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重大国计民生问题。
可是食品安全事件却频频发生。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昵?有什么办法和措施可以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呢?
有毒食品频现令人触目惊心
地沟油返回餐桌知多少。当你揣着几根油条,坐上清晨第一列地铁上班的时候;当你站在街头大嚼羊肉串的时候;当你在餐馆给孩子点上一盆香喷喷的水煮鱼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被一些人盯上了。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黑乎乎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重返人们的餐桌。
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业组组长何东平组织大四学生对武汉地沟油状况进行了调查。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照此比例,吃10顿饭可能就有1顿是用地沟油做的。尽管这个数字未必绝对准确,尽管何教授在各方压力之下又含糊其词了,但地沟油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没有必要在数量的多少上去刻意争论,哪怕是百吨、十吨,只要它存在,就不行。
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以及肝、心和肾肿大等。而地沟油中主要危害物之一的黄曲霉素又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
海南豇豆高毒农药残留事件。今年1月至2月初,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对海南省豇豆连续3次检出高毒农药水胺硫磷残留,为此,武汉市农业局下令,从2月7日起停止销售来自海南省的豇豆3个月。经追查,武汉市销售的豇豆主要来自海南陵水县英州镇和三亚市崖城镇。截至2月22日,武汉全市销毁有毒豇豆3596.9公斤,成功阻止了近2.5万公斤海南豇豆进入武汉市场销售。
武汉毒豇豆消息发布后,全国蔬菜市场又相继检测出海南豇豆农药超标问题,广州、郑州、长沙等各大城市也都叫停了海南豇豆的进入。
青岛毒韭菜致9人住院事件。从今年4月1日开始,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到一些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
回想起韭菜中毒这件事,青岛杨女士感觉自己非常庆幸。“那天我们花3元钱在人民一路‘实在坊’快餐店买了一盒韭菜炒鸡蛋,回来之后丈夫就夹了两筷子,孩子没吃,剩下的都让我吃了。”杨女士说,吃完饭后过了15分钟,她突然感觉自己头晕、恶心、胸闽,“当时我没想到是韭菜出了问题,还以为得了冠心病,赶紧给我丈夫打了电话。”杨女士的丈夫牛先生说:“我回来后开车带着媳妇到了旁边的一家社区门诊,一检查是食物中毒,诊所里治不了,让我们赶紧到大医院。”
事后统计,共有9人因为购食同一家快餐店的韭菜炒鸡蛋中毒住院治疗。
青岛市卫生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取样化验,已经确定这9名患者都是因为有机磷含量超标所致。
畜禽蛋奶残留抗生素问题。目前我国养殖业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合理防疫、用药的方法,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问题突出。随着畜禽疾病复杂化,诊断难度加大,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严重。再加上一些养殖户不能严格执行休药期,易造成畜禽蛋奶抗生素残留超标。
一些养殖户为了畜禽少生病,少死亡,多产蛋,多产奶,竟然超标准使用抗生素。相关专家指出,一些抗生素蓄积在动物食品组织中,这些残留药物可通过畜禽产品转移蓄积至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他植物中,并最终以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降低人的抗病能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难以治愈。
这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一件接着一件,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苏丹红、瘦肉精、阜阳毒奶粉、三鹿毒奶粉等等。食品安全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警钟一再敲响。
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背后
对于有毒食品一次次地曝光,一次次地打击,却又总是屡禁不绝,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利益驱动,赚黑心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企业、饭馆、农户无法抵抗利益的诱惑,便铤而走险生产出有毒有害的食品。
以餐厨废油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的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炜认为,巨额利润是导致“地沟油”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餐厨废油回流到餐桌已经形成了一条回收、提炼、加工、销售的地下链条。
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果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而卖给私人,每年反而倒有少则上千、多达上万元的收益。曾炜说:“不少餐饮店的餐厨废油的收购权都已承包给他人,收购方和餐饮企业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外人不得插足,每年按餐馆规模支付一定的费用。”据报道,武汉某大型酒店,一年仅卖餐厨垃圾,就能赚200万元。
在收购环节中,巨额利润导致一些收购人将争夺餐馆泔水、地沟油的“承包权”视为抢地盘,你争我夺,甚至大打出手。
2008年,青海创办了一家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公司,创业者梁立宽感慨当时“江湖水深”,他说“由于公司抢了‘油耗子’们的生意,于是接到不少恐吓电话。”
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餐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
“地沟油”多销往小餐馆及路边炸果子摊等,他们之所以使用,也是为了图便宜。
高剧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也有一个利益驱动问题。
海南一农药店的店主说,“禁药”的价格只是正规药的五分之一,杀虫效果却比正规药明显要好。海南一农民从一家农药店里买了2瓶水胺硫磷,药瓶上清晰地印有“高毒”的字样和警示标志。这个农民说,两瓶药水,他只花了18元钱。如果杀虫效果一样的合法农药,价格则要达到5呒。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凤沛则认为,利益驱动令生产厂家不愿让高毒农药销声匿迹,违规药高毒高效,同时价格低廉、容易被菜农接受,一些中小型农药厂家们很乐意生产。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刺激动物脑垂体分泌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从而加快增重速度,同时还能少生病,多产出。为此,一些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在饲料中过量添加抗生素。
“九龙治水”,监管不力。对于海南毒豇豆事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主要是因为在我 国的食物生产、流通和销售链条中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的监管体系。他说,生产的时候由农业部门来监管,成品则由质监部门负责,到了流通环节又交由了工商部门。目前的现状却是谁都管不到位,而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先不说这中间是否有不规范的行为,单是每个部门不同的标准就会造成食物安全隐患。万一哪个环节抓不住问题,出了纰漏,就自然造成了比较坏的影响。
今年3月,《河南商报》记者联系了十几个部门,得到的答复都差不多,“地沟油”不归我们管。
湖南衡阳“染色豆”卖了3年后才被“碰巧发现”,显示食品监管机制尚待完善。据了解,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食品监管仍是“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正是“九龙治水”的工作格局才造成了这一职能交叉、监管不力问题的长期存在。难怪民间早有“一帮大盖帽,全是白吃饱儿”的说法。
缺乏机制,出手不狠。这也是造成问题食品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和销售非常隐蔽。凡是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加工,大都是见不得阳光而隐藏于阴暗处的。
例如地沟油的提炼加工往往都是在城郊乡村,销售也是在暗中或是送货上门;高剧毒农药生产商、销售商从地上转到地下,都令监管难度加大。
而且这些黑心作坊常和管理人员玩“躲猫猫”。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家地沟油黑加工点老板曾经公开表示:“要罚钱,我们没有。没收东西,就这破玩意,不值多少钱,没收了以后再买,可以继续干。此处不行就再找一个更偏僻的地方。”老板嚣张气焰的背后,显示出地沟油管理难度之大。
二是监管面临多方阻力。今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关于我国每年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的惊人数据。由于何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因此,该报道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然而戏剧性的是,报道出来后的3月19日,何东平教授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了此前说过的数据。何东平教授为什么要改口呢?他说,报道出来的第一天就有50多家媒体找他,各级各部门领导也打来电话,自己“压力很大”,甚至担心会影响到自己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的正常工作。核心问题在于“200万-300万吨”这个数字,报道本身还可以,但“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关部门非但未借此人心所向之际,彻底清理整顿一下地沟油问题,反倒暗地里给一位“说了真话,想办些实事”的教授施压。
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认为对方不应该这样做。三亚市农业局农技服务中心负责崖城地区豇豆检测的检测员说,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上,外省很多运进海南的蔬菜也有许多被查出问题的,例如白菜有机磷超标等,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这名检测人员十分不理解武汉有关部门曝光的做法,认为这样做于国于民都无益。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周庆冲也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从以上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有毒食品曝光监管的压力和阻力有多大。
三是检测费用高、设备少。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邢诒铁介绍,在蔬菜瓜果检测方面,监管部门确实存在监管难度。农产品检测方面有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只能检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无法查出农药种类,而后者可以精确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但每个瓜菜品种每次检测费用高达2000元,且两天后才能出结果。由于海南全省只有一台定量检测设备,目前海南普遍采用的是定性检测,而武汉市在毒豇豆事件中采用的是定量检测。
四是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例如地沟油、面粉增白剂以及蔬菜农药残留、一次性餐盒等,十多年前就出现过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原因就是缺乏长效监管体制。
其实过去不是没有打击,但打击了以后作用不大,因为都是运动式的,媒体曝一下光,然后监管部门大轰大嗡应付差事式的去做一次临时性的清理,但清理了以后因没有长效机制保证,结果只能是拨一拨,动一动,监管有其形而无其实,太过背动。
进一步强化立法和增强意识
首先是立法,历时5年酝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渤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开始起草的《食品卫生、法》,到后来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虽说只有“卫生”与“安全”两字之差,但内容却大不一样,食品卫生,要求的是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要求的是食品对人体健康不能造成任何急性、慢性、潜在性的危害。这应视为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
今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下发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对于采购、使用“地沟油”的餐饮服务单位,将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从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现状来看,尽管观念、监管模式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但还应进一步形成体系,并在可操作性上更细化、更有力度,特别是在处罚上必须具有极强的惩戒性,加大其违法违规成本,令其真正做到下不为例,不敢再胡来。另外,对于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应有说法。问责问罪制也必须落到实处,落到个人,出了问题就要拿不作为者试问,尤其是领导的连带之责,轻则引咎辞职,重则绳之以法。没有这个狠劲儿,那只能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而已。有法而不依法,等于没法;执法而不严办,同样等于没法。
再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主要应做到三点:一是要树立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尽量到合法、正规的市场购买。二是要提高识别能力。努力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食品优劣,在购买时能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三是一旦发现有毒有害食品要及时举报。上级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及时发现,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力量,设立举报电话,甚至出台政府奖励政策,同时辅以媒体的监督。相信,只要真心去做,没有办不成的事。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问题多。
最近,一些地区已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群众监督的好办法。如: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市民如果发现饭店餐馆使用“地沟油”或者非法收购地沟油的“油老板”,可拨打本市食安热线962727举报投诉。另外,今年3月22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外公布了举报奖励办法和24zh时举报电话。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群众举报线索中,经查实者,根据《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给予举报人奖励人民币1000元;构成犯罪的案件,举报人协助有关部门抓获嫌疑人的,将给予奖励人民币10000元。
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样,这里关键还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如何千方百计让“以人为本”四个字,实打实地从书面、从口头走向百姓餐桌的问题!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一件不可等闲视之、久拖不决的大事,需要引起我们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摆上议事日程,速办快办,不要让民众天天在“吃”的问题上担心!
可是食品安全事件却频频发生。在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昵?有什么办法和措施可以杜绝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呢?
有毒食品频现令人触目惊心
地沟油返回餐桌知多少。当你揣着几根油条,坐上清晨第一列地铁上班的时候;当你站在街头大嚼羊肉串的时候;当你在餐馆给孩子点上一盆香喷喷的水煮鱼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危险之中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被一些人盯上了。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黑乎乎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重返人们的餐桌。
今年春节后,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业组组长何东平组织大四学生对武汉地沟油状况进行了调查。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照此比例,吃10顿饭可能就有1顿是用地沟油做的。尽管这个数字未必绝对准确,尽管何教授在各方压力之下又含糊其词了,但地沟油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没有必要在数量的多少上去刻意争论,哪怕是百吨、十吨,只要它存在,就不行。
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如发育障碍、易患肠炎,以及肝、心和肾肿大等。而地沟油中主要危害物之一的黄曲霉素又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
海南豇豆高毒农药残留事件。今年1月至2月初,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对海南省豇豆连续3次检出高毒农药水胺硫磷残留,为此,武汉市农业局下令,从2月7日起停止销售来自海南省的豇豆3个月。经追查,武汉市销售的豇豆主要来自海南陵水县英州镇和三亚市崖城镇。截至2月22日,武汉全市销毁有毒豇豆3596.9公斤,成功阻止了近2.5万公斤海南豇豆进入武汉市场销售。
武汉毒豇豆消息发布后,全国蔬菜市场又相继检测出海南豇豆农药超标问题,广州、郑州、长沙等各大城市也都叫停了海南豇豆的进入。
青岛毒韭菜致9人住院事件。从今年4月1日开始,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接到一些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
回想起韭菜中毒这件事,青岛杨女士感觉自己非常庆幸。“那天我们花3元钱在人民一路‘实在坊’快餐店买了一盒韭菜炒鸡蛋,回来之后丈夫就夹了两筷子,孩子没吃,剩下的都让我吃了。”杨女士说,吃完饭后过了15分钟,她突然感觉自己头晕、恶心、胸闽,“当时我没想到是韭菜出了问题,还以为得了冠心病,赶紧给我丈夫打了电话。”杨女士的丈夫牛先生说:“我回来后开车带着媳妇到了旁边的一家社区门诊,一检查是食物中毒,诊所里治不了,让我们赶紧到大医院。”
事后统计,共有9人因为购食同一家快餐店的韭菜炒鸡蛋中毒住院治疗。
青岛市卫生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取样化验,已经确定这9名患者都是因为有机磷含量超标所致。
畜禽蛋奶残留抗生素问题。目前我国养殖业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合理防疫、用药的方法,凭经验饲养、凭感觉用药问题突出。随着畜禽疾病复杂化,诊断难度加大,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严重。再加上一些养殖户不能严格执行休药期,易造成畜禽蛋奶抗生素残留超标。
一些养殖户为了畜禽少生病,少死亡,多产蛋,多产奶,竟然超标准使用抗生素。相关专家指出,一些抗生素蓄积在动物食品组织中,这些残留药物可通过畜禽产品转移蓄积至人体或通过环境释放蓄积到其他植物中,并最终以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和体内正常菌群的耐药性变化。人体经常摄入低剂量的抗生素残留物,会逐渐降低人的抗病能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难以治愈。
这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一件接着一件,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苏丹红、瘦肉精、阜阳毒奶粉、三鹿毒奶粉等等。食品安全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警钟一再敲响。
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背后
对于有毒食品一次次地曝光,一次次地打击,却又总是屡禁不绝,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利益驱动,赚黑心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些企业、饭馆、农户无法抵抗利益的诱惑,便铤而走险生产出有毒有害的食品。
以餐厨废油为原料提取生物柴油的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炜认为,巨额利润是导致“地沟油”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餐厨废油回流到餐桌已经形成了一条回收、提炼、加工、销售的地下链条。
从销售餐厨废油的餐馆方来说,宾馆、饭店如果把餐厨垃圾交给环卫部门,得向环卫局交纳数额不菲的垃圾处理费,而卖给私人,每年反而倒有少则上千、多达上万元的收益。曾炜说:“不少餐饮店的餐厨废油的收购权都已承包给他人,收购方和餐饮企业间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购销关系,外人不得插足,每年按餐馆规模支付一定的费用。”据报道,武汉某大型酒店,一年仅卖餐厨垃圾,就能赚200万元。
在收购环节中,巨额利润导致一些收购人将争夺餐馆泔水、地沟油的“承包权”视为抢地盘,你争我夺,甚至大打出手。
2008年,青海创办了一家餐厨垃圾综合处理公司,创业者梁立宽感慨当时“江湖水深”,他说“由于公司抢了‘油耗子’们的生意,于是接到不少恐吓电话。”
对于餐厨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厨废油每吨成本大约1000元,每吨餐厨废油能够提取0.8吨食用油,加工环节的成本仅300多元,而现在市场食用油的价格每吨超过6000元,按市价打对折售出,一吨的利润接近2000元。
“地沟油”多销往小餐馆及路边炸果子摊等,他们之所以使用,也是为了图便宜。
高剧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也有一个利益驱动问题。
海南一农药店的店主说,“禁药”的价格只是正规药的五分之一,杀虫效果却比正规药明显要好。海南一农民从一家农药店里买了2瓶水胺硫磷,药瓶上清晰地印有“高毒”的字样和警示标志。这个农民说,两瓶药水,他只花了18元钱。如果杀虫效果一样的合法农药,价格则要达到5呒。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杜凤沛则认为,利益驱动令生产厂家不愿让高毒农药销声匿迹,违规药高毒高效,同时价格低廉、容易被菜农接受,一些中小型农药厂家们很乐意生产。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刺激动物脑垂体分泌激素,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从而加快增重速度,同时还能少生病,多产出。为此,一些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在饲料中过量添加抗生素。
“九龙治水”,监管不力。对于海南毒豇豆事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主要是因为在我 国的食物生产、流通和销售链条中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的监管体系。他说,生产的时候由农业部门来监管,成品则由质监部门负责,到了流通环节又交由了工商部门。目前的现状却是谁都管不到位,而出了问题谁也不用担责。先不说这中间是否有不规范的行为,单是每个部门不同的标准就会造成食物安全隐患。万一哪个环节抓不住问题,出了纰漏,就自然造成了比较坏的影响。
今年3月,《河南商报》记者联系了十几个部门,得到的答复都差不多,“地沟油”不归我们管。
湖南衡阳“染色豆”卖了3年后才被“碰巧发现”,显示食品监管机制尚待完善。据了解,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食品监管仍是“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正是“九龙治水”的工作格局才造成了这一职能交叉、监管不力问题的长期存在。难怪民间早有“一帮大盖帽,全是白吃饱儿”的说法。
缺乏机制,出手不狠。这也是造成问题食品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和销售非常隐蔽。凡是有毒有害食品的生产加工,大都是见不得阳光而隐藏于阴暗处的。
例如地沟油的提炼加工往往都是在城郊乡村,销售也是在暗中或是送货上门;高剧毒农药生产商、销售商从地上转到地下,都令监管难度加大。
而且这些黑心作坊常和管理人员玩“躲猫猫”。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家地沟油黑加工点老板曾经公开表示:“要罚钱,我们没有。没收东西,就这破玩意,不值多少钱,没收了以后再买,可以继续干。此处不行就再找一个更偏僻的地方。”老板嚣张气焰的背后,显示出地沟油管理难度之大。
二是监管面临多方阻力。今年3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关于我国每年有200万到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的惊人数据。由于何教授的另一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因此,该报道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然而戏剧性的是,报道出来后的3月19日,何东平教授召开新闻发布会,否认了此前说过的数据。何东平教授为什么要改口呢?他说,报道出来的第一天就有50多家媒体找他,各级各部门领导也打来电话,自己“压力很大”,甚至担心会影响到自己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的正常工作。核心问题在于“200万-300万吨”这个数字,报道本身还可以,但“这个数字太敏感,不该以我的名义讲出来”。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关部门非但未借此人心所向之际,彻底清理整顿一下地沟油问题,反倒暗地里给一位“说了真话,想办些实事”的教授施压。
对于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的做法,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了“特别的不理解”,他们认为对方不应该这样做。三亚市农业局农技服务中心负责崖城地区豇豆检测的检测员说,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上,外省很多运进海南的蔬菜也有许多被查出问题的,例如白菜有机磷超标等,但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这名检测人员十分不理解武汉有关部门曝光的做法,认为这样做于国于民都无益。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周庆冲也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从以上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有毒食品曝光监管的压力和阻力有多大。
三是检测费用高、设备少。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邢诒铁介绍,在蔬菜瓜果检测方面,监管部门确实存在监管难度。农产品检测方面有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只能检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无法查出农药种类,而后者可以精确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但每个瓜菜品种每次检测费用高达2000元,且两天后才能出结果。由于海南全省只有一台定量检测设备,目前海南普遍采用的是定性检测,而武汉市在毒豇豆事件中采用的是定量检测。
四是缺乏长效管理机制。有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例如地沟油、面粉增白剂以及蔬菜农药残留、一次性餐盒等,十多年前就出现过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原因就是缺乏长效监管体制。
其实过去不是没有打击,但打击了以后作用不大,因为都是运动式的,媒体曝一下光,然后监管部门大轰大嗡应付差事式的去做一次临时性的清理,但清理了以后因没有长效机制保证,结果只能是拨一拨,动一动,监管有其形而无其实,太过背动。
进一步强化立法和增强意识
首先是立法,历时5年酝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渤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开始起草的《食品卫生、法》,到后来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虽说只有“卫生”与“安全”两字之差,但内容却大不一样,食品卫生,要求的是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安全,要求的是食品对人体健康不能造成任何急性、慢性、潜在性的危害。这应视为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
今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下发了《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对于采购、使用“地沟油”的餐饮服务单位,将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
从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立法现状来看,尽管观念、监管模式都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但还应进一步形成体系,并在可操作性上更细化、更有力度,特别是在处罚上必须具有极强的惩戒性,加大其违法违规成本,令其真正做到下不为例,不敢再胡来。另外,对于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应有说法。问责问罪制也必须落到实处,落到个人,出了问题就要拿不作为者试问,尤其是领导的连带之责,轻则引咎辞职,重则绳之以法。没有这个狠劲儿,那只能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而已。有法而不依法,等于没法;执法而不严办,同样等于没法。
再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主要应做到三点:一是要树立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尽量到合法、正规的市场购买。二是要提高识别能力。努力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食品优劣,在购买时能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三是一旦发现有毒有害食品要及时举报。上级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及时发现,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力量,设立举报电话,甚至出台政府奖励政策,同时辅以媒体的监督。相信,只要真心去做,没有办不成的事。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问题多。
最近,一些地区已相继出台了不少鼓励群众监督的好办法。如: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市民如果发现饭店餐馆使用“地沟油”或者非法收购地沟油的“油老板”,可拨打本市食安热线962727举报投诉。另外,今年3月22日,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外公布了举报奖励办法和24zh时举报电话。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群众举报线索中,经查实者,根据《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给予举报人奖励人民币1000元;构成犯罪的案件,举报人协助有关部门抓获嫌疑人的,将给予奖励人民币10000元。
相信,只要上下齐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样,这里关键还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如何千方百计让“以人为本”四个字,实打实地从书面、从口头走向百姓餐桌的问题!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一件不可等闲视之、久拖不决的大事,需要引起我们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摆上议事日程,速办快办,不要让民众天天在“吃”的问题上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