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悠悠万载,人们不断发问,我们的远古祖先走过了怎样的坎坷历程?最早的祭祖之地又在哪里?本文试图找回中断湮没千年的祭祖圣地———万荣后土祠,恢复它昔日辉煌的本来面目,倘能如此,此乃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黄帝建“坛”开创祭祖之先河
大约在5000多年前,占据黄河中下游地区大片土地的部落首领黄帝,在古冀洲涿鹿一带(今运城市盐湖周边地区),和另一部落的首领蚩尤展开大战,历时三年有余,“执蚩尤,杀之于中冀”(《逸周书·尝麦解》)。这场部落大战最后以蚩尤失败,被肢解杀害而告终,这是有文献记载的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部落统一战争。这场战争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坚实基础,黄帝也成为远古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最有权威、最有影响的伟大人物。
黄帝在部落统一战争之后,决定在始祖女娲故里———汾阴脽上建坛祭祀。关于女娲故里的说法很多,据说河南西华县有“女娲城”、“女娲宫”等遗迹,河北的涉县说女娲是他们那儿的人,办起了一年一度的女娲文化节;河南的淮阳、甘肃的天水都称是伏羲、女娲的故里;山西的吉县、新疆的吉木萨尔县也说那里有不少有关女娲的遗迹和传说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华由于远古始祖女娲的年代久远几乎已无法考证,有些文献记载大都是神话传说或根据后人的需要而任意臆造的,故不足为凭。
我们说女娲故里在汾阴脽上(今山西万荣县),不仅有始建于黄帝时的“扫地坛”的记载,而且有两千多年前虽几经迁建,至今仍保存的后土祠建筑。同时还有经众多学者数十年的努力分辨释读的1942年在长沙东郊子库的王家祖山楚墓,出土的我国战国中、晚期帛书实物。在此帛书中明确记载伏羲、女娲“居于脽□”此方格中的文字已无法辨认,据推测可能是“上”字。这和汾阴的“脽上”不是文字的巧合,而是真实的文献记载。
同时,黄河拐弯处的河东大地,自古以来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再加上运城盐池的食盐,我们的祖先最早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是可能的。大量的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距万荣东南方向100公里垣曲的黄河岸边,发现的世纪曙猿脚踝骨化石,震惊了世界考古界。经过中美科学家的共同论证,人类远祖起源于中国,打破了传统的“人类非洲起源”说。
从万荣往南顺黄河而下,不到50公里的芮城风陵渡黄河岸边的———西侯渡文化遗址,在这里原生地层中发现了成批的、现已绝迹的哺乳动物化石和32件人工打造的石器,并发现了一些烧骨和带有切刮痕迹的鹿角,这一重大发现不仅证明人类最早生息繁衍在黄河岸边,并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进到了180万年以前,这也是世界上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
距西侯渡遗址3.5公里处还发现了据今60万年以前的河遗址,该遗址分布在中条山西南麓之长达13.5公里的范围内,有17个地点的旧石器时期的遗址群。这里不仅出土了中更新世和第三纪残留的动物化石,而且还出土了160多件原始人使用的石核、石片和石器等。这表明,河文化遗址要比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还要早。
从万荣往北沿黄河而上约50公里的吉县,这里有被列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柿子滩旧石器遗址,出土了各种旧石器时代的细石器1807件,蚌器及鼠类、虎、鹿、牛、羚羊、猪、犀、驼鸟等大批颌骨、角、牙、蛋壳碎片化石,还发现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灰坑及陶片等,这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距今1万至2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
从万荣往东南40公里的夏县西阴遗址,出土了各类器形的陶片、石器、骨器及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这说明早在6000至8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已经成为养蚕巢丝,解决人类穿衣问题的发源地,“嫘祖养蚕”夏县说,应该是可信的。
从万荣当地来看,离后土祠不远的和夏县西阴遗址同期或稍晚一点的荆村遗址及相连的多处文化遗址,出土了陶盆、缸、碗、尖底瓶、羊耳瓶、鬲等大量灰、红、黑、白彩陶片及灰窑址等。更令人叫绝的是还发掘出了不少“黍稷及黍稷壳皮”,这说明远在5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掌握了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为后稷“教民稼穑”在河东提供了有力证据。
上述一系列考古的重大发现,谁能说在黄河和汾河交汇处的汾阴脽上,不会有更为丰富的遗址埋藏呢?谁又能断定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造就不出一位母系社会的出类拔萃的圣母女娲呢?
既然女娲故里在汾阴脽上,黄帝祭祀要到汾阴脽上来是顺理成章的。一般地讲祭祖圣地一是出生地,二是居住地,三是陵墓所在地。远古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去世后是不造坟墓的。黄帝在女娲居住地“扫地为坛”来祭祀圣母是可以理解的。
黄帝为什么要在大败蚩尤后建坛祭祀女娲呢?一是远古时期人们有祭祖的传统,那时还没有神话传说,他们祭祀的一般是自己的祖先和部落首领。二是黄帝战蚩尤久战不胜时,黄帝作了一个梦,梦见女娲教他破蚩尤的办法。《黄帝本纪》说:“帝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梦见西王母(即女娲)遣道人披玄狐衣,持符授帝。”《太平御览》引《合诚图》说:“黄帝游元扈上洛,有凤凰衍图以置帝前,遁甲奇门从此始。”《太平御览》引《河图》说:“黄帝游于洛,见鲤鱼长三尺,青身无鳞,赤文成字。”后来又演变成了洛书、河图、奇门遁甲等难以破解的神秘天书。总之是女娲教给了破敌之策。大获全胜的黄帝又怎么能不感激始祖女娲呢!三是当时蚩尤占据河东部分地区,黄帝打败蚩尤后为了安抚蚩尤旧部,进而安定天下,亲自到河东汾阴脽上建坛祭祀始祖女娲,也不失为上策。
黄帝在汾脽上建的可能是露天场所的一个方坛。据《汉书·祭祀志》说:“方坛、无屋、有墙门而已”。主要取自于人们对“天圆地方”的认识。《汉书·礼》也有记载:“古之祭地,泽中方丘也”。但也可能是方型圆顶有尖的“大屋”,“圆顶有尖”,象征着“地乳”,即母亲的乳房之意,源于古人对生殖的崇拜。
“扫地坛”并非只是扫一片地,摆上供品祭祀祖先。古汉语“扫”字是祭祀的意思,我们现在说清明节“扫墓”就有此含义。古代“地即母”,“地”和“母”可以通用,“坛”有场所的意思。“扫地为坛”的“为”字在古汉语有建筑的意思,应理解为黄帝为伟大圣母建造的祭祀场所。
还有人把黄帝“扫地坛”祭祖和后来帝王的“祭天”、“祭地”等同起来,说是在“泰山祭天”,在“汾阴后土祭地”,这其实是一种凭空猜测。古时候不少帝王到嵩山、泰山去搞“封禅大典”,“封禅”这个名字就已经告诉后人,他们在那里既“祭天”又“祭地”的,因为“封”字是祭天,“禅”字就是祭地的意思。既然他们在那里,即祭了天,又祭了地,还有必要再专程到汾阴脽上祭一次地吗?所以,历代帝王到汾阴脽上祭祖,不能认为只是祭“地神”。其实,这种附会的理解是来自对“后土”二字的误解,本文后面还要讲到。
黄帝后世子孙的尧、舜、禹(相传尧是黄帝的五世孙,舜是九世孙)和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几千年间,对后土圣母女娲的祭祀活动一直未断。据后土祠《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载:“轩辕氏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五方泽岁举。”从黄帝“扫地为坛”,开始祭祀始祖圣母之后,尧、舜二帝不仅亲自去祭祀,而且还配备了专职人员“八员有司”。专管此事。夏、商、周三王也是年年去祭祀。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商汤不迁,夏社永存”。相传,商灭夏后,汤王要搬掉夏一直祭祀的后土圣母的塑像,一位叫齐力的劝他不可以搬,因为夏与商都是后土圣母的子孙。如果搬掉了,就等于搬掉了我们自己的祖宗。汤王恍然大悟,不但没有搬掉后土圣母的像,而且越发虔诚的祭祀。由此可见,自黄帝开始到周王朝,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祭祀后土圣母女娲,是不争的事实。
汉武帝修“祠”祭祖传统发扬光大
汉武帝在位54年,是完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帝国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于公元前133年至119年历经三次大战役,彻底打败了匈奴,北方大片领土归汉朝所辖,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汉王朝达到了最繁荣、最强盛的时期。此时的汉武帝也有点像当年的黄帝一样,大搞祭祖活动。
公元前117年,恰好在黄帝所建“扫地坛”遗址附近的黄河边,出土了一只“大鼎”。据虞荔《鼎录》记载:“鼎高一丈二尺,受十二石,杂金银铜锡为之,四面蛟龙,两耳能鸣,三足马蹄,刻山云奇怪之象,纪云图未然之状。其文曰:‘寿考天地,百行臻侍,山伏其灵,海伏其异。’此铭在底,又别有铭,或浮或沉,皆古复篆,上古之铸造也。”汉武帝得报,认为这是吉祥之兆,因为鼎在古代被认为是立国的重器,政权的象征,于是下令把“大鼎”运到京城的甘泉宫,改年号为“元鼎”,并派人在得鼎处修后土祠。汉武帝比黄帝时祭祖更明确,没有延用“扫地坛”的名字,而是直接点出“后土”,并且用了一般在宗族祭祀祖宗场所时才使用的“祠”字。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后土”,“后”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有点像女子分娩时的样子,是个象形字。在原始生殖崇拜时期,人们把女人分娩当做最崇高、最神圣的事情来崇拜。“后”字的初义就是全族之族母。在母系社会中,生育和繁殖了本族全部子孙的高母,是理所当然的领袖和权威。而其名称就是“后”。“后”是中国最早的君称,是一种最高权威的名号。在父系社会形成以后,“后”才逐渐演变成为男性君主的长妻。“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写法有点像母亲的乳房,也就是“地乳”。在古汉语中,“土”和“母”这两个字的音、义相同,土就是母。后土就是最有权威、最受崇拜、至高无上的母亲,也就是母系社会最高的女性君王。
汉武帝把祭祀圣母女娲的场所,冠名为“后土祠”,这就告诉人们,他已经完全把圣母女娲看成了自己的远古始祖。后土祠内还保留了“扫地坛”原有位置,更说明了从“扫地坛”到“后土祠”的历史变迁和一脉相承。
汉武帝曾先后六次来后土祠亲自祭祀。第一次祭祀时,他站在“得鼎处”,作《宝鼎之歌》,歌中写道:“汾阴出鼎,皇佑元始。五音六律,依违飨昭。”“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汉书·礼乐志》)。描写了他得鼎改元的兴奋之情,记述了祭祀后土圣母的宏大场面。回顾了开疆拓土的丰功伟业,同时也寄托了他祈盼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繁荣昌盛的希望。
他晚年最后一次到后土祠祭祀时,又留下了开一代文体之先河的千古绝唱《秋风辞》。辞中写道:“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意思是说,他在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祭祀后土时,一位兰花似的秀逸、菊花般的芳馨的俊才盛德佳人———后土女娲浮现在眼前,并发誓对她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之贡献,永不忘怀。但奈何自己的青春已去,尽管如此,还是祈盼圣母保佑他在有生之年再铸辉煌。
到汉武帝修建后土祠时,不仅修建有后土祠,而且还建有汉武帝的行宫和文武百官下榻之处,规模小绝不会了。
据说后来唐玄宗在扩建后土祠时也得到了两个“鼎”,据《荣河县志》记载,“修祠掘地,得古铜鼎二,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皆青色”。唐玄宗也以此祥兆为由下令改汾阴县为“宝鼎”县。在清同治九年四月后土祠修建时还出土了镈钟,是春秋晚期用青铜铸造的,用于宴会或祭祀,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2600多年前的镈钟的出土,不是再次见证了,这里曾经是宏大的祭祀场所吗!也正因为如此,在2000年12月31日,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邮电部以古钟为题材发行了四枚一套的纪念邮票,此钟为第二枚,以示在新年辞旧迎新之际,用“钟声表示纪念和庆贺。”
宋真宗立“碑”祭祖盛况昭告后世
宋朝到了赵光义儿子宋真宗赵恒时已天下太平,首都卞京(今开封市)的居住人口就有上百万,据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中国历史上就有“盛世修志”、“族兴建祠”的传统,也把“修志”、“建祠”祭祖摆在了重要日程。他亲自动笔写成《黄帝本纪》一书,其目的一方面是出于对黄帝的崇敬,此外也为他修建后土祠,祭祀后土圣母作了舆论和理论的铺垫。同时为掩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皇袍加身”的不光彩行为,来证明他们赵家是黄帝的后裔,是龙脉相传的“真龙天子”,所以他把自己的祖先一直追朔到远古时期的黄帝和女娲。
宋真宗为了说服天下,说他梦见夜有神人自空而降说:“后八日有圣祖轩辕降于宫阙。”“至日,圣降于延恩殿,帝拜于前。圣曰‘吾往昔人皇氏也,其后为轩辕,即汝赵宗之始祖也。吾以汝善修国政,抚育下民而来’。言讫,圣升天矣,帝大异之。”这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赵氏宗族的始祖是“人皇氏”,即女娲,其后为轩辕黄帝。于是宋真宗下令大规模的扩建后土祠,据史料记载,仅占地面积就达数百亩。各种大型建筑物20多处,史称:“规模壮丽,同于王室。”为“海内祠庙之冠”。据《荣河县志》记载,当时仅修路就动用士兵5000之众,可想工程之大。同时,还有大量供祭祀用的铸铁制品,其中有两个铁人“高各六尺,奉祀‘后土’时用为顶焚炉之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后土祠内,至今还保存着宋真宗亲自撰文、亲笔书丹的《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此碑高2.52米,宽7.14米,由五块大石组合而成,碑两旁有石柱为边,上刻“博古花卉”,碑帽高一尺五寸,形如云彩,中间突出,高三尺,宽约五尺,横额上篆书“汾阴二圣配飨之铭”八个大字。碑刻全文1365字,是一块特大型御制御书碑,对研究历代帝王祭祀圣母女娲的情况,对弘扬女娲文化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史料。碑上所写“二圣”是指宋真宗的父亲和伯父,也就是宋太祖、宋太宗,“配飨”亦称配享、附祭,专指帝王宗祠之祭,是说新死者与先祖共享祭祀之意。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宋真宗已经把后土圣母女娲完全看作自己的始祖了。
宋真宗还在这次祭祀时,效仿汉武帝得鼎改年号,唐玄宗得鼎改县名的作法,以“荣光溢河”,即祥瑞之光出于后土祠旁的黄河中为由,下令改宝鼎县为荣河县。
南宋时万荣属金国辖地,金章宗完颜玉璟和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虽未亲自祭祀后土,但都曾专门派遣官员到后土祠祭祀。明、清两代由于都城距后土祠路途遥远祭祀不便,在明永乐年间在北京设“社稷坛”,在嘉庆年间又改设“地坛”。并从明嘉庆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地坛成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后土的专用场所。这个时期万荣后土祠皇家的祭祀活动停止了,但民间的祭祀则没有间断,有时还比较隆重。
如果从黄帝建“扫地坛”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从汉武帝修“后土祠”第一次祭祀时算起也有至今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都怀着无限虔诚和崇敬的心情对后土圣母女娲顶礼膜拜,这无疑是世界之最。从这个意义上说,万荣后土祠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祭祖圣地是当之无愧的,是不容置疑的。
近年来,每逢农历的三月十八,都有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在万荣后土祠举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们,也不远万里组成“赴大陆后土祭祖团”参加祭祀活动。2003年农历三月十八,运城市、万荣县两级政府和世界华商协会投资基金会、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中国投资促进会,共同发起组织了中国万荣首届后土文化节和全球华人公祭后土圣母大典。这次圣典,为祭礼后土圣母、弘扬后土文化,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