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执政能力; 党的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改革开放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提高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党在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健全和加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适时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采取单独建、依托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建、支部联建等形式,建立和健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总支(党委、党支部)为主体,以产业(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加强对经济工作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原则,对党组织的设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另外,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选拔和培养了一批自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能力强的“双强型”领导骨干,形成了强有力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认真贯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培育了农村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载体
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给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新的空间和舞台,针对农民的要求和党员的责任,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如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培育“双带”党员活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建立了“三向培养”机制(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通过这个载体,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与党的富民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员群众齐心合力脱贫致富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心,加强基层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创新选人用人方法。为了实现党的共同富裕目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全国许多农村地区创新了党组织的选人用人方法,培养和选拔了一批自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二是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活力。大学生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知识的学习、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党在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一)农村党组织所承担的繁杂棘手的工作任务与其所拥有的调控能力和手段不相匹配
相当数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疲于应付,凝聚力、号召力相应减弱。随着农民生产经營的自主化和农村资源配置形式的多样化,农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和自由度逐渐增强,由此引发了他们对党支部、村委会的依赖程度降低,党组织在农民利益分配关系上的调控能力已很微弱,进而导致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减弱,缺少完成农村复杂任务应当具备的能力和手段。
(二)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宗族和其它落后势力的抬头,威胁和损害着农村党组织的政治生活环境
一是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损害着党组织的肌体。如名目繁多的收费、罚款,干部使用上的任人唯亲等多种腐败现象,都会在村级干部的面前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耳问目睹的各种不合理现象,使他们愤愤不平,而又无可奈何。一些干部的行为削减他们敬业为民的政治热情,有的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受一些负面典型的影响而予以效法,损害着党组织自身的肌体。
二是宗族势力严重干扰着党组织的建设。在当今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十分明显,单门独户或宗族势力弱的党员难以被选进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如果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背景,即使被选进支部班子,干得也会相当艰难。目前,虽然还不能说宗族势力已经控制了基层政权,但宗族背景已成为相当多的农村基层政权在组建和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党建的“大气候”,又要精心培育每一个基层组织的“小环境”,使之形成一个具有不断完善自身功能、充满生机活力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积极探索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和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而基层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一,应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现在有不少基层支部由于管理不规范和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有的已相当松散。
第二,以“开放”的理念,从机制上确保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农村党员必须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群众利益的代表,不符合这个要求,也就失去了作为党员的条件,“开放”就是把农村党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始终保持系统内外的良性循环和新陈代谢,符合要求的要“循环”进来,不符合要求的要“代谢”出去,从而始终保持党组织的代表性和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村官腐败,促其奋发向上
农村基层组织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不仅需要外界源源不断地供应养分作为动力来源,同时自身也需要一个完备的免疫系统,以抗御各种疾病的侵袭,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前者,生命体将会停止生长;没有后者,生命体将会在众多疾病侵袭中迅速死亡。因此,加强激励和约束是促使农村基层支部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首先,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一是精神激励,即对工作取得成效的村干部由上级党委给予一定的荣誉,如公开表扬、授予某种荣誉称号,以增强个人的荣誉感和组织的向心力;对成效平平甚至失职渎职或出现重大失误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批评以至处罚。二是物质激励。要合理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并应采取措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从而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其次是加强和完善对村干部的约束。对农村党员干部,除继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外,应着力在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监督。一是上级监督。乡镇党委可通过定期审计村财务账目、派员下村倾听村民和党员意见、组织考评等多种手段,把发现并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治理村官腐败的关口前移;二是群众监督。切实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给那些群众信任度低的党员敲响警钟,对完全失去群众信任的党员予以劝退或清除出党,以纯洁组织,提高战斗力;三是内部监督。推行和完善村民议事会和党员议事会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财务支出改革“一支笔”审批制度,实行集体会签制等,避免因個别人权力过分集中形成的诸多弊端。
30多年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收稿日期:2014-08-12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 执政能力; 党的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同改革开放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组织设置形式,提高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党在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了健全和加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适时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采取单独建、依托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建、支部联建等形式,建立和健全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总支(党委、党支部)为主体,以产业(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加强对经济工作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主要是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原则,对党组织的设置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另外,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二)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选拔和培养了一批自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能力强的“双强型”领导骨干,形成了强有力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了认真贯彻,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三)培育了农村干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载体
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给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新的空间和舞台,针对农民的要求和党员的责任,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活动,如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培育“双带”党员活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建立了“三向培养”机制(把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通过这个载体,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与党的富民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党员群众齐心合力脱贫致富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心,加强基层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创新选人用人方法。为了实现党的共同富裕目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全国许多农村地区创新了党组织的选人用人方法,培养和选拔了一批自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二是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活力。大学生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更新、新知识的学习、工作方法的改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党在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一)农村党组织所承担的繁杂棘手的工作任务与其所拥有的调控能力和手段不相匹配
相当数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疲于应付,凝聚力、号召力相应减弱。随着农民生产经營的自主化和农村资源配置形式的多样化,农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和自由度逐渐增强,由此引发了他们对党支部、村委会的依赖程度降低,党组织在农民利益分配关系上的调控能力已很微弱,进而导致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减弱,缺少完成农村复杂任务应当具备的能力和手段。
(二)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宗族和其它落后势力的抬头,威胁和损害着农村党组织的政治生活环境
一是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损害着党组织的肌体。如名目繁多的收费、罚款,干部使用上的任人唯亲等多种腐败现象,都会在村级干部的面前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耳问目睹的各种不合理现象,使他们愤愤不平,而又无可奈何。一些干部的行为削减他们敬业为民的政治热情,有的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受一些负面典型的影响而予以效法,损害着党组织自身的肌体。
二是宗族势力严重干扰着党组织的建设。在当今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十分明显,单门独户或宗族势力弱的党员难以被选进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如果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背景,即使被选进支部班子,干得也会相当艰难。目前,虽然还不能说宗族势力已经控制了基层政权,但宗族背景已成为相当多的农村基层政权在组建和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党建的“大气候”,又要精心培育每一个基层组织的“小环境”,使之形成一个具有不断完善自身功能、充满生机活力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积极探索和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和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而基层干部的选拔和管理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一,应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现在有不少基层支部由于管理不规范和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战斗堡垒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有的已相当松散。
第二,以“开放”的理念,从机制上确保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农村党员必须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群众利益的代表,不符合这个要求,也就失去了作为党员的条件,“开放”就是把农村党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始终保持系统内外的良性循环和新陈代谢,符合要求的要“循环”进来,不符合要求的要“代谢”出去,从而始终保持党组织的代表性和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使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防止村官腐败,促其奋发向上
农村基层组织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不仅需要外界源源不断地供应养分作为动力来源,同时自身也需要一个完备的免疫系统,以抗御各种疾病的侵袭,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前者,生命体将会停止生长;没有后者,生命体将会在众多疾病侵袭中迅速死亡。因此,加强激励和约束是促使农村基层支部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首先,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一是精神激励,即对工作取得成效的村干部由上级党委给予一定的荣誉,如公开表扬、授予某种荣誉称号,以增强个人的荣誉感和组织的向心力;对成效平平甚至失职渎职或出现重大失误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批评以至处罚。二是物质激励。要合理解决村干部的报酬,并应采取措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从而激励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其次是加强和完善对村干部的约束。对农村党员干部,除继续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外,应着力在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上下功夫,切实加强监督。一是上级监督。乡镇党委可通过定期审计村财务账目、派员下村倾听村民和党员意见、组织考评等多种手段,把发现并解决在萌芽状态,把治理村官腐败的关口前移;二是群众监督。切实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给那些群众信任度低的党员敲响警钟,对完全失去群众信任的党员予以劝退或清除出党,以纯洁组织,提高战斗力;三是内部监督。推行和完善村民议事会和党员议事会制度,重大事项经集体讨论决定,财务支出改革“一支笔”审批制度,实行集体会签制等,避免因個别人权力过分集中形成的诸多弊端。
30多年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收稿日期:20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