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宁化县第六中学 福建 三明 365400)
摘 要:实验是物理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阐述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选取的视角主要是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方法创新能力。当然,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其他各方面能力,限于篇幅,不再阐述。本文对于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方法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等。本文选取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方法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能力加以阐述。
一、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中,我发动学生一起动手做教具,人人做实验。这样,学生个个兴趣盎然。鼓励学生多做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使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勤于动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取两张纸在手,问学生:如果在两平行纸张夹缝吹气时,纸张将如何运动?是分开还是靠拢?大部分学生认为两张纸应是分开的。通过学生自己实验,答案与他们想象的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要亲自动手做好实验,“手脑并用”是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动脑动手。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例如“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演示实验,可见度低,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可大大增强了可见度。又如“光的折射”有几个简单的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收到的效果肯定会好得多。其实,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
二、从实验现象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起步是观察,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发现之母。教师可边做实验,边指导观察的方法。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首先,要观察实验器材和装置,了解实验仪器的原理、构造、性能等。其次,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观察,应观察实验的先后顺序,掌握正确实验的操作方法。特别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中的主要现象和极短时间内所发生的现象,并做好记录。最后,要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用科学语言正确描述出来,然后结合数据概括,找出物理规律。
例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可以如下引导学生观察思维:①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②接着将水倒入盛液桶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根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③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④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⑤将金属盒放入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变化?⑥观察在同一深度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这样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分析、归纳,从而使“手、眼、脑”同时得到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觀察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主要是实验探究,物理探究性实验是以探究物理规律及学习探究方法为基本目标的实验,这类实验体现出很强的探索性,它不仅仅关注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更注重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从而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学生在做“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可先提出几个问题:①测量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应测量哪几个物理量?为什么?根据什么原理?②在这个实验中需要用哪些仪器和器材?各有什么用处?③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及实验步骤?④为什么要测量三次?这样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注意与实验有关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实验效果。使学生对实验中产生误差的种种因素都加以注意,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四、在实验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并注重对现象进行分析,突破教材,大胆创新。重视学科渗透,重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实验教具的直观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灵活的声音图形和丰富多彩的动画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发明、小实验和其它的课外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探究空气的“力量”这节内容时,课前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能在课堂上做一些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或应用的例子。结果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同学们利用自己准备的器材演示了“大试管吃小试管”,“瓶吞鸡蛋”、空瓶吸水、纸片托水、皮碗相吸等一系列自制的实验,并将课本中“水浇铁皮罐”实验改进为“水浇矿泉水瓶”实验。他们在经历、体验、发现和学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动手动脑、自阅自学的习惯和协作精神,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提高了实验的可信度,使学生印象深刻、兴趣大增,更有说服力,为教学提供了良好契机,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己观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观察、探索、分析、创新,自己概括归纳出结论,获得知识。加强实验教学,在课堂中让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燃烧激情,在激情中学会创新,在成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摘 要:实验是物理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阐述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选取的视角主要是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方法创新能力。当然,物理实验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其他各方面能力,限于篇幅,不再阐述。本文对于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方法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等。本文选取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方法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能力加以阐述。
一、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中,我发动学生一起动手做教具,人人做实验。这样,学生个个兴趣盎然。鼓励学生多做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使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勤于动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取两张纸在手,问学生:如果在两平行纸张夹缝吹气时,纸张将如何运动?是分开还是靠拢?大部分学生认为两张纸应是分开的。通过学生自己实验,答案与他们想象的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要亲自动手做好实验,“手脑并用”是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教师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动脑动手。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例如“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的演示实验,可见度低,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可大大增强了可见度。又如“光的折射”有几个简单的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收到的效果肯定会好得多。其实,学生分组实验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课。
二、从实验现象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起步是观察,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发现之母。教师可边做实验,边指导观察的方法。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顺序。首先,要观察实验器材和装置,了解实验仪器的原理、构造、性能等。其次,对实验操作步骤的观察,应观察实验的先后顺序,掌握正确实验的操作方法。特别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中的主要现象和极短时间内所发生的现象,并做好记录。最后,要把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用科学语言正确描述出来,然后结合数据概括,找出物理规律。
例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可以如下引导学生观察思维:①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②接着将水倒入盛液桶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根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③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④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⑤将金属盒放入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变化?⑥观察在同一深度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这样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分析、归纳,从而使“手、眼、脑”同时得到训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觀察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主要是实验探究,物理探究性实验是以探究物理规律及学习探究方法为基本目标的实验,这类实验体现出很强的探索性,它不仅仅关注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更注重的是使学生经历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从而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学生在做“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可先提出几个问题:①测量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应测量哪几个物理量?为什么?根据什么原理?②在这个实验中需要用哪些仪器和器材?各有什么用处?③如何设计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及实验步骤?④为什么要测量三次?这样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注意与实验有关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实验效果。使学生对实验中产生误差的种种因素都加以注意,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四、在实验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并注重对现象进行分析,突破教材,大胆创新。重视学科渗透,重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利用实验教具的直观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灵活的声音图形和丰富多彩的动画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模型制作、游戏调查、小发明、小实验和其它的课外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探究空气的“力量”这节内容时,课前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能在课堂上做一些能证明大气压存在或应用的例子。结果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同学们利用自己准备的器材演示了“大试管吃小试管”,“瓶吞鸡蛋”、空瓶吸水、纸片托水、皮碗相吸等一系列自制的实验,并将课本中“水浇铁皮罐”实验改进为“水浇矿泉水瓶”实验。他们在经历、体验、发现和学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动手动脑、自阅自学的习惯和协作精神,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提高了实验的可信度,使学生印象深刻、兴趣大增,更有说服力,为教学提供了良好契机,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己观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观察、探索、分析、创新,自己概括归纳出结论,获得知识。加强实验教学,在课堂中让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燃烧激情,在激情中学会创新,在成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