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叙事”的伦理和情怀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白磷弹在冬夜里爆炸。一团团白光拖着浓烟,从高空落下,照亮了漆黑的大地,到处是发白的红色。刚才还刀割一般寒冷,现在却好似在沸腾的钢水里,无法睁眼,无法呼吸。熔化的白磷仿佛浓油到处流淌,把幽蓝色的冰面烤出水桶粗的窟窿,将老杨树拦腰烧断。厚厚的积雪瞬间蒸发,裸露出大片大片焦土。
  一股白磷落在穿黄军装的士兵后背上,吱吱作响。浓红色半透明汁液蒙着蓝色火焰,不停地迸溅,一下子烧穿了薄军装,又蚀进皮肉。士兵脸朝天,大张着嘴,但在尖厉的军号声里,却分辨不出他的叫声。他挣扎着,牙齿啃着焦土,指甲脱落,在炭色碎石上留下道道血迹。白磷继续燃烧,烤焦了胸膛,烤焦了心、肺、气管,以及所有其他内脏。只见一具趴着的尸体上,留下臉盆大小的黑洞,冒着烟,冒着腥气,一条焦黑脊梁骨横在洞里,仿佛烧毁了的老屋的房梁。”
  这幅酷烈惊心的战争场景出现在西元的中篇小说《无名连》的开篇。70年前的朝鲜战场,美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武力打击,志愿军战士惨不忍睹的牺牲——类似如此纤毫毕现,甚至更加超微距、慢镜头、透视仪般的“硬核”战争描述,密集分布在西元的多部战争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挑战人们的心理和神经。
  虽然这种容易引起生理不适的文字在当代作家笔下并不新鲜,像早年“血管里流着冰碴子”的余华、被称作有“审丑”恶趣味的莫言,都早已是此中高手。但用这样残酷的、充满画面感的细节铺陈来细描战场上我方战士的牺牲,在中国战争文学中并不多见。而且不独本篇,在西元其他的战争小说(基本集中于抗美援朝与南京大屠杀这两个题材)中,他也总是毫不吝惜展示出他残忍的想象力,一再细致表现在武力或后勤保障极端不对等情况下,处于弱势的中国军人(也包括普通百姓)一方的种种惨状,看得人越发心痛不已,怒火中烧。
  西元创作上的这个特点已经被研究者关注,并认为这是“流露出叙述者对暴力的玩赏态度”,是他创作上的瑕疵。西元真的像前辈作家那样故作冷血或的确有着“审丑”怪癖吗?如此用心雕琢这种充满陌生化的血肉淋漓的细节,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理解空间?
  对此西元自己的解释是“战争小说写得多了,似乎口味儿也不知不觉间跟着重了起来。自己看来稀松平常的细节,却让有些人觉得受不了……并不是我对文学的理想有多么坚持,而是觉得历史原本如此……(如果不这么写的话)我就对不起我写的那些人,我的良心过不去。我不希望那些已经埋在了土里的人,嘲笑我这个胆怯无能的后辈。” ——这里,西元强调了战争本身即是这么血腥和残酷,他做到的只是如实复现,而这种复现更关乎作为后人面对历史的责任和态度、直面民族伤痛的勇气。这里能够提炼出的关键词有:历史,真实,勇气。虽然他没有进行更多解释,但这几个“大词”的组合也建构了一种氛围,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可以从这种语言氛围迅速切近西元的战争小说,以及他的文学品质。
  2
  作为一位70后,“西元”在军旅生涯中还没有经历过战争。然而在他的创作谱系中,从数量上看,当代和平时期的军旅题材却并不比战争题材更有优势(前者有《锻炼锻炼》《界碑》《枯叶的海》《遭遇一九五〇年的无名连》《壁下录》等,而后者则有《死亡重奏》《炸药婴儿》《无名连》《Z日》《胴寺》《颪乧》等,基本势均力敌)。而且,他的当代军旅题材创作基本集中在2015年之前,近几年他对战争故事的表达欲望明显增强。这一点非常耐人寻味:作为一个军龄超过二十年,且在多个基层岗位任过职的军旅作家,当代军队和当代军人,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体对西元来说都会是熟悉无比,知冷知热。而战争则是今天国人都已经远离的故事,无论他最倾尽笔墨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国殇,抑或偶尔为之的未来全信息化战争(《颪乧》),都距离现实生活较远,根本谈不上掌握第一手生动鲜活的经验。经营这些小说全部要仰仗扎实的史料功底和旺盛的想象力。西元如此扬短而避长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很显然,描摹当代军旅生活虽然驾轻就熟,但已经无法满足西元内心的文学抱负,所以他才会主动走出“舒适区”,将关注的目光转向自己并不熟悉的战争往事,在那里寻找他最热切的文学之魂。
  战争是正常社会的脱轨状态,却也是人类社会亘古绵延的常态。如果抽象地谈论战争,可以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一个对人类文明的诛心与嘲讽。动物世界当然也会彼此杀戮,但它们只是出于维持生存的本能,且绝少发生于同一物种内部。人类之间的战争则完全针对同类,在很多情况下与维持生存的要求相去甚远。何况,人类科学和人文的高度发展与剥夺生命的技术能力还一直在齐头并进——这个文明的悖论确实让人无语,因此,战争是人类的荒唐堕落,战争就不应该有正义可言,而所有的战争文学都应该是反战的主题,这样才是一种政治正确。毫无疑问,这种对战争的认识在当下的舆论中占据一定空间。只是对于近现代中国来说,战争话题永远无法如此“抽象”地轻松开启。作为经历一百多年的屈辱伤痛才最终从一场场战争中浴火重生的中国,战争的意义远非如此“超越”的理论所能够涵盖。对此西元曾经直抒胸臆:“作为一名军人,每每回忆起我们的战争历史,我都仿佛在精神炼狱里走过一遭,仇恨、焦虑、偏执等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但我并不因我有这种情绪而感到羞愧,因为我认为,这是任何一个面对这段历史的中国人,所能产生的极为正常的情绪。如果没有这种情绪,只能证明我们的麻木不仁。我甚至以为,仇恨、焦虑、偏执等等,是我们的民族性当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正是因为这些看似不够合乎理性的民族情绪,超乎寻常地使我们反省自己,使我们寻求变革,使我们渴望富强,从一只瘦弱的兔子,变成一头强壮的狮子。”——显然,身兼军人和文学博士两种身份的西元,对前述的战争观必然也理解至深,但他不愿意经由所谓的“理性”而堕入虚无主义的深渊,因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在战争的残酷性背后,更多浸透着民族的屈辱和奋争、国家的尊严和荣光。
  西元迄今为止笔下出现最多的两场战争非常有典型意义: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屠城与抗美援朝,都是实力处于绝对弱势的中国和强大敌国之间的战争。一个是旧中国遭受屈辱的最顶点,一个是新中国重振尊严的转折点——在这样的认知基点上反观西元笔下残酷的细节描摹,更加意味深长。笔锋所到之处,无论是惨烈牺牲还是残忍虐杀,种种纤毫毕现的死亡现场总能够调动起读者激烈的情感反应。而这恰恰就是西元预设的阅读效果。发生在真实战场上的历史图景只会比描写出的更惊心可怖、更惨烈悲壮,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前人具体经历和承受的一切也有可能被渐渐尘封在时空隧道的深处。而这一切应该被毫厘不爽地打捞出来,在一代代后人的大脑上刻下深深的印痕,体会到这所有牺牲的深重意义,铭记这极致的屈辱和艰难的荣光,思索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西元这位当代军人自觉的责任背负。   3
  而从复现历史真实的意图深入下去,西元坚持用残酷的细节来还原战争现场,还是因为西元对“军人”这一身份内涵的深刻体认。毕竟到目前为止人类所有的战争要都由军人来完成,而战争背后的国家的屈辱或荣光,也要由军人们在战场上直接体现,直接承担。
  军人也是肉体凡胎的人,但他们的身份又过于特殊。他们的存在只有两个使命,打仗和准备打仗。战场是硝烟焦土、钢铁烈焰、死神穿梭的“绝境”,血肉之躯的“赤裸生命”随时可能如灰尘般毫无声息毫无尊严地消逝。但就是这样肉身如蝼蚁般渺小的战场,却是专属于军人的职责空间。
  “在一米的距离上凝视着一颗105毫米榴弹炮炮弹爆炸,你会看到比太阳还耀眼的光芒,听到巨大以至于无声的轰响。一瞬间里,密集的弹片和冲击波像轻风吹过柳枝一样打断你的脊梁骨,撕碎你的肉身,还有你的耳鼓、视网膜、舌头、手指等等你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感觉器官,却没有一丝疼痛。从此,没有时间、空间,周遭一片黑暗和寂静,这就是——死亡。”
  《死亡重奏》中这段文字锋利无比、充满力量,通过卓绝的想象力将战场感觉传达出来,凌厉精微得超越身体感官。惊艳的文字背后,是西元对战场上军人命运的体悟。可以看到,西元战争小说中的主角王大心们、魏大骡子们、上官富贵们,他们穿梭征战在多个场景和故事中,也纷纷阵亡(冻死)在这些故事中。对他们的死亡西元都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情感上的淡然平静和细节上的浓墨重彩。战场上的生命脆弱如斯,所有的逝去都如风掠过一般波澜不惊——作为军人,死亡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或许无须过多地悲伤。但每一个人的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通过饱含冲击力的细腻想象将他们的牺牲时刻如3D电影般清晰留下,也是对每一个牺牲的尊重与纪念。作为军人的西元应该特别理解“醉卧沙场君莫笑”“何须马革裹尸还”中的豁达,军人有属于自己的生死观,真正的军人并不畏惧死亡。而当那最终的一刻来临的时候,如果能够拥有西元这样一幅超感官、超微距的笔墨来将这一切定格,何尝不是另一种神圣的仪式感?无限精微地全景展示生命的离去正是对生命的敬重,而平静节制的叙述口吻直面死亡也是对死亡的超越。
  沿着对军人身份的体悟继续深入,必然会抵达“英雄主义”。这是战争历史中一脉延续的军人精魂,是升华于生命却强大于生命的一种意志。英雄主义能够对抗并且超越战争,超越它的残忍酷烈和对生命的极端蔑视。西元笔下的军人角色,既没有高级军官,也没有人立下卓著功勋,但他们作战勇敢、坚守军令完成任务,也能坦然迎候属于自己的死亡,等闲自若,所以他们都是英雄。正是无数这样英雄的集群支撑着一个国家的尊严,护佑着身后的亿万国人。西元显然沉迷于这群朴素的英雄,让他们一再出现在自己的小说中,代言自己对战争、对民族心理、对爱与恨的各种思考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西元笔下没有贪生怕死、临阵畏缩的士兵,战士们内部也没有闹过什么争执和纠纷。西元的英雄们都很纯粹,他们多数并不懂得多少家国大义,也从不计较牺牲的意义。
  这帮平民英雄没有主角光环,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西元每每让叙述从爆裂的战场中抽离,放慢节奏讲述一下主角們的前生今世。无论是逃荒的孤儿还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无论是出身书香门第还是落草山林的土匪,他们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详细前传——这是西元相当高明的一招。用这种故事情节和叙事节奏的交错穿插,西元就打通了军旅文学传统的英雄主义大叙事与20世纪90年代后更侧重个人化小叙事之间的壁垒,二者兼而顾之。一个个平凡而性格鲜明的士兵,一个个平凡而勇敢地离去。他们在战场上的牺牲作家没有给予更多的悲情渲染,但战场之下作为一个“人”,他们都享有足够的关照。西元给予他们淡化情感突出细节的“死”,同时耐心细致地刻画了他们的“生”。
  结语
  西元以自己的创作实绩成为当代军旅作家群中的佼佼者之一。但在这个群体中西元还是有些另类,这与他显微镜般书写残酷的文字有关,更与他残酷背后灼热的军人情怀与理想主义有关。
  在谈到中国当下的军旅文学时,一位资深研究者总结道:“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文学目光聚焦于高强度压力环境中的个体,表现逼仄空间内小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在取材上,他们更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人物丰富而驳杂的生命情态和生活经验,对细节进行放大甚至夸张化处理,探索柔软敏感的人性与人的内在心理,外化到文本层面便是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伤痛痕迹” ——这样的定位足够让人疑惑:从这段表述中能看出论者说的是军旅文学创作吗?这种辨识度不强的创作已经成为军旅文学的主流了吗?对此这位论者也是忧心忡忡。与地方文学的高度同质化,就会过度抽离军旅文学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核,降低作品的审美品格和精神高度。以至于有前辈名家还要专门呼吁一下:“事关民族命运、家国天下的宏大叙事,同样应该成为‘新生代军旅作家’的美学追求。” ——这难道不是“军旅文学”最本质的初心与使命吗?
  从这个角度而言,西元的战争小说或许是“主流”中的例外,但他体现的是军旅文学最本质的属性。如本文开头所言,他是自觉走出了“舒适区”选择的这条道路。而这个心理的转变过程于他却并不轻松,“我是个军人。我在想,英雄主义在今天为何变得如此脆弱与不堪一击?重建英雄主义的基石在哪里?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泛泛而论,而是真正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甚至是一些极有见识的人也在疑问:如今这个已经很现代、很文明,并且以和平为福祉的时代,是否还需要英雄主义?英雄主义与人类精神追求的价值是否相一致?” 当然,他最终听从内心的召唤,承受住了无边虚妄的侵蚀,毅然走上重建心中英雄主义之路。
  最后回到本文主题。西元的“残酷叙事”还有一种理解的向度,那就是为未来而想象过去,为胜利而想象惨痛:
  “牢牢记住,所有面对战争的人都要经受那些最严重情况的折磨,你要想象自己在一片火海中挣扎,你要想象国家被摧毁得支离破碎,你要想象自己在战场上被敌人一枪打死。只有把这些最坏的事情都想到,你才能把作战方案设计好,因为你要为这个方案负责,这个责任就是以你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这是西元的战争小说《颪乧》,在2049年,在即将开始与某大国的战争前,我军一位高级将领对他即将踏上战场的后辈指挥官的训诫。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郝朝帅,文学博士,副教授。学术兴趣于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电影。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认同”建构》,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另有文艺评论散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现主持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各一项。
其他文献
浩然的短篇小说《新婚》发表在1986年第二期《鴨绿江》,并获得《小说月报》第二届优秀中、短篇小说奖。这篇作品距离浩然1959年12期《文艺红旗》(《鸭绿江》曾用名)发表的短篇小说《炊烟》有26年,尔后在《辽宁文艺》前大段时间的“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期间,也没有浩然的只言片语,好像这“一个作家”在辽宁就未曾出现过。  “文革”的辽宁与上海,遭受伤害深。上海《朝霞》丛刊、《朝霞》月刊和《辽宁文艺》无疑
期刊
1  街上的房子密集如葱,一个挨着一个,无厘头地挤在一处。伸个胳膊就能摸到邻居的床,放一个屁,八个门都能听到响动。淑媛有本事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得悄无声息,把生活的苦辣酸甜都调成了静音。  刘响动就不喜她屁不放一个的性格,你做什么得有个声啊,也不怕把自己憋死。  刘响动在邮政局工作,钱挣得不多,响动闹得挺大。他今天喝、明天闹的,于是,人们把他大名忘了,称他刘响动。  早上,刘响动出门上班,淑媛也出门
期刊
1  读艾青的《诗论》,是在颠簸的绿皮火车上。有时候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下子暗下来,我就闭上眼睛,休息片刻,然后再看。那光芒里喷涌的字句,像是诗人跳动的心,“从生命感受了悲与喜,荣与辱,以至诚的话语报答生命”。  诗歌来到世间,有三个轮子:真、善、美。“我们的缪斯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窗外是雪野、村庄、河流、电线杆,嘶吼的北风卷带着大地乳白的晶体,仿佛在天与地之间演奏着生命
期刊
一  什么花开花红缨缨  什么人领导咱闹革命  金桃秫①开花红缨缨  共产党领导咱闹革命  天上黑云追白云  穷人革命要翻身  前沟里晴来后沟里阴  穷人革命靠红军  对面沟里桃花开  横山的红军开下来  村子小来路又窄  呼啦啦红军开了来  鸡不叫来狗不咬  婆姨娃娃都围严了  村子小来可有名  清涧山里阎家坪  二十二年变了红②  豪绅地主一铲平  腿短的窝在绥德城  腿长的逃进西安省③  红
期刊
20世纪最后十五年,我有超过十三年的时间为《鸭绿江》服务,若用歌德的“成长小说”套我的经历,那段勤勉而又困惑的光阴,对我来说特别重要,它可谓我技艺上的“学习时代”与思想上的“漫游时代”。但我从没想过“报答”。我认为,感念的最佳方式是对美好的传承,若以一報还一报或有借有还的反哺方式对待过往,不能说不对,但未免刻意。我愿意顺其自然地听命于因缘。  现在,久疏编务的我化身浪里白条,重返“鸭绿江”戏水弄波
期刊
浩然曾经在较长一段时期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个作家”,诞生于这一时期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也成为浩然的标签和代名词,这样高度符号化的后果其实就是对其认识和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浩然的艺术生命周期很长,需要对其打通进行全盘的考量,才能获得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在浩然文学创作的早期和晚期,都诞生了不少的作品,且整个风格有一定的延续性。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整个文坛活跃起来,浩然也在继续他的书写。这
期刊
1  他和她相对而坐,一个在椅子上,一个在床上。房间被电水壶的噪声充满。他坐在床上,因为没有靠背,便佝偻着腰,像是在接受讯问。她斜倚着扶手,左手放在右膝上,右手叠在左手上,头略略前倾,盯着他。而他正盯着轻轻颤动的电水壶,想着该如何婉拒她同游大洋山的邀请。  他和她应该算是笔友,都是应邀来参加这次采风的。在成为笔友之前,他跟她就吃过几次饭。其中某一次,她丈夫(曾经的)也去了,全程揽着她的腰,很亲密的
期刊
理解黎幺,一定要从他的《山魈考残篇》开始。这部长篇在结构上戏仿的是文献学学术专著的形式。通常来说,随着语言的铺展和篇目的增多,描述对象的意义会有逐渐增殖、明晰的过程。而这部小说恰恰把语言的积累和文献的增多,展现为意义逐步衰减乃至虚无的过程。这样的“虚构”所带来的阅读感受,是很难用简洁的语言向别人来传达的。那种高妙需要沉浸到文本中的叙事、思辨脉络中去感受,正如有些奇幻只有那些主动接受施巫的人方能体会
期刊
吴文莉用八年时间写作《叶落长安》,她通过讲述一群河南人逃难至长安城后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长安城这座古城的无尽爱意。在那又脏又窄的锦华巷中,以郝玉兰和梁长安为代表的两代人,以极强的韧性努力奋斗着,尤其郝玉兰一家的奋斗史,正是当时河南难民群体的富强史,也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文章中提到长安城的小东门、钟楼、城墙、回民坊、广济街和革命公园等地方时如数家珍,作家把对长安城的喜爱之情深深地浸润在了小说
期刊
主持人语:  1978年12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刘镇诗集《红色的云》。这是1964年该社准备出版的《晨号集》的修订本(后因故未出),“除最后一辑外,多是文化大革命前的部分习作。有些篇选编时稍微做了修改润色。”(刘镇《红色的云·后记》)诗人方冰说:“1961年3月,当刘镇同志的第一组诗(指《咱们是时代的总装工》——笔者注)在辽宁省《文艺红旗》(《鸭绿江》的曾用名)上发表的时候,我读了以后,心里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