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的超前消费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消费水平、生活质量不断地得到提升,人们的购买力也日益加强。大学生在社会消费中属于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社会消费需求心理和社会消费行为都具有独特性,大学生的社会消费行为方式、消费结构也不同于其他的社会消费群体。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更多信息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主要途径,对于各种新兴科技事物的好奇与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对于互联网络趋之若鹜。超前消费,不仅仅体现了我国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实际消费水平,同时也呈现着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取向。
  关键词:超前消费;大学生;网络
  一、当前大学生超前消费现状
  超前消费行为,它以实现个人超前追求完美、享乐、高品质生活为主要消费目的,是—种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特殊消费行为表现方式。简单来说,那就是个人的消费水平与同龄人以及家庭经济收入不对等。在生活中很多以“白富美”形象出现的大学生就是超前消费的典型,实际上大都是入不敷出的状况,用“精致穷”来形容是最贴切的。超前消费不仅会影响社会的风气,同时也会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超前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消费行为,而消费主体则是普通大学生。在大众生活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超前消费已快速发展成为新型的生活方式,引领生活潮流。大学生作为主要消费群体,主要经济来源于父母,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抵不住诱惑,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在网上短期借贷、分期支付,既不会导致经济很紧张又能满足心理需求,各种网络借贷平台也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牟取利益。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全面覆盖,社会走向信息化时代。而大学生成为推动网络信息娱乐以及消费的强大主力军,他们对未知新生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生活有更多的憧憬,更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新奇诱惑。对于众多普通大学生消费群体来说,商品的购买便利是他们的购买点之一。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地享受一顿晚餐,外卖、网上订票大大节省了人们的精力、时间,为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网络消费金融服务模式已经逐渐揭开新的历史帷幕并且深入人心,产生示范性的品牌效应,引领新兴消费服务潮流。
  二、当代大学生超前消费成因
  (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影响
  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基地,父母更是子女成長路上的第一任导师,大学生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性的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往往受其父母在生活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许多家长所不以为意的个人消费观念都潜在地影响着其子女的消费观念。在父母“富养女、穷养儿”的观念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多少都存在拜金和享乐的思想,为他们之后的超前消费埋下了隐患。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消费观念和消费内容呈现多样性,购买欲望居高不下,而理财观和储蓄意识相对淡薄。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从某种程度而言,并未真正地深入接触现代社会,难以抵抗社会上一些不良诱惑的影响。新闻媒体本身就是一种有效传播和引导人们消费的工具。随着当代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主义消费市场环境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日常生活消费行为。一方面,市场日益快速健康发展,产品以及应用服务形式日益丰富多元,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提供了更多可选择性。另一方面,消费者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的同时,他们的消费行为方式也随之不断发生巨大改变,社会公共生活服务产品质量水平的日益提高刺激了当代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呈逐年增高趋势。消费行为方式以及选择多元化也是潜在导致我国大学生主体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对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生理性消费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对于超前消费的影响
  当代中国大学生消费观与我国社会现状基本一致,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大学生没有太多机会去接受精神的磨砺,没有动力在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对别人的一些建议总是毫不在意,强调自己的实际感受,随心而行,强调个性化,导致了消费观念的不成熟、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加剧了盲目选择品牌消费、超前消费的行为;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消费行为特点。如一些脾气暴躁、易冲动的学生,往往成为盲目消费的主要群体;性格内敛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理性消费者,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超前消费行为;外向开朗的大学生则更加喜欢采取休闲生活品牌消费和奢侈生活品牌消费等多种不同生活方式,如外出旅游、社交、健身等。
  三、自我反思:这些超前消费行为到底是为生活压力所迫还是为了享受与炫耀
  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沦——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炫耀性消费”,所谓炫耀性消费,指的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享受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比如美国劳力士表、劳斯莱斯高级轿车等等,它就是表示财富、成功与尊贵的重要符号或者象征。
  在中国,“好面子”“讲排场”是一种很普遍的炫耀性消费现象,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迎宾待客都喜欢大摆宴席,尤其是在红白喜事的时候排场更大。有些地方由于习俗的原因,还要置办流水席,对于经济条件富足的家庭来说,不是特别地困难,办好宴席既有排场又赚足了面子,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历来就有先敬衣裙再敬人的说法,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一身名牌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置办一场小规模的宴席都需要省吃俭用好几个月才可能实现,办完有可能甚至是负债累累的情况。但是在现实中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为了自己在外的面子,哪怕成为“月光族”也要装得精致,想尽办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铺张浪费,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具有消费能力,非要讲排场,非要花钱让自己脸上显得有点光彩。   虽然许多美国人的生活消费观念一直都是以享受生活为先,提倡明天的那些钱今天就要花,被称为“世界上最终极钱的消费者”,他们即使本身只是一般白领,也常常会利用贷款来购买各种价格不低的商品,如房子、汽车等等,所以他们会使用银行信用卡支付账单。但是相比起亚太地区的中国人,美国人很少把这种购物活动当作是休闲和生活乐趣。《时代》杂志一项调查数据中显示,部分中国人的海外消费购买能力不断快速上升,喜爱在外逛街和购买名牌衣服的中国人所占比例已远远超出美国人的两倍多。这些中国的消费者不但比美国人更喜欢网络购物,他们还会以一种尤为显眼、炫耀的消费方式进行网络购物。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70%以上的年轻受访者认为品牌因素影响他们购物时的决定,而在美国持同样观点的年轻人却不到30%。购买腕表、珠宝、品牌服装、汽车和名酒,是炫富和获得他人尊重的直接途径。不少中国人总是好面子,为了充分地显示和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个人经济实力、能力和其在国际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会不惜一切代价花费巨大财力去国外购买名牌汽车、别墅、名牌服饰、奢侈品和生活日用品等等,进而就会使他们逐渐陷入虚荣和贪婪的物欲之中而难以自拔。在这些商品被人们当作一种风格、声望、奢华以及权力等等而进行买卖时,所揭示的一个重要事实真相也就是:原来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某种特殊的生活物品,而是某种文化差异。正是通过这种文化差异,人们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和新的社会意义,超前消费借贷就是為这种炫耀性质的消费需求买单的最好消费途径。当然不可以否认的是,有的人其实是真正的富裕,但是那毕竟只是大众群体中小小的一部分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证明,随着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其消费需求是无止境的,它会随着每个人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呈现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的人消费欲望更加强烈,正常渠道满足不了的,他们甚至选择非正常渠道去获取,最终导致自己误入歧途。也有一部分的人确实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选择依靠借债过日子,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群体并不是真正需求而消费,其超前消费往往就是为了炫富、享受,为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而进行的超前消费,他们靠借债生活,以获得别人的羡慕,最终导致生活一团糟。
  四、积极倡导大学生充分合理消费,避免“盲目超前”
  超前消费观是导致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大学生消费观念的重要体现。超前消费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衍生品”,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然而相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其消极作用却更为突出。超前消费会刺激当代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容易滋生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甚至造成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马克思曾将超前消费产生的原因进行过归纳,他认为,超前消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供需不足,即“相对贫困”造成的。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已经很难再体会到以往拮据艰苦的大学生活,也不应盲目提倡大学生拮据艰苦生活,生活拮据紧缩往往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我国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发展来看,供需不足与向往美好为大学生超前消费埋下伏笔,但就我国大学生超前消费而言,更多的是弊大于利,所以当前更应该注重的倡导大学生群体充分合理消费。当前我国更应该积极给大学生灌输充分、合理的消费观念,倡导积极健康的“潮流”导向,适当、适度超前消费,避免认知不足,盲目超前。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群体发展的优劣某种程度而言将直接决定国家发展的盛衰。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更多的应以让世界更美好为己任,将当前世界市场经济中一切可以使用的、有利的社会资源加以整合完善,进而充分应用于自身。充分合理利用资源,适当、适度消费,对于我国大学生自身,乃至整个国家都来说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教育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和精神功能等行为活动的学科,把心理学相关的理论运用在高职院校当中,能够通过对教和学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做出指导,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管理的水平。本文围绕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管理当中的表现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高职教育;管理作用  一、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激励学生不断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语文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兴趣引导学生积累和组织习作素材,以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写作并按规定完成写作任务。文章主要探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通过兴趣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课堂,掌握相应的习作方式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兴趣教学;小学语文;习作;运用  小学语文中的习作教学,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等话题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小古文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华。学习小古文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途径,能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在指导学生进行小古文的阅读欣赏中,运用猜想阅读的方法来理解小古文,方法有趣,可实施性强。学生在理解小古文后,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将小古文表达出来就不是难事了,那么教师就成功地在阅读欣赏与多元表达之间给学生架上了一座桥。  关键词:小古文;阅读;猜想;表达  语文核心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素质教育不断普及,新课改也在不断地深入,高校足球课程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断地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都会开设足球这个选项,展开一系列专业的足球教学,因为足球可以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综合素养,有着非常好的锻炼效果。但是在高校体育课上,足球的实际教学质量却不尽人意,因为在高校的足球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方法都没落实到位,使得学生们的足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必将影响和指导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本文提出要从把握学生阅读规律、树立整本书阅读观念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对初中名著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名著阅读;策略  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阶段承担不同的任务,既各有特色又一脉相承。经典名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瑰宝,集语言艺术精华与人文素养于一身,阅读名著自然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形
期刊
摘 要:后进生的存在是教师教育的一大考验,后进生的转化又是教师教育的一大难题。许多时候,我们都在为后进生着想,但由于方式欠妥,后进生并不买账,这便造成了忠言逆耳的现象。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实例谈一谈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如何让忠言顺耳,让后进生学会前进。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教育艺术;德育  提起后进生,没有老师不头痛的。后进生学习差,纪律差,甚至品行差。学生只要占了其中一个差,他就是
期刊
摘要: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也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最为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中职学生的家庭德育作为分析背景,首先分析了当前家庭德育的现状,其次阐述了如何优化家庭德育的措施。意在通过本文论述,能够全面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塑造人才良好的内心品格和道德修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家庭德育;现状分析;优化措施  德育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提升中职院校
期刊
摘 要:家长,旧称一家之主,现一般指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或长辈。所以,家长有权对老师或老师的教育提出意见或建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他深信,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是做不好的。面对家长的各种建议意见,我们必须与之友好的沟通解决。否则,缺少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就是孤军作战,是很难管理好班级和教育好孩子的。  关键词:尊重;换位;表扬  一、案例描述  周三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快速进步,众多教学方法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概念教学应运而生。文章将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积极提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应用的具体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教学方法  我国有关规定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要在一定历史观的指导下,对整个历史进程进行描述与阐述。但当前我国的历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期刊
摘 要:“整理和复习”课应该采取恰当的梳理方法,引导学生系统、综合、全面地整理相关知识与方法。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梳理勾连、基本练习、综合运用、适度拓展四个方面阐述“整理和复习”课如何助力学生生长拔节。  关键词:优化认知结构;夯实知识技能;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差异发展  “整理和复习”是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巩固化、应用化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扎实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发展学科核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