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源头活水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大呼语文教学质量低下,亟待提高。现在,知识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广,如何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并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有效地扩大容量,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应该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源头活水。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生活是语文能力形成的源头活水
  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包括人生在世的种种生活状况,由生活产生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技术等等。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大。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把言语作品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要素,才能形成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一种最富动感的显性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具体的表达实践,既要有现实的体验,又要有想象力的发挥。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的,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应用所学的语文技巧,每天阅读和写作,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
  学生读写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逻辑、操作等能力的集中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里,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运用,写自己的生活,自自然然地去淡化语法教学、词语教学和阅读分析教学。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责任感。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语文,认识世界,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有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关心,使学生的专长、自主精神和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学习语文海阔天宽,语文无所不在,它在社会科学里,也在课余校外;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读书,看报,听广播,文艺体育科技;集体生活,社会实践,参加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都是语文学习。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语文学习就会永远充满活力。
  二、 抓好语感训练,促进有效阅读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而又灵敏的感受,它通过快速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体验,敏锐地捕捉文章的中心意思和情感基调,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甚至领会它的意境。指导学生用朗读、吟诵的方式阅读文章。朗读,对文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得到语音感、语气感、语法感、畅达感、分寸感等,对文章的理解也就了然于心。吟诵,是根据文章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讲究节奏韵律的一种吟读方法。吟诵玩其味,因声求气,因文悟道,传达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品味文章关键的字、词、句、段,获得象感、意感、情感。在吟诵中接收、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逐步增强了。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切记体察。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借助联想和想象,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或者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趣,或者补充文章的实际内容,或者增加、印证作者的相同感受等等,直到自己的语感与作者的不相上下,也就深得文章的旨趣了。
  在阅读中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语感。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由街灯想到明星,由明星想到天上的街市,进而想到天河,天河中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表明了作者对光明的未来及自由幸福的执著追求。引导学生依文联想和想象,不仅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而且在深刻的体味中语感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三、 倡导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接受式学习泯灭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应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达到发展学生的目的。特别是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精神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彼此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而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方法。对于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或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让学生敢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观点,善待批评,学会相互理解、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地倾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引燃课堂思维的火花。教师充分地倾听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才能的培养。
  (作者单位: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我区名师展示活动中,有幸欣赏了一位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执教的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后又聆听了教研员精彩的点评,她要求全体语文老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注意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上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本文结合该老师《如梦令》的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每堂语文课上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这虽然看起来
期刊
在学校生态中,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教师在学校教育科研中自身层面和外部层面都面临着挑战,教育科研尚不能充分发挥其蕴涵的巨大能量,还不能成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我专业化水平的一种核心武器。  一、 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  1. 面临自身挑战  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研究部门的事,是专家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风吹进了职校的课堂,职校的美术教学该如何改变过去以技法传授、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主的现代美术教学方式转变,是当前教改的重中之重。针对职校美术教学模式的改革,我尝试从改革的必要性,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职校;美术;教学;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学生完善人
期刊
教育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灵魂,培育着未来和希望。班主任不仅要用自己无怨无悔的辛勤耕耘,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要对孩子们的成长负责,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教会孩子做人。怎样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一、 悉心呵护,让每朵花儿都灿烂  一个孩子只是一个班级的几十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一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用爱心与责任心,服
期刊
与家长联系,这是每一个教师经常要做的工作,但对于我们这群刚出道的80后教师来说,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怎样做好这件事?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 新学期前夕怎样与家长沟通  新学期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到,一位新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差不多有15年教龄)一起在教室为本班学生办报到注册。家长们好像约好了一样,都围着语文老师咨询这咨询那,即使语文老师说可以向班主任请教,有的家长也只是向新老师瞟一眼,对新老师笑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了具体的量化规定,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然而,现在的小学生面临考试和升学的压力,有多少学生能真正达到这个阅读量呢?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显得非常重要。  一、 了解意义,提高认识  要使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了解、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课外阅读的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对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渗透德育的认识,阐述了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应坚持的原则,提供了通过体育教学、教材和体育教师本身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德育渗透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小学体育中对学
期刊
一、 尊重学习规律  以学生学习为主,应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  尊重学习规律,语文教学要强化整体性,整体把握课标的追求:核心价值——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与引领;核心本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整体确定教学的内容,突显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理解
期刊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提问”是教师教学的手段,是建构课堂内容的“骨架”,更是学生学习的起始。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多而碎。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大大小小的问题往往有二三十个,“为什么”“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浅尝辄止。二是杂而乱。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由着性
期刊
【摘要】2008年1月14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以及2010年11月11日钦州市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广西的经济、文化以及全方位的发展态势来讲,就犹如一扇轰然打开的闸门,为这块拥有着多元资源的神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