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术式效果。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对137例180眼重度上睑下垂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周矫正良好128例164眼,基本矫正4例7眼,矫正不足2例4 眼,过矫3例5眼,成功率(矫正良好+基本矫正)95%,本组病例进行了半年至2年半的随访,随访中发现,过矫3例5眼回退为矫正良好,术后兔眼持续时间在1-4个月。并发症较其他上睑下垂矫正术少。结论:采用额肌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高效、可靠。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62-02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137例先天性上睑下垂住院病人(共180眼),男94例(130只眼),女43例(50只眼),年龄3-33岁。本组病例均为重度上睑下垂,下垂程度为遮盖瞳孔2/3或全遮盖瞳孔。
病例选择条件:①重度上睑下垂,即上睑遮盖上方角膜≥6mm或提上睑肌肌力小于4mm,不宜作提上睑肌缩短者。②额肌肌力大于8mm.测定方法:在眉弓下缘中点作标志,令患者向下注视,将米尺零点置于标志处,然后嘱患者皱额,尽量向上看,此时额肌收缩,眉部上移的毫米数即为额肌活动幅度。正常平均为0.92mm①。③Bell征阳性。④无斜视、复视,无上睑迟滞现象。
疗效判定:①矫正:双眼睑裂对称,上睑缘遮盖角膜缘下2mm。②基本矫正:双睑裂对称,上睑缘遮盖角膜缘下2mm至瞳孔缘之间。③部分矫正:上睑缘遮盖瞳孔上缘。④未矫正:上睑下垂同前。⑤过矫:上睑缘在瞳孔上缘或角膜上缘之上。
手术方法:①根据健眼平视时睑缘高度在鼻根部作出定位水平线(双眼者按术者设计高度),用美蓝溶液按重睑线标志手术切口位置。②沿皮肤划线切开眼睑皮肤,于皮下组织与眼轮匝肌之间向上分离至眉弓上15-20mm。内侧以眶上切迹为界,外侧距眶上切迹20-25mm。用止血钳于眶上缘处夹住额肌并游离出15mm宽的肌瓣。③从切开的重睑线中央向上,在眶隔前钝性分离,形成一连接重睑线切口与眉弓下切口的隧道,将上方的游离肌瓣从隧道中拉下,用5-0强生缝线将肌瓣褥式缝合固定于上睑板的中上1/3交界处,共3对,调整至设计的眼睑高度后结扎缝线,5-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每针均过睑板以形成重睑。④涂抗菌素眼膏,绷带加压24-48小时,6天拆线。
2 讨论
2.1 手术时期的选择 对于儿童,眼睑下垂长期遮盖瞳孔,特别是重度下垂,视网膜接受不到正常的视觉刺激,易引起弱视,提昌早期治疗②.故我们认为儿童重度上睑下垂应早期手术,一般3-7岁较为合适,如果是轻度下垂病例,从美容角度考虑,可适当推迟。
2.2 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额肌在冠状缝及眶上缘之间始于帽状腱膜向下附着眉部皮肤,混入眼轮匝肌与皱眉肌的纤维中。
2.3 重度上睑下垂以往多采用中间物将额肌与眼睑连接以达到矫正目的,术后受中间连接物影响,悬吊力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弱,还有不同程度抬眉现象和远期感染可能。本手术直接把额肌制成舌形肌瓣悬吊固定于上睑板上③,利用额肌的自然收缩运动来达到提上睑目的。额肌瓣是一个富含神经、血管的活性组织瓣,比其他组织(如阔筋膜、异体巩膜瓣)更富弹性,也不会吸收,更不会产生松弛现象④.故术后矫正效果可靠,不易复发。且肌瓣从眶隔内穿出,不影响外观。既具提上睑的静态效果,又可使眼睑闭合而有良好的动态功能。手术后患者额部的深皱纹(由于长期用额肌提睑所形成)自然消失,达到双重美容效果,应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术式矫正失败的上睑下垂病例。
参考文献
[1] 马庆恂,提上睑肌和额肌正常活动幅度的测定.中华眼科杂志,1983,19:361
[2] 惠延年,主编.眼科学,第五版2001,9:51
[3] 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0.:5
[4] 徐胜利,沈勤,李海生,额肌瓣悬吊术矫正完全性上睑下垂,实用眼科杂志,2001,19(11):865-866
作者单位:537000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62-02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137例先天性上睑下垂住院病人(共180眼),男94例(130只眼),女43例(50只眼),年龄3-33岁。本组病例均为重度上睑下垂,下垂程度为遮盖瞳孔2/3或全遮盖瞳孔。
病例选择条件:①重度上睑下垂,即上睑遮盖上方角膜≥6mm或提上睑肌肌力小于4mm,不宜作提上睑肌缩短者。②额肌肌力大于8mm.测定方法:在眉弓下缘中点作标志,令患者向下注视,将米尺零点置于标志处,然后嘱患者皱额,尽量向上看,此时额肌收缩,眉部上移的毫米数即为额肌活动幅度。正常平均为0.92mm①。③Bell征阳性。④无斜视、复视,无上睑迟滞现象。
疗效判定:①矫正:双眼睑裂对称,上睑缘遮盖角膜缘下2mm。②基本矫正:双睑裂对称,上睑缘遮盖角膜缘下2mm至瞳孔缘之间。③部分矫正:上睑缘遮盖瞳孔上缘。④未矫正:上睑下垂同前。⑤过矫:上睑缘在瞳孔上缘或角膜上缘之上。
手术方法:①根据健眼平视时睑缘高度在鼻根部作出定位水平线(双眼者按术者设计高度),用美蓝溶液按重睑线标志手术切口位置。②沿皮肤划线切开眼睑皮肤,于皮下组织与眼轮匝肌之间向上分离至眉弓上15-20mm。内侧以眶上切迹为界,外侧距眶上切迹20-25mm。用止血钳于眶上缘处夹住额肌并游离出15mm宽的肌瓣。③从切开的重睑线中央向上,在眶隔前钝性分离,形成一连接重睑线切口与眉弓下切口的隧道,将上方的游离肌瓣从隧道中拉下,用5-0强生缝线将肌瓣褥式缝合固定于上睑板的中上1/3交界处,共3对,调整至设计的眼睑高度后结扎缝线,5-0丝线间断缝合皮肤,每针均过睑板以形成重睑。④涂抗菌素眼膏,绷带加压24-48小时,6天拆线。
2 讨论
2.1 手术时期的选择 对于儿童,眼睑下垂长期遮盖瞳孔,特别是重度下垂,视网膜接受不到正常的视觉刺激,易引起弱视,提昌早期治疗②.故我们认为儿童重度上睑下垂应早期手术,一般3-7岁较为合适,如果是轻度下垂病例,从美容角度考虑,可适当推迟。
2.2 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额肌在冠状缝及眶上缘之间始于帽状腱膜向下附着眉部皮肤,混入眼轮匝肌与皱眉肌的纤维中。
2.3 重度上睑下垂以往多采用中间物将额肌与眼睑连接以达到矫正目的,术后受中间连接物影响,悬吊力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弱,还有不同程度抬眉现象和远期感染可能。本手术直接把额肌制成舌形肌瓣悬吊固定于上睑板上③,利用额肌的自然收缩运动来达到提上睑目的。额肌瓣是一个富含神经、血管的活性组织瓣,比其他组织(如阔筋膜、异体巩膜瓣)更富弹性,也不会吸收,更不会产生松弛现象④.故术后矫正效果可靠,不易复发。且肌瓣从眶隔内穿出,不影响外观。既具提上睑的静态效果,又可使眼睑闭合而有良好的动态功能。手术后患者额部的深皱纹(由于长期用额肌提睑所形成)自然消失,达到双重美容效果,应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术式矫正失败的上睑下垂病例。
参考文献
[1] 马庆恂,提上睑肌和额肌正常活动幅度的测定.中华眼科杂志,1983,19:361
[2] 惠延年,主编.眼科学,第五版2001,9:51
[3] 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00.:5
[4] 徐胜利,沈勤,李海生,额肌瓣悬吊术矫正完全性上睑下垂,实用眼科杂志,2001,19(11):865-866
作者单位:537000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