦中让扭曲的现实变得自然。残破的人间让人无所适从,失掉的地狱让人无法安身,只有寄希望在梦中的天堂,寻求新生。
【关键词】鲁迅;《野草》;死亡意识;新生
纵览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野草》意象,交织其间的迷茫与绝望、生存与毁灭、友善与敌对等矛盾,始终以一种对立却又统一的姿态傲然占据着绝对的领地,然而最为引人注意还是鲁迅在绝望中寻求新生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对他而言,毁灭并不意味着完结,反而更是涅槃后的新生。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时至今日,再看《野草》,同样能够体会那些游离在他生命中的一声声沉重的叹息:不想把自己过于黑暗的思想昭示世人,却又迫切地希望能够唤醒众人,不愿费力不讨好的打扰铁屋子里愚昧的大家,却又真切地发现即使铁屋子有了裂缝也是一种前行的证明。在当时当世,鲁迅用他过于深邃的思想洞悉了未来,却与当时当世格格不入,索性,来个大毁灭,或许更能唤醒沉睡的大家,冲破铁屋子,重见光明。在《呐喊》、《彷徨》中,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内心的鲁迅,在《野草》中,却让压抑已久的情绪幻化成笔下的灵魂,诉说自己无尽的惆怅: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希望和绝望的共存,生存与灭亡的思考,他曾坦言:“我的全部哲学都在《野草》里了”。
一、残破的人间
鲁迅在自己内心憧憬的精神世界里活着,《野草》正是铁证,这一些看似分离、毫无联系的篇章,却一起叙写着鲁迅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认识,无论身在何处,都只是充斥着孤独、绝望和恐惧,天使并没有降临人间,连拯救世人的神之子都被愚昧的人们送上了绝路,那人间谈何希望?于是,有了《过客》中这个面对未知世界只能茫然向前的“战士”,这战士仿佛作者自身写照,想逃离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却也只能听从一个虚幻的号召,走向未知的恐惧,想带着大家找到出一条康庄大道,却只沦落到一个人孤独的旅行。
本该拥有一个幸福童年的鲁迅,却不得不面对家道中落的困窘,然而,这仅仅是他不幸的开始:为照顾性格暴躁的父亲奔走于药店和当铺之间,父亲的去世更是给鲁迅带来极大的伤痛;母亲酿下封建的苦酒,孝顺的鲁迅只能奉命和没有爱情的朱安维持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婚姻;原本和谐的兄弟关系,却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没能得到弟弟的原谅,让鲁迅遗憾终生。这一系列的经历让鲁迅感到无比的痛苦、孤独,就像被沉重的牢笼束缚住,连喘息也变得困难。牢笼外,也没有出路,作为一个先觉的历史中间人物,他生存下去需要的是超前的社会形态,而当时能给他的只是一个混沌的时代,他倡导的是启蒙思想,而民众回应他的只是麻木不仁。来自内外的压力,让鲁迅选择成为一个过客,他借过客之口说出自己内心:“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影的告别》实际是肉体和内心的告别:“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在人麻木到不分昼夜、是非颠倒的时候,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影”便想要从无用的肉体中挣脱出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影”以决绝的态度拒绝了一切。影在半明半暗的时候才会出现,同样是鲁迅自身的象征,作为历史的中间人物,一半身体反抗黑暗,被黑暗所不容,一半身体却是黑暗的证明,一旦光明完全到来之时,“影”也就只能随着完全消失。“影”生存在夹缝中,他憎恨他身处的残破世间,他更不期盼虚无缥缈的黄金世界。因此,他要离人而去,从而实现对自己肉体和精神的拯救。
二、失掉的地狱
对于死亡,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死亡在他笔下如此轻描淡写,甚至成为能给人带来“大欢喜”的益事,惟愿死亡能证明自己曾经活着,惟愿死亡能明确自己曾经充实。《失掉的好地狱》中鲁迅把北洋政府统治下一片狼藉的中国比做“废弛的地狱”,把还未取得胜利的国民党人比做“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一切都发生在梦里,预示着象征军阀势力的统治很快便会终结,他们终将换去那“废弛了的好地狱”,而那魔鬼也发出了悲愤的感叹:“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可怜的鬼魂们将那好的地狱失掉了!”如果现实注定残酷并美丽,他甘愿把现实连同自己一起打入地狱,并且还是一个失掉的地狱,给现实一个彻头彻尾的绝望。鲁迅对存在意义不可求解的困惑进一步演变成对存在意义上的否定,这表现在他渴望死亡,希望借助于死亡来确证本体的存在,甚至对存在的确证的渴望比对死亡本身的向往更迫切。鲁迅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也确曾渴望生命的速朽,他曾经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坦言:“有时则竟因为希望将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的做。”
三、梦中的天堂
《野草》由24篇散文诗组成,仔细阅读不难发现直接出现梦的就有11篇之多,其中以“我梦见……”开头的就有7篇,这绝非偶然。反复出现的梦象究竟暗藏了鲁迅多少心思?在这里,梦,是现实的映射,梦,是生命的哲学,梦,更是死亡的完结。《野草》就像一场冗长的梦,开篇《秋夜》为整个梦境设下了基调,渲染出一片朦胧幽暗的世界,尾篇《一觉》让梦完结:“我疲劳着,捏着纸烟,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也还是环绕着昏黄;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其实,鲁迅所做的这个“很长的梦”既是文本的概括,更是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过程,对死亡的思考过程。在鲁迅心里,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摆脱来自自身、外在的束缚,挣脱现实的牢笼,走入真正的天堂。梦里,一切虚无飘渺,却皆有可能,梦里,预示着鲁迅情感的激越,内心的憧憬。《颓败线的颤动》中,一个牺牲自身只为女儿的好母亲,却被长大后的孩子唾弃,这一切宛如梦境,肉体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精神的伫立反而更加伟大。“我梦魇了,自己却知道是因为将手搁在胸脯上了的缘故;我梦中还用尽平生之力,要将这十分沉重的手移开。”正是这种摆脱现实对自我进行反省的思想,才能让鲁迅等梦醒来,那时,只期待能够像移开那只错放在胸口引起梦靥的手一般,移掉社会所有错误的滥觞,那里必定能找到天堂,是世人能够找到真正的人性的本味,找到全是希望的未来。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这册看似轻薄的书,却涵盖了鲁迅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总之,鲁迅通过《野草》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怀疑和剖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在一个让人绝望到窒息的梦中,抵制了对死亡的恐惧,实现了对自己的拯救,让在黑夜中的生命得以绽放。这场梦里有失望,有落魄,有欢喜,有迷茫……梦靥过一切平静下来后,仍然心存希望,就像干涸到龟裂的大地,长出了一根倔强的新芽。
参考文献: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③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讲演录[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9)
④郜元宝.鲁迅六讲[M].上海:三联书店,2000
⑤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鲁迅;《野草》;死亡意识;新生
纵览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野草》意象,交织其间的迷茫与绝望、生存与毁灭、友善与敌对等矛盾,始终以一种对立却又统一的姿态傲然占据着绝对的领地,然而最为引人注意还是鲁迅在绝望中寻求新生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对他而言,毁灭并不意味着完结,反而更是涅槃后的新生。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鲁迅谈到《野草》时说:“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时至今日,再看《野草》,同样能够体会那些游离在他生命中的一声声沉重的叹息:不想把自己过于黑暗的思想昭示世人,却又迫切地希望能够唤醒众人,不愿费力不讨好的打扰铁屋子里愚昧的大家,却又真切地发现即使铁屋子有了裂缝也是一种前行的证明。在当时当世,鲁迅用他过于深邃的思想洞悉了未来,却与当时当世格格不入,索性,来个大毁灭,或许更能唤醒沉睡的大家,冲破铁屋子,重见光明。在《呐喊》、《彷徨》中,不轻易流露自己的内心的鲁迅,在《野草》中,却让压抑已久的情绪幻化成笔下的灵魂,诉说自己无尽的惆怅: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希望和绝望的共存,生存与灭亡的思考,他曾坦言:“我的全部哲学都在《野草》里了”。
一、残破的人间
鲁迅在自己内心憧憬的精神世界里活着,《野草》正是铁证,这一些看似分离、毫无联系的篇章,却一起叙写着鲁迅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认识,无论身在何处,都只是充斥着孤独、绝望和恐惧,天使并没有降临人间,连拯救世人的神之子都被愚昧的人们送上了绝路,那人间谈何希望?于是,有了《过客》中这个面对未知世界只能茫然向前的“战士”,这战士仿佛作者自身写照,想逃离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却也只能听从一个虚幻的号召,走向未知的恐惧,想带着大家找到出一条康庄大道,却只沦落到一个人孤独的旅行。
本该拥有一个幸福童年的鲁迅,却不得不面对家道中落的困窘,然而,这仅仅是他不幸的开始:为照顾性格暴躁的父亲奔走于药店和当铺之间,父亲的去世更是给鲁迅带来极大的伤痛;母亲酿下封建的苦酒,孝顺的鲁迅只能奉命和没有爱情的朱安维持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婚姻;原本和谐的兄弟关系,却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没能得到弟弟的原谅,让鲁迅遗憾终生。这一系列的经历让鲁迅感到无比的痛苦、孤独,就像被沉重的牢笼束缚住,连喘息也变得困难。牢笼外,也没有出路,作为一个先觉的历史中间人物,他生存下去需要的是超前的社会形态,而当时能给他的只是一个混沌的时代,他倡导的是启蒙思想,而民众回应他的只是麻木不仁。来自内外的压力,让鲁迅选择成为一个过客,他借过客之口说出自己内心:“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影的告别》实际是肉体和内心的告别:“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在人麻木到不分昼夜、是非颠倒的时候,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影”便想要从无用的肉体中挣脱出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影”以决绝的态度拒绝了一切。影在半明半暗的时候才会出现,同样是鲁迅自身的象征,作为历史的中间人物,一半身体反抗黑暗,被黑暗所不容,一半身体却是黑暗的证明,一旦光明完全到来之时,“影”也就只能随着完全消失。“影”生存在夹缝中,他憎恨他身处的残破世间,他更不期盼虚无缥缈的黄金世界。因此,他要离人而去,从而实现对自己肉体和精神的拯救。
二、失掉的地狱
对于死亡,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死亡在他笔下如此轻描淡写,甚至成为能给人带来“大欢喜”的益事,惟愿死亡能证明自己曾经活着,惟愿死亡能明确自己曾经充实。《失掉的好地狱》中鲁迅把北洋政府统治下一片狼藉的中国比做“废弛的地狱”,把还未取得胜利的国民党人比做“那时还未得志的英雄们”,一切都发生在梦里,预示着象征军阀势力的统治很快便会终结,他们终将换去那“废弛了的好地狱”,而那魔鬼也发出了悲愤的感叹:“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可怜的鬼魂们将那好的地狱失掉了!”如果现实注定残酷并美丽,他甘愿把现实连同自己一起打入地狱,并且还是一个失掉的地狱,给现实一个彻头彻尾的绝望。鲁迅对存在意义不可求解的困惑进一步演变成对存在意义上的否定,这表现在他渴望死亡,希望借助于死亡来确证本体的存在,甚至对存在的确证的渴望比对死亡本身的向往更迫切。鲁迅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也确曾渴望生命的速朽,他曾经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坦言:“有时则竟因为希望将生命从速消磨,所以故意拼命的做。”
三、梦中的天堂
《野草》由24篇散文诗组成,仔细阅读不难发现直接出现梦的就有11篇之多,其中以“我梦见……”开头的就有7篇,这绝非偶然。反复出现的梦象究竟暗藏了鲁迅多少心思?在这里,梦,是现实的映射,梦,是生命的哲学,梦,更是死亡的完结。《野草》就像一场冗长的梦,开篇《秋夜》为整个梦境设下了基调,渲染出一片朦胧幽暗的世界,尾篇《一觉》让梦完结:“我疲劳着,捏着纸烟,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也还是环绕着昏黄;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其实,鲁迅所做的这个“很长的梦”既是文本的概括,更是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过程,对死亡的思考过程。在鲁迅心里,或许只有在梦里,才能摆脱来自自身、外在的束缚,挣脱现实的牢笼,走入真正的天堂。梦里,一切虚无飘渺,却皆有可能,梦里,预示着鲁迅情感的激越,内心的憧憬。《颓败线的颤动》中,一个牺牲自身只为女儿的好母亲,却被长大后的孩子唾弃,这一切宛如梦境,肉体的存在已经没有意义,精神的伫立反而更加伟大。“我梦魇了,自己却知道是因为将手搁在胸脯上了的缘故;我梦中还用尽平生之力,要将这十分沉重的手移开。”正是这种摆脱现实对自我进行反省的思想,才能让鲁迅等梦醒来,那时,只期待能够像移开那只错放在胸口引起梦靥的手一般,移掉社会所有错误的滥觞,那里必定能找到天堂,是世人能够找到真正的人性的本味,找到全是希望的未来。
鲁迅在《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中说:“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什么是‘入于心’的。”
这册看似轻薄的书,却涵盖了鲁迅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总之,鲁迅通过《野草》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怀疑和剖析,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在一个让人绝望到窒息的梦中,抵制了对死亡的恐惧,实现了对自己的拯救,让在黑夜中的生命得以绽放。这场梦里有失望,有落魄,有欢喜,有迷茫……梦靥过一切平静下来后,仍然心存希望,就像干涸到龟裂的大地,长出了一根倔强的新芽。
参考文献:
①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③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讲演录[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9)
④郜元宝.鲁迅六讲[M].上海:三联书店,2000
⑤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