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体校学困生大面积的存在着,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究其原因,与他们内在的目标缺失、空洞模糊、偏差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结合体校学困生的目标现状对其实施目标教育十分必要。目标教育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将目标付诸行动,促进成功人生的实现。
【关 键 词】学困生 目标教育 体校
【中图分类号】G635.5
对于任何一个学校、一个教师而言,学困生的存在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然而,学校的使命、教师的职责又不允许对学困生视而不见。因此,研究学困生的成因、探讨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纵览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效果明显。然而,对于体校而言,由于學困生占据绝大多数,采用具体的个案的方法,可行性不强。笔者以为,对于大量存在的学困生,应在研究共性成因的基础上进行群体性的转化教育。在近五年的体校工作中,笔者发现体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习惯不正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力不坚定、学习兴趣严重缺乏、学习方法不恰当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则在于目标的缺失或偏差。阶梯式学习的创始人程宏勋教授说:“没有近期目标,人不会勤快;没有中期目标,人不会精神;没有长远目标,人无气势。” “如果孩子拥有目标,他自然就能安排好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轻重缓急,就能更加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否则就很可能陷入很多无关的事情中。” 那么,体校初中学困生的目标现状究竟如何呢?
笔者以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初中学困生为对象,就学困生的目标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体校初中学困生的目标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部分学生都有所谓的“目标”,甚至部分学生的目标还非常“远大”。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没有目标或者没有想过目标问题的学生只占16%,而认为自己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则占45%,还有39%的学生虽然没有一以贯之的目标,但还是经常思考目标问题,有着不断变换的目标。
二、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着“目标”,比如有的学生目标是“活得好”、有的学生目标是“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的学生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有的学生目标是“做一位大老板”、有的学生目标是“做一个有权有钱的人”、有的学生目标是“努力学习、训练”等等,但这些所谓的“目标”或太过于远大,流于口号;或太过于短浅,毫无激励作用;或太过模糊,缺乏引导性。这些缺乏激励、引导作用、不具有可执行性的所谓的“目标”其实不能称之为目标,或者只能算是无效目标。由此可见,体校的初中学困生对于什么是目标并不十分清楚,对目标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与不足。
三、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着“目标”,但围绕着目标采取行动者少之又少。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自认为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中,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够相对完整的填写出“你的目标有明确的阶段和完成时间吗?”、“你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行动有哪些?”等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说95%以上的学生没有为目标的实现而付诸行动。“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说:‘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于能知,乃在于能行’。没有行动,一切目标、计划都不会落实,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可见行动是完成计划奔向目标获得成功的保证。” 只有空想性的所谓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行动,这就很好的揭示了体校学困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不高的症结所在。
导致体校初中学困生上述目标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期——青春期,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如充满豪情壮志等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狂傲的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大有可为,因此喜欢给自己设定一些“远大的目标”。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中学生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喜欢高谈阔论,言论多过行动,而体校的学生由于其特殊性,自觉其较成熟,有担当,所以这方面的特点尤为明显。然而,他们这种因激情而自发产生的目标显然是无效的。其二,由于体校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能保证基本的教学,其他方面的教育不仅时间上没有保证,而且由于教师的权威相对较小,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因此体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包括目标教育等比较薄弱。对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缺少目标,对目标的理解停留在原发状态而树立无效目标,对目标的实施不知从何着手而流于形式。
“每个人都有缺少什么的时候,缺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追求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目标所决定的。明确的目标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强大能量,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然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校的学生不是缺少目标,就是目标存在着模糊、偏差等问题,这样一种盲目的状态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学习问题,比如,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缺乏学习兴趣,不好学;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不乐学;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学……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必然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在这种不良状态下沦为了学困生。虽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很多,但笔者以为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乃是从学困生自身内部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即目标问题。“一个人有了目标,就像一个人有了灵魂,有了动力,就会激发起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锻炼顽强的意志,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一些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通过目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等,总之,进行目标教育,帮助目标缺失、偏差、模糊的学困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是解决他们学习障碍的一剂良药。此外,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目标教育还能促进学困生将目标付诸行动,真真正正发挥目标的指引作用,实现成功的人生。
体校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而目标的缺失与无效进一步加剧了学困生的各类学习心理问题,对于学困生而言,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够真正调动其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技能,改进学业,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对学困生进行目标教育是当务之急。
【关 键 词】学困生 目标教育 体校
【中图分类号】G635.5
对于任何一个学校、一个教师而言,学困生的存在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然而,学校的使命、教师的职责又不允许对学困生视而不见。因此,研究学困生的成因、探讨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纵览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效果明显。然而,对于体校而言,由于學困生占据绝大多数,采用具体的个案的方法,可行性不强。笔者以为,对于大量存在的学困生,应在研究共性成因的基础上进行群体性的转化教育。在近五年的体校工作中,笔者发现体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习惯不正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力不坚定、学习兴趣严重缺乏、学习方法不恰当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则在于目标的缺失或偏差。阶梯式学习的创始人程宏勋教授说:“没有近期目标,人不会勤快;没有中期目标,人不会精神;没有长远目标,人无气势。” “如果孩子拥有目标,他自然就能安排好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轻重缓急,就能更加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否则就很可能陷入很多无关的事情中。” 那么,体校初中学困生的目标现状究竟如何呢?
笔者以广东省青少年竞技体育学校初中学困生为对象,就学困生的目标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体校初中学困生的目标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部分学生都有所谓的“目标”,甚至部分学生的目标还非常“远大”。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没有目标或者没有想过目标问题的学生只占16%,而认为自己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则占45%,还有39%的学生虽然没有一以贯之的目标,但还是经常思考目标问题,有着不断变换的目标。
二、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着“目标”,比如有的学生目标是“活得好”、有的学生目标是“取得更好的成绩”、有的学生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有的学生目标是“做一位大老板”、有的学生目标是“做一个有权有钱的人”、有的学生目标是“努力学习、训练”等等,但这些所谓的“目标”或太过于远大,流于口号;或太过于短浅,毫无激励作用;或太过模糊,缺乏引导性。这些缺乏激励、引导作用、不具有可执行性的所谓的“目标”其实不能称之为目标,或者只能算是无效目标。由此可见,体校的初中学困生对于什么是目标并不十分清楚,对目标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与不足。
三、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着“目标”,但围绕着目标采取行动者少之又少。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自认为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中,只有不到5%的学生能够相对完整的填写出“你的目标有明确的阶段和完成时间吗?”、“你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的行动有哪些?”等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说95%以上的学生没有为目标的实现而付诸行动。“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说:‘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于能知,乃在于能行’。没有行动,一切目标、计划都不会落实,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可见行动是完成计划奔向目标获得成功的保证。” 只有空想性的所谓的“目标”而缺乏具体的行动,这就很好的揭示了体校学困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不高的症结所在。
导致体校初中学困生上述目标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期——青春期,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如充满豪情壮志等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狂傲的青春期的孩子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大有可为,因此喜欢给自己设定一些“远大的目标”。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中学生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喜欢高谈阔论,言论多过行动,而体校的学生由于其特殊性,自觉其较成熟,有担当,所以这方面的特点尤为明显。然而,他们这种因激情而自发产生的目标显然是无效的。其二,由于体校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能保证基本的教学,其他方面的教育不仅时间上没有保证,而且由于教师的权威相对较小,对学生的影响较小,因此体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包括目标教育等比较薄弱。对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缺少目标,对目标的理解停留在原发状态而树立无效目标,对目标的实施不知从何着手而流于形式。
“每个人都有缺少什么的时候,缺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追求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目标所决定的。明确的目标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强大能量,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然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校的学生不是缺少目标,就是目标存在着模糊、偏差等问题,这样一种盲目的状态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学习问题,比如,缺乏学习动机,不愿学;缺乏学习兴趣,不好学;缺乏积极的学习情感,不乐学;缺乏学习意志,不勤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善学……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必然导致学习上的困难,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就在这种不良状态下沦为了学困生。虽然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很多,但笔者以为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乃是从学困生自身内部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即目标问题。“一个人有了目标,就像一个人有了灵魂,有了动力,就会激发起兴趣,培养高尚的情操,锻炼顽强的意志,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一些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通过目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等,总之,进行目标教育,帮助目标缺失、偏差、模糊的学困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是解决他们学习障碍的一剂良药。此外,目标是行动的导航灯。目标教育还能促进学困生将目标付诸行动,真真正正发挥目标的指引作用,实现成功的人生。
体校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而目标的缺失与无效进一步加剧了学困生的各类学习心理问题,对于学困生而言,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够真正调动其积极的情绪,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技能,改进学业,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对学困生进行目标教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