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要防范流动性风险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流动性风险。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巴塞尔协议Ⅲ将流动性标准纳入银行监管,试图建立全球一致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中国经济目前与全球金融市场联系愈加紧密,且正处于加息通道的起步阶段,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认清,在进行资金运营时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警示流动性风险。而县级支行由于受其机构设置的目的和功能所限,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的作用要比一级分行弱很多,因此,有必要突出一级分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的作用。
  在我国,利息收入依赖度高及资产质量差导致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普遍偏低,且各商业银行资产长期化、负债短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累积的流动性、利率及信用风险不断增加。当一国经济的发展步入衰落期时,银行业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未消化掉的流动性风险,将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主要风险之一。特别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个别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将演变成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从而给国家带来的难以估量的损失。
  流动性管理的目标不是单纯保证银行持续稳定的经营,它还要为银行的短期盈利服务。这种短期和长期利益兼顾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的流动性不是越大越好。对处于某一经济环境下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中的银行,必然有一较适宜的流动性选择。流动性过大,必然会牺牲短期的盈利性,当然会损害股东的利益;流动性过小,尽管有可能给银行带来较多的短期收益,但更大可能是较高的融资成本、信誉下降,甚至由于挤兑而致的破产关闭,从而使银行丧失长期持续经营的基础和条件,这更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现状
  我国实行的银行制度基本上仍沿袭了的美、英等国金融制度的典型模式,实行二级银行制度,即金融体系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构成。而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实行的是专业化银行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长短期金融业务基本上是分开的,商业银行主要经营短期资金融通业务,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及证券公司等则主要经营中长期资金融通业务。它们在资金运用上有这样的区分主要是由它们的资金来源具有不同性质而决定的,资金来源具有短期性的,则其资金运用也只能是短期性的,反之,如资金来源具有中长期性,则其资金当然可以用在中长期的金融业务上。英国因其产业革命发生的最早,企业资金积累丰富,不需要银行提供长期资金,因此,英国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向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没有资本概念和资本约束的条件下,银行业内外评价一家银行和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基本上是以规模的增长为标准的。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产品单一性、同质性、网点的相似性以及中间业务、个人业务开展不发达的特点,传统产品与业务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80%以上。为追求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促使商业银行将贷款作为其主营业务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银行业片面求大,高息揽存、虚增存款、不计风险和成本放贷等在西方商业银行看来不可思议的经营行为,在国内银行中却屡见不鲜,而风险资产伴随着业务的发生而发生。特有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存贷款结构呈典型的短存长贷;据央行披露的资料,中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和定期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从2000年的39.4%已上升到2010年末的70%,上升了3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长期贷款余额和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23.7%上升到2010年末的60.3%,上升了36.6个百分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总量平衡的前提下,逐步凸显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在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下,在市场发生突然变动,客户大量提取存款的情况下,如果其它要素不变,银行便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将其资产变现而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
  
  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突出的原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普遍存在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与我国经济环境、信用环境、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不足以及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端有关。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内部原因来简单分析一下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突出的主要原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满足符合银行资信要求的客户的贷款请求或贷款承诺。
  (一)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经营模式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出现
  1.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中长期贷款的居高不下
  多年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经营模式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有所加重。在实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以前,各商业银行在综合业务经营考核中,利润最大化是一项重要指标之一,而这里的利润是未考虑风险成本的经营利润。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贷款利息收入依然是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最主要来源,传统的贷款利息收入约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6.4%。因此,各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为达到业绩要求,自然而然地将贷款业务作为各类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而导致贷款业务在商业银行资产构成中的占比不断上升,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往往导致恶性循环。特别是对收益稳定的中长期项目贷款和个人信贷情有独钟,在贷款投放中占有较大比重,有的银行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占比甚至达到40%以上。但在长期贷款的资金运用背后,却没有同等期限的资金来源相匹配,这就意味着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因此,在业务结构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后期的发展中必须大力发展非利差收入类的业务品种,调控贷款投放的力度,积极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收入格局。实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以后,我国银行业将进一步与国际银行业接轨,商业银行不计风险的贷款投放将得到抑制。
  2.资金来源以被动负债为主,主动负债管理能力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存款、同业拆借、央行存款、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和发行金融债券等。众所周知,我国的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商业银行缺乏主动负债工具,主动负债能力相对较弱,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普遍较差,被动负债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企业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由于商业银行在对存款的期限搭配上没有决定权,因此在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中,主要是短期性质的存款,其中一年及一年期以下的存款在全部存款当中占有绝大部分,在有的银行,占比甚至达到90%左右。但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缺乏,存款需求增加以及传统习惯形成的银行对存款的依赖等,使商业银行难以很快减少被动负债。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筹集到用以支持中长期贷款的中长期资金,这样必然导致短存长贷现象的出现,即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普遍存在。
  从财务角度上说,只有当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成本时,才能算是成功的负债经营。对于存贷比较低的银行,现阶段的利率环境有可能导致负债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商业银行是主要依靠负债的经营实体,更应加强对负债的管理,既包括成本管理,也包括规模管理。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负债的规模和成本控制,比如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目前存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对存款收取费用等手段。从长期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应逐渐增强主动负债管理能力。
  (二)外部经济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大多数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是由于银行的外部因素诱发的,是银行客户财务问题的转移。比如,一家公司缺少流动储备,就会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贷款或提取其在该银行的存款,从而减少开户行的流动性资源。总体上看,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必然受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发展的影响。例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我国股市的发展还很不成熟,经常大起大落,当熊市转为牛市时,大量的短期性银行存款便从居民的存款账户上转到居民的证券账户,使短期内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激增,在流动性供给不能相应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再如,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理财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例如,当居民和企业预期利率上升时,为了减少未来融资成本,现时企业的贷款需求会突然放大;而居民的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造成银行的预期资金来源减少,流动性供给不足,产生流动性风险。
  
  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必要性
  银行的风险不同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往往是微观风险、单一市场主体的风险,但是银行的风险往往会迅速通过银行体系扩散为系统性风险。流动性不足往往是一家银行财务上发生困难的征兆之一。财务困难的银行通常是从存款流失开始,这减少了其现金供给并迫使银行出售一些更具流动性的资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不愿意在没有额外的安全保证或更高的利率的条件下拆借任何资金给这些财务困难的银行,最终进一步降低问题银行的盈利水平,使其面临破产的威胁。
  许多银行以为实际上在任何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都能无限量地借到流动性资金,所以,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持有易出售的、价格稳定的资产来保持流动性。近些年,一些问题银行所经历的严重现金短缺清楚地说明流动性需求不容忽视,流动性管理十分重要。因为一家银行从技术上仍有清偿力却会因为不具有充足的流动性而倒闭。例如,1991年美国联储强迫拥有100亿美元资产的迈阿密东南银行关门歇业,原因是该银行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偿还联邦贷款。而次贷危机中诸多银行的倒闭,也揭示了短期流动性的急剧丧失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严重影响。
  从支行的角度看,支行的存贷比例可以是失衡的,比如超过75%,支行可以通过向上级分行借款来实现。所以支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的作用要比分行弱很多,这是由其机构设置的目的和功能所决定的。因此,一级分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中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10年以来,本轮宏观调控加息后的一段时间内,货币市场资金依然延续宽松的局面。面对信贷收缩,商业银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进行投资,由此导致货币市场资金充裕。今年年初至今,央行已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数千亿元,但目前仅靠公开市场操作来回笼资金力度显然不够,为此央行于2011年上半年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共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央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上首次高频率大幅度的调整。尽管如此,由于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通过向央行结售汇投放的基础货币数量依然庞大。但除了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考虑到信贷货币投放一直处于收紧状态,保证货币市场资金在一定的规模之下被认为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的“短松长紧”。也就是说,为了缓解货币市场的恐慌情绪,央行不会延续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做法,而是适当回笼货币,同时探测市场利率。从长期考虑,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要实现,必然要投放货币,但这个投放应该表现在先前一直严格控制的贷款渠道。因此,一旦放松贷款,那么货币市场的资金投放将被收紧。商业银行必须认清,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加息通道的起步阶段,因此,在进行资金运营时要有充分的风险意识,警示流动性风险。
其他文献
孙立坚: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证券研究所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文汇》编辑、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以及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中国金融理财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中国金融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愿抛砖引玉,尝试讨论一下行业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   
期刊
按照最新披露的中报业绩,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估值均已降至不足6倍,业绩的快马加鞭和股价的踌躇不前,令其估值再破新低。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宏观环境、流动性以及平台贷风险都不支持银行股价与业绩齐飞;在AH溢价背景下,银行H股也将对A股构成牵制。未来只有宏观环境、外部冲击以及自身风险均趋于明朗,银行股才可能展开估值“纠偏”的反弹行情。  5倍PE 银行估值再创新低  曾几何时,7、8
期刊
央行突然决定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将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变通方法给中小企业得到贷款的路也堵住了,相当于一次性提高了1.5个百分点(过去的三次)的准备金率,一下子回收了5000亿左右的资金(市场普遍认为是回收了九千亿资金,没有那么多),对中国宏观经济有明显冷却作用,这将使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贷款问题上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    一、货币政策绝不能重蹈日本覆辙    据说一位央行副行长在北京大学做报告曾说过:
期刊
服务“三农”是农信社的重要职责,也是农信社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当前,部分农信社支农贷款投放不足,甚至呈逐年下降之势,造成社农感情疏远,市场定位偏移,宗旨意识淡化,支农主力军地位削弱,这就需要农信社紧跟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信贷支农策略,大力推进“五大对接”,全面提升支农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推进支农思路上的对接  农信社要以宏观的视野、前瞻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三农
期刊
随着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后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统称农村合作银行),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增强,有效地控制了案件高发、管理混乱的局面,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这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制度建设被忽视,那就是对农村合作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评价体系比较模糊,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合规风险意识不强,合规风险管理组织建
期刊
我国对外资银行已全面实施国民待遇  银监会监管三部副主任邓玉梅透露,截至5月末,已经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并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2家分行,此外,还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09家代表处。邓玉梅介绍说,目前,国内的外资银行已初步形成了国别来源多、业务种类广、主营业务特色全的全面发展局面。自2006年我国加入世贸
期刊
由于土地资产的保值和易变现性,利用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一种物的担保方式,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国土部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土地抵押面积和抵押贷款双双增长,全国84个重点城市抵押土地面积净增5.1万公顷,抵押贷款净增77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5%和59.7%。但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手续不规范等因素影响,土地抵押贷款余额等不良资产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
期刊
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萎缩,银行的房贷量急剧缩减,银行不得不另谋出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个人经营性贷款目前成为不少银行的经营重点,专家提醒要注意风险把控。    房贷几近停滞    近日,银行继续收紧房贷,建设银行下发了最新的房贷政策,规定首次购房首付五成,利率上浮10%;二次购房,首付七成,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5倍。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大型商业银行也陆续调整了首套房的贷款政策,有的已经将首
期刊
虽然全球主要经济体再启宽松政策,国内财经业内也对四季度货币政策可能适当宽松颇有预期,但银行对贷款的审核依然严格,所谓的优惠利率也越来越少。来自野村证券的统计,6月份利率高于基准利率的银行贷款比例进一步上升,从5月份的55.82%提高至61.15%。    优惠利率踪迹难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银行贷款利率的最大下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10%,但上浮幅度不再有上限。可从目前的市场层面看,各大银行非
期刊
近日,银监会公布《2011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表》显示,2011年7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环比双双下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03.1752万亿元,较6月末的104.1410万亿元减少了9658亿元,是今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同时,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负债也出现了明显下降。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负债为96.6685万亿元,环比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