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增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大家都在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虽然有一定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往往从自已的主观愿望出发,无视学生学习的需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容器,任意进行“灌输”、“注入”,致使一部分学生对识字感到厌烦。如何做到增大识字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教学中,我着重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和探索。
一、猜迷语识字
猜迷语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教师若能根据某些生字的结构和意思,编成迷语,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起学生认读汉字的浓厚兴趣。如:“千字插中间,北字分两边”打一字,谁能行?老师的话音未落,孩子们的小手高举如林,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乖”字。可见,一旦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撞击,便不可抑制。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接着我又出示“太阳东边升,月亮西边挂”(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头小脚儿大”(尖)等几条迷语,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思路大开争着回答。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像一朵朵绽放的花蕾。这样训练有素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编儿歌识字
儿歌的特点是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根据生字的字形编成顺口溜,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生字。如:教学“春”字时,引导学生把它拆分为“三、人、日”这三个熟悉的字,然后把这三个字编入儿歌中,以此突出“春”字的形体和字义。即:“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教学“口”字时,引导学生说“一张大口四四方,里面空空无家当”。又如“男”字,可以这样编:“男儿田间出苦力”。这样,学生就在有意无意间记住了生字的音、形、义。在学完《山村》这首诗后,我要求学生把诗写一遍,同学们都动了笔,而且写得很认真。当我改完作业后方才发现,七十名学生,居然有七个学生把“座”写成了“座”。我把作业发给学生,让他们用手指着自己写的读读,我趁机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特大的“座”字。还没等我转过身,有一半的学生立即大声说道:“老师,你把字写错了”。我面对学生微笑着说:“不会吧,老师怎么会把字写错呢?”我故意提高了嗓门。这时,赵俊小朋友一下子蹦了起来,指着黑板上的“座”字,激动地说:“广”字头下边是两个“人”字,不是“竹”。此时,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嚷开了,我请郑维小朋友上台写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座”字,我带着大家一起为郑维鼓掌。通过比较,最后问:谁能给“座”字编个顺口溜呢?周颖小朋友思维敏捷,大声地念着:“两个小朋友,坐在家里玩泥土”。我向周颖竖起了大拇指,于是,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同学们写“座”字时,再也没有一个写错了。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既是培养人的一门科学,又是培养人的一门艺术。巧妙别致,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识字
第多斯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思维怎样的,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造能力。
(1)减一减识字法。就是在一个熟悉的字形中去掉某一部件,从而学会识字的方法。如:学习“米”字,引导学生从“来”字上拆减,即:“来”字去掉一横就是“米”。再如:“鸟”字去掉一点就是“乌”等等。
(2)加一加识字法。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已经学过的熟字,拼凑在一起,成为新字。如:日+月=明,月+月=朋,木+又+寸=树;立+日=音。
(3)字理识字。即根据汉字的构字理据(造字方法)进行识字。如:教学“男”就是在田间出力干活的人。于是引导学生编出顺口溜:“田加力,组成男,田间出力好儿男;”“男”字读音又通“难”,男子汉就应不怕难。这样,学生就很快记住了“男”字的音、形、义。
除此之外,创造性识字还可以让学生换偏旁、演一演、画一画等。
四、开放性地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进入校园,迎面而来的校名,班级公约,伙伴名字,黑板报……,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不经意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字,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学生的识字将会逐渐增大。喜欢看电视是儿童的天性,作为家长——老师或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适时引导孩子留意屏幕上出现的汉字,让孩子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听一边想,不清楚的再给予讲解。这样一来,一个个陌生的字符就会变得熟悉了,孩子的汉字朋友也越交越广,日积月累,为以后的阅读就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写作好了有力的铺垫,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作好准备。
总之,教学有法,但無定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教师必须把握,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家长也应了解。要把好学生或子女的识字关,让他(她)们有兴趣,自主、自觉地学习生字,就必须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培养、指导,教给学生或子女学习生字的方法,利用课本或识字工具——字典,采取“首先牵着走,其次扶着走,最后放手走”三步走的教育方法,逐步增大学生或子女的识字量,再识字的基础上再使其了解、理解和掌握字的形和义,最终指导运用。
久而久之,学生识字多,看书学习就会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老师,再加上家长或教师引导,教学质量就会逐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其目的也就达到了。
以上所述,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浅做法,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恳望教学同仁指教。本人愿意合作、探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断进取。
一、猜迷语识字
猜迷语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教师若能根据某些生字的结构和意思,编成迷语,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起学生认读汉字的浓厚兴趣。如:“千字插中间,北字分两边”打一字,谁能行?老师的话音未落,孩子们的小手高举如林,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乖”字。可见,一旦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撞击,便不可抑制。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接着我又出示“太阳东边升,月亮西边挂”(明);“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头小脚儿大”(尖)等几条迷语,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思路大开争着回答。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像一朵朵绽放的花蕾。这样训练有素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编儿歌识字
儿歌的特点是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根据生字的字形编成顺口溜,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所学的生字。如:教学“春”字时,引导学生把它拆分为“三、人、日”这三个熟悉的字,然后把这三个字编入儿歌中,以此突出“春”字的形体和字义。即:“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教学“口”字时,引导学生说“一张大口四四方,里面空空无家当”。又如“男”字,可以这样编:“男儿田间出苦力”。这样,学生就在有意无意间记住了生字的音、形、义。在学完《山村》这首诗后,我要求学生把诗写一遍,同学们都动了笔,而且写得很认真。当我改完作业后方才发现,七十名学生,居然有七个学生把“座”写成了“座”。我把作业发给学生,让他们用手指着自己写的读读,我趁机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特大的“座”字。还没等我转过身,有一半的学生立即大声说道:“老师,你把字写错了”。我面对学生微笑着说:“不会吧,老师怎么会把字写错呢?”我故意提高了嗓门。这时,赵俊小朋友一下子蹦了起来,指着黑板上的“座”字,激动地说:“广”字头下边是两个“人”字,不是“竹”。此时,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嚷开了,我请郑维小朋友上台写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座”字,我带着大家一起为郑维鼓掌。通过比较,最后问:谁能给“座”字编个顺口溜呢?周颖小朋友思维敏捷,大声地念着:“两个小朋友,坐在家里玩泥土”。我向周颖竖起了大拇指,于是,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同学们写“座”字时,再也没有一个写错了。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既是培养人的一门科学,又是培养人的一门艺术。巧妙别致,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主动探索,创造性地识字
第多斯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角色,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思维怎样的,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造能力。
(1)减一减识字法。就是在一个熟悉的字形中去掉某一部件,从而学会识字的方法。如:学习“米”字,引导学生从“来”字上拆减,即:“来”字去掉一横就是“米”。再如:“鸟”字去掉一点就是“乌”等等。
(2)加一加识字法。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已经学过的熟字,拼凑在一起,成为新字。如:日+月=明,月+月=朋,木+又+寸=树;立+日=音。
(3)字理识字。即根据汉字的构字理据(造字方法)进行识字。如:教学“男”就是在田间出力干活的人。于是引导学生编出顺口溜:“田加力,组成男,田间出力好儿男;”“男”字读音又通“难”,男子汉就应不怕难。这样,学生就很快记住了“男”字的音、形、义。
除此之外,创造性识字还可以让学生换偏旁、演一演、画一画等。
四、开放性地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进入校园,迎面而来的校名,班级公约,伙伴名字,黑板报……,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不经意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字,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学生的识字将会逐渐增大。喜欢看电视是儿童的天性,作为家长——老师或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适时引导孩子留意屏幕上出现的汉字,让孩子一边看一边听;一边听一边想,不清楚的再给予讲解。这样一来,一个个陌生的字符就会变得熟悉了,孩子的汉字朋友也越交越广,日积月累,为以后的阅读就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写作好了有力的铺垫,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作好准备。
总之,教学有法,但無定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教师必须把握,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家长也应了解。要把好学生或子女的识字关,让他(她)们有兴趣,自主、自觉地学习生字,就必须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培养、指导,教给学生或子女学习生字的方法,利用课本或识字工具——字典,采取“首先牵着走,其次扶着走,最后放手走”三步走的教育方法,逐步增大学生或子女的识字量,再识字的基础上再使其了解、理解和掌握字的形和义,最终指导运用。
久而久之,学生识字多,看书学习就会产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老师,再加上家长或教师引导,教学质量就会逐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其目的也就达到了。
以上所述,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初浅做法,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恳望教学同仁指教。本人愿意合作、探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