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这既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适当“留白”,给学生一定理解、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学生加深体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乃至增强记忆力等都具有一定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留白 先学后教 探究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6-01
翻开最近的论文杂志,有关留白课堂的探讨文章日趋增多。给学生留白,给知识留白,给自己留白,达至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示课堂的生命活力,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这也是实施新课程以后的一个亮点。
新课程标准十分倡导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的留白教学手法,可有效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固有的沉闷气氛,改善和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
下面,笔者以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听课案例为例,谈谈“留白”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探究力
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和探究是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不需要教师反复地教授,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在教授知识中“留白”,留足时间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和把握。在讲授《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课时,俞老师让学生提前接触学习内容,加强预习环节,对预习有明确的指向和要求;开展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课堂教学时,俞老师抛出了三个问题:①高压区、低压区的空气在水平方向是怎样流动的?②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怎样变化?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成云、降水的可能性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按照自己预习的内容加以概括、补充,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主动思考的时空,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教材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从中学生也树立了自信,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
二、欲擒故纵——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科学学科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重难点实质和问题症结,能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引课时,俞老师先播放了9月29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过程的视频,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接着问学生:“天宫一号发射延期的原因?”学生们立即思考起来。在讲到能否将宇航员直接送上太空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时,学生都带着惊奇的目光望着俞老师,俞老师故意好奇地问学生:“怎么?有问题了?什么问题?”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为设计下面的探究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引起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展开了真实的交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并最终促进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实现知识的增值。
三、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运用力
课堂的留白,留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创造的乐趣和动力。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他们会因为不断地思考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避免出现目光浅陋、思想庸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通过留白策略,能为学生营造一片天空,一片海洋。一堂好课不是让学生明明白白地走出课堂,而是要让学生眉头紧锁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回到生活中去,自主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在该课结束时,俞老师拿出了一只盒子,打开开关,将盒子一端开口靠近碎纸片,碎纸片被吸了进去;将盒子另一端开口靠近碎纸片,碎纸片被吹走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深深的思考,在这里,“留白”巧妙地成为这节课的“点睛之笔”,为一堂好课的结尾注入浓郁而含蓄的教学艺术色彩,让学生去想像和回味,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上运用“留白”的策略手法有很多种,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如果一味“留白”,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白”。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巧于调控,运用合理的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获得和谐、健康的成长,否则会弄巧成拙,教学“留白”会真的成为教学中的空白了;作为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留白”课堂的要义!
【关键词】留白 先学后教 探究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86-01
翻开最近的论文杂志,有关留白课堂的探讨文章日趋增多。给学生留白,给知识留白,给自己留白,达至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示课堂的生命活力,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这也是实施新课程以后的一个亮点。
新课程标准十分倡导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巧妙的留白教学手法,可有效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固有的沉闷气氛,改善和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
下面,笔者以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册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听课案例为例,谈谈“留白”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探究力
我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和探究是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不需要教师反复地教授,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在教授知识中“留白”,留足时间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和把握。在讲授《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一课时,俞老师让学生提前接触学习内容,加强预习环节,对预习有明确的指向和要求;开展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课堂教学时,俞老师抛出了三个问题:①高压区、低压区的空气在水平方向是怎样流动的?②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怎样变化?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与成云、降水的可能性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按照自己预习的内容加以概括、补充,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主动思考的时空,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不仅很好地理解了教材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从中学生也树立了自信,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
二、欲擒故纵——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科学学科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重难点实质和问题症结,能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引课时,俞老师先播放了9月29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过程的视频,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接着问学生:“天宫一号发射延期的原因?”学生们立即思考起来。在讲到能否将宇航员直接送上太空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时,学生都带着惊奇的目光望着俞老师,俞老师故意好奇地问学生:“怎么?有问题了?什么问题?”于是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为设计下面的探究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引起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力,从而展开了真实的交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问题,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并最终促进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实现知识的增值。
三、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运用力
课堂的留白,留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创造的乐趣和动力。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学生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他们会因为不断地思考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避免出现目光浅陋、思想庸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通过留白策略,能为学生营造一片天空,一片海洋。一堂好课不是让学生明明白白地走出课堂,而是要让学生眉头紧锁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回到生活中去,自主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在该课结束时,俞老师拿出了一只盒子,打开开关,将盒子一端开口靠近碎纸片,碎纸片被吸了进去;将盒子另一端开口靠近碎纸片,碎纸片被吹走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深深的思考,在这里,“留白”巧妙地成为这节课的“点睛之笔”,为一堂好课的结尾注入浓郁而含蓄的教学艺术色彩,让学生去想像和回味,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上运用“留白”的策略手法有很多种,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从实际出发,如果一味“留白”,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白”。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巧于调控,运用合理的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能力获得和谐、健康的成长,否则会弄巧成拙,教学“留白”会真的成为教学中的空白了;作为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留白”课堂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