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者书契多编以竹简,其次用缣帛。至以水肤、麻头、敝布、鱼网为纸,自东汉蔡伦始。简太重,缣稍贵,人遂以纸为便。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易以西南为坤位,而吾蜀西南重厚不浮,此坤之性也。故物生于蜀者,视他方为重厚,凡纸亦然,此地之宜也。
——(元)费著《笺纸谱》
行前碎想
从朋友那见到作画用的夹江手工纸后,一直心生探访之念。4月的一个清晨,我踏上了夹江寻纸的行程。
夹江,“蜀纸之乡”,夹江竹纸,始于唐,继于宋,兴于明,盛于清,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了“蔡候”手工舀纸术,与安徽宣纸齐名。这种以嫩竹为原料的手工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绵韧)、洁白、做手(整选)”的特色,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有着其它纸张不可替代的品质。
据《唐书·经籍志》载:唐玄宗开元时,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各编纂有经、史、子、集四库书一套,共12596卷,“皆以益州麻纸编写”。在清代,经康熙皇帝钦点,夹江上等书写纸被定为“贡纸”,成为皇室指定用纸和“文闱卷纸”(科场用纸)。抗战中成都纸源奇缺而粗劣,国画大师张大干两次到夹江深入纸乡两月余,与纸农共同研讨造纸技术,指导工匠在造纸过程中加入长纤维麻料,和松香、白帆等辅料,将其改造成能书能画,能泼墨重彩的新一代书画纸,并亲自设计纹帘,改进幅尺,循古代工艺,渗入纤维制成有云纹暗花和有大风堂字样的书画纸和莲花笺,将之命名为“蜀笺”,风靡时,被誉为“国之二宝”。
为着应景,在行囊里放进了仿古线装的笔记本、《河童旅行素描本》,以及字文所安的《追忆》——出行被自说白话地加入了浪漫的想象。
城,或瓷城?
春寒未尽,行前天色阴霾,大巴行至中途,雨终下下来了。出城后公路两旁多农家景象,油菜花黄灿眩目;一片农田中,问或夹杂着小型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冉冉在天空氲开。
入夹江境内,路渐渐坎坷不平起来。县城周边尽是各瓷砖厂,说得出名的,或从未听说的,在各色不一的广告牌上喧嚣着。一辆辆灰重的卡车行过,溅起一路泥浆——路就是这样不胜重荷开裂沉陷的。行至县城内,仍是嘈杂无序,一路行过的街道布满了各色商家,五金、地板、小家电,偶有的小文具店也只零散地堆着学生们的课业文具。蹬三轮车的阿姨对我提出的手工纸作坊露出了茫然不解的神态,一旁的出租车师傅说,造纸厂都搬山上去了,污染很厉害。
行前的想象在此派不上用场了。千年纸城的痕迹在县城已不可寻,到底忘了,现在的夹江是以瓷砖闻名了。
新旧罅隙
稍事安顿,前往此行第一站——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位于旅游景点千佛岩内。
1路公车绕县城缓行,得以打量小城的全貌,或一些细节。城区的中心罗列着各色随处可见的连锁小店;再往外便尽是旧城拆迁的景象了,在一堆废墟的对面,我看到了一家暗灰的理发室,与电影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营理发室一模一样;在一排倾斜的木板房楼上,点燃了一盏橙色台灯,那式样我读小学时用过……一一掠过的画面竟有些像贾樟柯的电影了,小县城的确是当下最见时代裂缝的空间。
从公路至景区,需经一条名字古气的老街——聚贤坊。老街不长且狭窄,两边都是老式的两层木屋,多深闭门户,街边聚了小群人围观象棋,几只鸡乐得在街上溜达,竟不怕人。
入口第一家门上,横着“一指禅”的匾幅,两边对联书:三针神术能治病,一指禅功不伤人——原是乡间的医馆和武馆。街尾的黑板上,写着两组文字,一边是子曰诗云,一边是口传谚语。传统社会的朝堂精英与乡野俚俗,在这里融合着。
这里有手工造纸博物馆的展示厅,其实不过是小小的店铺罢了,陈列了数沓各类手工纸和一些仿古线装本,屋角散滚着江边的石头,墙上挂了一些不知名的字画,铺了毛毡作画的大桌上,堆着笔墨、孩子的书包和碗碟。买了几个本子,那纸张手感轻柔肌理匀称,立刻就把包里的笔记本给比下去了,不由得暗自叹悔为现代工业多花出去的冤枉钱。
山里的博物馆
走过老街,行至景区内,左依青衣江,右靠千佛山,中间只容得窄窄的一条小石梯道,时上时下。因着下雨的缘故,只我一个游人,在晦暗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山壁上残缺的石雕佛像阴沉肃穆,竞生孤寂遗世之感。
越走越怯,好在终于找到了深藏山中的博物馆,背后山涧流水,堂前翠竹葱茏,屋宇俨然有古庙之风。没见到人,只好自顾自拾级而上闲逛。4个厅的展品不多,倒是梳理了一番书写材质发展史,陈列着自古以来夹江出产的系列纸品。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造纸的器具:有直径2.4米、用1.8方本地老杉木做成的篁锅,这是用来蒸煮竹子用的;一个重达600公斤、用雅安石做成的纸臼,这是把煮好了的竹子舂成小纤维的器具;一个用于抄纸的纸槽;一个用于榨水的榨机;一个用于晒纸的纸壁。各行自有祖师,最后一个殿供着被纸乡人视为神的蔡伦像。
博物馆不大,很快便走完了。在尽头处方才发现两位老者在竹椅上抽着旱烟闲聊,这便是工作人员了,竟有些村夫野老闲话野史之感。从聚贤坊到这里,时光仿若倒退了很多年,静得凝滞了。
据他们介绍,知清代道光十九年立于夹江古佛寺的《蔡翁碑》有对这传统造纸技艺的精练描述,“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概括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沤、蒸、捣、操4个阶段、72道工序的全过程,与古书《天工开物》的记载相类。一张洁白的夫江手工竹纸,需要造纸工人用80多种工具,历经3个多月、4个阶段、15个环节、72道繁复工序才能问世。嫩竹砍下后,需要经过水沤、槌打、选料、浆灰,放入篁锅蒸煮,然后再次槌打、洗料,加入纯碱等原料二次八篁锅中“蒸二锅”,碱蒸完成后,经过洗料、沤料,打堆以备操用。操用时先从堆料中取下适量,放入石碓中反复舂打捣料,然后淘料、漂白、放入纸槽中,进行操纸。其后,压水、掀纸、打吊,再将纸刷到墙上,风干后,经过撕纸、割纸、清点、包装后,才为成品。
更有意思的是,大约在明代中期,伴随着夹江手工造纸的发展,一种在唐代灯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劳动歌谣“竹麻号子”在当地流行开来。山里人把竹子砍下山,打碎后放进“篁锅”里蒸七天七夜,然后几名精壮小伙子脱光衣服揭开锅盖,用木杵把竹子捣碎,从锅里捞起来,妇女们用连枷打出竹浆,竹浆沿着石槽流进一个大池子,沉淀几天几夜后,再从池子里滤出一张张纸,贴在墙上晾晒……整个劳动过程中充满着号子声,民歌声。“竹麻号子”多是集体合唱,由领唱的人最先唱起,其余则附台着帮腔,声音高昂,节奏强烈。
行间随录
回程路上,雨越发大了。晚间无事也无处可去,只好窝在宾馆翻看《河童旅行杂记》,录下几则:
“留住神仙的民家现在仍有藏刀具的习俗,这是真的吗?”
“现在老年人的家里,仍然非常小心,不把刀具放在明处,以防伤着神仙。”
“还有,据说神仙们都好色,在逗留期间还摸女人的屁股?”
“在‘神仙启程’的那天,女人不小心误入厕所,那就要被摸屁股的。”为什么要按照古老样式建熔炉,为什么要按照老办法用木炭熔化铁砂来造生铁?据说这是能制造出纯度高的砂铁的唯的方法。即使现在有非常先进的熔炉,使用科学的方法掌握的数据来炼铁,也达不到塔塔拉炼出的纯度。
传统就是这样充满了好奇、神秘,保留下来了,生生不息。
马乡作坊
在博物馆时打听了实地的造纸坊所在,次日雨歇了,便决定去马乡探究竟。
路,照例很烂,穿梭于城乡的小巴车开得偏倒摇晃。车上坐着的人,多背着背篓拎着麻袋,起了早赶完场,这会子赶着回乡下了。
在横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牌的路口下车,一条弯曲的山间小路把我领到了石埝村,这里是古老的手工造纸地。不过,遗存的造纸作坊不多了,不少已经空了。偶尔可见一些屋外墙边在晾纸,还见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带着耳机在批量裱画,英文歌放得很响。
“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了”,循着泛白沫的溪水找到 家纸坊,其间操作的年轻人解释说,即便他也是外出好些年头,方又带着北方的媳妇返乡,重拾造纸业。纸坊里,一些机电器械取代了在博物馆中见到的篁锅、榨机一类的器具,而现场能见的只是走水、压水、掀纸、晾干这样的后期流程了,其中走水尤其考验技艺,用竹帘在槽中匀匀带出一层薄薄的纸浆,要求厚薄适中恰到火候,看起来简单,做着却不容易。
“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造纸匠人,手艺丢了很可惜。我们用嫩竹造纸,从砍竹子到生产出纸,传统工艺需要70多道工序,现代造纸是采用快速蒸煮法,生产过程简化。传统手工纸的优点是保存期比较长,纸张存放的时间越长,它的价值就越高。比如,一般的纸张100元刀,如果能放上10年就可以卖500元一刀,如果能保存20年,就值800到1000元。”
这位因着外出颇有些见识的年轻人,不仅坚守着传统的手艺,还自己琢磨着不断改进,比如在原浆中加入花瓣、竹叶做出精美的工艺纸,又比如他用熊猫的粪便——保留了最纯的竹纤维——做出了熊猫纸,他的想法还很多,而现代的推广方式也在有步骤地进行。到底,保留传统的最好方式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发展求新,传统的生命力,也许不必想得太过悲观。
两天的行程就此结束了。行前的浪漫想象,换作了归途的静思。
——(元)费著《笺纸谱》
行前碎想
从朋友那见到作画用的夹江手工纸后,一直心生探访之念。4月的一个清晨,我踏上了夹江寻纸的行程。
夹江,“蜀纸之乡”,夹江竹纸,始于唐,继于宋,兴于明,盛于清,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了“蔡候”手工舀纸术,与安徽宣纸齐名。这种以嫩竹为原料的手工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绵韧)、洁白、做手(整选)”的特色,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有着其它纸张不可替代的品质。
据《唐书·经籍志》载:唐玄宗开元时,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各编纂有经、史、子、集四库书一套,共12596卷,“皆以益州麻纸编写”。在清代,经康熙皇帝钦点,夹江上等书写纸被定为“贡纸”,成为皇室指定用纸和“文闱卷纸”(科场用纸)。抗战中成都纸源奇缺而粗劣,国画大师张大干两次到夹江深入纸乡两月余,与纸农共同研讨造纸技术,指导工匠在造纸过程中加入长纤维麻料,和松香、白帆等辅料,将其改造成能书能画,能泼墨重彩的新一代书画纸,并亲自设计纹帘,改进幅尺,循古代工艺,渗入纤维制成有云纹暗花和有大风堂字样的书画纸和莲花笺,将之命名为“蜀笺”,风靡时,被誉为“国之二宝”。
为着应景,在行囊里放进了仿古线装的笔记本、《河童旅行素描本》,以及字文所安的《追忆》——出行被自说白话地加入了浪漫的想象。
城,或瓷城?
春寒未尽,行前天色阴霾,大巴行至中途,雨终下下来了。出城后公路两旁多农家景象,油菜花黄灿眩目;一片农田中,问或夹杂着小型的工厂,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冉冉在天空氲开。
入夹江境内,路渐渐坎坷不平起来。县城周边尽是各瓷砖厂,说得出名的,或从未听说的,在各色不一的广告牌上喧嚣着。一辆辆灰重的卡车行过,溅起一路泥浆——路就是这样不胜重荷开裂沉陷的。行至县城内,仍是嘈杂无序,一路行过的街道布满了各色商家,五金、地板、小家电,偶有的小文具店也只零散地堆着学生们的课业文具。蹬三轮车的阿姨对我提出的手工纸作坊露出了茫然不解的神态,一旁的出租车师傅说,造纸厂都搬山上去了,污染很厉害。
行前的想象在此派不上用场了。千年纸城的痕迹在县城已不可寻,到底忘了,现在的夹江是以瓷砖闻名了。
新旧罅隙
稍事安顿,前往此行第一站——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位于旅游景点千佛岩内。
1路公车绕县城缓行,得以打量小城的全貌,或一些细节。城区的中心罗列着各色随处可见的连锁小店;再往外便尽是旧城拆迁的景象了,在一堆废墟的对面,我看到了一家暗灰的理发室,与电影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国营理发室一模一样;在一排倾斜的木板房楼上,点燃了一盏橙色台灯,那式样我读小学时用过……一一掠过的画面竟有些像贾樟柯的电影了,小县城的确是当下最见时代裂缝的空间。
从公路至景区,需经一条名字古气的老街——聚贤坊。老街不长且狭窄,两边都是老式的两层木屋,多深闭门户,街边聚了小群人围观象棋,几只鸡乐得在街上溜达,竟不怕人。
入口第一家门上,横着“一指禅”的匾幅,两边对联书:三针神术能治病,一指禅功不伤人——原是乡间的医馆和武馆。街尾的黑板上,写着两组文字,一边是子曰诗云,一边是口传谚语。传统社会的朝堂精英与乡野俚俗,在这里融合着。
这里有手工造纸博物馆的展示厅,其实不过是小小的店铺罢了,陈列了数沓各类手工纸和一些仿古线装本,屋角散滚着江边的石头,墙上挂了一些不知名的字画,铺了毛毡作画的大桌上,堆着笔墨、孩子的书包和碗碟。买了几个本子,那纸张手感轻柔肌理匀称,立刻就把包里的笔记本给比下去了,不由得暗自叹悔为现代工业多花出去的冤枉钱。
山里的博物馆
走过老街,行至景区内,左依青衣江,右靠千佛山,中间只容得窄窄的一条小石梯道,时上时下。因着下雨的缘故,只我一个游人,在晦暗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山壁上残缺的石雕佛像阴沉肃穆,竞生孤寂遗世之感。
越走越怯,好在终于找到了深藏山中的博物馆,背后山涧流水,堂前翠竹葱茏,屋宇俨然有古庙之风。没见到人,只好自顾自拾级而上闲逛。4个厅的展品不多,倒是梳理了一番书写材质发展史,陈列着自古以来夹江出产的系列纸品。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造纸的器具:有直径2.4米、用1.8方本地老杉木做成的篁锅,这是用来蒸煮竹子用的;一个重达600公斤、用雅安石做成的纸臼,这是把煮好了的竹子舂成小纤维的器具;一个用于抄纸的纸槽;一个用于榨水的榨机;一个用于晒纸的纸壁。各行自有祖师,最后一个殿供着被纸乡人视为神的蔡伦像。
博物馆不大,很快便走完了。在尽头处方才发现两位老者在竹椅上抽着旱烟闲聊,这便是工作人员了,竟有些村夫野老闲话野史之感。从聚贤坊到这里,时光仿若倒退了很多年,静得凝滞了。
据他们介绍,知清代道光十九年立于夹江古佛寺的《蔡翁碑》有对这传统造纸技艺的精练描述,“砍其麻,去其青,渍以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帘,刷以壁”,概括了夹江手工造纸的沤、蒸、捣、操4个阶段、72道工序的全过程,与古书《天工开物》的记载相类。一张洁白的夫江手工竹纸,需要造纸工人用80多种工具,历经3个多月、4个阶段、15个环节、72道繁复工序才能问世。嫩竹砍下后,需要经过水沤、槌打、选料、浆灰,放入篁锅蒸煮,然后再次槌打、洗料,加入纯碱等原料二次八篁锅中“蒸二锅”,碱蒸完成后,经过洗料、沤料,打堆以备操用。操用时先从堆料中取下适量,放入石碓中反复舂打捣料,然后淘料、漂白、放入纸槽中,进行操纸。其后,压水、掀纸、打吊,再将纸刷到墙上,风干后,经过撕纸、割纸、清点、包装后,才为成品。
更有意思的是,大约在明代中期,伴随着夹江手工造纸的发展,一种在唐代灯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劳动歌谣“竹麻号子”在当地流行开来。山里人把竹子砍下山,打碎后放进“篁锅”里蒸七天七夜,然后几名精壮小伙子脱光衣服揭开锅盖,用木杵把竹子捣碎,从锅里捞起来,妇女们用连枷打出竹浆,竹浆沿着石槽流进一个大池子,沉淀几天几夜后,再从池子里滤出一张张纸,贴在墙上晾晒……整个劳动过程中充满着号子声,民歌声。“竹麻号子”多是集体合唱,由领唱的人最先唱起,其余则附台着帮腔,声音高昂,节奏强烈。
行间随录
回程路上,雨越发大了。晚间无事也无处可去,只好窝在宾馆翻看《河童旅行杂记》,录下几则:
“留住神仙的民家现在仍有藏刀具的习俗,这是真的吗?”
“现在老年人的家里,仍然非常小心,不把刀具放在明处,以防伤着神仙。”
“还有,据说神仙们都好色,在逗留期间还摸女人的屁股?”
“在‘神仙启程’的那天,女人不小心误入厕所,那就要被摸屁股的。”为什么要按照古老样式建熔炉,为什么要按照老办法用木炭熔化铁砂来造生铁?据说这是能制造出纯度高的砂铁的唯的方法。即使现在有非常先进的熔炉,使用科学的方法掌握的数据来炼铁,也达不到塔塔拉炼出的纯度。
传统就是这样充满了好奇、神秘,保留下来了,生生不息。
马乡作坊
在博物馆时打听了实地的造纸坊所在,次日雨歇了,便决定去马乡探究竟。
路,照例很烂,穿梭于城乡的小巴车开得偏倒摇晃。车上坐着的人,多背着背篓拎着麻袋,起了早赶完场,这会子赶着回乡下了。
在横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牌的路口下车,一条弯曲的山间小路把我领到了石埝村,这里是古老的手工造纸地。不过,遗存的造纸作坊不多了,不少已经空了。偶尔可见一些屋外墙边在晾纸,还见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带着耳机在批量裱画,英文歌放得很响。
“村里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了”,循着泛白沫的溪水找到 家纸坊,其间操作的年轻人解释说,即便他也是外出好些年头,方又带着北方的媳妇返乡,重拾造纸业。纸坊里,一些机电器械取代了在博物馆中见到的篁锅、榨机一类的器具,而现场能见的只是走水、压水、掀纸、晾干这样的后期流程了,其中走水尤其考验技艺,用竹帘在槽中匀匀带出一层薄薄的纸浆,要求厚薄适中恰到火候,看起来简单,做着却不容易。
“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造纸匠人,手艺丢了很可惜。我们用嫩竹造纸,从砍竹子到生产出纸,传统工艺需要70多道工序,现代造纸是采用快速蒸煮法,生产过程简化。传统手工纸的优点是保存期比较长,纸张存放的时间越长,它的价值就越高。比如,一般的纸张100元刀,如果能放上10年就可以卖500元一刀,如果能保存20年,就值800到1000元。”
这位因着外出颇有些见识的年轻人,不仅坚守着传统的手艺,还自己琢磨着不断改进,比如在原浆中加入花瓣、竹叶做出精美的工艺纸,又比如他用熊猫的粪便——保留了最纯的竹纤维——做出了熊猫纸,他的想法还很多,而现代的推广方式也在有步骤地进行。到底,保留传统的最好方式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发展求新,传统的生命力,也许不必想得太过悲观。
两天的行程就此结束了。行前的浪漫想象,换作了归途的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