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作为一门颇具魅力的自然科学,因其知识点多,并且繁、乱、难,常有“第二外语”之称。如何使高中地理课堂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是摆在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生动有趣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高中地理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采用CAI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21世纪的这个信息时代,因为计算机它特有的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尤其是一些3D动画等复杂过程的演示,它更是其它普通教学工具所无法代替。地理里面有许多相当难理解的图表、地理成因、地理运动过程、复杂的地理方位,如果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讲授,不但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而且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讨厌学习地理。采用CAI教学可以将一些枯燥无味的地理信息转化为声音、音乐、动态图像、动画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在吸收知识的时候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对地理课堂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我在讲解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候,用3DMAX和Ulead COOL 3D这两个软件制作了一个关于地球在宇宙空间运动的动画,在播放这组动画的时候配上一些轻音乐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时候,欣赏着美妙的音乐,注视着逼真的画面,不但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为什么恒星日比太阳日短3分56秒,而且许多很难理解的知识;如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学习中,用此动画演示这两者在一年中在全球的变化情况,根据演示请学生归纳出规律,这样一个很难讲清的难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如在讲授世界发达国家间农业发展不平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欧洲农业、日本农业、北美农业的资料片,学生看着大型的插秧机、收割机;看着日本利用生物技术培植出来的向日豆、西红柿土豆;欧洲现代化的养牛场。看完片子后。不用我总结,学生自己便把发达国家的农业类型说出了。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生动有趣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高中地理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掛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采用CAI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21世纪的这个信息时代,因为计算机它特有的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尤其是一些3D动画等复杂过程的演示,它更是其它普通教学工具所无法代替。地理里面有许多相当难理解的图表、地理成因、地理运动过程、复杂的地理方位,如果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讲授,不但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而且时间长了,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讨厌学习地理。采用CAI教学可以将一些枯燥无味的地理信息转化为声音、音乐、动态图像、动画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在吸收知识的时候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对地理课堂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我在讲解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候,用3DMAX和Ulead COOL 3D这两个软件制作了一个关于地球在宇宙空间运动的动画,在播放这组动画的时候配上一些轻音乐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时候,欣赏着美妙的音乐,注视着逼真的画面,不但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为什么恒星日比太阳日短3分56秒,而且许多很难理解的知识;如在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学习中,用此动画演示这两者在一年中在全球的变化情况,根据演示请学生归纳出规律,这样一个很难讲清的难题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掌握。如在讲授世界发达国家间农业发展不平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欧洲农业、日本农业、北美农业的资料片,学生看着大型的插秧机、收割机;看着日本利用生物技术培植出来的向日豆、西红柿土豆;欧洲现代化的养牛场。看完片子后。不用我总结,学生自己便把发达国家的农业类型说出了。
总之,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