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5—01
肾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博采诸家之长,广泛吸取现代药理研究之精华,在清热利湿法无效的情况下,应用补肾升降汤治疗肾结石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10年;其中左肾结石28例,右肾结石2例,双肾结石10例,结石最大者1.2×0.8,最小者0.2×0.4cm。
2 诊断标准:
2.1临床常见腰部酸痛或绞痛,尿中有砂石,尿频、尿急等症状。
2.2不同程度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2.3体检患侧肋脊角有压痛和叩击痛。
2.4 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诊为肾结石。
适应症:
2.5 直径小于1.2cm表面光滑的结石。
2.6 多发或复发性小结石,尤其是手术后复发者。
2.7 泌尿系无明显畸形、狭窄及梗阻,结石与管壁无黏连、嵌顿。
2.8 无严重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
2.9 治疗方药:补肾升降汤:熟地30g 升麻3g 黄芪15g枳实20g 金钱草60g 冬葵子15g 滑石20g 甘草3g 川牛膝20g沉香8g 内金20g 火硝10g 芒硝10g(另包) 鱼脑石15g(先煎) 炮山甲10g 日一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
药物加减:阳虚者加附子、肉桂,疼痛甚者重用白芍,潜血加生地楡、仙鹤草,有尿路感染者加公英、蛇舌草,腹胀甚者重用莱服子。
2.10 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治疗1-2疗程后,痊愈(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无结石)41例(左肾24例,右肾9例,双肾8例),占82%;好转(症状和尿常规好转或消失,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结石减少或缩小)5例(左右肾各2例,双肾1例),占10%;无效(症状、尿常规、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无改变)4例(左肾2例,右肾和双肾各1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体会:肾结石是由“肾虚而膀胱热”所致。肾虚则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湿浊化热,蕴久成石。同时气化失常,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可促进结石形成。结石形成之后,阻塞水道,加重气滞血瘀,總之气、血、水石,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肾虚是本,湿热是标,气滞血瘀是促成因素和发展结果。基于上述见解和<内径>“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结者散之”,“坚者消之”的理论,补肾升降汤旨在补肾助气化以治其本,清热除湿,软坚散结以治其标,调节气机升降不但可阻止成石,而且还可加速溶排。方中重用熟地补肾助气化,“使水足火自消,火消水自化。”金钱草、滑石清热利湿,黄芪、升麻,益气升提,川牛膝、沉香、枳实、沉降下行,寓升于降,升降相因,气化有序,使正气易复,邪气易除。炮山甲,其性走窜,直达病所,配合“消柔五金”,“化七十二石”的 火硝、芒硝,软坚散石。现代药理研究冬葵子、 内金、 鱼脑石都有较好的溶石作用。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使肾充湿化,气行血畅,结散石消,有较好的防石,溶石,排石的作用。
肾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博采诸家之长,广泛吸取现代药理研究之精华,在清热利湿法无效的情况下,应用补肾升降汤治疗肾结石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10年;其中左肾结石28例,右肾结石2例,双肾结石10例,结石最大者1.2×0.8,最小者0.2×0.4cm。
2 诊断标准:
2.1临床常见腰部酸痛或绞痛,尿中有砂石,尿频、尿急等症状。
2.2不同程度的镜下或肉眼血尿。
2.3体检患侧肋脊角有压痛和叩击痛。
2.4 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诊为肾结石。
适应症:
2.5 直径小于1.2cm表面光滑的结石。
2.6 多发或复发性小结石,尤其是手术后复发者。
2.7 泌尿系无明显畸形、狭窄及梗阻,结石与管壁无黏连、嵌顿。
2.8 无严重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
2.9 治疗方药:补肾升降汤:熟地30g 升麻3g 黄芪15g枳实20g 金钱草60g 冬葵子15g 滑石20g 甘草3g 川牛膝20g沉香8g 内金20g 火硝10g 芒硝10g(另包) 鱼脑石15g(先煎) 炮山甲10g 日一剂,水煎服,30天为一疗程。
药物加减:阳虚者加附子、肉桂,疼痛甚者重用白芍,潜血加生地楡、仙鹤草,有尿路感染者加公英、蛇舌草,腹胀甚者重用莱服子。
2.10 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治疗1-2疗程后,痊愈(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无结石)41例(左肾24例,右肾9例,双肾8例),占82%;好转(症状和尿常规好转或消失,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结石减少或缩小)5例(左右肾各2例,双肾1例),占10%;无效(症状、尿常规、B超或静脉肾盂造影无改变)4例(左肾2例,右肾和双肾各1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体会:肾结石是由“肾虚而膀胱热”所致。肾虚则气化失常,水湿内停,湿浊化热,蕴久成石。同时气化失常,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可促进结石形成。结石形成之后,阻塞水道,加重气滞血瘀,總之气、血、水石,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肾虚是本,湿热是标,气滞血瘀是促成因素和发展结果。基于上述见解和<内径>“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结者散之”,“坚者消之”的理论,补肾升降汤旨在补肾助气化以治其本,清热除湿,软坚散结以治其标,调节气机升降不但可阻止成石,而且还可加速溶排。方中重用熟地补肾助气化,“使水足火自消,火消水自化。”金钱草、滑石清热利湿,黄芪、升麻,益气升提,川牛膝、沉香、枳实、沉降下行,寓升于降,升降相因,气化有序,使正气易复,邪气易除。炮山甲,其性走窜,直达病所,配合“消柔五金”,“化七十二石”的 火硝、芒硝,软坚散石。现代药理研究冬葵子、 内金、 鱼脑石都有较好的溶石作用。诸药合用,标本兼治,使肾充湿化,气行血畅,结散石消,有较好的防石,溶石,排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