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金融信息化是在金融业务领域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业务变革的过程。本文分析了银行、保险及证券行业信息化状况,并对金融信息化的趋势给予初步展望。
【关键词】 金融信息化 银行 保险 证券
尽管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于金融信息化,国内外学界尚无一致的界定。有从金融业务层面提出,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装备金融业,实现金融业务中心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的转变。有学者从信息技术层面认为,金融信息化是指由于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金融业务领域,使传统金融业务及金融理论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金融信息化是基于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及人力资源要素之上,依据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综合的金融服务的系统工程。虽然学者观点相左,但基本上勾勒出了金融信息化的主体图景:金融信息化是在金融业务领域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业务变革的过程。
我國金融机构从业务分类上看,明显存在三个大主要类别:银行、保险、证券。一般而言,银行业务包含传统业务和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的复杂业务,后者包括结构性融资、收购兼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当前我国银行业务信息化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但与国外同业比较而言,尚存一定差距。我国保险业传统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强,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带动保险进入新的发展历程。我国保险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使我国保险信息网络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县,并逐步向乡镇延伸,绝大部分的保险公司实现了全国数据大集中。我国传统的证券交易依托纸质媒介完成。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自成立之初就实现了交易的信息化,使用系统集合竞价自动撮合成交。目前所有的证券公司都拥有网上交易系统。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证券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银行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架构已初步确立并逐渐规范。各类型银行机构的业务种类日趋丰富,业务运营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开发能力在迅速提高。实现业务电子化后,集中整合成了银行机构的共识,数据集中、灾备、平台及应用整合正在实施推进。长久以来银行信息化缺乏规划指导,信息化建设零散、重复、低效,监管水平的提升及对外合作的发展正使其更具系统性、规划性。银行信息化的标准体系正在建立。同时混业的趋势使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更多地与其他同业、监管层融合。除了业务支撑外,银行机构开始更多地将信息化应用于管理层面。信息化建设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从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层面看,银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在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总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数据显示2009年这一比重达七成以上。国有银行信息化投入又占据了主要部分,由此可见,国有银行信息化发展影响着金融业信息化的基本趋势。近年银行信息化投入呈现规模逐年增长增速有所下降的趋势。各类银行机构新建的重要业务系统较少,主要是对原有各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对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当前凸显的银行风险事件使银行必须关注客户管理、风险控制问题。
此外,中国的不同类型银行的信息化现状差异非常大,信息化投入趋势也有很大差别。大部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有非常完整的信息系统,且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拥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业务系统,丰富的电子银行和强大的科技队伍。股份制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注重投资收益比,满足业务、谨慎适度已成为股份制银行普遍的信息化策略。目前主要增强其数据挖掘、风险控制能力等。中央银行多次表示出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联合,并提出了资本重组、业务合作、机构组织的联合等具体联合模式。在此背景下,近年城商银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增长较大。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有综合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系统。邮储、农村类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较为迅速。2008—2009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及增长情况见图1。
整合是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整合的初期,数据大集中只是整合的一种形式,除了数据集中外,软硬件平台的整合、应用系统的整合也开始成为各类银行建设的重点。业务系统的整合需求潜力巨大,存在城商行重组、农信社改制等。合并重组之后,各机构的原有数据、平台、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整合。创新和流程再造是银行信息化的永恒主题。以核心业务系统改造升级为主线,银行将更多的业务向网上迁移。此外,银监会推动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建设。2008年3月银监会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不少银行机构都开始了信息系统灾备建设的评估。
二、保险
当前保险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险商信息化投入增长迅速,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集中模式加快推进,应用开发、系统整合进展迅速。2006年保监会印发《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对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保险行业信息化呈现规划性特征。
具体而言,当前险商信息化水平划分明显。大多数险商处于系统整合阶段,少数大型险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开始进入数据挖掘、价值整合阶段。在业务操作方面,保险行业实现了业务电子化,由手工向单机转变,保险公司开发应用了成熟的软件系统。各险商加快了软件升级的步伐,新建核心业务系统,集中各分支机构的数据,整合众多的应用软件。同时,国内险商在实现数据集中后,开始注重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业务开拓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电子商务、银保等新业务渠道。
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方面,当前国内险商的信息化投入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多数险商对于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升级投入较少,由于众多分支机构的新建,硬件的购买仍然是其投入的重点。险商的核心业务系统多是借助外力开发,其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都是近几年升级或新建的。保险公司多处于数据集中、应用集中、服务统一的初级阶段,相关的建设是险商信息化投入的重点。在新金融市场信息化投入规模中,保险业信息化所占比重在2011达到三成以上(见图2)。 业务、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和集中是险商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趋势。同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梳理,不断升级、改造核心业务系统是险商长久的建设主题。而与监管机构、其他机构的系统互连日渐多样,集约化、扁平化是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目前的发展趋势。
三、证券
总体而言,中国大部分证券公司正处于系统整合和应用整合阶段。具体来说,证券行业信息化起点较高,业务发展迅速,水平较高,已经实现了交易撮合、价格生成发布的自动化和集中化。经过多年的探索,证券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发行、交易、清算、信息披露、技术監控、信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扩展。由于目前国内主要大型券商都已实现了从营业部为中心的分散交易向以总部为中心的集中交易的转变。绝大多数证券机构完成了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在实现了数据、交易集中后,开始由系统整合阶段进入到应用整合阶段。同时,多年的系统建设已使证券公司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投入相应的资金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在这方面,期货客户和证券客户的IB系统建设在去年成为信息化建设热点。在系统对接方面,2011年各地纷纷实现与代销基金、信托公司、私募系统的对接,并完善了证监会报表监管系统。此外,证券公司还加强了与银行的客户信息分享。
2011年证券行业的信息化投入达到63.5亿元,相对于2010年证券市场投入减少1.9%。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遭遇严峻挑战,对信息化投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计世资讯预计,2012年证券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将比2011年略有上升,达到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但投入规模扩张速度仍低于其他行业。2010—2012年证券业信息化投入情况见图3。
当前,证券交易集中及业务创新将继续拉动券商软件及服务的投入力度。风险管理、合规经营、客户关系应用将成为各类金融机构系统建设的重点。而服务部、营业部的升级、搬迁等将带来较大的硬件投入。尤其随着集中管理的不断演进,券商将加强风险监控和信息安全建设。伴随交易机构系统的升级、改造,券商将实施配合性的信息化投入。显然,证券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法律规定交易数据应保持20年以上,券商必将对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持续投入和关注。
未来五到十年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证券行业将从通道中介转变为综合式金融服务提供商,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客户需求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今天,证券行业信息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首先,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竞争成本的关键。“以客户为中心”是证监会提出的行业发展方向,从信息系统架构的角度,目前券商的信息系统正在演变,由以业务人员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最终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券商只有通过商业智能平台更好地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充分服务好机构投资者,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是当前又一热点。这是中国券商转型的需求,在经纪业务收入减少时,如何转型为综合金融业务服务商,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发展自营和投行业务成为券商求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数据仓库,支持创新业务、控制风险、帮助券商成功转型是券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梦华:金融信息化与银行创新[J].华商,2008(1).
[2] 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 2012年中国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J].计世资讯,2012(1).
[4] 2011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J].计世资讯,2011(1).
【关键词】 金融信息化 银行 保险 证券
尽管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于金融信息化,国内外学界尚无一致的界定。有从金融业务层面提出,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装备金融业,实现金融业务中心从物理空间向信息空间的转变。有学者从信息技术层面认为,金融信息化是指由于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金融业务领域,使传统金融业务及金融理论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金融信息化是基于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及人力资源要素之上,依据统一技术标准,通过信息网络实现综合的金融服务的系统工程。虽然学者观点相左,但基本上勾勒出了金融信息化的主体图景:金融信息化是在金融业务领域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金融业务变革的过程。
我國金融机构从业务分类上看,明显存在三个大主要类别:银行、保险、证券。一般而言,银行业务包含传统业务和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的复杂业务,后者包括结构性融资、收购兼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当前我国银行业务信息化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但与国外同业比较而言,尚存一定差距。我国保险业传统上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强,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带动保险进入新的发展历程。我国保险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使我国保险信息网络已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县,并逐步向乡镇延伸,绝大部分的保险公司实现了全国数据大集中。我国传统的证券交易依托纸质媒介完成。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自成立之初就实现了交易的信息化,使用系统集合竞价自动撮合成交。目前所有的证券公司都拥有网上交易系统。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证券业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一、银行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架构已初步确立并逐渐规范。各类型银行机构的业务种类日趋丰富,业务运营越来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开发能力在迅速提高。实现业务电子化后,集中整合成了银行机构的共识,数据集中、灾备、平台及应用整合正在实施推进。长久以来银行信息化缺乏规划指导,信息化建设零散、重复、低效,监管水平的提升及对外合作的发展正使其更具系统性、规划性。银行信息化的标准体系正在建立。同时混业的趋势使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更多地与其他同业、监管层融合。除了业务支撑外,银行机构开始更多地将信息化应用于管理层面。信息化建设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从银行业信息化投入层面看,银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在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总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数据显示2009年这一比重达七成以上。国有银行信息化投入又占据了主要部分,由此可见,国有银行信息化发展影响着金融业信息化的基本趋势。近年银行信息化投入呈现规模逐年增长增速有所下降的趋势。各类银行机构新建的重要业务系统较少,主要是对原有各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和对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当前凸显的银行风险事件使银行必须关注客户管理、风险控制问题。
此外,中国的不同类型银行的信息化现状差异非常大,信息化投入趋势也有很大差别。大部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有非常完整的信息系统,且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拥有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业务系统,丰富的电子银行和强大的科技队伍。股份制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注重投资收益比,满足业务、谨慎适度已成为股份制银行普遍的信息化策略。目前主要增强其数据挖掘、风险控制能力等。中央银行多次表示出鼓励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联合,并提出了资本重组、业务合作、机构组织的联合等具体联合模式。在此背景下,近年城商银行信息化建设投入增长较大。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有综合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呼叫中心以及其他中间业务系统。邮储、农村类银行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较为迅速。2008—2009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及增长情况见图1。
整合是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整合的初期,数据大集中只是整合的一种形式,除了数据集中外,软硬件平台的整合、应用系统的整合也开始成为各类银行建设的重点。业务系统的整合需求潜力巨大,存在城商行重组、农信社改制等。合并重组之后,各机构的原有数据、平台、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整合。创新和流程再造是银行信息化的永恒主题。以核心业务系统改造升级为主线,银行将更多的业务向网上迁移。此外,银监会推动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建设。2008年3月银监会发布《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不少银行机构都开始了信息系统灾备建设的评估。
二、保险
当前保险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险商信息化投入增长迅速,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集中模式加快推进,应用开发、系统整合进展迅速。2006年保监会印发《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对保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保险行业信息化呈现规划性特征。
具体而言,当前险商信息化水平划分明显。大多数险商处于系统整合阶段,少数大型险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开始进入数据挖掘、价值整合阶段。在业务操作方面,保险行业实现了业务电子化,由手工向单机转变,保险公司开发应用了成熟的软件系统。各险商加快了软件升级的步伐,新建核心业务系统,集中各分支机构的数据,整合众多的应用软件。同时,国内险商在实现数据集中后,开始注重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业务开拓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电子商务、银保等新业务渠道。
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方面,当前国内险商的信息化投入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多数险商对于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升级投入较少,由于众多分支机构的新建,硬件的购买仍然是其投入的重点。险商的核心业务系统多是借助外力开发,其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都是近几年升级或新建的。保险公司多处于数据集中、应用集中、服务统一的初级阶段,相关的建设是险商信息化投入的重点。在新金融市场信息化投入规模中,保险业信息化所占比重在2011达到三成以上(见图2)。 业务、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和集中是险商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趋势。同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再造和梳理,不断升级、改造核心业务系统是险商长久的建设主题。而与监管机构、其他机构的系统互连日渐多样,集约化、扁平化是保险业信息化建设目前的发展趋势。
三、证券
总体而言,中国大部分证券公司正处于系统整合和应用整合阶段。具体来说,证券行业信息化起点较高,业务发展迅速,水平较高,已经实现了交易撮合、价格生成发布的自动化和集中化。经过多年的探索,证券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发行、交易、清算、信息披露、技术監控、信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得到极大扩展。由于目前国内主要大型券商都已实现了从营业部为中心的分散交易向以总部为中心的集中交易的转变。绝大多数证券机构完成了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在实现了数据、交易集中后,开始由系统整合阶段进入到应用整合阶段。同时,多年的系统建设已使证券公司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投入相应的资金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在这方面,期货客户和证券客户的IB系统建设在去年成为信息化建设热点。在系统对接方面,2011年各地纷纷实现与代销基金、信托公司、私募系统的对接,并完善了证监会报表监管系统。此外,证券公司还加强了与银行的客户信息分享。
2011年证券行业的信息化投入达到63.5亿元,相对于2010年证券市场投入减少1.9%。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遭遇严峻挑战,对信息化投入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计世资讯预计,2012年证券行业信息化投入增速将比2011年略有上升,达到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但投入规模扩张速度仍低于其他行业。2010—2012年证券业信息化投入情况见图3。
当前,证券交易集中及业务创新将继续拉动券商软件及服务的投入力度。风险管理、合规经营、客户关系应用将成为各类金融机构系统建设的重点。而服务部、营业部的升级、搬迁等将带来较大的硬件投入。尤其随着集中管理的不断演进,券商将加强风险监控和信息安全建设。伴随交易机构系统的升级、改造,券商将实施配合性的信息化投入。显然,证券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法律规定交易数据应保持20年以上,券商必将对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持续投入和关注。
未来五到十年是中国证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证券行业将从通道中介转变为综合式金融服务提供商,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客户需求日益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监管逐步完善的今天,证券行业信息化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首先,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竞争成本的关键。“以客户为中心”是证监会提出的行业发展方向,从信息系统架构的角度,目前券商的信息系统正在演变,由以业务人员为中心,到以项目为中心,最终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券商只有通过商业智能平台更好地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充分服务好机构投资者,方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是当前又一热点。这是中国券商转型的需求,在经纪业务收入减少时,如何转型为综合金融业务服务商,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盈利模式转型,发展自营和投行业务成为券商求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数据仓库,支持创新业务、控制风险、帮助券商成功转型是券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梦华:金融信息化与银行创新[J].华商,2008(1).
[2] 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 2012年中国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J].计世资讯,2012(1).
[4] 2011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J].计世资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